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与教学反思

2022-03-19 22:18王萍
家长·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情况精准分析

王萍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发展的步伐得到加快,高中生物教学也开始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模式。为提高课程改革的有效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可以结合课程观察形势指导形成,并有序渗透教学反思,从而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并在科学的引导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那么,应该如何开展教学指导才更利于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指导呢?笔者认为需要结合课程观察明确教学的现状并及时分析反思,确定教学策略,从而为打造高效生物课堂保驾护航。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课堂观察的意义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课堂观察,对教师和学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生物课堂指导中,教师需要契合实际情况分析,明确了解课堂观察的意义,从而在契合实际情况的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挥课堂观察在教学中的作用。具体而言,课堂观察融入生物教学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索。

(一)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学生是教学重点,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课堂观察中,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效果、学习状态等方面分析,还可以结合课堂中的不同方面思考研究,并将最终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思考,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融入课堂观察素材指导学生,都将是立足学生课堂学习改善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分析,一旦发现问题,都将会影响着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继而影响实现改善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有助于教师专業素养的提升

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观察中,要结合一定的观察制度,分析课堂教学的专业型、教师参与的情况、教学整体的效果等。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教师属于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都可以在课堂观察中有所得。身处观察者的地位,可以从被观察的教师教学中找出可圈可点之处,及时结合本班学生情况,纳为己用。因此,良好的课堂观察为提升生物教师的素质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三)有助于校内合作氛围的养成

众所周知,课堂观察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一群人的活动。融入这种观察方式,与教学任务不同,这种方式是一种自愿参与、教师协商、合作共赢的互动。因此,教师参与课堂观察中,会在学校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互相帮助、合作探究的文化氛围,这样将有助于增强教师教学的责任心和对学校归属感,从而在合作的力量下产生一种推动力,助推生物教学活动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二、应用课堂观察分析,明确现状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想要确定教学的目标,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明确教学的内容,并及时制定有效的方案。在这样的前提下,应用课堂观察模式指导就显得很有必要。为达到理想的观察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从多种元素探索,找到适合学生成长的资源,展开精准化引导,从而明确教学的现状,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经过结合课堂观察分析思考后,发现现阶段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明确课堂观察制度,提高观察效果

课堂观察的制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尤其是在高中生物引导的初始阶段,为确保课堂观察模式能够切实可行地推进,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关注教学指导的需求,从而在明确的观察制度中精准定位教学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师教学的情况展开进一步思考,以提高观察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具备明确的课堂观察制度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日常观察分析中发现,结合课堂观察手册展开观察分析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例如,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多采取传统一成不变、多学科通用的听课笔记的方式,这种模式下观察,很难及时发现学生的状态,了解学生的情况。虽然部分教师在网络大环境下也开始融入一些人文、情感等方面的要素,但是观察中仍存在很多以传统的规则和方式展开观察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完善,会严重影响观察的效果。

(二)契合学生个体分析,了解学生表现

现阶段,高中生物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已经从传统的教师主导逐渐转变成为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运用课堂观察精准地确定教学方案,是充分了解学生成长需求,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堂观察的背景下,教师可以立足学生个体分析,从学生的课前准备、学习状态、互动情况、自主表现等多个方面分析学生的课堂状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在从细节入手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不足、对知识的理解效果、对知识的认识情况等方面都能在教师的明确观察中得到精准定位,并在进一步指导学生分析和探索中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结合基础情况改善教学的内容。

例如,组织学生学习《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合作》的时候,教师在开展教学的开始阶段,一般会通过知识回顾的方式导入教学,然后学生再结合自己的需求,在小组思考探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表现确定问题的具体答案,并进一步完善教学的内容。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小组探究细胞的结构和分工的时候,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且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较低。因此,在观察得出结果后,教师就要及时记录教学的不良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确定具体的措施,从而保证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结合教师行为思考,定位教学效果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主体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课堂观察模式主动分析教师的行为,是基础也是关键。在观察中,不仅需要结合基础情况分析,还需要结合教学环节的设计思考,明确具体内容的呈现,并结合师生对话、教师指导情况、突发事件出现后教师的反映的情况、思考教学的过程,并结合实际情况找到适合学生成长的资源,及时定位教学的效果,并找到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引导方案。例如,组织学生学习《遗传与进化》中的染色体和基因部分知识的时候,为更好地呈现教学知识,教师会选择采用新技术的模式,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直接呈现出来,从而在生动形象的视频引导中带领学生找到合适的方案精准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的知识。在课堂观察中发现,信息技术虽然可以科学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但是,在教师教学的执教能力、个人素养、教学指导方案等分析中,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在精准化引导中找到教学的方案,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立足课堂实践思考,分析教学效果

