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角活动存在问题的分析及解决策略

2022-03-16 16:14李舒原
幼儿教育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蘑菇创设笔者

李舒原

江苏省张家港市闸上幼儿园

幼儿园自然角是指在活动室或走廊等设置的供幼儿对多种动植物进行常态化系统观察、记录的场所。幼儿园自然角集“自然”与“教育”于一体。自然角在幼儿园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发挥自然角应有的教育意义。

一、自然角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自然角的活动缺少自然味

一般来说,幼儿园的自然角会种植植物、饲养小动物等。教师大多会利用架子、木盒、轮胎、竹篮等材料来呈现植物和动物,如在木盒里放土种植、在轮胎里放上一层塑料纸然后装水养鱼等。一些幼儿园班级的自然角中材料装饰井然有序、别出心裁,处处散发着精致的“美”。可是,细细观察,不难发现有的教师充分运用了材料,却缺少了对“自然”的思考。这样的自然角让人感觉充满了“人为”痕迹,这里的“美”似乎少了生命、少了灵魂、少了自然的力量。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在创设自然角的过程中过于追求成人视角的观赏性而忽视了幼儿的需要。

(二)自然角的管理缺少幼儿自主性

自然角是幼儿园空间内属于幼儿的一隅自然之境。纵观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幼儿从晨间来园到离园,少有时间和机会真正自主参与自然角的管理工作。为了使自然角融入一日活动中,很多教师采取了各种方法,例如,晨间来园时引导值日生在自然角浇水、松土,自主点心时引导幼儿在自然角观察、测量,午后散步时走马观花式地欣赏各班的自然角,等等。这类看似与一日活动渗透、融合的方式,对于幼儿来说只是一种任务式的“参与”。在这种“参与”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动的教育者,幼儿是被动的学习者。幼儿在没有教师干预情况下进行的活动似乎实现了自由、自主的游戏精神,但实际上只是被冠之“幼儿自主管理”的“被动式参与”。这样的活动忽略了幼儿的内驱力、主体性、能动性,直接影响了幼儿的发展。

(三)自然角的使用缺少目的性

自然角的使用没有固定的时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地参与自然角的活动。幼儿可以在自然角观察植物的生长、喂养动物、了解不同的植物或动物的“秘密”等。自然角的活动无疑会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然而,在一些幼儿园的自然角,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场景:幼儿随手拿来一个放大镜,随意地看了看,惊呼一声:“有个虫子!”“这是什么虫子?”旁边的幼儿也被吸引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很久。问题从“是什么虫子”一直延伸到了“自己认识的虫子”。在幼儿漫谈的过程中,音乐响了,幼儿将材料放回原位,去参加其他活动了。有时,值日的幼儿拿着一把尺子漫不经心地量量植物,随意地记录。活动的进行、材料的使用,似乎很“随意”“独立”,无法支持幼儿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二、自然角活动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教师创设自然角的错误倾向:重美观、轻实践

每学期初,幼儿园管理层都会要求各班教师按时完成自然角创设并及时对自然角进行检查、评比。很多教师会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创设自然角。为了创设一个“优质”的自然角,教师常常加班加点,运用手边的各种材料将自然角布置一新,以“新”“美”博取大家的关注。开学后,幼儿面对整齐、干净的自然角,会被它的“漂亮”吸引,但这样的“漂亮”抹杀了幼儿的探索、发现和创造:一圈篱笆阻拦了幼儿为植物浇水的脚步,精致的摆件分散了幼儿的专注力,丰富的工具让幼儿无从选择,沉重的玻璃瓶种植容器让幼儿难以拿起来观察、记录和对比……幼儿在这样的自然角里仅仅只是观赏者,没有机会观察、探究动植物。

(二)自然角活动过于重形式、轻体验

一些教师面对自然角往往会力求内容的完整和丰富,希望最大化地发挥自然角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功能。有的教师甚至会按季节调整自然角的内容,比如春天会在自然角投放一些花苗,夏天会饲养一些蝌蚪,秋天会在自然角投放树叶及南瓜、栗子、玉米等秋天的果实,冬天会投放一些枯枝等。这些教师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对季节环境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幼儿面对教师布置好的自然角,只是看看,缺乏兴趣,因此也就没有深入探究。

随着课程游戏化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提升,自然角正从“观赏式”转变为“操作式”,即能让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但笔者在一些幼儿园观摩时发现,许多教师会在自然角放置一些版面,机械式地要求幼儿进行记录,以此来体现幼儿的参与:凡是浇水、观察必须记录,但幼儿对记录的概念又很模糊,因此每天的记录内容几乎一样;种植前,教师会提前布置一块种植的版面,图文并茂地为幼儿提供种植的经验,但这些知识并不是幼儿所需要的。这些教师开展的自然角活动看似“丰满”,其实并不是幼儿真正需要的。自然角活动的主体是幼儿,过于烦琐的形式反而使自然角活动失去了操作、体验的价值。

三、自然角活动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创设自然角、投放材料时要从幼儿立场出发,顺应幼儿的兴趣

