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民性特征

2022-03-16 09:04陈彦超王思宇
关键词:人民性现代化制度

陈彦超, 王思宇

(沈阳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沈阳 11087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时深刻指出,我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不仅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保证了社会长期稳定和谐。要读懂中国,首先要了解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可以说,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开创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截然不同的道路,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我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和全面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通过强大的组织力量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广大人民、引领人民,取得了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并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迈进的巨大成就。人民性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表现为党的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征,人民性充分体现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安排、制度设计和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实施等方面。

一、战略安排中的人民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式启动,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同以往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不同,中国的现代化从一开始就是在人民的广泛动员和各种资源充分整合的基础上展开的。在这个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擘画现代化的建设蓝图,逐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初期阶段现代化道路走得顺畅、走得快捷的有力支撑。

1. 社会主义现代化启动中的人民性

历史地看,中国现代化的目标确立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有了基本的思路——首先要实现工业化。基于当时我国落后的社会现状和长期的战争创伤,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确定了恢复国民经济的阶段性目标,为实现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基础,因此要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我国经济迅速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形势变化的实际,中国共产党人调整了原来的设想,开始走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并举的路线,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这一道路以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制度基础,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核心,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以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为力量源泉,并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了分两步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安排,由此形成了基本完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

在这一战略安排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巩固,人与人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不平等地位被彻底改变,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彰显。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升到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高度,并在党的八大上明确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就需要充分依靠人民、发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由于这一时期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得到了及时调整,广大人民深切体会到翻身解放和当家作主的优越性。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启动所需的主要力量得到了充分动员,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初步进展。

2. 社会主义现代化迅猛发展中的人民性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时期,现代化建设更全面、更系统、更具有中国特色。这一时期,我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之初,面对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难以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国民经济发展缺乏活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缺少动力以及历史原因造成人们思想僵化的现实,我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进行了调整:首先,调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在国内外现代化水平的对比中务实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将目光聚焦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调动人民积极性上。其次,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的基础上,对不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积极性和企业活力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再次,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注重社会各方面、各领域的协调发展,如处理好先富与共富,效率与公平,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经济社会发展与结构转型升级等一系列关系问题。最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是经济富强、政治民主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进而拓展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党不仅关注人民物质生活的富裕,更注重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并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步意识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等执政理念,即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改革开放不仅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而且让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2]22而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又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定信心和巨大动力,推动了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动力充足,道路明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展开和模式塑造

继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和表述之后,又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作出了后续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28-29根据这一战略安排,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充分认识和评估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围绕这一目标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依据新时代的历史定位,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描绘出一幅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蓝图。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人民性这个显著特征更是得到充分彰显。

首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来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美好生活”从宏观上讲,是指党带领人民共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微观上讲,涉及人民的教育、工作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等方方面面。与以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不同,我国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今现代化的发展中心是人民,要实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人民是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只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有效地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党在新时期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在原有的“三位一体”和“四位一体”基础上,补充了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两方面内容。这是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战略安排,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福祉,保障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其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来看,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民族复兴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人民幸福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最终目标,贯穿其中的是党鲜明的人民立场,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4]党只有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价值引领,才能调动所有积极因素,动员全社会的正能量投入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事业中去。

二、制度设计中的人民性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更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5]而最终确立什么样的制度,对一个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人民性和创造性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不仅证明了西方模式并不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选择,也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方案。

1. 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优秀、借鉴先进、摒弃糟粕的原则,既不走因循守旧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巩固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3]37,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主政治是政治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在建设民主政治问题上,中国走出了一条与西方根本不同的政治现代化道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以“议行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又以民主集中制为人民代表大会的议事原则,实现了“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6]。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对于自身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保障;对于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处理,则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创造性地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时,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系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体现了中国“和而不同”等精髓,并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协商民主的体制机制。可以说,这一民主政治的制度体系,既保证了政治民主化的真正实现,又保证了全国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同心同德。这与西方民主讲求表面上的平等自由、制度上的“制衡求异”完全不同,中国的民主政治更注重“求同”,致力于“找出最大公约数”和“画出最大同心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坚持原有政治制度基础上,为实现广大人民的真正民主,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落到实处,更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也就是在民主实施的程序上保证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要体现民主。

2.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7]。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从经济基础的层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民性,使人民当家作主在经济上有了制度保证,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与人在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保证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科学合理的分配原则,有效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保障其参与劳动分配的公平性,彰显其劳动价值和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扬弃”[9],更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伟大创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尊重人民在经济活动中的首创精神,认同人民在市场交易中发挥的主体作用,协调兼顾了广大人民的各方利益,既推进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又保障了现代化发展的不竭动力,给整个经济社会注入了一股新鲜活力。新时期,在不断践行“人民至上”理念中,印证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富国惠民的好制度。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制度则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文化建设制度和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根本目的,以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为主的文化制度体系。这一体系在制度运行层面形成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谱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建设机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深厚、更持久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文化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不断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同时对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新性继承和发展,如更注重群体价值、更强调集体努力和奉献精神等。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文艺工作的一切创新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人民”[10]。只有充分发挥广大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正所谓“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11],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人人参与、人人共享文化成果,这与西方国家崇尚个人主义、精英受益的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