追求高效课堂一直都是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在高中生物学教学的指导中,教师需要契合实际情况思考,分析学生的成长需求,并及时了解教学的模式,明确教学的方案。目前,在课堂实践中,教师会注重观察效果的呈现,但是过分追求效果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现阶段,在结合课堂效果的分析中,仅结合学生的成绩思考,对学生的表现、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很难有明确的界定标准。在这样的评价标准下,虽然教师都在尽力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学生在课堂中出现很多操作步骤不对、知识巩固不理想等情况,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三、结合课堂观察反思,确定策略

结合课堂观察模式分析得出的教学现状分析后,笔者深知及时反思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性。因此,在教学中,笔者也契合实际情况分析,结合课堂观察后得出的具体情况进行反思,从而从多个视角入手,确定教学的策略,推动生物教学活动质量和效率。

(一)完善观察制度,精准定位分析

完善的观察制度是进行教学观察和完善教学反思的方向标,更利于精准定位教学的情况,并在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思考分析中找准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模式。因此,在进行课堂观察的初始阶段,教师要紧跟教学的模式分析,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及时完善教学制度,从而打造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在观察制度中的制定中,可以结合数智时代中教师对智能化教学设备的运用,以及学生在课堂中表现情况分析,完善教学的制度。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方式,融入学科观察记录档案袋模式,确保学科间互通,保证教学效率。同时,在听课笔记中,要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成绩、能力提升、思维培养、实践等多个视角分析,从而更加精准化地定位学生的表现,为后续精准化开展教学引导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还可以邀请专家到现场指导,在共同研讨、相互学习中形成生物教学共同体,朝着更加理想化的方向发展。

(二)紧跟教学政策,因材施教引导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虽然教师契合学生个体情况分析思考,及时了解学生的状态,但是仍比较注重学生成绩,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关注。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比较不理想的状态。因此,教学现阶段,教师要响应国家政策的要求,积极践行素质教育、“双减”政策、课程改革的政策要求,明确学生个体情况因材施教,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雙减”政策下教学活动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在组织学生探讨分析的时候,则要结合学生个体情况,为学生设置丰富多彩的任务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以《光合作用——光能的捕获和转化》部分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在互联网中搜集的资料学习分析,并鼓励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找出生活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并自主思考。然后,教师讲解基础知识,并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完成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表现分析引导,并契合实际推送给学生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源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巩固知识。与教师直接讲解相比,结合这种方式引导更利于明确学生在不同阶段中的问题,实现精准化引导。

(三)整体把握课堂,提升教师能力

在进行课堂观察后发现执教能力、个人素养、教学指导方案的问题之后,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主动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在进一步思考分析中,完善教学的过程,为学生搭建理想化的生物教学课堂。实践发现,教学中可以结合以下几点分析,从而提升教师的水平。

第一,结合“优课”评比的方式,搭建模范课程。例如,在讲解《光合作用》部分发现借助情境教学法,以信息技术为辅指导学生,更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那么作为生物教师,则需要主动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并结合教学目标探索其他知识点与信息技术关联的内容,从而以“优课”的标准要求自己,录制适合学生的微课。

第二,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分析,寻找高质量的教学引导方案。在讲解《细胞分化》部分知识的时候,要从网络中寻找有关资源自主学习,并从中汲取经验。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思考,集众所长设计教学,再结合教学的结果进一步完善分析。在不断实践和及时优化的过程,整体把握课堂,提高自身的能力。

(四)结合细节思考,优化教学过程

在数智时代中,教师有必要结合课堂实录、学生学习大数据等多个方面分析学生的表现,反思自己的行为模式,从而找出从备课到教学反思阶段中出现的问题,并与教研小组共同分析思考,最终得到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引导方案。例如,在讲解《细胞增殖》部分知识的时候,由于学生基础薄弱,如果教师一味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时候出现抵触情绪。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教师一般会比较关注这一部分知识的讲解过程和内容。

在教学后,部分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课后作业中都表现得非常不理想。于是,可以选择借助课堂录像进行细节剖析、分解,明确教学的过程,并主动从教师和学生双重视角寻找原因。在结合实际分析后发现,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学生学习状态不好,在后期小组探讨时,这名学生所在的小组不专心。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一方面要结合知识的吸引力分析,及时优化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思考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途径,尝试着在小组合作思考中担任“临时组员”参与到学生探讨中,从而更好地规范学生,优化教学过程。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只有提高学生的能力,才能为社会输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以课堂观察为基础明确学生的学习现状,融入课后反思为模式,进一步寻找合适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相信在结合课堂观察分析现状并反思后,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为实现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宋行军)

2989500520273

猜你喜欢
情况精准分析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分析:是谁要过节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脱发 养“老金”
回头潮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我们欢迎你!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