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2022-03-19 22:18黄聿平
家长·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小学生语言阅读教学

黄聿平

阅读是小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也是信息获取、知识积累的主要来源。小学生正处在共基础、培技能的关键时期,加强其阅读能力的培养,将对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大多数学生对阅读缺乏充足的兴趣,往往存在“三分钟热度”的阅读现象,学生只看有意思的情节,其余部分都是一帶而过,难以提升阅读质量、提高阅读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方式运用不当。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和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通过对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兴趣难激发。兴趣是主体学习的关键动力,也是求知探索的重要内因。然而,部分教师在激趣手段的使用方面缺乏多样性、主体性及趣味性,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导致学生在语言学习中难以保持有效的阅读状态。其二,文本难理解。语文是一门比较深奥的文字学科,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应采取个性化的手段,给予指导和讲解,才能获得一定效果。但在当前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过于关注问题解答的“标准性”,用僵硬的公式法教学生去解读文本,最终使学生思维僵化,忽视其阅读方法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文本阅读方面存在浅层次、低效化、难把握等问题,这对学生的语言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二、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以情促读,调动阅读兴趣

活泼好动、自我约束力不足是低年级小学生普遍存在的行为特点,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灵活组织阅读活动,激发兴趣、调动情绪,使小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状态,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上导入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对此,教师可以从情境入手,为学构建生动形象的阅读情境,以情促读、以景激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如在《黄山奇石》的阅读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投影功能,将黄山风景区中的奇石、怪石分别呈现给学生,如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一方面可以使枯燥的语言阅读变得生动、有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更为直观地了解奇石形状,增强学生对这篇课文中描述的感知能力,丰富其语言想象。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图像内容,提出开放性问题,如“为什么称这块奇石为仙桃石”“仙人指路中这位仙人想说什么”“你能想象出天狗望月这块奇石的样子吗”“是什么原因让这些石头变成这些形状呢”等,更易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整体理解,拓展思维,培养其创造能力。

(二)以话为引,引导阅读目标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活动中,大多数学生对文本内容缺乏一定的目标性和方向感,难以抓住中心思想或关键信息,导致其阅读效率和质量不高。对此,教师要严谨地把控教学过程,可采取对话的形式展开阅读活动,以简单对话、问题或小故事导读为切入点,一方面缓和学生的阅读压力和阅读氛围,调节学习节奏,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阅读目标进行深入探讨,保持良好的互动状态和阅读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重点。如在《红马的故事》的阅读中,为加强学生对其中心思想的理解,教师可以从基础对话中引导、深入,如“大家逛过动物园吗?”“谁能说说你见到的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怎么会有红色的马呢?”等,以实际的生活经验为导入点,结合课文标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其阅读兴趣。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采取边读边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识读文章内容,如“在美术课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美术老师画的什么,画得怎么样?”“我为什么喜欢上美术课?”“你觉得美术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等,以此明确阅读的重点和任务,保证阅读学习的实效性和探究性。

(三)以问启思,提高阅读质量

问题是启迪智慧、引发思考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阅读质量、巩固课堂基础的教学手段之一。从课堂问题入手,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水平,设计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阅读问题,最大限度地让班级每位学生都富有参与感,带着问题在文章中找答案,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开发学生的语言思维,提高自主探究和把握重点的能力,这对小学生日后的语言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如在《朱德的扁担》的阅读中,将“扁担”作为问题主线,以此设计相关问题:1.朱德和大家为什么要使用扁担?2.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为何后来不藏了?3.朱德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刻字?4.从扁担挑粮的故事中你体会到哪些情感?5.从那几个地方可以看出朱德同志的辛苦?6.为什么战士们会越发尊敬、爱戴朱德同志?通过对线索问题进行多样化延伸,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力和表述力,而且可以提升学生在人物动作、语言描绘、情感表达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语言阅读的质量。

(四)以点为究,加强阅读体验

书中的知识是“死”的,如果想要其“活”起来就必须加上个人的思考,所以阅读是一个读思结合的学习过程。低年级学生可能还不能充分地思考,所以教师可以从关键要点或标题题眼入手,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阅读方向,实现深度阅读,并在重点探究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保证阅读活动的有效体验。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相关要点或疑点出发,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或故事情节进行猜测,从而引起学生的阅读关注,驱使其阅读探索。如在《我要的是葫芦》的阅读中,教师可以从标题入手,与学生展开思考,如“从标题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标题中写我要的是葫芦,那么最后主人公得到葫芦了吗?”“猜一猜在要葫芦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事情”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阅读学习之中,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值。同时,教师可以运用PPT工具为学生分别呈现葫芦播种→生长→掉落的过程,并引发学生对葫芦掉落的原因展开探究。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以“葫芦”为话题,对故事结果进行改编和延伸,如“听了邻居的劝说,治蚜虫”“从头开始种葫芦,悉心栽培”等,更易于学生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化其阅读体验。如在《一株紫丁香》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关键要点,为学生布置课文阅读任务,让学生记住课文当中的儿化音正确读法,以及较长段落句子的实际意义。教师也要为学生设置相关的问题,比如“学生为什么要去老师的窗前栽植紫丁香?”“蹑手蹑脚一词的应用,表达出了学生对老师怎样的感情?”,通过以上问题的提出,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本篇课文的记忆,丰富的课文故事内容也有利于学生得到极致的阅读体验。

