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江西会展旅游研究

2022-03-19 19:54胡凌霞
老区建设 2022年3期
关键词:SWOT分析可持续发展

[提 要]江西会展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近年来相继举办的南昌VR产业大会、江西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等,无论在办展规模,还是办展专业度方面都有大幅提升,正逐步形成江西独特的会展旅游发展业态,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不可忽视的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会展与旅游发展融合度不高、专业人才结构性短缺、品牌展会匮乏等现实问题。因此,为促进江西会展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运用SWOT分析对当前江西会展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深入分析,提出推动政府主办展会逐步向市场化主导展会转型,构建完善的利益共享机制,建立江西会展人才信息库等策略。

[关键词]会展旅游;SWOT分析;可持续发展;绿色会展

[作者简介]胡凌霞,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播学。(江西南昌 330045)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一般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主客’感知的江西会展旅游实证研究”(GJJ217601)

一、會展旅游的文献综述

在CNKI中分别以“会展旅游”“江西会展旅游”为主题词,选择2000年1月至2022年1月为时间段进行检索,通过精确检索选择文献分类中的会展旅游和文化教育并剔除报纸、会议等各类宣传文章,发现相关文献共有701篇,其中学术期刊626篇,硕士学位论文74篇,相关科研成果1篇。

如图1所示,会展旅游的相关研究自2000年以来呈现出持续缓慢上升的态势,到2008年达到顶峰,发表总量高达70篇,2011年再次冲击高点(67篇)回落后,虽在2014年(48篇)回升接近2012年(49篇)的总量,但2015年至今,发表量一直处于持续缓慢减少的态势,2019年始,发表数量均未突破20篇。

至今为止,会展旅游主要涉及会展旅游概念、发展模式、目的地影响以及基于一定时间段的文献综述。关于江西会展旅游的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2006年。涂媛鸿(2006)通过对南昌会展旅游现状的分析,针对其优劣势,提出完善服务设施、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等举措[1];在会展旅游发展模式层面,张艳艳(2021)从产业融合概念角度提出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自身创新力、注重品牌建设等发展策略[2];在会展旅游教育层面,邵新蓓等人(2012)通过对江西赣州的个案分析,从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定位以及专业师资队伍优化等方面探讨会展旅游教育的实践[3];在会展旅游文献综述中,徐嘉成、何源(2020)截取2000—2018年的时间节点,使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会展旅游现状和热点、研究前沿、城市与会展旅游研究互动关系以及研究学者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4]。马翠霞、张艳玲(2021)通过对中国知网近二十年会展旅游相关文献的梳理与总结,系统地分析国内会展旅游的研究概况、不同时期的概念内涵和发展模式,以及其对举办地的影响等三个主要研究热点问题及其演进[5]。

随着时间的变化以及会展旅游的发展,二十多年来学者们对会展旅游的三个主要研究热点问题的认识也逐渐深化,概念性研究除了硕博士论文有所涉猎之外,期刊论文主题主要集中于目的地影响和开发模式、策略的综合性研究。江西会展旅游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2008-2012年,近年来陆续减少,这反映出江西对会展旅游的相关研究并不深入,且论文多以旅游业研究为主,缺乏紧密结合当前江西会展业发展的相关实证分析。

二、江西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

江西会展业起步于本世纪初,随着2016年11月江西省会议展览业协会的成立,江西会展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当前,江西集展馆、组展、展会运营、会展人才培养和旅游酒店等配套产业于一体的大会展格局已现雏形,会展旅游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2021年,江西经济总量接近3万亿人民币,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7.6%[6],而旅游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助长作用。江西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从2015年3.85亿人次快速增长至2019年7.93亿人次,江西旅游创收由2015年的不到1000亿元迅速激增至2019年的9656.38亿元[7],收入呈现出逐渐递增的态势。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两项指标都有所回落,但随着南昌“非必要不停展”会展创新模式的推出,2021年南昌全年展览面积比2019年增长10%以上,全年举办展会超过200场,展览面积达到210万平方米[8],营造出良好的行业发展预期。

