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大数据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3-19 19:54余丽平
老区建设 2022年3期
关键词:上饶市人才培养

[关键词]上饶市;大数据产业;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余丽平,中共上饶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江西上饶 334000)

近年来,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进入爆发期,由于成熟的人才培训体系尚未建立,直接导致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人才不足限制了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的成效。上饶市在大数据产业发展上见势早、行动快、发力准,率先推进大数据发展的顶层设计、产业布局、战略协作、人才规划、平台建设,构建了一定的大数据创新创业生态,在全省范围和跨省区域内积聚了一定的优势,技术支撑日见强劲,人才集聚初见成效,发展势头令人欣喜。上饶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虽然已具备一定基础,但缺少真正掌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的机构和企业,总体来看,基础较为薄弱。到上饶市扎根创新创业的团队较少,更多的是传统IT企业、科研机构的延伸,新鲜血液注入不足,缺乏高端复合型人才、技术人才。文章结合笔者在调研中从管理部门、运营企业获取的资料和现场考察座谈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一、上饶市大数据产业人才现状与需求分析

发展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是智力密集型、科技密集型产业,而人才是其发展的关键和基础。从美国硅谷、浙江杭州、贵州(大数据)等地发展经验来看,信息服务业对区域产业配套能力要求并没有传统制造业那样高,相反对各类信息产业人才的要求更加明确和迫切。因此,上饶市要吸引国内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端人才,就需要全市在加快营造宽松、宜居、公平的产业发展环境上下硬功夫。目前,全国各地的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都难以满足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需求,上饶市作为三线城市就更不例外。大数据“人才荒”亟待解决。在调研中,调研组重点就大数据产业人才结构、人才瓶颈问题和人才需求量预期作了分析和研判。截至2021年8月底,调研组经过调研发现上饶市大数据产业人才结构喜忧参半,存在许多共性问题,也存在一些具有极大隐患的问题。

(一)外来候鸟式高端规划人才相对充足

近年来,上饶市加大引才引智,积极与高端大数据人才团队合作,寻求多方智力支持,对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上饶市在大数据产业高端人才“候鸟式”聘任工作上成绩显著,不断推进战略合作、联合攻关、成果转化,呈现了候鸟式人才的“上饶模式”。第一,上饶市大数据研究院借助中科院云计算中心的人才优势,引进博士、硕士数十人,未来5年内,将着力打造大数据协同创新研发平台、孵化平台、育才平台三个新平台。据了解,上饶市与中科院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争取每年安排5个大数据相关专业的博士生入驻上饶实践一年。第二,建立了华东师大(上饶)数据科学研究院,以此为载体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服务于上饶市大数据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第三,上饶市借助中电海康的人才和技术力量,共建的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机构,能推动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公安、平安城市、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全力打造上饶市物联网技术应用品牌。第四,上饶市与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华东数字医学工程研究院,能有力促进医学影像大数据、組织修复、数字医学、动物试验的研发。

(二)本地落户型领军运营人才严重不足

随着大数据产业竞争的加剧和全国范围领军人才争夺战的悄然打响,拥有更多高素质的落户型领军运营人才已成为抢占大数据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秘密武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推动区域发展的原动力。由于上饶市引才工作速度的比较优势、人才成长增值的社会环境、创新创业平台的载体建设等方面的不足,本地落户型领军运营人才梯次引进布局并不理想。第一,“外来和尚”并未能念好大数据企业“运管经”,引进的企业更多的是传统IT企业或科研机构的延伸,大数据领军运管人才匮乏。第二,绝大多数的大数据企业仍处于发展的“第二层次”,运营团队严重不足。第三,本土化的优秀企业家并没有涉足大数据领域的动力,进入大数据行业的,又缺乏环境氛围的熏陶和学习深造的机会。第四,政府的引才奖励政策滞后,不像有的地方最高可给予5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和200万元项目开发经费,导致引才乏力。

(三)企业基础性技术操作人才相对不足

未来十年将是大数据引领智慧科技的时代,大数据产业升温催生人才紧缺。大数据技术人才需求量大、薪资要求高,并且呈上升趋势。“培养滞后、供给不足,转型乏力、积累不足,经验匮乏、保障不足”是上饶大数据技术人才的现状。第一,现有人才数量偏小。据统计,上饶目前从事信息产业的人数未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其中从事大数据技术操作的不足10%。第二,培养体系仍未建立。据了解,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已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设立大数据专业,每年有约3000个招生计划,但目前该学院的师资严重匮乏,教学实践和人才输送的质量有待检验。第三,从业经验相对匮乏。据调查,80%的大数据技术人员是由软件行业程序技术员转行而来的,缺乏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统计学等众多应用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缺乏在大数据产品端、用户端、运营端深耕锻炼的原始积累,缺乏专业化、系统化、前沿化的培训,导致行业转型不畅。