(五)以趣渗学,创新阅读形式

小学生正处在好玩的阶段,刻板的教学和单一化的阅读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在语文阅读的教学中,适当地加入一些趣味活动,如讲故事、演故事、编故事等,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还使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动参与等方面得到加强与提升,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除此之外,在活动中还能促进学生间的友谊。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阅读中,教师可以采取演故事方法,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小蝌蚪、鲤鱼阿姨、乌龟、青蛙妈妈等角色,并根据对话内容进行创意表演。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满足其好奇心,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会合作,增强其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又如在《比尾巴》的阅读中,考虑到学生已初步了解六种动物的尾巴特点,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阅读理解,教师可以组织问答竞猜游戏,如“谁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做动作)”“谁的样子最可爱”“兔子的样子最可爱(做动作)”等,使学生在欢声笑语的游戏中巩固知识,强化实践。

(六)以写作辅,深化阅读理解

读书与写作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读写结合的运用,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语言知识,而且提升学生在写作素材和语言积累等方面能力到。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展开阅读活动,并采取多样化的读写形式,丰富其语言特点,拓展认知范围,既加深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又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锻炼其说话和写作能力。如在《坐井观天》的阅读中,为使学生理解和懂得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教师可以采取续编故事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对故事的理解及生活实际,续写创编故事情节,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想象编写的过程中体会“坐井观天”的寓意,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懂得山外有山、学无止境的道理,这对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也很好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和想象能力。如在《月亮湾》的阅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抒情和说明的写作方法,用手中的笔触去描写自己曾经看到过,或者是脑海中想象过的农村场景,并指导学生擅于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比拟、排比等,表述自我的真实情感。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时,提升自我的语言表达组织能力。文字书写与阅读理解相结合,也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性阅读信息,并切实帮助学生深化自我的阅读思考能力。

(七)以法导入,保证阅读效率

阅读方法的有效掌握,关键是保证小学生阅读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阅读方法入手,根据实际需求,引入不同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效果。同时,教师应针对不同文体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保证主体阅读的有效性。其一,记叙文阅读。记叙文是小学语文课本中较为常见的文学体裁,教师可从要素、主题句、段落层次等方面进行指导。如在《难忘的泼水节》的阅读中,以记叙文六要素为引导点,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组织学生对其故事进行概括,如“本文主要讲1961年周恩来总理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与傣族人民一起泼水节的故事”,以提高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其二,说明文阅读。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一种文章体裁。学生在阅读时,教师应从整体感知入手,对说明对象、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如在《日月潭》的阅读中,教师可以从“日月潭在什么地方”“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日月潭的风光”三个方面出发,厘清阅读思路、加强阅读感受。

(八)以习指导,促进阅读发展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加强对阅读细节的指导,使学生在不断阅读、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以实现自我的突破和发展。其一,培养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是一种训练阅读的有效方法。记录阅读的心得体会或好词好句,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记忆力,学习作家的寫作方法和修辞运用等,另一方面可以丰富语言的素材,扩充语言的积累,使学生在语言创作中有话可写、有事可述。其二,培养坚持阅读的习惯。阅读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学习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或课外资源,使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兴趣和积极的阅读心态,从而实现“千里”“江河”的目标。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阅读中,教师可以从“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以及“物质富饶的特色产物”两方面,为学生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充满感情地去朗读本篇课文,并学会记录文章中出现的优美词句,例如,“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的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透过这一优美语句,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习惯,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多彩的词汇、语句。如在《大自然的声音》阅读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本篇文章所讲述的阅读故事,以及大自然给予的物质声音,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拟人画面。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课外阅读资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在《爱的教育》这篇日记体小说阅读中,教师应督促学生采用精细阅读方法,对本篇小说所讲述的故事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反复分析,并切实思考作者所要描述的内容,从而明确这部文学阅读作品在当前所表达的思想情怀。

综上所述,以教学问题为突破口和切入点,通过运用以情促读、以话为引、以问启思等策略,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善小学生的阅读环境,优化阅读方法,提高课堂整体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言能力,推动其语言发展。此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从主体出发、从方法入手,深入探寻低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导向,进而在实际教学中有所针对、有所转变,可切实保证小学生语文阅读的质量和效率。

(左毓红)

2554500520276

猜你喜欢
小学生语言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