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语文学”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几点思考

2022-03-17 16:20童兆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英语文学文学思政

童兆升

(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一、“英语文学”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目前,学界并未对“课程思政”下一个统一的定义,根据韩宪洲教授的理解,课程思政的核心是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这三句话的总要求融入各类课程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在立德树人上实现同向同行[1]。“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连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崭新的阶段,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之后,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经济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等战略,高校肩负着为建设强大的祖国培养优秀人才的时代使命。课程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因此,“课程思政”应运而生。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等教育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2]一个月后,教育部制定《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3]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宝生强调,要“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4]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5]。这些重要讲话和重大文件的出台昭示“课程思政”具备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与紧迫性,高校必须顺应时代呼声,逐步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以做到思政教育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

“英语文学”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英语专业主要以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和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为学习和研究对象,教学过程强调实践和应用,人才培养突出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6]英语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致力于塑理想人格,着力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情怀,使他们具有批判思维能力,追求和维护公平正义,在人生立意上,人文学科要求学生超越平庸的人生价值观,执著于追求和创造生活意义[7]。因此,从专业属性和学科属性来看,“英语文学”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的主旨是相通的,英语文学不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具有语言美、内容美、情感美和思想美,学习和理解好这些作品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和文化,还能引导学生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前,依然有不少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意识比较淡薄,认为自己只需要上好专业课足矣,还有部分教师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却不知如何将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有时生搬硬套一些思政元素到专业课程教学中,结果却无法做到思政元素和专业教学的自然融合。“英语文学”课程教师也不例外,许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介绍文学史和带领学生学习词汇和分析句子为主要教学形式,没有跳出传统语言教学的窠臼,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德育的提升。因此,将“英语文学”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是一个时不我待的紧迫任务,教师一定要从大局出发,提高政治站位,在教学中切实做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同频共振,努力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英语文学”属于后续课程,一般在英语专业本科阶段三、四年级开设,这个时期的学生面临生活、学业、爱情、就业、考研和考证等诸多事宜,压力不可谓不大,有些学生心理比较脆弱,一旦碰到挫折容易一蹶不振,这些年高校学生自杀的事情时有发生,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很复杂,解决起来并非易事,但如果教师都能关注学生的思想和情绪问题,明确学生的“疑惑点”,然后在日常教学中找到对症的“药方”,通过挖掘课程中与学生思想共鸣、情感相通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重塑自我,坚定信念,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也许这种情况就能逐渐改善。因此,“英语文学”课程教学也要与其它课程一样,努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和人格完善“四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二、“英语文学”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中国共产党是胸怀开阔具有博大情怀的政党,党不仅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宗旨,同时也致力于为全人类谋福利。中国政府实行的是开放的大国外交政策,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内涵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8]《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5]党和政府的政策给高校人才培养尤其是外语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努力学习他者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文化,以便今后更好地服务中外文化交流和其它外事活动。

文学作品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英语文学不乏大师与杰作,很多作品主题振奋人心,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学生学习这些作品,不仅可以学习英语,了解英美等国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来说,“英语文学”课程教学可以挖掘以下思政元素:

(一)成长型故事

英语文学不乏成长类作品,这些作品大都讲述了主人公战胜困难走向成熟和成功的历程,对青年学生很有激励和借鉴作用。很多英语小说的主人公往往幼年不幸,少年迷茫,然后在经历一番磨难后逐渐走向成熟并寻找到生命的意义。这样的生命历程对普通读者很有启发,也容易引起青年读者的情感共鸣。《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孤身流落荒岛后,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艰难求生,体现了开拓精神与强大的求生勇气,读这样的故事能激励学生在困难中积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生存下来。狄更斯的很多作品都属于成长类小说,《雾都孤儿》《远大前程》《大卫·科波菲尔》等作品的主人公的故事往往充满传奇色彩,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从一定程度上能激励学生锤炼生命的韧性,从一次次摔打中磨练意志直到重新站起来。此外,《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等小说反应了主人公在复杂的世事人情面前依然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保留一份纯真和善良,最终用正确的道德观念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斯蒂芬·克莱恩的《红色勇士勋章》讲述了主人公亨利从一个贪生怕死满脑子充满幻想的年轻人逐步成长为英勇无畏的勇士的故事,其精神升华的过程值得学生们学习。富兰克林的《自传》堪称指导青年人成长成才的教科书,该书宣扬自律、自强、奋斗、诚信、忠贞、勤俭等思想,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包含的富强、敬业、诚信、友善等观念不谋而合。很多女性作家的作品以女性作为主人公,比如《简爱》《紫色》等作品,其所宣扬的女性意识和女性奋斗精神有助于女大学生塑造独立自主的人格意识。