(四)大数据人才年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

在深入大数据企业实地走访的过程中,调研组结合企业内外环境分析、员工队伍现状分析、人力资源及管理问题分析,发现大数据企业的从业人员的年龄和学历结构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大数据人才高、中、低三个层级人才的年龄、学历、经验三者之间的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职业化、专业化、创新性、归宿感不足。第一,企业高层对人才结构优化、多维最佳组合的重视不够,制度层面没有具体措施。第二,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具备高级职称的很少,年龄普遍在50岁左右,存在一定的年龄老化和思维僵化问题。高学历的比例偏小,大数据行业的从业经验普遍不足,管理能力与效率普遍不高。第三,中层管理和技术人员大多年纪轻、学历高,绝大多数是从其他信息技术专业转行过来,或是经过短期培训上岗。第四,基础性技术操作人才学历参差不齐,虽然普遍具有三年至五年的信息数据领域的工作经验,但大数据行业实操经验、技术职称、自主创新、多模式思维、工作责任心、工作交际圈有待提升。

二、上饶市大数据产业人才瓶颈

深度解读人才瓶颈,便于优化管理策略。各地大数据产业人才瓶颈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所带来的影响却是一致的。只有认清病灶、对症下药,才能破解人才问题,夯实发展之基。调研组在调研中发现,上饶市大数据产业人才瓶颈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经济基础、政策要素的外部因素,又有教育资源、薪酬待遇的内在原因。

(一)经济基础不强影响优秀人才留住

上饶市第一产业稳中见好,第二产业稳中向好,第三产业稳中趋热。截至2021年底,三产结构比为10.4:39.5:50.1,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饶市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薄弱的经济基础在留住优秀人才上必然有一定的影响。第一,上饶市虽然地处中国东部版图,但未能享受东部优惠政策,高铁带来的人才“虹吸效应”不容忽视。第二,上饶市大数据产业虽然起步较早形势看好,但相对于长三角经济区和发达地区的经济磁场吸引力不强,大数据领域的优秀人才很在意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和自己的收入待遇。第三,上饶市虽然是个山清水秀的宜居城市,但经济发展滞后所带来的人才政策滞后必然影响“筑巢引凤”的实效。第四,上饶市便捷的交通虽然拉近了与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但在吸引“候鸟式”人才的同时也必然影响人才的工作效能。

(二)高校资源不足影响本地人才培养

大数据时代必然给传统学科结构和学院培养模式带来深刻影响。当前,上饶市的高校资源相对不足,大数据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十分薄弱,上饶师范学院与上饶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师资十分短缺,计算机和信息专业的在校生,大数据应用实习与实践更是相当匮乏。上饶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已经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设立大数据高职专业,但目前的师资配备、实习基地建设等硬件建设和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软件建设并不理想,高效供给基础性人才的前景令人担忧。2021年3月,江西师范大学与上饶市政府签约合作共建江西师范大学数字产业学院。该学院预计每年培养本科生350人左右、硕士生150人左右,将实现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无缝对接,为打造华东区域人才集聚高地、助推上饶市乃至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汇聚新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本地大数据人才的培养,但由于人才培养周期长,一时还难于解决上饶市大据数据人才缺口问题。

(三)薪酬待遇不高影响外地人才引荐

“高薪竞价、抢挖人才”已经成了大数据产业生态中的一道奇观。从全国来看,大数据工程师薪资水平大幅领先,3年以下工作经验者年薪在40万元左右,10年以上相关经验年薪平均70万元左右,远高于工程师整体工资水平。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分析专业委员会统计显示,未来中国基础性数据分析人才缺口将达到1400万。[1]目前,上饶市大数据低端人才的薪资水平相对一、二线城市差距不大,但高端人才的薪资水平普遍低于一、二线城市,已引进的大数据高端人才大多属于“候鸟式”而非“落地式”。据粗略调查统计,截至2021年8月底,上饶市大数据实操型人才的工资普遍不高,研究型、管理型、专业型人才仅有约20%能够达到一、二线城市的一般水平。

(四)配套政策不全影响复合人才发展

结构性、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掣肘上饶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数据科学的发展,社会对大数据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長,尤其是善于将大数据技术与行业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缺口更大。[2]配套政策体系是一个地方投资环境的软实力要素之一。大数据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是属于全国性争夺的特殊人才,现有的相关政策并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必须通过建立特殊政策,明确加快大数据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用好奖励政策支持大数据企业、科研机构引进高层次人才;切实提升大数据人才待遇,在绿卡服务、购房补贴、人才公寓、职称评审、物质奖励、精神激励等方面明确实施细则和责任部门;并适时地开展“大数据创新人才”“大数据智库专家”“大数据产业导师”等评选,更好地营造选人用人的良好氛围。