(一)江西会展旅游的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

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自古为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之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6.3-19.5℃左右;作为中国淡水渔业的重点省份之一,江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3.1%,是中国铜、钨等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基地,为江西会展旅游的发展奠定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在交通方面,京港高速、沪深高铁都有经过江西,交通便利。同时,南昌开通至曼谷、芭提雅、芽庄、巴厘岛、莫斯科、新加坡等7个城市的国际航班。2020年,南昌昌北国际机场8271架次,旅客85.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230吨,服务高效。目前,南昌市地铁已开通4条线路,分别连接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南昌西站和南昌昌北国际机场等三县六区。作为毗邻长三角、珠三角及闽中南的中部重要省份,江西已纳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区位优势显著。

2.会展旅游资源丰富

江西是知名的红色文化会展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各种特色地方美食、康养旅游项目、民俗宗教文化等活动汇集于此,还拥有滕王阁、八大山人、白鹿洞书院、三清山等著名旅游景区,开展类型丰富的节庆活动,处处展露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南昌拥有万达、万科、铜锣湾、王府井等多家大型购物中心,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能力游客的购物需求,在2020年的国庆期间,江西共接待游客6809.7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98.81亿元[9]。截至2020年末,在全省共有星级酒店382家(三星级以上356家),占比接近九成[10],五星级酒店的数量也很可观,为当地会展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硬件保障。江西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构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会展服务体系,有效地解决了会展旅游者必需的“吃、住、行”等一站式综合需求。

3.会展场馆设施完备

南昌是江西场馆最多的城市。2020年末,江西全省注册登记主营业务为会展的企业数量350家。专业展馆16个,室内展馆总面积49.6万平方米,相比2015年,增幅达到77.8%[11]。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是江西省两个10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展馆之一,展览面积14万平方米,展厅数量达到14个,会议室7个(见表1),展馆配套设施齐备,已成为江西唯一一个国际展览联盟UFI成员,标志着江西的展馆正式迈入国际化展馆行列。同时,会议型酒店的数量和规模也有所提升,南昌绿地铂瑞酒店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酒店内设置一个2660平方米的会议厅和一个2510平方米的宴会厅,容量可以同时满足2500人的会议和宴会需求,成为目前江西省内接待能力最强的会议型酒店[12]。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具备多样化的娱乐功能,专业性从业人员提供周到的展会现场服务,这些设施齐备的展馆及会议型酒店的投入使用,为加速本地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软、硬件支持。

4.政府对江西会展旅游业的扶持

江西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重视发展会展业,尤其在制定政策方面给予支持。首先,江西省商务厅、南昌市会展工作办公室作为省、市会展业的主管部门,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政策文件的要求,先后制定并发布《江西省加快会展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江西省会展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会展业新发展理念,提升城市会展功能区的服务一体化水平,实现会展相关软、硬件设施的数字智能化、绿色低碳化、服务创新化,推动江西会展业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其次,江西省商务厅的《关于应对疫情促进会展业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文件中,提出政府要紧密对接活动主办方的需求,根据不同的客户源,实施精准的诉求定位,从政策层面通过制定更多的优惠措施,为来赣投资旅游的客户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再次,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助力商贸企业纾困解难促进消费的12条政策措施》,提出举办会展带动消费,支持各地举办各类展览展销活动,对展会时间、地点及举办周期给予资金、资源上的补贴与扶持。

(二)江西会展旅游的发展劣势

1.江西会展与旅游发展融合度不高

江西会展业尽管已经配备一定数量的大型场馆设施,但还缺乏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会展旅游服务企业,两者的融合度不高,两大产业的整合力度不足、联动效应不够显著,产业融合过程中的脱节现象依然存在。时至今日,在江西的现代服务业中,会展产业作为新兴服务行业,已成为反映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杆,产业价值市场比重逐年增加。相比较而言,旅游业作为传统的服务业,能给会展业提供的服务有限,而类似游、购、娱等板块的服务,整体利用率不高,导致相关利润率达不到预期目标,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与利用。总之,市场一直在探索两者的融合发展模式,但效果不甚理想,以致目前难以有效实现促进整个产业进一步升级与发展的目标。