第一,教师创设自然角、投放材料时,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把幼儿的需求放在首位。教师不妨问问幼儿需要一个怎样的自然角,不妨把活动的主导权交给幼儿,和幼儿一起创设幼儿真正喜欢、真正需要的自然角。例如,笔者在开学初请全班幼儿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对自然角进行规划,画出设计图纸;经过全班投票,选出最喜欢的设计方案——“草莓基地”。正当幼儿欢欣雀跃着手准备时,需要什么材料、如何种植草莓这些问题成了幼儿活动的障碍。于是,新一轮的讨论、探索开始了……在所有问题逐一解决之后,“小设计师”就带着他的团队“开工”了。在遇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幼儿都是自然角的“主人”。笔者只需要对活动进行组织,必要时给予一定的肯定或提出疑问。笔者相信幼儿自己创设的自然角一定是他们喜欢的小角落。

第二,在设置自然角的照养内容时,教师应考虑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幼儿熟悉、喜爱、了解的植物或动物,或者把幼儿感兴趣的、想要研究的事物“搬入”自然角,从而支持幼儿主动探究。例如,在散步过程中,幼儿发现园里有一棵长着红果子的树。“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果子?”“它能吃吗?是什么味道?”“它能种吗?”……幼儿的问题层出不穷。为了支持幼儿的进一步探索,笔者鼓励幼儿将捡到的红果子带回了自然角。随后,在自然角中,幼儿对果实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很快就知道了果实的名字。随着探究的深入,他们发现这个果实可以药用,并且树枝可以在水中养很久,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幼儿园里的植物及其果实,偶然成了幼儿关注的对象,成为自然角中幼儿最爱探究的事物。

(二)有效“导”“放”,助推幼儿自主管理

几乎没有哪种学习可以完全通过幼儿自己的努力或是仅仅依靠成人的教导进行。自然角的管理同样如此,需要教师“导”“放”结合。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问题式情境、游戏情境等来为自然角活动提供“鹰架”。笔者曾将自然角纳入了游戏活动的一部分,变成了游戏活动中的“小农场”。幼儿可以在活动中选择相应的身份、佩戴身份卡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小小种养师”要先阅读种植手册,然后在空盆里进行植物的种植;“小小修剪师”则需要为植物修剪叶子、除虫等。游戏的方式既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又让幼儿明确了在自然角的管理活动中应该做什么,形成了初步的责任意识及任务意识。

自然角的管理者是幼儿。幼儿应该管理什么、怎么管理,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大到区域的规划、小到材料的整理,都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讨、制订相应的规则和计划。幼儿管理自然角应该按照既定目标有计划、持续性地进行。例如,寒假来临,自然角的动植物该如何过冬呢?笔者将问题抛给了幼儿。很快,幼儿通过咨询家长或查阅资料,带来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给植物搭建暖棚、为植物“穿衣”、将植物搬到室内等。随后,笔者又提出问题:植物怎么喝水呢?幼儿想出了很多的办法——请保安叔叔帮忙、带回家照养、定期来园浇水等。笔者不断提出问题,幼儿不断思考、表达,使自然角的活动不断延伸,使幼儿在管理自然角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自主,获得了责任感、认同感和成就感。

(三)提升课程意识,挖掘自然角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皆课程。毫无疑问,自然角活动也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课程思维,整合自然角活动和领域活动、主题活动、游戏活动等,通过生发课程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幼儿想在自然角种植蘑菇,笔者抓住幼儿这一兴趣点,将种蘑菇发掘成一个阶段性课程,引导幼儿认识蘑菇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课程实施前,笔者设计了种植蘑菇的调查表,了解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种植困惑,鼓励幼儿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升认识:了解蘑菇的种类、蘑菇的生活习性以及蘑菇的营养价值等。接着,教师鼓励幼儿自主学习种植蘑菇的视频及图书,了解种植蘑菇的知识。在采购蘑菇菌种后,幼儿根据已有的种养知识,自主选择各种材料在自然角为蘑菇建造“家园”。种植一周后,有的蘑菇菌种开始生长了,有的菌种则毫无变化。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探索开始了……通过进一步研究,幼儿了解了种植过程中要兼顾营养、温度、水分、光照、空气。活动后,幼儿回家继续为蘑菇的“家”收集材料,带来了废旧鱼缸、喷壶、纱布、玉米芯、木屑、肥料等。幼儿将这些材料混合变成了“营养床”,将蘑菇的“家”进行了调整。正是因为教师提升了课程意识,系统规划了自然角的种植活动,把种植活动与科学活动、阅读活动、谈话活动、数学活动融为一体,为幼儿带来了全新的生活、学习经验,充分挖掘了自然角的教育价值。

总之,在自然角活动中,教师一旦缺乏思考力、组织力和课程意识,就会导致自然角活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作为教师,要时刻从幼儿的立场出发,让每一个幼儿都参与活动,支持幼儿追随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大胆探索,给幼儿提供深度学习的机会。这样的自然角活动,才能让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得到无限发展的可能,才能促进幼儿创造、思维、探索、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蘑菇创设笔者
老师,别走……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爆图团
蘑菇
蘑菇伞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