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创新策略

2022-03-18 04:58蔺喜雄
读写算(中) 2022年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文本内容

蔺喜雄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创新策略

蔺喜雄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通远镇团庄小学,甘肃永登730326)

课堂提问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创新课堂提问,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文章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在文中先分析了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质量的因素,之后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关注点,最后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创新策略,以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创新策略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育,肩负着知识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发挥着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要全面掌握当前教学实际情况,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并在语文课堂中灵活运用提问优化教学活动,对课堂提问进行创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发挥提问的作用,收到学生的学习反馈。课堂提问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拉近师生关系的重要方式,通过提问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效优化后面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堂提问创新,发挥提问价值,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一、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质量的因素

(一)提问时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时间都可以提问,但这不代表任何时间提问产生的效果都是相同的,要提高提问效果,就要掌握最佳时机提问。在课堂初期学生的思想较平淡,这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记忆性的问题,加深学生对已知知识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课堂中期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和分析性的问题,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始终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课堂末端,学生的思维已经由高潮转入低潮,学生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时教师可以提出巩固性问题,从而避免学生产生非学习行为。

(二)提问对象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对象是班级全体学生,所以教师在提问时要照顾到班级学生们的需求,引发学生积极性,而不是只对班级中的优等生进行提问。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照顾到班级的全体学生,避免存在被遗忘的角落。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问,对不同层次学生在提问的设计上要有所区别,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对优等生提出的问题可以适当提高难度,对后进生提出的问题要适当降低难度,锻炼性的问题由中上等生回答,鼓励性的问题可以选择后进生,分析性的问题应由优等生回答。

(三)问题趣味性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与教师给出问题的趣味性有很大关系。应试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完全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主,在学习了成语、古诗词等内容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第二天在课堂中就前一天的内容进行提问。这种提问方式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为了应付教师的要求,在没有完全吸收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这样的提问是一种非常不理想的提问,缺少趣味性,因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低,更无法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关注点

(一)体现学科核心知识

提问作为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和反馈的途径,提问内容要与教学内容、学生兴趣点要密切结合,这样才能够确保课堂提问质量。核心素养培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注重在课堂提问中体现出学科核心知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中学习本节教学核心内容。为了确保课堂提问体现出学科核心知识,教师要注重设计一些具有思考价值、探索价值的问题,通过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都能够得到锻炼。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检验学生知识学习情况,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如果课堂提问变为机械知识问题,则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逐渐降低,从而影响到学生有效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课堂教授的内容,同时又要确保提问兼顾到学生的综合能力锻炼,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思考问题。例如在学习古诗词内容时,虽然每篇古诗词内容要求学生背诵,但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所以课堂提问不要让学生站起来直接背诵,可以让学生们抢答,教师给出一句诗,学生们抢答下一句,也可以教师给出一句诗,学生们说出其代表的含义。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反应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中,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教师通常会根据教材内容提出一个问题,通过互动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小学语文课堂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是教师的教学对象。但是在实践教学中,由于学生们的学习基础不同、知识接受能力不同,使得学生间存在差异性,这一点需要教师给予重视,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工作,确保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性,结合学生的不同对提问内容、侧重点和难点等方面做出调整。针对班级中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可以适当提高,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拔高训练。而对于班级中理解能力薄弱的学生,教师要适当降低提问难度,避免由于难度过高的问题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信心,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扎实掌握语文知识,夯实学生语文基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提问,需要教师在课前备课中做好准备,设计不同层次问题,在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变动,结合学生们的学习情况灵活提问,充分考虑到班级中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提问的作用,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

(三)考虑学生的兴趣点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帮助学生了解语文知识,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小学阶段学生对趣味性强、新颖的内容非常感兴趣,而对于枯燥、理论性强的内容学生普遍兴趣不高,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课堂提问时教师要善于引入新颖的元素,融入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教师可以以直观的内容为学生们呈现教材中抽象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将趣味性的内容与枯燥的知识相结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这节内容时,文中包含多种大自然的声音,如水声、风声,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们进行课堂互动,从而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对不同状态下的水声进行思考,之后过渡到文中提到的自然界中水的声音。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课文内容都能够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因此,教师要注重创新提问方式,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新颖,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创新策略

