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效果

2022-03-19 22:18王聪聪
家长·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笔者科学

王聪聪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科学是一门基础性知识,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促进作用。要想实现小学科学的有效教学,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积极探索科学教学中的各种现象与案例,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以提升与实现。对此,这篇文章主要从引发思考、引领探究、获取体验、丰富资源、多元评价五个方面对小学科学的授课方式展开讨论。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科学的重要性日趋凸显,在人们的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反映了一些科学现象,由此可以看出科学与人们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新课改中明确指出,在小學科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探索和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在不断探究中提升知识素养,实现科学的有效学习。所以,作为新时期的科学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对学生进行耐心引导,让每一名学生在科学课堂中都能获得有效的收获。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科学教学经验,分享一些自己对科学教学的认识。

一、科学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以及现状

(一)科学知识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

现代小学教育的新变化,也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涵养的重要方向。因此,如何让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科学涵养的成长,需要经历更多层次的摸索。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事物没有明确的认识,需要教师耐心地指导。科学的实践性较强,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开展科学知识学习,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主动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丰富学生的生活认知,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的道理。所以,教师要认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开展科学授课。

(二)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教学现状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科学教育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由于科学知识普及得较晚,教师对专业的科学知识了解不深,在日常的科学授课中,大多是其他教师一起担任教授科学科目的职责,虽然教师有充足的教学经验,但是缺乏一些科学知识的专业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是以课本上的知识内容为主,没有有针对性地强调与讲解,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启发与拓展,其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科学知识是一门以探索、实验为主的科目,很多问题需要实际的验证,学校缺乏对科学的重视,在设备、实验操作等方面学生难以得到满足,这使学生的动手能力降低,只能单靠自己的想象理解科学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也会随之减弱,科学课程只能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二、如何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效果

(一)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科学是一门以动手探索为主的科目,在日常的授课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是一个重要的课堂环节。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刚刚步入学校,探索欲、求知欲较强,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在科学课堂中有爱玩、爱动等表现。如果教师讲的内容单调乏味,学生会很难投入。所以,为了调动学生在科学课堂中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与探究,从而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科学课堂效率的提高。例如,在学习青岛版三年级科学“影子”相关内容的时候,课上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影子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知道影子发生变化的方法。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通过提问的方式展开教学:“同学们,看到这个标题你们有什么想法呢?哪些地方会有影子呢?(学生回答:阳光照耀的地方)今天我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一下。”接着笔者准备教学用具:手电筒、白纸、细绳、橡皮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影子形成的实验。学生实验的过程中笔者巡视指导,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试验完成后,笔者请几名学生回答问题,检验学生的探究成果:“影子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影子的方向与光照是什么关系?影子的形状可以改变吗?”最后笔者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并通过手影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化所学。这样,笔者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设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实现了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二)创设情境,引领探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的深入和现代教学培育理念的实施,游戏教学在小学教育中逐渐得到广泛认同和广泛应用,这不仅颠覆了传统的对玩不重视的观念,也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夯实了基础。科学课堂教学需突出科学特点,重视科学性实践及创造性活动,关注科学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教师要认真把握课标理念及义务教育科学教学指导意见,深入融合游戏,力争有更深的理念渗透、更灵动的课堂主导,提升科学游戏课堂的时效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科学教学中,对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理解、想法,教师可调动学生共同讨论,以鼓励、支持的态度一起解决。如今,由于受小学教学体系的影响,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游戏新型模式往往是自给自足的,而这种教学方法经过演变,使游戏教学的概念不断涌现。小学科学游戏的目的是“用糖衣包裹学习理论,用多元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摸索意识”。兴趣是最好的方向标。科学游戏课堂引入新形式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快速吸引学生的眼球,使游戏教学多样化。视觉和生动的科学内容可以轻松带领学生进入状态,使学生主动并认真思考问题,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实现教学与游戏的深度融合,使幼儿不知不觉获得科学认知,提高教学实践质量。

众所周知,小学科学知识内容丰富、逻辑思维较强,很多现象在验证的过程中都很奇妙,这对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有积极效果。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一些科学原理有时会难以理解,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多元化、能促进学生理解的授课方法。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科学内容,创设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展开对科学知识的探究,从而获得更好地理解与体验。经过实践证明,在科学课堂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对促进学生理解、丰富课堂内涵具有积极效果。所以,在日常的授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展开授课,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科学氛围,让学生在不断探究中体会科学知识的魅力。例如,在学习青岛版三年级科学“土壤的种类”相关知识时,课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土壤的种类,知道它们的特点,感受科学知识的广泛运用。课前笔者让学生自主完成了一个小活动:采集土壤。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展开情境交流:“同学们,我们采集了这么多土壤,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呢?你们还能提出哪些关于土壤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接着笔者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学习了解关于土壤的相关知识。学生有了初步认识后,笔者通过创设游戏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展开实验探究:“接下来我们通过用眼睛看、用手摸、用水沉淀等方式总结不同土壤的特点,看看谁说得多。”笔者制作好观察表格,让学生记录,最后笔者进行总结。这样,笔者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上氛围,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了土壤的有关认识。