三、上饶市大数据产业人才战略与路径分析 中小城市要在人才竞争愈趋激烈的社会现实中发展大数据产业,出路就是靠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储备、集聚、激励和使用机制,破解大数据产业发展中的人才瓶颈,构建“政产学研用”的多维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大数据产业人才战略举措,创设大数据产业人才政策红利,创新大数据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制定大数据产业人才战略举措

发展大数据是上饶市实现后发赶超的一个“突破口”,是上饶市发挥比较优势的一个“大舞台”,是上饶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催化剂”。当前最紧迫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主动顺应发展趋势,制定大数据产业人才战略举措,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力争在发展大数据上走在全省前列。在大数据产业人才战略中,就应紧扣上饶市产业布局,紧盯产业人才需求,立足本市,放眼全国,大力引进和培养数据收集、管理、处理、分析、传播、存储、流通等大数据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同步引进系统集成、增值网络、数据租售、规划咨询等大数据服务类专业人才以及大数据研发领军人才和企业运营人才。积极举办、承办各类创新论坛、创业大赛、创业培训,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人才环境、政策机制、平台支撑和要素保障。发挥高校、职业院校培养储备人才的基础作用和园区、企业集聚用好人才的主体作用,加大创业资助力度和企业聚才支持力度,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吸引大数据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大数据企业引进专业人才和急需人才。“政校企”联动、“政产学研用”并举、项目与平台支撑、订单式培养大数据中高级人才和基础人才,为把上饶市打造成为区域性大数据产业先行区和智能终端产业基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创设大数据产业人才政策红利

发展大数据,人才是前提,政策是关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多个省市专门出台了大数据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文件,十余个省市专门设置了大数据管理部门,许多地方正在制定或者已经发布了“十四五”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规划。上饶市委、市政府应建立健全大数据产业人才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促使政策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入、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制度留人。

1.优化大数据人才配置机制

制定实施更加开放的引才引智政策,以优化大数据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形成人才梯队建设为目标,激发各类主体引才、培才、聚才的内生动力。第一,建立健全人才配置市场化机制,发挥大数据企业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遵循市场规律,优化岗位设置、人才评价、薪酬待遇、实现企业、资本与人才的高效对接。第二,建立健全识才、存才、引才社会化机制,探索实行引才服务外包,建立引才荐才奖励机制,外化实施人才评价制度,建立大数据人才合作网络。第三,建立健全用才留才激励化机制,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建立鼓励个人能力发挥的独立PI制度,扩大大数据人才在上饶的事业发展空间,提升人才的归宿感。

2.支持大数据人才创新创业

充分发挥上饶市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资本效应,健全大数据产业孵化基地,支持大数据人才在上饶创办企业。对于初创企业,享受相应优待扶持政策;对于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支持大数据人才开发项目,由上饶市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给予相应支持;对于大数据成果转化应用的企业或团队,给予专项财政一定的奖励;对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大数据产业团队或个人,由上饶市科技奖励经费给予奖励,以便更好地支持大数据人才自主创新;对于投身上饶市发展的大数据专业高校毕业生,在接待、就业、人事、社保、住房等方面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和基本性的保障。

(三)創新大数据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问题是大数据发展至今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大数据产业的高速发展,不仅是催化科技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引擎,其对于大数据人才的需求也呈现了爆发性增长。上饶市大数据产业所需的高端人才大部分靠借助“外脑”,且存在不稳定性,难以满足本土发展的需求。因此,上饶市应发挥既有的区位优势,重点关注中、低端人才的创新性培养模式。

1.创新领军人才“政府+企业+项目”的“政产研”培养模式

上饶市委、市政府应启动大数据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紧紧扭住“三个突破点”,聚焦“六个着力点”,打造多层次、多维度的教育培训体系。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项目支撑”为突破点,按照上饶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要求,分类别组织实施专项专题业务培训,着力培养更多专家型复合型领军人才、提高大数据产业企业管理精细化水平、优化人才服务助力营商环境改善、扩大大数据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推动创业创新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构建区域性大数据产业体系探索实践。具体措施:第一,上饶市政府要制定大数据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并与全国知名“人才社区”合作开展线下训练营。第二,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上饶大数据产业项目库,吸引社会资本和社会人才参与大数据产业创业创新。第三,依托杭州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创业园区,寻求与当地政府的合作,在上饶市创立“离岸孵化器”。第四,聘请外地大数据领军人才定期来饶开展专题讲座,并创设大数据网络教育平台。第五,吸引相关大学和科研院所来上饶市设立研究生工作站,构建大数据校企联合办学的教育联盟。

