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促进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
——以河南工程学院为例

2022-03-16 21:26辉刘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工程学院本科生

王 辉刘 凯

(1.河南工程学院教务处 河南·郑州 451191;2.河南工程学院理学院 河南·郑州 451191)

0 引言

本科教育始终是高等院校办学的主体和中心工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使其能够尽早进入科研领域,是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本科人才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1]。

1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价值所在

(1)对于本科生而言,提升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有助于知识习得。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但传授效率常不敢恭维。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都反映,学生还没毕业,甚至考试成绩还没出来,知识就还给老师了。责任部分在老师身上,但只是一部分。责任更主要的是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上,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老师讲啥学生学啥,学生不知道这些知识学了有什么用,自然不去思考怎么学,怎么用。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这就促使学生主动去寻找答案,主动去学,有助于知识习得。

(2)对于本科生而言,提升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有助于知识转化。大学传授知识,但社会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能力。对于人才培养而言,重要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参与科研,就是进入了这样一种训练过程,不停地遇到新的难题,不停地思考。有人会担心,本科生会不会不具备相应的基础,不适合做科研。笔者认为不会。首先,科研训练可以由易到难,精心设计,其次,现在高中毕业生的知识积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已相当丰富,比当年富兰克林、培根等人应该有过之而无不及,再次,也不一定要非常功利地去考虑能不能做出成果来,育人本来才是根本目的。总之,本科课堂目前注重的是教授解决问题的知识,而科研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更重要。

(3)对于本科生而言,提升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有助于人格完整。高校有三大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和服务社会。第一条是核心,这已是共识,人才除了要具备了足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外,更应具有完整的人格。科研不仅是要学很多新知识,掌握很多理论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对人性格和品德的砥砺。做科研,必须诚实,必须严谨,必须耐心,必须细心,必须勇敢,必须坚忍不拔,做科研还必须谦逊,必须承认自己的无知,必须有一无所获的心理准备,还必须有必胜的信心。在科研的道路上,成名的不过是极少数的,成名也只是少数人的追求,大多数人,追求的只是做科研时那种心无旁骛的平淡人生[2]。

2 目前本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过程存在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探索过程中仍有一些困境需要面对。主要体现在:(1)顶层设计不明确,学生缺乏参与科研活动的途径。本科生的重心还是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无暇顾及课下自发的科研活动,即使有个别成绩突出的学生能够抽出时间潜心科研,很大程度上这种科研活动也是一种松散的自发状态,使得他们在科学选题方面和问题研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学科和专业性指导,从而导致科研水平无法提高。(2)缺乏激励措施,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兴趣不高。前面已说过学生的科研行为往往具有自发性,而且科研行为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以及更多时间的课下探索,因此适当的激励措施可以让学生对科研活动投入更多的精力,真正地从量上有所提升,慢慢地量变变质变,科研成果才有可能涌现出来。(3)教师主动让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意愿不强烈。对于带领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的行为,也没有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从科研工作量、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肯定。这些方方面面的原因都导致教师不愿意让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3 学科竞赛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意义

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是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各类学科竞赛活动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潜力,锻炼本科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起创新兴趣,培养他们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3]。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

4 河南工程学院在学科竞赛管理方面的举措

4.1 加强顶层设计,规范管理

为使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更有效地达到参与竞赛的目的,学校修订了《河南工程学院学科竞赛管理办法》(河工院教[2019]15号)。学校对学科竞赛的组织和管理采取“学校组织、学院承办,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项目化目标管理”的方式进行。学科竞赛项目按主办单位可分为以下四级:

(1)国家级学科竞赛:指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所发布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中所指定的学科竞赛项目,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进行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中纳入排行的学科竞赛项目,或由国家政府部门(包括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团中央等)主办的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

(2)省级学科竞赛:指教育部委托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或省级政府及其各厅、局、委主办的全省性或跨省(区)的学科竞赛,或国家级学科竞赛举办的区域范围的大学生学科竞赛选拔赛。

(3)市厅级学科竞赛:指由省教育厅委托各学科省级学会、团体主办的全省范围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或各省辖市及其各局、委,市级学会、团体主办的全市范围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或省内各地区举办的区域范围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或某一技术或学科领域有较强实力企业所组织的竞赛。

(4)校级学科竞赛:指以学校名义组织并行文公布,至少三个以上学院学生参加的全校性学科竞赛。已有国家级及省级竞赛项目的,学校不再组织相应的校级竞赛。

4.2 制定激励措施,提高成效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世界性的眼光和开放的胸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多方面人才;与此同时,把重视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提升和发展学生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出一批实践能力强,道德素质高,德才兼备的优质创新性人才。

为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和竞赛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质量,结合新时代我校实际,学校制订了《河南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奖励办法》(河工院团[2019]110号)。办法突出精神奖励,强化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科技强国意识,弘扬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坚持真理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敢于奉献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坚持高质量导向,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重点向高层次、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和竞赛成果倾斜。

5 结束语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4]。河南工程学院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相应激励措施、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搭建本科生科研交流平台,促进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工程学院本科生
福建工程学院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国际商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动力与模式分析*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本科生科研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以经管类本科生为例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