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策略

2022-03-18 05:11宣世梅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读文读书笔者

宣世梅

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最为有效的载体。可有的教师还桎梏于传统分析讲解的教学方法中无法自拔,课堂上安排的朗读次数少之又少,没有把朗读真正落到实处。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感悟只是昙花一现,又如流星划过夜空,带给他们的只是稍纵即逝的惊喜。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制定课堂上的朗读策略呢? 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四点。

一、明确朗读目标

(一)分层朗读,统筹兼顾

笔者在教学中对于朗读指导总是遵循“分层朗读—逐步体验—深化情感”的原则来进行。分层朗读包括自主阅读、媒体范读、语境导读、小组赛读、展示朗读。在一环环的朗读引导下,让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层层推进,不断加深体验。《画》这首诗学生在三五岁时就都会背,为了规范发音,读出韵律和节奏,笔者先安排学生收听名师的范读,找出自己与名师朗读的不同之处。然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诗中的几组反义词“远近”“去来”“有无”等,对比读出画中的意境。此时学生的心中已感受到诗句中所蕴含的意境,接着再通过小组赛读、展示朗读等环节加深巩固,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环紧扣一环,学生们诵读井然有序,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了古诗的意境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二)抓住题眼,确定要求

文章标题是整篇文章的核心概括,通过文章标题,我们就能获悉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与主题。在日常教学中,笔者经常用围绕文章题眼提出问题的方式,展开语文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如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让学生找出关键词“老屋”,围绕老屋写出为什么总也倒不了? 其中有怎样的故事? 同学们可以到文中去找答案。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学生抓住重点词“小学”,哪里的小学? “大青树下”的小学,这所学校有什么特别之处,你喜欢这样的学校吗? 这样的学校和你的学校有什么不同? 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时,看到标题,学生们的兴致就来了,“在牛肚子里旅行那可能吗?”“为什么到牛肚子里去?”“在牛肚子里又发生了哪些事情?”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学生们围绕“小画家”进行了自学,知道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等都是小画家,他们会在雪地上画出不同的画,从而认识了不同动物爪子的形状,也学习了青蛙等冬眠动物的生活习性。

二、设计朗读层次

(一)同一篇目不同学段的朗读层次

我们常说,朗读要 “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流利不难,但有感情,虽说是简单的三个字,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对于同样的一篇阅读文章,在不同的学段要达到不同的目标。例如教学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低年段教学中,只要让学生们诵读这首词,读出风雪的肆虐,读出将士难以入睡,读出纳兰性德对家人的思念即可。在中年段教学中,教师就要设计一定的过渡语引导学生们展开想象,领悟词的大意。如笔者在教学中这样引导:“山一程,水一程,隔不断思念的心;风一更,雪一更,吹不散思乡的情。就让这风雪带去故园的人对将士们的牵挂和思念吧。如果将这首词定格成一幅幅画面,当你的耳畔响起这样的声音,你的眼前会出现哪些画面让你印象深刻?”在高年段教学中,就要加上韵律、节奏、语调等,去体会作者的无奈和思念。笔者这样引导: “当一个人的身和他的内心相统一的时候,我们叫作身心合一,而此时的纳兰性德,一生跟康熙皇帝出巡无数次,他早已厌倦了这样的征途,所以这种离别是不得不忍的离别,这种跋山涉水是不得不进行的,这种听风沐雪也是他不得不经历的。你在读的时候注意到什么特别的地方了吗?”“这首词分为上阕和下阕,在字面上以空格的形式分开,同学们在朗读时要注意上阕和下阕之间的停顿和衔接。”通过这样不同的朗读层次,学生对纳兰性德写这首词的来龙去脉、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对那个时代,那些人、那些事了解得更为深刻,读起来也会投入全部的情感,达到了读出意境、读出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读出了作者的无奈之情。

(二)同一篇目同一节课中的朗读层次

无论是学习哪一种体裁的文章,都要以读为主,体现朗读的不同层次。一般来说,第一遍读文,要求学生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遍读文,要求能读懂每个句子的意思,识别篇中的重要信息,为理解课文内容做铺垫;第三遍读文,要求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第四、五遍后再读文,要做到熟读背诵。不同次数的读文,有不同的要求,每一次都要和上一次不一样,每一次有每一次的具体要求,只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才能引领学生走入文本,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机械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而要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例如在教学《雨点》一文时,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朗读。一是自由读通课文,读准“彩”“半”“数不清”“雨点儿”等字音。二是朗读课文,思考这是怎样的雨点儿? 雨点儿有什么作用? 三是再次读文,回答为什么他们去的地方不一样? 为什么有花有草的地方草更绿了,花更红了? 引导学生理解雨点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这也是本课的重难点。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朗读,学生们知道原来在日常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大小雨点儿也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同一篇目不同落点的朗读安排