提问作为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互动环节,教师在语文课堂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就是提问,创新课堂提问策略,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有效开展。下面笔者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创新策略做简要分析。

(一)创设良好问题环境,保持学生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良好的课堂环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始终保持学习积极性。小学阶段学生具有向师性特点,所以教师的行为会对学生的表现产生很大影响,创设良好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对语文课堂中的问题方式进行创新,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确保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加强课堂中师生互动,使学生始终保持愉快的学习心情。例如在学习《狼和小羊》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课堂问题—狼最后一定会把小羊吃掉吗?通过反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表达欲望更强。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有提出恰当的问题,才能够确保语文课堂的活跃性,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作为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教师要确保师生关系的平等性,确保师生间进行良性的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与学生平等对话。同时在课堂提问中,如果学生回答的答案与教师预想存在一定区别,教师也不要直接批评学生,而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帮助学生完善回答内容,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关键处设疑提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字词方面的能力会对学生的语文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并会影响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字词学习占有重要地位,字词的学习需要以文本为载体,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积累扎实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内容时,教师要特别留意文本中具有概括性并能够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关键词,在文本关键处设疑提问,能够激发学生阅读通篇文本内容的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学习《北京的春天》这节内容时,文本内容主要阐述了北京的民俗,为了突出文章的主题,作者在文中和文末的部分对“热闹”进行了详细的描写,由此不难看出,这部分便是这篇文章的关键。对此,教师要结合文章的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如为了体现“热闹”作者在文中按顺序写了哪些事情?哪些事情可以体现出春节的“热闹”。在文章关键处设疑提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们在细致阅读中找到课文中与“热闹”相对应的节日,如小年、腊八等,在熬制腊八粥的过程,最能够体现出春节的“热闹”,在问题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都能够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比如做年夜饭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文章的关键处设疑提问,能够引导学生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方式理解文本内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将教材中描写的内容与自身生活体验相结合,在对比中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感受文本内容传达的情感。

(三)文本细节处提问,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文本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活动需要围绕文本阅读展开,为了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要注意文本细节内容,文本细节会对课堂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文本细节,在文本细节处进行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情感体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把握文本细节进行提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学生真实的体验,对看似平淡的语言展开联想,使文本内容更鲜活。仍然以《北京的春节》这篇内容为例,从文章整体上来看,文章主要在于描写场景,但其中包含很多对细节的描写。例如正月初一、十五、除夕、腊八等,这些内容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教师可以结合这部分内容进行提问,如作者在文中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北京的春节,在这些描写中哪些是简略描写?哪些是细节描写?为什么?学生们在阅读中能够找到,作者在描写腊八、除夕、正月初一等部分进行了细致描写,而其他内容只简单概括描写。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能够展开有针对性的探究,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认识到腊八是腊月的开始,腊八后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进入到热闹的节日氛围中,而除夕和初一是春节中作为重要的节日,正月十五是春节的尾端,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教学实践表明,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寻找文本细节处进行提问,能够有效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矛盾冲突时提问,体会文本深层内涵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作为一种表象,通过这种表象能够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而这种真实的思想情感需要在文本的矛盾冲突中展现。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为了提高提问的针对性,教师要掌握文本的矛盾冲突,抓住文中内容中的对立面设计疑问,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体会文章的深层次内涵。仍然是《北京的春节》这篇内容,文中描写元宵节的部分,提到干果店在灯节会别出心裁地制作各样的冰灯,用麦苗制作一两条碧绿的长龙,用来招揽顾客。但是按照二十四节气来看,元宵节气温寒冷,麦苗通常是灰绿色的,并不是碧绿色,春暖花开后小麦才会呈现碧绿颜色。这一矛盾冲突,可以设计提问“作者这样设计是刻意为之,还是违背常理?”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对课文进行细致品读,很多学生认为这虽然是一种招揽生意的方法,但作者更想通过这部分体现出天气虽然寒冷,但人们的迎春热情非常高涨。这样的教学活动开展,在矛盾冲突处提问,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内容。

四、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开展。作为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创新课堂提问方式,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对回答问题产生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1] 池颖.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7):96.

[2] 罗琼.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J].南北桥,2020(14):204.

[3] 郑芬.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7):135.

[4] 张碧凤.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质量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1):66-67.

G622

A

1002-7661(2022)05-0010-03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文本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主要内容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