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国际化传播探讨
——以汉语国际教育为视角

2022-03-17 20:10乐守红
关键词:汉语人文传统

乐守红

(盐城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语言教学理应涵盖文化背景的学习。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国际汉语教育从单纯注重语言技巧教学,逐渐转变为重视语言技能培养,同时开始关注语言的内在含义和交际功能。随着国际汉语教育的深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和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引起了世界的瞩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1]鉴于此,笔者围绕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传播教育的重要性、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如何在国际汉语教育过程中渗透和传播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等学术前沿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学术探讨。

一、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国际化传播的内涵阐释

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底蕴丰富,博大精深。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是对中华民族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进行诠释和概括。汉语国际教育要承载和传播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前提是弄清楚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基本内涵。只有明白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主要内涵,才能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广泛地开展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教育和传播。当然,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内容丰富,本文在此仅仅作一个简单而初步的阐释。笔者认为,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天人合一,自然和谐

在中国古代,儒、道、释各家都有关于人与自然协调共处的精辟论述。如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人与万物为一”等。人连接着天与地,天上有星辰北斗,地上有草木山川,人类在它们之间繁衍生息。人与自然相互依附,和谐共生,寻求一种相辅相成、合二为一的生态平衡关系。这种观念可以概括为顺天造物的生态观。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靠天吃饭”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真实写照。在这种经济模式下,人与自然的联系就自发地产生一种融为一体的和谐。古代的科技人文精神包含着一种浓厚的生态关怀理念,发展经济与科学技术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而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二)以人为本,民生为贵

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就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管子·霸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仲是第一个提出对人的个体要予以尊重的人,这种“民本”是与统治阶级利益相对的一个概念,要求统治者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的需求为第一要务。

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老百姓,虽然这种理念在受礼制文化约束的古代中国没有得到普及,但仍是一种珍贵的人文精神。现代人文思想中的“以人为本”,是以人为主体、为对象、为动力、为目标,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协调以及人自身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这种理念的实现方法,一是要关心人,尤其是重视人的精神世界;再就是要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三)中庸之道,人际和谐

“中庸之道”即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中正平和,以和雅为美。人的情感流露应该是适当的,既没有“过”也没有“不及”,否则就会使欢乐的情感演变为放肆的享乐,甚至“乐极生悲”;而悲哀的情感表现则会陷入一种过度的感伤,这些都是对人有害的,有损于美好。汉语“中庸”思想的影响,其一大特点便是委婉含蓄,中国人在语言和情感的表达中往往是内隐的、含蓄的。如中国人一般不在公众场合直接批评人,即使批评也常常是先给出肯定的评价之后再指出不足,以照顾当事人的感受。这些在中国人眼中是人际交往恰当得体的表现,以此追求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和谐。

(四)崇尚德义,厚德载物

《易传·坤卦》有云:“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说有道德的人,应该有大地的广阔厚实,孕育万物。民国时期,梁启超曾在清华大学给学生作《论君子》的讲演,其间他表示期望学生们能传承中华美德,并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鼓励他们。在这之后,这八个字成为清华校训。“厚德载物”是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道德文化,为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

(五)坚韧不拔,自强不息

中国古代神话中便有不少自强不息思想的体现。诸如盘古氏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塑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形象,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品质。“自强不息”所展现的永远奋发进取、决不半途而废的刚健有为精神、奋勇拼搏精神,是自立之本。建国以来,我国采取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发展之路,正是以自强不息精神为后盾。这种靠壮大自己而发展起来的“自强”,更有利于与所处环境和谐相处。

(六)乐观向上,积极入世

儒家精神在于积极入世,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以“入世”为目标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的根源是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人。这种人本精神凸显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与此相适应的伦理精神体现的是人的价值,追求的是现世意义。儒家思想认为人生价值在于现世而非来世,牺牲肉身去追求灵魂实在是本末倒置。因此鼓励读书人通过自身勤奋努力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国际化传播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价值

语言和文化本来就密不可分、共生共存。语言承载一定的文化,语言的运用要符合相应的文化规则。脱离了文化的语言学习即便是掌握了一定的语法结构和语言技巧,也难以在实际生活中予以准确地运用,更无法领悟语言背后所反映的特定文化内涵。因此,在汉语国际教育过程中,汉语的学习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汉语的教学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汉语的推广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学者指出:“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地位。对外汉语教学是向世界推广汉语、扩大中国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文化教学需求越来越迫切。”[2]因此,通过汉语国际教育广泛开展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教育传播越发显得意义重大。

