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母语:语文课程的文化育人转向
——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三种文化的理解

2022-03-18 03:18◎王
教师教育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母语中华文化语文课

◎王 浩

2014年起,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文化自信”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和教育部陆续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政策文件,强调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语文课标》”)顺应国家发展需求,较2011年版增加了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下简称“三种文化”)的表述[1],突出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体现了语文课程母语特质的回归。

一、课程标准中三种文化的存在与内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三种文化构成了优秀的中华文化。纵观2022年版《语文课标》,三种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排头兵”。对比《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可知,与文化相关的“文化自信”从末位调整到了首位,强化了语文课程的文化意蕴。二是课程内容主题的“主阵地”。语文课程内容主题鲜明地列出三种文化,而将其他文化内容融为一段,并指出三种文化占课程内容总量的60%~70%。三是各类学段目标的“压舱石”。不论是学段具体目标,还是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呈现,在最后都会指出三种文化落实的目标和建议。

可见三种文化深刻而广泛地存在于2022年版《语文课标》之中,也重新塑造着语文课程的未来走向。那为何是这三种文化?因为这三种文化暗合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脉络:1919年辛亥革命以前的民族文化,大体可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919年到1949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产生的民族文化,大体是革命文化;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的民族文化,主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上划分主要是将文化作为一种抽象的文化现象,实际上三种文化呈现“嵌套”结构,最先出现的文化往往蕴含于后出现的文化之中,比如当下也存在祭祖、中秋团圆等传统文化习俗。这三种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体与主流。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涵盖古代文明成果,革命文化主要反映中国共产党近百年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中形成的革命传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代表新中国取得的新的文化成就,三者也显示了中华文化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

二、语文课程文化转向的背景

课程标准的修订不仅是教学研究成果的应用,还是对时代困境的回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加深,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难以回应当下甚至未来的挑战。

(一)民族复兴的使命呼唤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2]在西方强势文化话语体系中,中华文化被边缘化甚至异化,使得许多青少年向往西方文化。现实中,虽然学校组织各种活动推广传统节日,但在一些学生心中依然较喜欢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文化的不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拦路虎。语文课程是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重视三种文化的教育是民族复兴的使命召唤。

(二)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应对知识快速迭代的时代大势的必然,唯有形成素养,才能应对不断变化更新的世界。文化与人类社会紧紧捆绑在一起,文化传承与理解是人适应任何社会的必备素养。对中国的母语教育而言,汉语和由其构成的文本与现象承载着的中华文化。追求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必然要汲取民族历史中的知识和经验,而知识和经验也是文化的产物,换句话说,素养需要通过民族的文化成果来构建。

(三)课程与教学的文化诉求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过去的十年中,注重语用的教改浪潮不断强化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工具性。这导致语文教育的价值被窄化,学生的知识丰富了,能力提升了,但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文化味可以赋予学习更深刻的文化意义,教师要避免让学生成为拥有知识和技能的“工具人”,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文化视角下语文课程的母语特质

2022年版《语文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定义较2011年版多了“国家通用”一词来限定,这四个字的增加不仅规范了表达,还强调了语文课程的母语特质。语文课程中学习的语言文字并非纯粹的媒介工具,其中还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语文课程的文化特质,可以从语文课程的性质角度作阐释。

(一)工具性:中华文化的传承载体

2022年版《语文课标》在课程性质中点明: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和汉字作为中国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在包含人类文化的同时也蕴含着本国所特有的文化。以历史最为久远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例,汉字教育是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的最大交集,其次是阅读教学。[3]汉字的音、形、义中蕴藏着中华民族最原始的思维逻辑,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感性认识、哲学思考、审美意识、风俗礼仪、社会结构、伦理道德等文化“基因”,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里。例如,汉字书法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趣味,汉语诗词歌赋营造出无法替代的意境美、韵律美与内涵美。在落实语文听说读写的各项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其中民族文化的浸润与理解,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母语的语用能力。

(二)人文性: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

人文性就是指语文课程的文化属性。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有着不同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长出来的。例如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虽是童话,但带有西方宗教色彩,作为母语学习的范本就需要去除其宗教色彩,而强调其中神奇的想象,并借助优秀的翻译体现汉语之美,形成学生母语学习的经验。又如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中的《梅花魂》,虽然是华裔作家的现代散文,但“梅花”的经典意象连通古今,是一种承载民族信念和文化理想的文化隐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人文理解的民族内核,帮助学生形成母语理解能力。

