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分层教学策略

2022-03-19 22:18王彩霞
家长·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内容核心

王彩霞

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能够掌握知识,还要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能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促使学生以更高效的方式学习地理,可以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地理学科知识的能力,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层教学则是教师对学生能力、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合理对教学展开分层处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展开分层教学,需要教师采用合适的措施,确保实际教学质量。分层教学法方便教师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知识点难易程度不同等因素,从而实施个性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因此,初中地理可在核心素养下积极开展分层教学。

一、转变教师观念,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初中地理在核心素养下进行分层教学,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过于重视考试成绩的教学理念,以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未来的发展。考试成绩只能单一地反映出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如果学生无法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成为空谈。目前,我国的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信息化技术与教学之间的联系也日渐增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教学常态。初中地理教师将教学内容、多媒体有效结合,不但能使地理学知识更形象、具体,还能使地理学知识更直观,有效延伸课本知识,带给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体验,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主动参与课堂。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只能成为教育的一个起点,并非教育的终点。教师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要学习并运用新型的教育理念,创新地理教学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分层教学是一种从学生的学习能力等角度出发,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综合素养的提升作为教学目标,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灵活使用该方法进行教学,以便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为保证分层教学方法的顺利实施,教师需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生構建互相信任、和谐的关系,增加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了解。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合理地对分层教学法进行有效利用,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如果教师只是简单从学生考试成绩角度进行分层,忽视学生在小学地理知识方面的其他优点,那么分层教学法的作用和价值将会被弱化,会影响核心素养下地理教学质量。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默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目前,许多教师提出了高效课堂策略,即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师生合作,探索问题,学生才能多思考。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成就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找到合适的教学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地理学习更有信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例如,地理成绩中等的学生可能在学习方面花费的时间较少,但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速度非常快,如果教师只是从成绩角度对其进行分层,那么学生学习的热情可能难以被激发,不利于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可见,教师需要转变传统观念,从核心素养角度运用分层教学法。

二、完善分层细节,调整各个环节分层设计

初中地理课的内容涉及内容广,所学知识丰富,在地理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定的趣味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节课堂节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地球的表面”时,这一章是学生初步学习地理知识的章节,描述了地球的基本内容、世界的分布、世界不同地区的地形和海洋陆地变化的过程。教师可以准备一个篮球、排球、足球或者还有彩泥,让学生分层次以篮球为地球的模具,利用彩泥制作一个地球上有关陆地与海洋,各大洲的位置,地形变化等,甚至可以按照陆地和海洋变化的过程,让不同的小组制作不同时期的地球。教师还可以在学习有关中国的地理知识时,让学生制作中国地图,分层次把能代表各省市的著名景点或者特色产品等制作到中国地图上,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中国地理,又学习到了其他的有关知识。初中地理教师在利用分层教学法的过程中,要以教学目标的分层为导向,对教学细节进行完善。教师要在各个环节中体现分层教学法,对每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分层设计,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学习的乐趣、感受知识的魅力,进而扎实掌握和熟练运用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的分层设计问题,避免问题过于单一,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对问题的难易程度需要教师灵活掌握,使每个层次学生的思维都能保持在较为活跃的状态。对地理能力不好的学生,教师主要检查其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以及成就感,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如果是成绩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一两个重点知识点设计综合性问题,对学生地理思维进行初步培养,使其学会利用地理知识,并且在深入探索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对地理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提问需要注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综合利用所掌握的知识,促使学生自主探究难度较高的知识,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所提升。例如,“从世界看中国”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针对中国人口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不同难度的知识。“我国人口数量整体变化如何?人口分布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要实施计划生育?”等问题可以由学困生回答,难度不高,有利于学困生树立信心。“我国人口显著提升有哪几次?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等,可以由学习中等的学生回答,有利于教师培养中等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我国的人口政策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逐渐开放二孩、三孩政策?”等问题,可以由学优生回答,即将所学知识综合起来展开深入探索和思考,学会知识的综合利用、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科学合理分层,实施多元化的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方法的实际运用可以采取的分层措施较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分层方法包括教学内容分层、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评价方法分层等,教师合理使用以上具体的分层方法,能够提高分层教学的合理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教学内容的分层是指从易到难、从浅到深对知识点进行分层,进而将习题、作业等进行分层,提高教学定位的合理性,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学生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因素进行分层,为实施个性化教学创造条件;教学目标分层是以学生分层为基础,将目标细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争取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成目标;评价分层则是从学生层次、目标定位等角度进行分层分析,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目标,并给他们不同的鼓励和批评,提高学生信心的同时使学生能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例如,“人口与人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分层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学困生,可以只掌握世界人口数量、增长情况以及分布情况,了解人口增长的原因等;同时,鼓励学困生自主收集世界人种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黑种人和白种人增长差异较大的原因,以此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使其逐渐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分层构建教学内容,促进实现核心素养目标