除了作品中主人公的成长经历,有些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也颇能激励读者,比如英国的塞缪尔·约翰逊,他出身寒门,其貌不扬,健康不佳,但他努力战胜各种不利条件,用七年时间凭一己之力编写了英语第一本词典。杰克·伦敦出身寒门,受尽冷遇,但他为了追求美好爱情,发奋图强,自学成才,终成一位著名作家。海明威的成长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曾参加过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以及西班牙内战,经历过战争的“洗礼”,身心遭受创伤,早期也有过迷茫,被公认为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但是他在人生和写作的道路上求索不止,笔耕不辍,终于完成《老人与海》这样深藏着巨大精神力量的作品,不仅给当时处在精神危机中的美国人开了一剂良药,也为后世的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食粮。因此,“英语文学”任课教师需要告诉学生们这些文学巨匠们的奋斗历程,激励学生不断求索,努力突破和超越自己,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和价值。

(二)情感美

现如今,有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不够周全,自我情感调节能力较差,一遇到挫折就容易情绪崩溃甚至走极端,在亲情、友情、爱情等方面需要正确的引领。很多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读者百看不厌的经典就在于其感人至深的情感,英语文学中有很多作品歌颂和赞美人类情感,学习这样的作品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感化青年学子,引导他们走出自我的小圈子,逐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美国殖民时期女诗人安妮·布莱德斯特里特的《致我最亲爱的丈夫》中用“If ever two were one,then surely we.”的诗句歌颂了她与丈夫心灵相通的爱情;威廉·巴特勒·叶芝在《当你老了》这首诗中歌颂诗人对爱人始于颜值,终于灵魂的永恒之恋;约翰·多恩的《别离词·节哀》表达了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恋;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中吉姆和德拉在生活贫困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依然想着如何为对方购买圣诞节礼物,诠释了真爱在于给予而不是索取;《简爱》中的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的爱情充满了感性和理性,浪漫与沧桑,他们的故事诠释了真爱需要与平等、尊严和坚贞紧密联系在一起;狄更斯的《双城记》中,卡尔登为了心爱的人露西的幸福甘愿代替露西的丈夫达尼慷慨赴死,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取露西一家的团聚,这是何等伟大的爱!而露西的父亲曼纳特医生遭到法国侯爵的陷害,被关入巴士底狱长达18年,受尽苦难,却始终宽厚仁慈,同意女儿嫁给仇人的侄子达尼,以德报怨,成全人间美好姻缘。此外,《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患难与共的兄弟情,《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哈克与吉姆跨种族、跨年龄的友谊都深深打动着一代又一代读者。这些作品中所表现的可贵的情谊能让学生们明白情感不是自私,不是放纵,更不是沉沦,情感的获得需要自尊自爱、互尊互爱、相互奉献,情感是宝贵的,有时甚至需要牺牲利益甚至生命才能获取。

(三)思想美

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文学作品的必备特性,没有思想的文学作品就算语言再华美也是没有灵魂的漂亮躯壳,只有深邃的思想才能启迪读者心灵。英语文学中有很多富有思想内涵的作品,学习这样的作品能够鼓励学生脱离低级趣味,用崇高、深刻的思想武装自己,使自己人格更高尚,思想更深刻,分析问题更客观,解决问题更有的放矢,行之有效。莎士比亚的很多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就像他的十四行诗《我能把你比作夏日吗?》中所歌颂的那样,人不仅具有外在美,还具有创造奇迹的无限可能。《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通过哈克与吉姆之间的友谊告诉我们,世间最美好的最可信任的东西不是漂亮的外表和良好的家庭背景,而是诚实可靠的内在品质。《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和《简爱》中的简爱则为处在情感困境中的女同学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爱情面前不要因为外在因素迷失自己,而是要自尊自爱,忠于自己的内心,这样反而更能赢得爱人的尊重和依恋,这对于那些一陷入爱河就智商为零的女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人活着要有坚定的信念,每一次逆境都是一次考验,只要不放弃希望,终有一天会脱离困境,迎来顺境。雪莱的《西风颂》最后两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多么鼓舞人心。而《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面对人情冷漠、生活的艰难,依然不放弃希望,“人可以被打败但是不能被打垮”,这样的感悟是何其震撼人心!生命应该是坚韧的,自信的,就算再普通,也应该像阳光下的绿意盎然的小草,始终彰显旺盛的生命力,像惠特曼《草叶集》中“我”充满自信充满力量地为自己高歌。当然,活着不能停留在喊口号上,或者寻求精神胜利法,还必须行动起来,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弗罗斯特《雪夜林边小驻》描述了诗人在赶路时被美丽的林边雪景所吸引而短暂停留以获得放松,但因为惦念着自己还有未尽的义务而选择继续前行的故事。这就告诉我们,人活着必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讲话中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奋斗,无青春,青年学生必须勇敢肩负时代所赋予的光荣使命。因此,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很多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都可以与思政教育联系起来。