4. 党领导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民性的直接体现。从顶层设计来看,中国的社会制度建设坚持以民生建设为根本,健全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宗旨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以增加人民收入为核心,健全高质量就业促进机制和劳动保障监督体系、机制;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标,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以解决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和实现社会安全为重点,健全社会矛盾调节机制、社会公共安全防控体系和社会治理体制。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发展来看,构建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治理体系,切实保证人民自我管理和基层民主自治。这一制度聚焦人民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努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3]23。与西方保障民生的福利制度相比,我国的社会制度建设与其他制度建设关联度更高,显现出更关注广大普通群众、关注公平和更有“人情味”的巨大优势。新时期,为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我国始终将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人民全面发展作为民生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继承原有制度基础上,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社会民生方面的成功经验上升到制度层面,妥善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一整套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民生保障制度,在实践中充分彰显了人民性和可持续性特征。

三、路线方针政策中的人民性

1.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转换成群众的自觉行动”[12]。这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反映,是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工作方式和根本途径,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意愿和呼声收集上来作为我们工作的基点和重点,从而更好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此基础上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把这些政策带到群众中去,宣传群众,使之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认同,进而引导群众、发动群众,有效组织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转换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是贯彻群众路线的结果和目标,这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正确,而且要求其自身力量足够强大,尤其是能够真正引领人民,唤起民众主动跟党走。这一要求恰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特殊优势,即密切联系群众,因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2]66因此,在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民性成为其最显著的特征。

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看,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正是坚持了这一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制定各项政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方法,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人民性贯穿于政策制定和实施全过程,让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人民利益的内涵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但评判标准是一致的,要看人民是否满意,人民的权益是否得到保障,因为“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3]。

2. 精准扶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举措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对中国的社会民生问题,党中央强调民生建设的兜底性、普惠性和基础性,要为人民提供更全面的保障。所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14],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从中央到各部委再到地方政府出台了200多项政策文件,包括对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深度贫困地区的专项脱贫政策,同时开展了乡村旅游扶贫、教育扶贫和电商精准扶贫等多样化扶贫工作。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20年底终于解决了中国的绝对贫困问题。按2021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所述,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实现了快速发展与大规模减贫同步,经济转型与消除绝对贫困同步,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2021年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15]

消除绝对贫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这种中国特有的减贫实践与西方国家的减贫、反贫困相比较,无论是目标导向还是受众人群都不相同。首先,从目的性来说,中国的扶贫、脱贫政策面向全体人民,为全体人民谋福利是其目的所在;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减贫、反贫困更多地是从稳定社会和慈善的目的出发,反贫困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次,中国的扶贫政策是让贫困地区的人民拥有致富的能力,是“授之以渔”而不是简单的“授之以鱼”;但西方的扶贫只是为了稳定市场和政治秩序,并未通过深入改革完全解决贫困人民的生活问题。比较可知,我国创造的这种发展式扶贫,不仅超越了西方国家的减贫模式,更凸显了政策制定中的人民性特征。

3.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

为了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民属性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6]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党长期执政规律探索的重大成果。把握好江山与人民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特征。面对突如其来、世所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统揽全局,作出科学部署,提出“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和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与西方国家利益至上、党派斗争不断的行事原则截然不同。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目前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挑战在于经济与就业两大方面,这也是事关民生的重要任务。为此,国务院多部门陆续出台多项政策,包括允许受困企业延期缴纳税款、酌情减免中小企业税费、鼓励各类性质的中小企业创业载体为租户减免租金等,实现了对受困企业的精准扶持。同时,国家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优化就业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在住房难问题上,国家通过简化租赁住房审批流程、降低税费负担、执行民用水电气价格等方式,缓解青年一代的生活压力。党制定的各种政策之所以能够获得全社会的广泛认同,是因为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民生服务的供给质量”[17],并且能够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利益。

四、结 语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过了近七十年。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将“人民利益至上”理念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切实维护好人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收入等方面的根本权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迈进。“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64,这个新形态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坚持人民至上,从根本上保证广大人民的幸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种以人民性为根本属性和特征的现代化建设模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2]64,是中国为当今世界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需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初心使命,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到21世纪中叶,我国必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将对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发展作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猜你喜欢
人民性现代化制度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边疆治理现代化
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人民性及其新时代意义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科学内涵与原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