2.创新运营人才“机构+企业+平台”的“研产用”培养模式

大数据的工程师、规划师、分析师、架构师、应用师和企业管理职业经理等高端运营人才的培养,关乎大数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靠上饶现有的基础条件难以完成,政府与企业需要合力做好这一课题。第一,要充分运作好已成立的上饶大数据研究院,利用中科院强大的智力支持,借助大数据项目研究平台,着力培养本土化人才。第二,充分利用上饶市旅游、物联、养生等产业的优势,推进与其他城市交流合作,建立辐射全国的大教据产业联望,在人才共享中实现大数据运营人才的成长。第三,政府积极牵头,鼓励上饶市所有的大数据企业联合自主办学,成立大数据学院,购买BAT三巨头的大数据运营课程,以学业推动产业。第四,借助上饶市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大数据技术培训机构来上饶市设立分支机构,吸引四省交界区域大数据从业人员来上饶市培训,包括高端的实训平台和研讨基地,培养“工匠式”人才。第五,积极与北大、清华协商,鼓励上饶市大数据高端从业人员参与北京大学“图灵班”或清华大学“姚班”的网络课堂学习,鼓励大数据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到高校就读在职大数据专业硕士,对于学成后贡献较大者给予奖励。

3.创新专业人才“大学+企业+实习”的“订单式”培养模式

目前从事大数据工作的人员,几乎都是从数据储存、商业智能和数据库管理转行过来的。大数据专业人才必须既懂数据分析技术、又懂商业业务,对于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科技、教育、行业的深度融合。大数据时代,除了要把已有资源凝聚好,还需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资源的潜能,积极改变现有教育资源结构。要加快筹划上饶师院、上饶职院大数据专业建设,积极在上饶市筹建江西大数据学院,推进“本地化”“订单式”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第一,探索“校企联动”“研发带动型”“跟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的研发带动学校的教学,助推产业集群技术升级。第二,探索“校企联合”“实体融合型”“接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为特定企业特定应用领域开设专项班,服务企业的特殊人才需求。第三,探索“校企合作”“订单融入型”“实训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校生定期到企业顶岗实战,满足企业人才订单需求。建设以导师为指导的一体化课外实践体系、素质教师与专业教师相结合的素质教育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实现大数据人才的能力提升。[3]第四,探索“校企联盟”“智力合作型”“抱团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内外有关高校联合成立上饶大数据职业教育集团。第五,探索“政企联盟”“外力助推型”“批发式”人才培养模式。市政府可与BAT洽谈,将江西省内各高校的优势专业学科进行融合,争取江西省政府支持,在上饶市筹建江西大数据学院。

4.创新实操人才“民非+企业+实训”的“实战式”培养模式

目前,上饶市大数据产业实操人才大多属于转行过来,大数据实操人才的数量与上饶大数据产业发展预期相比较,缺口量十分巨大,也预示着大数据产业实操人才的本地化培养任务十分艰巨。必须通过企业、实训机构、中介组织合力而为,创新和加强对大数据实操人才的培养。第一,要鼓励社会力量成立大数据民办非企业组织,开展以公益性为主的中介服务、政策咨询、信息指导、资质认证等工作,鼓励大数据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资质和水平认证。第二,通过相应的中介服务,引入优秀的大数据实操课程和实操培训师,通过实训平台,开展专题实操培训。第三,通过信息指导,鼓励企业分批次、分领域安排在职人员赴外地优秀大数据企业和科研院所跟班学习或参加特训。第四,建设大数据教学实践基地和大数据人才培育基地,校企合作,互聘共培,开展多形式的专业基础能力实训、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能力实践。第五,通过大数据行业协会等组织,定期开展大数据领域“梦想特训营”,联合优秀培训机构、人才社区开展线上合作交流、线下线上培训。

                      [参考文献]

[1]王元卓,隋京言.应用型大数据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1).

[2]李鑫浩,侯珂,郭名诚.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9).

[3]贾宁,郑纯军.CDIO理念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混合式教育探索——以数据获取与预处理实践课程为例[J].计算机教育,2021,(8).

[责任编辑:李佳佳]

3352500589279

猜你喜欢
上饶市人才培养
上饶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上饶市中年人群参与篮球运动的现状分析
新兴高铁枢纽城市可达性格局演变及响应策略研究
上饶市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与对策探析
上饶市中小学跑操运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