文本中的思想内涵及人文主题,是通过文字呈现出来的。而每个学生对于文本的独特体验又是通过读表达出来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强调教师要为学生朗读提供技术指导,不同的朗诵节奏、朗读停顿、朗读语调表达不同阅读者的感受,我们要避免用教师的感受讲解替代学生的朗读,也要避免用齐读的方式来替代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体验。面对同一文章,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朗读方式,每个学生的落点不同,朗读出来的个性化的感悟也就因人而异。比如在教学《桥》一文时,有这样的一段文字,由于学生们把落点放在了不同的词语上,生成了课堂上多种多样的情感。“老汉沙哑的喊话‘桥窄! 排成一队,不要挤! 党员排在后边!’ ”学生们朗读时把重音和停顿放在不同的位置,分别体现不同的理解体验。“桥窄!”重读,体现当时的情况危急,条件受限,可过去的人不多,更能说明老汉指挥的作用;“排成一队”重读,说明老汉在组织人们有序撤离;“党员排在后边!”突出在危难时候党员要保护群众,要把人民放在自己的前面,体现人民至上。简简单单的一段话,不同朗读者读出不同的韵律、节奏、效果。无论是哪种效果都是学生走近文本,去与作者的共鸣,值得珍视与保护。

三、强调朗读方法

(一)先理解内容,后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朗读,每个人的方法不同,有的老师喜欢听录音跟读,有的喜欢自己范读,有的喜欢让学生分段朗读……无论是哪种朗读方法,都要建立在对文本的理解基础之上,离开了对文本的理解,读起来也只能是泛泛的、肤浅的。只有走进文本,知道本文所写的内容,读起来才能有感而发,有情可抒。例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笔者采用抓中心句指导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先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多么幸福啊,1961 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 年的泼水节。”然后再进行朗读,学生初读时,感情不是很饱满,因为学生对1961 年发生的事不了解,对周总理不了解,朗读的只是技巧,不是真情。这时候,笔者补充讲解了傣族的风土人情,拓展链接了《一夜的工作》《周总理的睡衣》等文章,并播放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视频。当这些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时候,再次朗读课文,学生的心就与傣族人民的心连在了一起,学生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怀念之情也就融入了表达之中。披文才能入情,多走进文本一次,感情就升华一次。只有理解到位了,有感情朗读才会水到渠成。

(二)先确定朗读形式,后检查朗读效果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读代讲,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读中理解文本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书面静躺着的文字鲜活饱满立体起来,通过朗读让读者与作者心意相通,情感共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文本,更能透过文本,去感受文本之外与文本相关的那个故事、那个场景、那个人物……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确定好朗读形式,用不同形式的朗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平常教学中,常见的朗读形式有示范读、开火车读、分角色读、跟伙伴合作读、比较读……只有学生的朗读兴趣提上来了,他们愿意读了,才能读好,读生动。否则,再多的形式,朗读效果也只能成为镜中花、水中月。我们绝不是为了追求某种读书的样子,确定朗读形式,归根结底是为朗读效果服务。课堂中那些泛泛的读,有口无心的读,都应该彻底摒弃。朗读形式也应该因年段和主体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千变万变,朗读宗旨不变,即在朗读中能静下心来,用心去读。具体操作上,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朗读需要,让学生做标注,并对此质疑。对那些用词准确、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与他人交流体会。总之,学贵有疑。边读边思,边读边想象的朗读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朗读方法。每个阶段的朗读活动结束后,教师都要及时检查朗读效果,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进度和安排,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和教学质量。对那些学困生来说,头几遍的朗读尤为重要,是他们能否读懂课文,能否有兴趣学习课文的前提。在学生读不准、读不通时,加以指导,反复地读,达到熟能生巧,逐步披文入情,最后掌握课文的丰富内涵,为后面的学习铺路搭桥。

四、给予朗读时间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语感的培养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读自悟,长年累月读出来的。在现行的课堂中,有些教师不重视学生的朗读,不愿意给学生留朗读的时间,总觉得读了也不考,读多了,讲得就少了,更愿意在上公开课或有人听课的时候做做样子,平时只是昙花一现,对教学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更多的时间教师以讲代读,用烦琐的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走近作者,去强化与作者的共鸣。学生被挤占的朗读时间不能保证,也就谈不上个性化的朗读体验。因为他们的体验都是老师的体验,是老师直接告诉或变相传递的,是干瘪的,没有味道的。只有给学生足够多的朗读时间,才能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如在执教《忆读书》一课时,笔者给予学生四次朗读机会: 第一次是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并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学生读文后很快找到了本文句尾的中心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接着,笔者布置第二次朗读“围绕中心句作者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 请按时间顺序来说一说。”当学生根据朗读要求,认真阅读后梳理出作者不同年龄段读过的书及为什么喜欢读这些书的时候,学生们也就懂得了冰心“读书好,多读书”“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深刻含义。第三次朗读的安排围绕“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这句话,让学生们快速阅读,说一说,你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吗? 和同学讨论,说明理由。经过这三次充分的朗读,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文本传递的读书方法、读书甄别、读书习惯已深入学生内心。于是,笔者补充了冰心的简介,告诉孩子们冰心的笔名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冰心是一位富有爱心的文学家,她的作品多以“童真”“母爱”“自然”为题,《别踩了这朵花》告诉我们要爱护地球,保护自然;《繁星·春水》每一个细节中都饱含着作者对美丽大自然有感叹;《寄小读者》让我们懂得了所有的生命都值得被珍惜与尊重……拓展这些内容后第四次安排朗读,读后对比自己的读书经历,忆自己的读书故事,谈感受。不用扬鞭自奋蹄,不用激励自读书,本文中心句关于读书的那九个字已牢牢刻印在师生的心中。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朗读正是语文教学中的源头活水,只有明确朗读目标、给予朗读时间、用好朗读方法,才能引领学生达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的理想状态。

猜你喜欢
读文读书笔者
老师,别走……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前“练”后“写” 读“文”写“作”
在“读”文过程中实现体悟式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读图”与“读文”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