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分层教育理念,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可以通过教学内容角度进行分析,将分层理念科学渗透至教学内容的构建过程中,以丰富的教学元素,促进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向,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延伸学习范围,同时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基础教材学习内容,推动实现核心素养发展目的。分层构建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过程中,地理教师可以分别结合教材内教学内容和延伸性教学内容两个方面,为学生构建分层教育策略,推动实现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延伸学习范围的教学目标。例如,初中地理《俄罗斯》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周边国家的基础情况为重点教育目标,帮助学生针对俄罗斯的自然环境、交通运输特点、城市分布特点以及综合文化等多方面元素进行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主动探索能力和学习能力。将分层教育理念应用至本课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角度进行構建,分别通过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地形特点、文化特点等角度进行合理分层,从而促使学生在分层学习模式中逐步完成综合学习目标,掌握与俄罗斯相关的多方面地理知识,促进提升学生核心素质水平。与此同时,为了完善分层教育理念,提高地理教育效果,教师应结合分层教育策略,将拓展化的教学元素也融入其中,根据基础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为学生适当延伸教学方向,帮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内容的辅助作用下,全面了解与俄罗斯相关的多元化地理知识,提高学生探索兴趣和学习能力,以互相促进的作用,全面发展学生综合学习水平。

五、分层完善教学过程,提升核心素养教学效果

在当前阶段的教育体系中,教学过程和基础环节的设计对学生学习效果有着较强影响作用,通常情况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和环节设计期间,主要以课前导入、课堂讲解、课堂练习以及教学总结等环节作为教学流程。传统教学过程的构建比较固化,在长期应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积极性。而将分层教育理念应用至教学过程设计中,可以通过新颖的教学模式促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实现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例如,初中地理《自然灾害》教学设计过程中,在分层完善教学过程的方案构建期间,地理教师可以将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整节课的主线,为学生创新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使学生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分析过程中进一步强化防灾减灾的意识,同时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防灾减灾观念,培养学生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与此同时,分层教育理念创新构建教学流程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角度进行分析,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融入创新化教学环节的构建过程中,丰富教学方案设计,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因此,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为基础的教案设计,可以通过分层教育理念完善创新教学流程,推动实现强化学生综合学习水平的教育目的。

六、分层设计教学评价,推动完善整体教学流程

为了充分保证分层教育理念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地理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评价环节进行全面探究,将分层理念完善应用于其中,利用多样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充分体会评价环节的重要意义,了解自身的优势特点和不足问题。对此,地理教师可以通过激励式分层评价的方法,充分体现分层评价模式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作用。首先,地理教师要重视以鼓励式分层评价方法和沟通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和总结,这样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帮助学生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优势特点,提高地理学习水平。另外,地理教师在针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不足问题的总结和引导工作,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以完善的学习方式补充学习漏洞问题,提高整体学习质量。例如,初中地理《交通运输》课程评价环节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即可通过分层评价模式,完善设计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在教师的综合性总结过程中全面掌握本课的重点学习目标,突破学习难点问题,同时可以结合教师的科学方法补充学习不足问题,提高综合学习水平。分层教学评价方法的应用,还可以通过学生互相评价的方式进行体现,充分提升学生互动和沟通意识,帮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完成总结评价目标。因此,初中地理教学评价环节,渗透分层教育理念是促进推动完善整体教学流程,强化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七、结语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核心素养下的分层教学更重视个性化教学、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强调教师采取针对性措施制定教学方案和目标,重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采用多元化的分层教学,可以保证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便于学生持续性学习,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及地理核心素养。

注:本文为2020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后疫情时代初中政史地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190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宋行军)

1101500520374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内容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