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对策

2022-03-19 22:18蒋雷鸣
家长·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物生活化生活

蒋雷鸣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运用生活化理念进行教学,将生物与生活紧密结合,优化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内容。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与生物知识关系密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意识到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学生的体会,降低对生物知识的理解难度,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提高学生生物学习有效性。生物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生物学科内容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态环境、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实践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在知识和生活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能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使学生掌握简单且高效的学习方法,真正了解生物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在生活中,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成效,推动初中生物教学发展。

一、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

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调查、实验、探究等方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使他们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生活与知识融会贯通,在实践探索中体会成功的乐趣。在生物教学中,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案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获得“案例”本身,而应是掌握“案例”后的某些有价值的东西。据此,教学内容不应该拘泥于教材,教学内容要体现生活化。课堂教学不应是教师一味讲解,而学生只管听、写,应是师生之间加强交流,针对知识点提出自己的想法。教与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事情,在学习过程中双方要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果双方缺少互相尊重、融洽的情感支撑,双方之间的配合就不会默契。将教学生活化,能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沉闷现象,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便于师生之间展开良好的交流,可促使学生扎实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新课标中要求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将教学与生活进行结合。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是初中生物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不仅需要教师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教学目标,还要对生活现象、时事新闻等有全面了解,这样才能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将生物知识与生活进行紧密结合,深化学生对生物与生活之间关系的理解,便于学生将生物知识运用在生活中,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生物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对此,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进行教学,突出生活在教学中的作用。例如,在讲到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媒体报道过的全球变暖、空气污染严重、泔水油等环境问题,使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刻不容缓,而后介绍泔水油可以用来提炼生物柴油,且每吨生物柴油的成本价格在1500元至2300元之间,远远低于常规柴油的价格,将污染环境的泔水油转化为成本低廉的生物柴油,既可以减少泔水油的危害,又能减少常规柴油使用过程中的造成的环境污染。来自现实生活的事例能增加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性,又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可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即由传统的师生授受向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和探究教学转变。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不再是认识与被认识、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多向交流的关系。

二、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

从知识建构的角度来看,学生是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在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即学生走进教室学习的时候不是一无所知,而是通过学习、日常生活以及交往等活动中已经积累的知识、生活经验以及看法等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及学习经验的一个过程,即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与新的经验进行结合,利用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实、改进和丰富知识经验。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教师可以收集生活中与生物知识相关的资源,详细分析资料,设计生活情境,将生物问题巧妙地融合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知生物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习主动性。例如,在细胞吸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现象构建情境:人们在腌制咸菜时将食盐、菜都放入罐子中,但是一开始没有水,过一段时间之后罐子中会出现大量的水,为什么?农业生产活动中,为什么一次性施肥太多会发生“烧苗”现象?长时间磕咸瓜子,为什么会觉得嘴唇干裂?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多数的学生都对这些现象有一定的印象和了解,教师利用这些现象设计教学情境,可促使学生展开积极探索,寻找生活现象与生物知识之间的关系,并能促使学生快速进入新知识学习状态,便于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运用生活化教学情境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应用合作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例如,在“生物的变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双眼皮、单眼皮设计生活化情境,即父母都是双眼皮(且双眼皮基因均为纯合子),为什么孩子是单眼皮?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总结,在班级内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适当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即生物发生变异导致孩子单眼皮思考。将生物知识与生活进行结合,能有效方便教师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解释生活现象。教师还可以从校园里的各种花草树木入手,让学生辨别植物的种类,结合季节更迭,注意培养学生采集标本并进行制作的技能。同時,利用家养动物和常见的动物进行种类的识别,结合生物实物、挂图、模型等较直观地提供生物学的知识,把学生带到一个视觉清晰的世界里。教师还可以开展课外生物兴趣小组活动,结合课本的知识,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设计,并进行科学实验。

三、开展生活化实践教学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运用在实践中,使学生体会知识的价值。初中生物开展生活化教学,是因为生活中有很多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且生物知识在现在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而学习生物的目的是将生物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解决生活问题。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利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改善生活水平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生物眼光观察生活现象,展开全面分析、推断,并对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进行策划。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开展实践教学,能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进而解决生活中与生物有关的问题,可使学生深刻理解生物知识的价值,能帮助学生树立生物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利用生物知识的能力。在生活化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实践作业,使学生自主动手参与实践活动,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感受生物的魅力。例如,“消化和吸收”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实践学习任务,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要求学生回家后使用洗衣粉、洗衣液等服装清洁剂清洗脏衣物,在清洗的过程中观察为什么揉搓几下后衣服上的脏污会消失、清洁剂发挥了什么作用等问题。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进行实践,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尝试不使用清洁剂的情况下衣服上的脏污是否能去掉,如果能去掉,需要多长时间,如果不能则思考为什么。这样实践性的教学可以促使学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运用知识,并且自主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性学习。

