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门诊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治观察

2022-03-19 21:56谷圣宁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5期
关键词:临床诊治消化内科门诊

谷圣宁

摘要:目的:立足消化内科门诊,全程探析急性腹痛病患的临床诊治过程和实况,以供参考。方法:于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就医的病患中选择220名急性腹痛病患作为观察对象,探究其病因、临床诊治资料及过程,归纳其临床特征。结果: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肠胃炎、胃穿孔、急性胆囊炎等是急性腹痛病症的主要生成因素,且病患经手术治疗与常规治疗均已康复出院。结论:基于急性腹痛的特性,消化内科门诊医生需以病患病因及临床特征为依据,以多学科知识和发散思维为指导详细问诊,并有机结合病患症状和辅助检查,精准确定其病因,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式,助力患者康复。

关键词:急性腹痛;门诊;消化内科;临床诊治

【中图分类号】R31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5--01

引言:

在消化内科门诊中,急性腹痛是一种病因复杂、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的常见疾病,具备呕吐、恶心、突然性腹痛等症状,因此,该病的临床诊治要求医务工作者精准迅速的诊断病情,并辅以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此外,伴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与国民饮食结构的多元化,急性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持续增长;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急性腹痛的临床诊疗水平虽飞速提升,但部分病患依旧难以获取精准、及时的诊疗,严重干扰了其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基于此,本文将选择220名急性腹痛病患,深度探究其临床诊治过程、实况和成效,论证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将选择于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就医的220名急性腹痛病患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其临床诊疗过程、实况和成效。其中,女性病患139名,男性病患81名,年龄在18岁至81岁间,平均年龄为(43.17±8.97)岁[1]。此外,观察目标均具备呕吐、出汗、恶性、发热、突发性腹痛等急性腹痛病症,且临床诊断结果为消化系统疾病;参与此次研究的所有病患及家属均知悉研究价值、目标和流程,并签订了参与同意书,确保全程参与,积极配合。

1.2方法

第一,病患到门诊就医后,医生需详细询问并记录其过往病史与基础资料,客观具体地分析病患的服药史、过往病史、临床表现、职业、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对其病情做出基础判断。第二,医生需以基础判断为参考,指导病患展开便常规、尿常规、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与肝肾功能、心电图、B超、X线等以期检查,依据检查结果,精准判断其病情。此外,医生需以基础判断为依据,为病情极度严重的病患提供及时的药物止痛手段或其他治疗措施,规避因剧烈疼痛等引发的休克等并发症,在病患病情缓解后,指导其展开相关检查,明晰其病因,指导后续治疗[2]。第三,医生需以病患的检查结果为依据,针对性选择手术、药物等治疗手段,辅以专业的饮食调理与生活习惯指导,助力其迅速康复,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第四,对比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基础判断结果与检查结果,统计其治疗结果和成效。

1.3观察指标

病情的基础判断结果、病情检测结果、治疗手段、治疗成效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借助SPSS26.0软件统计和分析所有数据,并以(n,%)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且研究数据差距契合统计学诉求。

2.结果

第一,在此次研究中,医生对病患病情的基础判断结果与检测结果一致的为201例,占比91.36%。第二,病患病情检测结果:急性胰腺炎52例(23.64%)、急性阑尾炎31例(14.09%)、肠梗阻27例(12.27%)、急性肠胃炎25例(11.36%)、胃穿孔22例(10%)、急性胆囊炎19例(8.64%)、胃穿孔17例(7.73%)、急性腹膜炎15例(6.82%)、溃疡病穿孔8例(3.64%)、急性弥漫性出血性胃炎3例(1.36%)、胃肠道出血1例(0.45%)。就病患病情检验结果而言,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肠胃炎、胃穿孔、急性胆囊炎等是急性腹痛病症的主要生成因素。第三,参与此次研究的220名患者均已痊愈,其中,药物治疗者51例(23.18%),手术与药物结合者169例(76.82%)。

3.讨论

急性腹痛主要是因腹部脏器病变引发的急性疾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且紧急,临床表现为疼痛难以忍耐、腹痛循序加强,且伴有呕血、呕吐、恶性、高热等症状;异常反跳痛、压痛、腹肌僵直等腹膜应激症等临床特征;亦有脉象快而浅、面白、发冷汗、发绀、四肢潮湿的特征。急性腹痛的病因极度复杂,泌尿系统感染、尿毒症、消化性溃疡、癫痫、心肌梗死、心绞痛等都可能导致急性腹痛,病患发病初期也许表现为全腹部疼痛,但痛感体验也许会因疼痛时间而转变,故急性腹痛诊治中诊断误差、处理不当、诊断不及时等问题层出不群,严重干扰了病患的康复效率、身体素质及生命安全。此外,医学研究表明:急性腹痛急診患者中将腹痛作为主诉的病患在30% 左右,具有腹痛病史的病患在15%~40%间,因严重疾病引发急性腹痛的病患超过50%,需紧急治疗的急性腹痛病患在25%左右。

急性腹痛普遍在消化内科门诊就医,但其病因与外科、内科、妇科、心脏科等科室疾病相关。因此,消化内科门诊医生需建构多学科联合诊治的思想,以全身系统为出发点,从整体到局部诊断病患的急性腹痛病因。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必须严谨问询病患病史,初步确定病因范畴,并立足多学科联合理念,结合高超的专业技术、丰富的理论储备和临床经验,判断病患病因;以身体检查为主、以辅助检查为辅,精准确定病患病因和病情,并与其他科室医生建构有机合作,给予病患专业治疗。

就此次研究结果而言,对症治疗是提高急性腹痛疾病疗效的关键策略,医务工作者必须以专业态度和多学科知识为指导,以必要检查为参考,精准确定病因,杜绝误诊,缓解患者病痛,提高治疗质效。

参考文献:

[1]蒋四新.消化内科48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4):32.

[2]贾光杰.初探普通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3):41.

1461501186315

猜你喜欢
临床诊治消化内科门诊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98例临床治疗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诊治分析
绝经期女性宫腔积脓60例临床诊治分析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分析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128例临床诊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