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着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022-03-19 22:18雷月英
家长·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思维能力核心

雷月英

现阶段中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有了新要求。学生在掌握好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需要对实际应用技能进行良好的掌握,以得到综合性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中也开始应用“教学做合一”理念,教师更加需要发挥出自身具有的引导性作用,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保证学生在数学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实现小学数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题展开讨论,详细分析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如何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希望可以对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线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启示及帮助。

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时,应重点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目前的教学仍以理论教学、教师讲解为主,而这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思维能力都是极为不利的。核心素养近两年中被广泛引入教学领域中,而数学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教育在当今教育工作中已经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落实好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更加清晰、深入、全面地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及掌握。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提出,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小学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薄弱,课堂氛围沉闷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课堂中,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育模式较为传统,教育方法陈旧落后,大多数数学教育工作仍局限于传统满堂灌的填鸭式教育模式,教师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掌握课堂的控制权及主动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不强,数学教育课堂中的课堂教学效率较低。传统的教育模式及低沉的教学氛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开明、热闹的学习氛围及学习环境作为支持。在过于枯燥乏味、气氛不浓厚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长期处于僵硬、低沉的课堂学习环境,核心素养及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

(二)教学模式固定,容易产生思维定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也被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相比,“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相关的问题和知识,从而对其中所包含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教学做合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体现了学生在学科上的地位,教师要积极应用“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动性,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自主学习数学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探索数学知识的同时,这也可以改善学生理解不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但部分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學过程中,教育模式固定,在教育数学知识时看重数学教学工作的实用性,在解决一些数学题目时将解题方法总结为固定步骤进行生硬讲解,让学生将相关解题步骤模板进行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陷入了定式。学生在没有真正理解、吸收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便生硬地强行记忆解题模板,没有经过自己的推导及解题证明,在短期内看似数学学习能力及数学学习成绩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长此以往,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容易固化,不利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简言之,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固定,使学生的思维模式陷入固定模式,将不利于核心素养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容易出现“随大流”现象

在数学教育过程中,一些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通过提问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常常出现“随大流”现象,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说出自己的答案或者解题思路时,部分学生虽有自己的解题方法及解题思路,但放弃自己的答案,跟随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的解题思路,导致了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不到发展。为了避免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真正实现有效的合作。数学知识显示某种抽象和复杂性,实际研究中,学生难以理解数学抽象、复杂的理论和概念,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照本宣科,学生难以对概念背后隐含的深刻意义有一定的理解,更难以真正有效地应用。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的应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做。在小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发挥好指导者的角色,使小组成员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意识和精神,激活课堂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也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可行性教学策略

思维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引领学生通过学习具体的数学知识以及内容等,掌握数学学习的思维过程、思考方式以及学习方法等。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灵活掌握解题技巧,拓展学生知识面,充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数学的能力,教师要分析学生的思维能力现状,培养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解决数学问题和归纳推理的能力、逻辑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和快乐。同时,教师应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课堂中营造浓厚的数学学习氛围,使学生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以全面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促进数学教育工作的进步。而在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感兴趣的东西,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对此,教师应有目的地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综合运用故事情境引入、语言情景引入、活动情景引入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调动,有效开展教学,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轴对称”教学时,应先放出学生感兴趣的、与轴对称图形有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具有什么共同点,从而引出本节课堂教学的重点,然后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发现总结,让学生联系生活现象,想一想还有哪些图形属于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让学生对他们所发现的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进行总结,顺着学生的思路介绍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在结合知识点讲解和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思维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高质量的教学方式在于教师对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调动,教师要由知识点传授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发挥引领作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提高知识探索能力,充分调动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风格,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所讲述的数学知识进行预习,勾画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完成数学课程的预习任务。这样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学生才不会有很大压力,并且能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将预习时所认为的难点进行逐一消化、理解。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时,学生可以先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的了解,然后在课中提出不懂的问题,从而在教师引导下更好地解决不懂的问题。或者在独立思考后仍感到疑惑不解,教师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利用询问其他同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在改变教学模式时也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对数学认识进行独立思考,只有通过独立思考,学生才会对问题有一定的认识,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教师更加需要重视学生自主性、差异性,以更好地激发出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培养核心素养与思维能力。

(三)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始于行动,思维与行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让学生通过实践培养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纸张对折的基础,对分数进行口头初步表达,可以从最简单的[12]开始,然后慢慢引入[14]、[18]……逐渐加大难度,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表达出符合教学要求的分数,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从简单的问题开始逐渐深入探索,建构知识的结构框架。通过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可以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实践应用以及主动探究的乐趣,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通过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數学思维能力

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教师通过满堂灌的教育方式对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枯燥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不利于学生学习数学,更不利于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对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积极发展思维能力,将学习的理论知识用其思维能力进行结合,解决数学问题。例如,教师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可以给出这样一道题目:把一个高为5cm的圆柱侧面沿高展开,得到一个长为25.12cm的矩形,问: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组织小组进行集中讨论,自行寻找解题思路,然后分组进行汇报小组成果,归纳解题的关键步骤,即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必须先计算或得知圆柱体的底部面积和高度,而要解决圆柱度的底面积,必须先知道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因此,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计算圆的半径。然后,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找出与圆的直径和周长相关的信息。通过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思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及思维能力的提升。

(五)拓展学生思维方式,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活跃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适当融入思维训练以及拓展训练的相关知识,重视对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教育,促进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例如,在学习“余数”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讲解如何利用被除数除以除数,从而得到余数,然后通过余数进行问题的反向推理,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商和余数、除数,推导出被除数。再例如,教师在讲解工程问题时,可以大胆让学生自己针对问题进行延伸,自己提问,自己思考,自己回答,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课中、课后一定给予学生自主思考时间,将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思维方式,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其次,在教学时还可以借助竞赛或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比如,在教学“凑十法”时,可以采用“计算接力”的游戏形式,让班级内部的每名学生都能加入该项游戏活动中,激发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游戏中使用的题目均与教师此前的教学内容相关,在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要及时肯定和鼓励。通过游戏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竞赛的氛围,枯燥的计算也会在活动中变得生动起来,不但增强了学生参与的乐趣,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在游戏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将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过程是对较为抽象的知识的传授,因此,在传授数学知识点时,要通过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思维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核心素养不断受到重视的今天,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对教育工作的要求,无法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提升,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得到全面的培养,从而提升我国教学质量及教学工作水平。

(宋行军)

1181500520330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思维能力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