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实情及方法

2022-03-18 07:59◎郭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学传统语文

◎郭 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首先是文化的复兴,中学生是传承祖国文化、建设富强中国的生力军。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优秀文化夯实青春力量,滋养奋斗火种,其必要性显然是毋庸置疑的。

一、关于传统文化的阐释

(一)主要种类

传统文化由文明演化、汇集而成,可以间接反映出民族特质和风貌,能够概括民族历史上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中华传统文化以“儒、佛、道”三家为支柱,从思想、文字、语言中分离出“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直至现代,演变成不同的艺术形式及内容,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凭借双重属性反映不同文化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传统文化之间互相交融、渗透,构成了多元文化体系,从空间角度分析,可以分为“东、西、海、陆”文化;从社会阶层角度分析,可以分为“贵族、平民、官方、民间、主流、边缘”文化;从情感态度来划分,可以有心态、行为及制度等表现形式。

(二)文化特点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华儿女在五千年世代传承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历史性特点,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形式。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共同支撑、相互融合,使得传统文化呈现出民族性特点。传统文化的涵盖范围极广,逐步发展成为各类语言、思想、行为等,丰富多彩的文化种类,使得传统文化呈现出博大精深的特点。

(三)表现形式

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可以从理论、技艺、传统、民俗等角度入手分析。理论包括仁、义、忠、孝、礼、智、信、四大发明、三教九流、宫廷文学、农学、兵法、医学等诸子百家的著作;技艺包括琴(萧、古琴、笛子、琵琶、二胡)、棋(围棋、象棋)、书(书法、竹简)、画(山水画、禅画、壁画)、印(印鉴、篆刻)、名(名号、称号);以及传统文化节日、民风、服饰、饮食等等。

(四)保护措施

受到世界文化交融、传播、冲击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经在一定程度上面临过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近几年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和文化复兴思潮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才逐渐被提上日程。保护传统文化的主要措施有:区别对待优劣文化、用比较观点审视问题、坚持借鉴与创新、不断积累文化知识。通过采取上述保护措施,能够解放人们被压制的个性和思想,促进传统文化自由发展、不断推动社会前进。也可以通过比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锤炼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提升中华优秀文化价值的同时,构筑完善世界文化格局。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情分析

(一)忽视文学素材积累

文学素材是好词好句、百科知识的集合,能够以传统文化的形式存在,当学生在积累文化素材时,可以丰富自我认知,间接提升写作能力。有些教师却没有认识到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理解传统文化,不注重用科学的思维与方法,促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学生很难接受到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体验不到传统文化魅力,没有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以至于学生很难深入理解教材中的不同传统文化知识,致使自己的知识面得不到拓展,文学视野也相对局限。

(二)古语理解流于表面

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古文内容,可以作为渗透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内容。然而,有些教师在讲解古文知识时,未能结合传统文化来进行授课,导致学生难以高效理解晦涩的古语内容,学生往往只是机械记忆与背诵,只是停留于字面意思的理解,而对于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却不能全面深入领会,进而产生了“传统文化晦涩难懂”的刻板映像,以致失学习兴趣,被禁锢在传统文化的大门之外。

(三)文学鉴赏方向模糊

文学鉴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手段,可以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促进自我综合能力提升。但在鉴赏教学中,一些教师采取固定的模式进行授课,让学生以反复朗读和查阅词典的方式进行学习,虽然可以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但是过于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文学鉴赏热情,学生也无法明确鉴赏方向,甚至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

(四)语文实践能力不强

语文实践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在实践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增加语文实践教学的厚度,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分析,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但是,部分学生热衷于理论知识学习,难以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有些教师也没有在实践中注重传统文化的解析,导致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降低,不利于提升语文实践能力。

三、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一)国学阅读,开阔自我文学视野

国学阅读是提升学生文化境界和丰厚其文学底蕴的重要方式,在国学阅读中,教师将面对渗透传统文化的不同契机,适时以互动、讨论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则可以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语文教师需要立足实际学情,在阅读课上准备不同的文学资料,选择经典国学读物来指导学生阅读,开阔其文学视野。

在《劝学》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围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进行讨论,思考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使之能够产生语文知识学习兴趣,在讨论中初步了解“劝学”的目的。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来总结课文,介绍《荀子》,使学生明白全文中心思想,了解先秦诸子文章的艺术风格,从正确观点入手,对外介绍了不同的学习建议。其次,为学生提供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联系《劝学》之中的“锲而不舍、积土成山、积善成德”等知识,解析其中蕴含的丰富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明白在学习和运动训练中,要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用点滴积累的知识砖瓦逐步建构智慧的大厦,用日复一日拼搏的泪水和汗水垒砌身体强健的长城。

最后,让学生分节朗读古文,突出需重读的字词,强调古文学习的注意事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再为其提供《山海经》《诗经》《先秦史》《孙子兵法》等国学资料,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阅读,结合学习《劝学》的感悟,阐述积累文学尝试、树立正确学习观的重要性,从而开阔其文学视野,提高其思想境界。