2.江西会展旅游人才结构性短缺

当前,在江西省内的所有本科和高职院校中,已开设旅游专业的高校较为普遍,历史也较为长久,但其中仅有南昌大学、南昌师范学院、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等院校设置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高职),且现有教师多为旅游及相关专业转型,缺乏市场实践运作经验,导致省内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数量、质量无法及时、有效适应会展市场日益提升的专业需求。会展专业招生数量在全省高校的专业中占比较低,招生量每年不超过500人,毕业生大部分选择北上广等会展发达城市就业,一般留在南昌本地的多为专升本或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学生。据《江西省会展业“十四五”规划》数据显示,2019年江西规模以上展览活动数量152场,综合总收入1269亿元[13],江西会展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提高会展服务水平,加大国际性会展人才、会展行业领军人物和高层次、行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培训。

3.江西会展旅游品牌数量匮乏

“十三五”期间,江西的知名会展品牌相对比较匮乏,整个会展旅游业还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江西举办的展会大部分以区域性、小规模展会为主,有国际影响力或者国内重大影响力的数量仍然比较少,在品牌影响力方面至今还未形成具有江西地方特色的会展品牌体系。2021年11月,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正式成为国际展览联盟UFI成员,这是江西首个荣获UFI认证的会展中心。据2021年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成都市拥有 UFI认证项目13个、会员13家、认证场馆2个;湖北5个会员单位;安徽也有3个会员单位,北上广均在20个以上[14],江西的会展旅游与会展发达城市和周邊省份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打造会展品牌的需求更为迫切。

(三)江西会展旅游发展的机遇

1.“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一带一路”倡议发挥着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推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贸易及投资价值,催生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新市场的重要作用。江西是“一带一路”的沿线省份之一,进入新发展阶段,会展旅游发展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彰显。无论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还是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设立,江西一直在试图借助会展旅游的平台和载体,积极融入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经贸投资圈。同时,借助“一带一路”这一新的驱动力,全面推进与沿线国家的会展业、互联网新技术的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助力江西会展旅游企业走出国门、深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市场,带动江西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2.江西会展旅游产业链的优化提升

江西省政府高度重视会展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在2021年的《江西省会展业“十四五”规划》中,特别提出了以会展业为龙头,打造集会展项目孵化、专业化服务培训、会展品牌建设与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会展旅游产业集群。当前,江西已成功举办南昌军乐节、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世界VR产业大会、樟树药交会、中国赣州家具产业博览会、江西汽车消费展、南昌飞行大会以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国际、国内大型展会,形成了有利于产业链升级的专业模式,即:通过会展旅游的平台,全面深入展示有色金属、钢铁、汽车、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大数据等江西各个优势产业,促进产业链的整体发展。同时,会展旅游作为这个产业链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相互促进,产业链的积极联动也迅速提升了江西会展旅游业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四)江西会展旅游面临的挑战

1.周边杭州、武汉、长沙等会展旅游发达城市竞争的压力

武汉、长沙、杭州等周边城市会展业发展起步较早,现已成为中部地区会展业发展的领头羊。武汉是华中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会展旅游发展势头愈加迅猛,在国内会展业发展中已处于领先地位;长沙会展业早已步入快速发展期,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已成为设施先进、配套齐全、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集展览、会议、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会展综合体,极大地提升了湖南现代服务业的水平;杭州会展旅游业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备,配套服务专业,拥有多个知名国际会展品牌,行业知名度高。2021年,武汉全年共举办展览91场,在全国排名第8位;长沙举办62场,排名第11位;杭州举办60场,排名第12位[15],江西与这些名列前茅的发达会展旅游城市的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江西会展业起步较晚,虽然在省、市政府、会展行业等多方扶持下,南昌会展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囿于硬件和软件设施配备上的实力与周边城市对比相距甚远,本地会展专业人员人才队伍的培养、策展能力的提升、专业团队的打造等产业专业性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一定时间的打磨。

2.会展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9年12月爆发的新冠疫情危机触发了社会应急管理机制,会展旅游活动的暂停和取消,给行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据调研报告显示,受此影响,在经济方面的损失尤为严重,其中,以会展业(包括会议、展览和节事活动)为例,直接受影响产值预估达3500亿元,综合损失约为3万亿元。会展企业估计损失超过100万元的达66.15%[16]。由于会展企业大都属于中小微企业,业务暂停、收入锐减、现金断流、客户流失、成本支出增加等危机的出现,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实力较弱的部分小微企业甚至面临消亡。因此,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会展业,因自身的经济属性易受行业周期性、项目时效性等关键因素影响,后疫情时代行业恢复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