三、“英语文学”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具体措施

目前,很多学校“英语文学”课程教学方法依然比较传统,许多教师采用“文学史+选读”的模式,有的虽然利用PPT 等多媒体工具,但是PPT 只是代替粉笔而已,并没有真正将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3]这为新时期高校课程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就“英语文学”的课程特点,可以尝试以下方法以期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一)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范畴内,二是生活中。课堂教学要告别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写的教学模式,加大实践在教学中的比率,大胆采用短剧表演、诗歌朗诵、开展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等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鉴于课时所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改编和表演经典作品的重要片段,通过互相碰撞,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对于一些优美诗歌,可以请学生下载喜马拉雅等录音软件,通过模仿跟读或者配乐朗诵的形式录制作品,并在QQ班级群或者其它媒介分享这些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习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涉及作品深度理解的某些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CNKI等渠道查找资料开展研究,鼓励学生通过撰写小论文,自己找寻答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要告诫学生不能将书本所学与生活实践割裂开来,而是要学以致用,将课堂上学到的一些先进思想和理念运用到生活中,用先进的知识武装自己,用高尚的思想塑造自己,切实引导学生立德立人。实践出真知,对于一些过时的理念或者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当然要摒弃。

(二)辩证比较法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对于与文史哲专业相关的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5]有比较才有鉴别,很多英语文学作品存在文化差异和偏见,甚至是历史观和政治观等方面的局限以及其它消极的因素,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摒弃英语文学和文化中的糟粕,通过比较不断发现中国文化的优点,增强作为中国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美国梦是美国文学的一条重要线索,但通过学习《嘉莉妹妹》《了不起的盖茨比》《马丁伊登》等作品后,学生会意识到中国梦与美国梦在历史背景、实现方式和最终目标上的差异,明确个人梦想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的基础上,这样学生学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爱国情怀。虽然有些文学作品从整体来看主题不错,但也或多或少甚至比较隐晦地暴露出当时西方社会的某些弊端,《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间接批判了规定不动产只能由长子或男性亲属继承的限定继承权法,《德伯家的苔丝》批判了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财产继承制度及刑事审判制度”,揭示安吉尔等人道德观的虚伪。《简爱》中的简爱从叔叔那里继承了一笔可观的遗产,但叔叔的财产来自何方并未言明,掩盖了英国对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剥削。《大卫·科波菲尔》中的米考伯去了澳大利亚之后很快就过上体面的生活,却未言及澳大利亚的英属殖民属性为其发家致富提供了便捷。同样,《远大前程》中的皮普去了印度之后才拥有了自己的远大前程,这是因为其服务的公司同东印度公司一样,主要通过殖民活动捞取巨额利益。《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者对盖茨比的暴富行径讳莫如深,试图掩饰当时很多人贩卖私酒和军火大发战争财的阴暗的时代背景。通过辩证分析这些作品的内容,教师可以告诫学生要用正当手段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明白贪婪只能将人带入虚妄,精神富有才能确保自己立得正、立得稳,这样才能避免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

另外一点是,中国形象一直处于西方文化的对立面,西方自我批判自我改造时,中国形象就展示为肯定面(天堂);而西方自我认同自我扩张时,中国形象就表现为其否定面(地狱)。[9]奥斯卡·王尔德、毛姆等人都曾在作品中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赞赏,但是小说家笛福、散文家德·昆西以及诗人拜伦和雪莱等人都在作品中对中国文明不乏讽刺和攻击。碰到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带着学生去分析前因后果,引导学生自觉维护中国形象以及中国文化。

(三)线上线下结合法

线上线下结合法如今已成为很多大学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尤其是疫情危机还没有解除的情况下,教师要时刻准备线上教学。现在各个高校基本都建有网络教学平台,如果线下教学不能开展,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如果线下教学可以正常开展的话,教师依然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向学生发布作业和进行测试。此外,QQ课堂和钉钉课堂等软件因其使用的便捷也可以辅助“英语文学”教学,一些讨论环节不妨在这里开展。现在国内外各大高校都建有文学类精品课程网站,学生们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登录这些网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教师也可利用网络上的音频、视频和电子版材料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有的同学喜欢观看原声影片来学习英语,教师不妨提供一些根据英语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给学生观看,但是要告诉学生,不能以观看影视作品来代替阅读实践,只有自己亲自阅读,亲自体会和思考作品内容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当下,思政教育的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只有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的输导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齐头并进,同频共振,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积累、语言技能的提高、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德育的完美结合,并最终帮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有这样的合格人才加入祖国的建设大军中,党和政府的强国战略才能逐步转为现实。“英语文学”作为一门英语专业必修的人文课程,其与思政教育融合具备必要性、可行性与操作性。外语类人才不仅要学习中国文化,更要学习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做学贯中西的文化人,这样才能在将来更好地服务于中外交流事业。

猜你喜欢
英语文学文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需要文学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背后的语言文化分析
高职生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路径
论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及形象阐释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