(一)传播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可以塑造良好的中华民族形象,展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

民族形象作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表现,是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在国际上的综合展现。在信息化背景下,国家形象不仅建立在自身硬实力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还要依靠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处在“文化逆差”状态的中国,如何在国际汉语教学中有效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和传播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亟待解决[3]。汉语国际教育通过各国学生学习汉语,进而学习和了解汉语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向国际友人传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奠定基础[4]。

(二)传播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可以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王朝重视在世界范围内提高国际影响力,如汉、唐、宋、明等。传播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不仅是强化国际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更是增强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真挚情感。“文明冲突通常由文化误读导致,而文化误读往往由语言隔阂引起。”[5]因此,文化通则观念通、情感通、民心通,传播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就是要加深世界人民对中华民族的了解和情谊。古代中国有“丝绸之路”,当代中国有“一带一路”,万水千山隔断不了文明的交流,沙漠戈壁阻碍不了文化的融合,深厚的文化使得丝绸之路沿线百姓相识相交,共同谱写出人类文明水乳交融的篇章。加强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渗透中华文化教学,使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通过汉语的学习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中国,使得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越发顺畅,交流途径更加丰富。

(三)传播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可以促进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融为一体,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各民族的文化交往和碰撞日益增多,文化多样性需要通过各种文化交流来实现。对外传播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反过来又能够丰富和发展中华传统人文思想。在向外国友人推广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时,需要中国文化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加以创造性的转化,一方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也要符合传播对象的接受能力。

总之,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创造了底蕴深厚的优秀中华文化,沉淀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更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标识。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开拓对外汉语相关事业的重要着力点”[6],汉语国际教育必须积极承载和传播中国传统人文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

三、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国际化传播的困境分析

自从中国传统文化进入汉语国际教育的视野之后,汉语国际教育就已经摆脱了单纯语言训练的狭隘观念,开始重视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汉语国际教育在教学目的、方法、教师培训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对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内涵把握以及在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的具体操作中,尚未达成共识,各个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仍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从而使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在传播与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境。

(一)语言教育与文化分离,导致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教育融入困难

任何一门学科在进入具体实践之前,首先要解决如何规定教学目的的问题。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对其教学目的的规定就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期,学界大都重视语言目的的实现,忽视中国文化,特别是没有重视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融入。近年来,这个问题虽然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但在具体表述中,流于抽象,缺乏具体性和针对性。在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的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培养“语言技能”,还是“交际能力”以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表述,看似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渗透,实际仍然是围绕着语言来展开的教学活动。上述教学目的的界定,过于实用化,限制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范围,削弱了语言教学的文化功能。实际上,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工具,文化是“道”而不是“器”,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目的的界定必须做到语言教学与中国文化的有机统一,必须做到语言教育与中华传统人文思想的有机统一。

(二)内涵认识不统一,导致汉语国际教育相关课程设置各行其是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历史从未中断的国家,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在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中选择哪些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到汉语国际教育课程中去,在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占多少分量以及如何安排,都是目前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难题。由于对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内涵的理解不一致,对如何渗透到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中还存在分歧,从而导致很多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语言内容的课程优先安排,文化内容作为附属课程单独开列,语言教学与文化内容之间依然是两张皮。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容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更没有单独开设的相关课程。

(三)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忽视学生学习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异质性,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教师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尤其缺乏像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高校课堂那样频繁的师生互动,从而导致部分留学生在中国高校课堂上的不适应。他们习惯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然而在中国课堂上得不到老师的认可,甚至被否定,很多西方国家的留学生面对我们高校课堂的满堂灌现象产生抵触情绪,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听课人数越来越少,或者人来了心不在课堂上,更谈不上让学生理解和认同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了。因此,打破知识灌输的教条主义,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才能不断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理解。

(四)教师知识储备不足,导致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讲授不深、不精、不透

每一个教师的素质都是在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直接影响其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的形成。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教师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其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对中外文化的理解,都直接关系到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有人称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是“民间的外交官”,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注重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文化根基的培养,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对外文化交流是提升他们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国际汉语教师文化素质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了解不深。由于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当前部分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不深,传统文化素养不足。这不仅影响我们自身文化的传承,也影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二是缺乏对留学生所在国文化的了解。留学生来自五湖四海,集中在一起接受汉语国际教育学习,本身难度就大,加之国际汉语教师缺乏对国外文化的了解,更增加了高校国际汉语教学的难度。鉴于此,有学者提出:“在民族文化多元化和技术复杂的世界里,培养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教师,是对教师教育的最后挑战。”[7]高校国际汉语教学如果脱离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世界,将给学生造成语言学习的障碍,最终导致学生对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冷淡和疏远。