四、语文教学中母语文化的融入策略

2022年版《语文课标》对三种文化的重视,以及回归语文课程母语特质的取向,必然带来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文化融入。统编语文教科书的推出正是响应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教材修订的要求,丰富了语文教科书中的中华文化内容。[4]在坚持素养导向的前提下,教师可以从教学结构、文本解读、情境创设和教学设计四个方面实现母语文化融入。

(一)教学结构:从双线并进到二元融合

统编语文教科书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编写结构。语文要素是实在的,易于解读和设计教学活动,而人文主题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则相对务虚,在教学中经常成为课堂结尾的“标签”。在2022年版《语文课标》追求实践性、提倡学习情境性的思想指引下,文化元素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融入教学,与语文要素指引下的学习活动实现显性和隐性的二元融合。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讲民间故事”口语交际中,教师可以设计学习大任务:“你能让更多人喜欢我们的民间故事吗?”这样的设计既形成“读民间故事”“学习讲民间故事”“策划推广民间故事”等指向“创造性复述”的学习活动,又使学生身处“听民间故事”“讨论民间故事特点”“推广民间故事”等具体的学习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做中习得语文核心素养,在情境体验中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

(二)文本解读:从明晰文体到透视母题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需要凸显文体特征,文体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规范,也是深度理解文本的必由之路。基于文体的文本解读还需要寻求表达的文化母题。文化母题是承载文化基质、传达文化信息的最基本的单元,从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来看,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所涉内容可以视作传统文化的母题。教师只有把握文本的文化母题才能将一篇文本的精神力量凝聚到同类万千故事和情境之中。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记录的是吴冠中求学路上与父亲相处的几件小事,从散文角度解读可以明晰吴冠中传递出来的是对父亲的无限怀念;从文化角度看,吴冠中的父亲其实是传统父亲的一个缩影,也可以看作一个文化符号,即中国传统的父亲形象,这里的“父亲”就是中华文化的母题。理解吴冠中的父亲作为文化母题的意蕴,才能理解当下所有父亲传统的一面,并触摸到现代父亲的传统脉搏。

(三)情境创设:从刻板零碎到有机统一

2022年版《语文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并将语文课程内容设计成6种学习任务群加以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是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形成的,学习任务群的具体落实也离不开情境。那么如何创设具有文化味的学习情境呢?教师可依据单元整体内容设计统一、生动的学习情境,如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由《古诗三首》(《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小岛》以及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组成的爱国主义主题单元,这个单元聚焦两个历史时刻“两宋之交”和“清末疲敝”,以及现代海防,并畅想未来。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中国的‘昨天·今天·明天’”的表演活动,将三个时刻串联成大情境。这样的情境还适合引导学生运用朗诵、演讲等多种形式,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通过朗读可以体会《古诗三首》的忧愁愤懑和《少年中国说》的磅礴激昂,通过演讲可以体会圆明园今昔的巨大差别,产生国家富强的美好心愿,通过课本剧演绎将军和战士情同父子的深情等等。有机统一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从课本和外部学习场域中实现对文化的感知和理解。

(四)活动设计:从知识传递到文化理解

文化知识是文化融入的重要内容,与2022年版《语文课标》对知识学习的理念一样,学生自主形成知识的过程和能力比获得知识本身重要。目前的语文课堂中,文化教育的内容主要以传授概念化的知识为主,教师提炼“爱国主义”“君子”“安贫乐道”等概念作为课堂总结语,但学生真的理解了吗?实现文化理解的最佳路径就是文化体验。[5]文化体验可以是真实的体验,如走进博物馆欣赏传统文化精粹,走进军营体验爱国热情,走进现代化企业感受国富民强等。在课堂空间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深入解读课文给学生带来一场思想洗礼,如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的《青山处处埋忠骨》记录的是毛泽东主席痛失爱子毛岸英,并艰难决定将毛岸英葬在朝鲜的故事。“爱国报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不能仅仅将文化标签化,把“爱国”写在书上,而应该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先体会作为父亲的毛泽东主席内心的悲痛,再聚焦环境细节体会作为国家领导人的毛泽东主席内心的纠结。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入人物内心,在毛泽东主席“常人情怀”和“伟人胸怀”之间游走,体会其内心的两难。让学生经历这样身体或者思想情感上的实践,是保证爱国主义教育成功的关键。

2022年版《语文课标》中三种文化的呈现是顺应国家发展的必然产物。语文教育回归母语特质,中国语文教育也就真正开始走上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更多学者和教师探究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平衡问题,三种文化的融入也要因“文”制宜,追求提质增效。

猜你喜欢
母语中华文化语文课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母语
可怕的语文课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母语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