三、提升江西会展旅游发展的对策

打造会展旅游发展的新格局,拓展新思路,施行新举措,才能有效发挥会展旅游在推动产业升级与变革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会展旅游的规范化、品牌化、集约化发展。

首先,在制度环境方面,由于当前行业主管部门等管理机构不够健全,以及行政上常见的多头管理形态的存在,严重制约了会展旅游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只有不断强化在会展旅游业发展中企业的主体地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并推行更加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同时,进一步推进现有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强调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对会展旅游活动的直接干预,推动政府主办展会逐步向市场化主导展会转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激发会展旅游行业主体的创新活力,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其次,在体制机制方面,要注重构建完善的利益共享机制,拓展会展旅游产业链,延伸产业覆盖面,促进产业集聚。一是坚持以绿色办展为主要原则,全面践行“低碳、绿色、环保”的办展理念,进一步打造江西特色绿色会展的发展格局;二是建设更加安全稳定的数字化网络环境。在会展场馆实行5G、WIFI设备全覆盖,提升信息化互动的专业水平,优化展商和专业观众的现场真实体验;三是实现“互联网+会展”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紧密对接,加强与交通、工商、公安、检验检疫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全面推进信息化会展政务服务;四是建立依托线下实体会展的“线上会展”平台,线上线下联动,发展新兴展览业态,延伸实体会展的贸易功能,深入推进互联网在会展领域的普及应用。

第三,在人才培养方面,无论是国家的竞争,还是产业、行业的竞争,围绕的中心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是最为稀缺的资源,也是推动会展旅游健康可续持发展的强有力保障。会展旅游创新团队的培养则是发展会展旅游产业的重中之重。创新会展人才的开发机制,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会展行业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专业人才聚集江西,建立依托于行业的会展人才信息库,将江西打造成为中部地区会展人才的交流中心、集聚中心,才是应对本土会展人才匮乏、专业度不高的有效举措。

第四,在市场运作方面,要加强市场营销力度,培育知名品牌,不断健全、完善整个会展旅游的产业链。一是大力宣传南昌优越的办展环境以及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环境,扩大南昌城市知名度;二是创新思路,重点围绕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特色产业搭建会展平台,开发自办展会业务,通过对自办展会的类型、产品特性的深入开发,强化示范效应,进一步提高会展行业在淡季的活跃度;三是通过与国家级会展机构及有关部委、行业协会的深入沟通,重视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打通申办全国性大型品牌展会的专业渠道,扩大江西会展旅游的城市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涂媛鸿.南昌会展旅游经济初探[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10).

[2]张艳艳.产业融合视角下会展旅游发展策略探究[J].商场现代化,2021,(2).

[3]邵新蓓,冯星.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校会展旅游教育研究--以江西赣州为例[J].老区建设,2012,(10).

[4]徐嘉成,何源.中国“会展旅游”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2000-2018)[J].消费市场,2020,(12).

[5]马翠霞,张艳玲.近二十年国内会展旅游的研究热点问题及其演进[J].商展经济,2021,(2).

[6]高译丹等.2021年江西经济总量逼近3万亿元 江西已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EB/OL].https://www.163.com/dy/article/GUBODF9Q0534AE7B.html.

[7]江西省文旅厅.江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EB/OL].http://www.jiangxi.gov.cn/art/2021/9/30/art_5296_3645429.html.

[8]康春华.非必要不停办 南昌会展化“危”为“机”[N].江西日报,2022-01-29(1).

[9]艾媒数据中心.旅游行业数据分析:2020国庆假期江西旅游总收入达398.81亿元[EB/OL].https://www.iimedia.cn/c1061/74680.html.

[10][11][12][13]江西省商务厅.江西省会展业“十四五”发展规划[EB/OL].http://swt.jiangxi.gov.cn/art/2021/11/19/art_35203_3753732.html.

[14][15]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1[R].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2022.

[16]詹斯雄.新冠肺炎疫情对会展业的影响及对策[N].今日海南,2020-04-22(1).

[責任编辑:熊文瑾]

3480500589280

猜你喜欢
SWOT分析可持续发展
国产手机行业战略管理研究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