四、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国际化传播的对策思考

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界目前的工作重心是要探索怎样在国际汉语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传统人文思想教学。由上所述,我们在讨论了“什么是传统人文思想”“为什么要进行传统人文思想教学”以及当前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教育传播存在的困境等问题之后,更要进一步思考“怎样进行传统人文思想教育传播”这一关键问题。

(一)着力突出文化元素,凸显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精髓与内涵

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在汉语国际教育中要充分讲授与此相关的内容。在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中,要认真研究和选择能够阐明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课程内容,编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教材,选择推荐适合外国留学生阅读理解的传统文化、传统人文思想的典籍,开展能够学习体验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外国留学生和外国友人充分了解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精髓与内涵,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宣传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中国理念。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提升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教学效果

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教育与传播,课堂教学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途径。中国与西方课堂从教学方法到课堂氛围都还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学生习惯教师从始至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而学生更多只是在讲台下面安静地听讲。在西方国家的课堂,学生的桌椅是可移动的,随授课方式的不同而布置成不同布局。学生可以打断老师的讲授而提出问题,老师与学生可以不断地互动交流。学生与老师本就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师生之间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通过语言、动作和情感的交流来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能够平等地对话和交流,教师和学生都能发表各自的观点,打破原有课堂教学满堂灌的“一言堂”,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正如弗莱雷所言:“通过对话,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不复存在,一个新的名词产生了,即作为老师的学生或作为学生的老师。”[8]另外,教师还应该积极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发挥各类电教媒体的优势,借助音乐、图片、影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展示课堂知识,使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以一种更为形象的声乐化形式由学生去领悟,实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

(三)开展专题教学活动,聚焦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系统讲授

在传统汉语国际教育课程安排上,语言技巧往往是学习的重点,文化则零星地穿插在语言训练之中,就是将语言与文化分割开来,首先安排语言教学,文化课程零星参杂其中。但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不应只是零散无序地出现在汉语教学和教材中,而应该独立、完整地作为国际汉语教学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这样的文化教学除了能为语言理解提供深层的内涵支撑,提高语言技能之外,还能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比如针对儒家、道家、理学等流派的人文思想分别开展专题学习,或者以时间轴为线对中国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人文思想的演变发展进行专题学习,横向对比与纵向学习共同开展,深入聚焦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四)注重实践教学活动,实现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潜移默化

目前,汉语国际教育界虽然已意识到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应该将语言与文化相互渗透教学,但长期以来,文化教学的实践活动都很薄弱。有一种更为科学的教学方式,是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文化内容,为外国留学生增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结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实现寓教于乐的体验教学[9]。在实现手段上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比如文化参观、文化演出、文化交流和文化案例分析等,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文化体验,实现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夯实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传播基础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言行举止能给学生以极大的带动,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以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引领教师的价值观,提升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传统文化底蕴,不断改进教书育人的方法,鼓励教师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传统文化涵养在国际汉语教学中通过言传身教,“以人格形成人格”。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不仅是汉语言的讲习者,更是中华文化和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传播者,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制定严格的选拔标准与完善的培养体系,从教师来源上紧抓教师水平,在教学工作中强化对教师传统文化知识和传统人文思想的培训。此外,教师还要将积极主动了解外国留学生所在国家的文化传统,尊重学生所在国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如果汉语国际教育与学生的所处环境和文化背景脱节,将会给学生带来语言学习的阻碍,甚至使得其忽视文化的重要性。“任何成功的语言项目都需要一批高素质教师队伍。”[10]从某种程度上讲,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是国与国之间的一种文化交流活动。高校国际汉语教育教师既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人文思想,还要积极主动地了解留学生所在国的文化传统。只有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才能更好地利用汉语国际教育传播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概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汉语国际教育在承载和传播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方面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任务。如何更好地完成弘扬和传播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为世界各国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高校汉语国际教育应肩负的时代重任。

猜你喜欢
汉语人文传统
学汉语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追剧宅女教汉语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