(三)实践应用,获取体验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被广泛地运用到生活,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科目,与现实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在日常的授课中,教师的教学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更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让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所以,为了落实这一目标,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吸收科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实践应用的方式让学生展开探究,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索,丰富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体验探索成功的喜悦感,从而增加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实现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学习青岛版三年级科学“食物中的营养”相关知识时,课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常见的六种成分,知道营养对人体吸收的重要作用,学会合理安排饮食。笔者可以先通过联系实际的方式导入教学:“同学们,食物是我们人体必需的物质,你们每天都吃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要吃不同的食物?这些食物都包含哪些营养物质你们知道吗?”学生积极思考回答。接着笔者继续引导,准备馒头、花生豆、牛奶、鸡蛋、碘酒、滴管等材料,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让学生了解蛋白质、淀粉、脂肪等概念。讲述完成后,笔者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食物含有蛋白质?哪些食物含有糖类?哪些食物富含維生素?”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笔者进行重难点讲解。最后笔者让学生拓展延伸,思考生活中有哪些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在课下展开调查。这样,笔者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帮助学生有效掌握了食物中的营养相关内容。

(四)信息技术,丰富资源

一般来说,孩子天生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由于学生自身认知的影响,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局限于表面,但不得不承认,这是每个人必经的时期。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教育的各个层面,因为它具有信息丰富、资源广泛、内容形象直观等特点,对学生理解知识有积极意义。而科学知识的覆盖面广,单靠教材知识的讲述,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而借助信息技术的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科学教学内容。所以,在日常的授课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收集有关资料,将学生不易理解的科学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学习青岛版三年级“河流和湖泊”有关知识的时候,课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知道陆地上的水体,了解湖泊、河流的特征,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意识。课前笔者在网上收集了相关资料,课上通过播放长江、黄河的有关视频导入教学,让学生观看后说一说自己对河流的认识。接着笔者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家乡是否有湖泊和河流,它们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后笔者进行点评。然后笔者出示几个我国著名的河流与湖泊,让学生观赏,同时笔者对相关内容进行简要概述,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讲解完成后,笔者进一步对知识进行延伸,让学生了解陆地上的水体,并通过研读教材的方式,让学生勾画本节课重点。最后,笔者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并呼吁学生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这样,笔者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有效丰富了课堂资源,让学生对河流和湖泊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五)多元评价,提升效果

课堂评价是日常授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评价机制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忽视了这一环节,课上的目标大多以教授完知识为主,只注重教学的过程,而忽视了课后反思与评价,使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授课方式仍有待改进与提升。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及时开展课后总结和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点评,了解学生的问题以及疑惑点,从而总结经验,精心备课,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以后的有效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教授青岛版三年级科学“冬眠与迁徙”有关内容的时候,课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冬眠与迁徙方式,感受季节变化与动物生活的关系,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在教授完课本内容后,笔者通过课后作业布置的方式开展教学评价,作业内容由易到难分层设置,比如,动物为什么会迁徙或冬眠?选择自己熟悉的两个动物,分别阐述它们迁徙或冬眠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笔者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总结与点评,并设计相关的完善方式。对一些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的学生,笔者会开展一个调查,了解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并在课下询问学生有哪些问题不懂,同时,给学生提供指导意见,并予以鼓励点评,增强对学生的关注,提高课堂的教学针对性,实现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在教授完课堂知识后,笔者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互评,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知识掌握得还不牢固,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分享一些自己的观点与建议,实现共同的发展。最后笔者对学生的小组问题进行梳理,集中点评与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深化巩固。这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又能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科学是一门以实践性为主的科目,学好科学知识离不开日常的实践与探索。为了实现小学科学的有效性,教师应不断探索多样化的课堂方法。新时期的科学教师,应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展开自主研究探索,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大胆思考、大胆创新,从而获得自己的认知,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

(左毓红)

2937500520278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笔者科学
蜗牛看牙医
老师,别走……
点击科学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科学大爆炸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饮料瓶中的云
探析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
梦想中的学校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