学生在国学阅读中,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文学知识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领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结合所学内容来品味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求进行自主学习,如通过网络搜集相关文学素材内容,在以后的写作中可以根据需要融入到文章当中,不断开阔自我文学视野。

(二)揣摩古语,体会古代语言之美

古语可以视作白话文的浓缩,虽然成为了一种旧式措辞,但是仍具备研究、学习的价值。引导学生揣摩古语,可以帮助其体会古代语言之美,从而点燃其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为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不同的切入点。为避免学生的古语理解流于表面,教师要展示古代汉语的对偶、押韵之美,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在《谏太宗十思疏》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首先,介绍《魏郑公文集》,引申出作者魏征,使学生能够了解魏征的重要贡献,明白“疏”是指一种文体,在古代是上呈给皇上的奏议,另称为“陈”。此时引申出唐太宗在魏征去世后对侍臣说的话: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并鼓励学生揣摩唐太宗的用意,使之明白贤臣对于君主的重要性,感受到唐太宗对魏征的惋惜,懂得古语与白话文的区别。其次,逐段解析《谏太宗十思疏》,并指导学生分析“十思”的用意,使之能够品味“根本、纵情、载舟、黜恶、缪赏、九德、垂拱”等词的精妙,体会古代语言之美,明白古文的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教师让学生思考从历史事实角度,说明国君“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必要性,使之能够深入揣摩古语,懂得吸取历史教训,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最后,从历代帝王“始繁终寡”这一历史现象入手,让学生揣摩“十思”中的生活、修养、用人、执法内容,体会“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必要性,从而明白魏征希望唐太宗采纳自己的“十思”建议,提出令人神往的“无思”境界,目的是为了王朝的长治久安。学生在揣摩古代语言的同时,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从而在不同的角度来体会古语之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深度体会古代语言之美,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使之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三)典籍鉴赏,感受博大精深文化

文学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合,引导学生鉴赏文学典籍,能够让其从历史、民族多样性、特点等角度入手,领略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领略丰富的思想内涵,体验蕴含于文化中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文学典籍,引导学生从细节和整体两方面进行鉴赏,使之明确文学鉴赏方向,感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在《兼爱》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首先,由墨子的生平、思想、著作简介引申出《兼爱》,让学生明白墨子既是一位哲学家,又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家学派是有组织、纪律、纲领的社会团体,在战争中是战斗力较强的队伍。再介绍与墨子齐名的“孔、孟、老、庄”,展示《论语》《孟子》《庄子》等文学典籍,让学生体会墨子立足现实、崇尚和平的理念,分析文学典籍中与墨子思想相近的内容,从而让其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次,让学生从“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贤、节用”四个角度入手来进行思考,分析文中的重难点字词,体会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的特点,鉴赏墨子的著作,谈谈“兼相爱,交相利”对自己的启迪。

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阐述来引申出《迎敌祠》《备城门》《墨经上》等文学典籍,让学生在学习基础语文知识的同时,鉴赏墨子的不同文学典籍,从经典著作中,深入分析“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思想的意义,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鉴赏教学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典籍鉴赏中,学生可以从语句、字词中汲取知识内涵,结合教师所讲的文学内容,融合学习经验与知识内涵,从客观、主观的角度来阐述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分析相关价值,提升鉴赏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审美能力。

(四)文化实践,提高文化传承意识

文化实践能够为传统文化的渗透创造契机,显著提高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从而在对比不同形式的文化时,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劲动能,不断提高文化自信心和归属感。教师应当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利用不同形式的趣味活动,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道德修养,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在《屈原列传》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首先,介绍作者司马迁,并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史记》相关资料,查找其中记载屈原生平事迹的内容,增强其文化实践能力,使之能够掌握获取信息的技能,懂得司马迁敬仰屈原的品格,在《屈原列传》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愤的思想感情,用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介绍伟大诗人屈原。其次,组织开展“纪念屈原”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以合作的方式来查找古文中的生僻字,搜索《离骚》《小雅》《国风》《怀沙》《天问》等著作中的经典名句,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在搜索经典名句的过程中,体会屈原的杰出才能、爱国精神、正值品格。

教师给予学生实践帮助,让其对古文进行分段,编写各段提纲,高效的完成实践活动,体会层次分明的传记古文内容,受到传统文化的熏染,提高文化传承意识。最后,让学生从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角度入手,在实践中找出概括屈原悲惨遭遇的五个词,继而充实文化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能够按照提示来进行学习,不断在文化实践中提高学习能力,体会古代人物传记的独特风格,结合当代文学形式来分析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继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不断提高文化传承意识。

语文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的日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文化实践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可以提高其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同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充实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提高文化传承意识,肩负起文化传承重任。

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针对不同的教学问题来思考改善教学现状的方法,不断创新教学形式,进一步增加语文课堂教学深度。学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影响下,能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结合所学语文知识,不断探索理论知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日后可持续发展积累宝贵的学习经验。

猜你喜欢
文学传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我们需要文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