四、创造生活化教学体验

学生在生物课堂上领悟知识的学习过程,能让他们在现实体验中,更好地认识其中的客观事实,记忆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内容。而生活化的教学,能增强学生体验所学内容的课堂效应,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思考更加积极,不仅不限于对文字语言的思考,还会切身体验与他人沟通生活常识的实际情况,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其中,很多学生对运用生活经验判断生物知识的学习态度习以为常,他们需反复阅读生物教材中的知识点,让自己的这种态度得到改善,以增强科学文化知识对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熏陶。教师要抓住这种引导学生向前努力的体验感,创造一个能让他们尽情体验学习乐趣的生活化生物课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科学意识。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对身边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原因及状况进行调查,对绿色工厂的进行参观访问,让学生提出环保设想和对策;通过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环境宣传、环保知识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加深理解和认识,让他们成为环境保护资源的有力宣传者和执行者;让生物教学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多选择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生物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交给学生一些扦插、压条、嫁接的常识,并在课外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大家普遍知道方便面是一种在生活中的常见食品,长时间食用方便面会造成人的身体营养物质的缺乏,导致人出现身体上的过于瘦弱或过于肥胖。因此,很多人把方便面当成一种垃圾食品对待,认为它不能代替正餐。但实际上,很多人食用方便面的方法不正确,他们不会为其搭配合理的健康食材,缺少合理营养的生物知识,才使方便面的食用不够健康。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学生容易错误的小常识,引入“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这节课内容的教学,通过为学生普及膳食宝塔和食品安全法,让学生能意识到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大家共同的监督和处理。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好地根据膳食宝塔安排自己的饮食,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通过提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领悟知识的教学导入问题,可以创造让他们能学习和认识所学内容的生活化课堂。

五、结合生活问题激发学习动力

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在生活中进行应用,若单纯对学生开展生物理论教學,势必会导致生物知识出现割裂的情况,这会降低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应注意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结合生活内容开展,培养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运用生物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以此培养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生物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开阔学生视野,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记忆,深化学生的记忆。例如,在学习“真菌和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生活中会涉及的问题,比如,有些家庭喜欢吃甜甜酸酸的泡菜,或当胃肠功能不好的情况下,会有一些人通过喝酸奶调节肠胃,为什么?其实,这些看似生活中的问题,实则都与生物知识相关,无论泡菜还是酸奶,都是一种乳酸菌,这是一类能发挥作用的细菌,是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生活问题会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产生动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目的。再如,在学习“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关于植物的问题,通过为学生设置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通过学习梳理思维,以此提高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能力。比如,为什么在盛夏的傍晚为校园中已经被晒蔫的花草浇水,第二天早晨花草就挺立起来?为什么在水瓶中插入有花苞的花,能保证花开几天?为什么农民会在土壤湿润的情况下施肥,并在施肥后浇水?通过这种让学生思考生活的学习模式,能使学生懂得生物学习并非单纯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学习在生活中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实践知识。

六、拓展生物内容向生活层面延伸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在对学生讲述生物知识后,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延伸教学,并不是学校课堂学习活动结束了,就代表生物知识学习结束了,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注意应用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在课后依然能具有学习生物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进而不仅能提高学生生物知识理解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意识。尤其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更应注意在课堂教学环节对学生渗透生活中涵盖的生物知识内容,包括环保内容、健康知识、农业生产知识等,进而为学生在课后进行生物拓展延伸学习做好铺垫,也使学生通过课后延伸学习,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活能力,以此真正实现通过生物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生物无性生殖”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生物理论知识之外,也应将动物的饲养及种植的实用技术传递给学生,还应注意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接轨进行讲解,比如,结合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讲述葡萄、梨树、苹果树的扦插及嫁接技术,也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课后学习,深入到田地间学习改良的种植技术,也可以直接参与农事操作环节,可以对果树进行除虫、施肥、修剪、嫁接等。这种生活化延伸教学的模式,不仅能使学生提高生物知识理论理解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真正凸显在生活层面为学生渗透劳动教育的价值,使学生的生物综合学习能力可以获得质的突破。

总之,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方法,可以提出生物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意识到生物在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并且了解到生物知识可以用来解决生活问题。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重视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简化生物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宋行军)

1543500520325

猜你喜欢
生物生活化生活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第12话 完美生物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生物趣多多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