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田鹤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唱领悟
——以两首代表作为例

2022-03-22 20:45李奕环
艺术家 2022年10期
关键词:黄鹂乐段艺术歌曲

□李奕环

在近现代中国音乐的历史中,陈田鹤是一位不可或缺的音乐家。与同时期创作艺术歌曲的作曲家相比,他的艺术歌曲的歌词选材极其考究,风格独树一帜,体现了自身主观情感风格。他对中国诗词兴趣极浓,因此,在歌曲中选用了中国古典诗词及中国近代诗词。他运用古典和近现代的诗词,让词乐完美融合,形成了独具个人特征和魅力的艺术歌曲。陈田鹤所创作的艺术歌曲被学者称为“黄自艺术歌曲之创作的最佳继承人”。

一、陈田鹤简介

陈田鹤是我国近代作曲家,生于浙江,自1930年开始师从黄自系统学习音乐,其音乐创作成就颇丰。陈田鹤音乐创作体裁包罗万象,艺术歌曲是其音乐创作的重要领域。陈田鹤先后创作了30 多首作品,他的艺术歌曲以古典诗词为题材的艺术歌曲创作为一类,以近现代诗为题材的艺术歌曲创作为一类。

二、创作特征的诗乐结合

“诗歌和音乐是姐妹艺术,两者在塑造和反映现实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和特殊的特征。前者为语言的艺术,后者为声音的艺术。两者在现实世界中有着不同的审美判断和社会功能。”陈田鹤的艺术歌曲与诗有着内在的联系,音乐与诗、诗与音乐互相糅合,实现各自价值、各自情感的升华。

陈田鹤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小生活在浙江地区,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自身古典文学修养日益丰厚。所以在艺术歌曲的初期创作中,他将笔触自然抛向了古典诗词。随着新文化运动兴起,“自由诗”体风靡,其间,他与当时许多现代诗人合作,其中与徐志摩、廖辅叔合作较为频繁。所以他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又将目光投向了现代诗。

(一)古诗词代表作《春归何处》分析

陈田鹤以古典诗词为歌词的艺术歌曲造诣极高,廖辅叔先生称赞道:“对歌词的欣赏不愧为独具慧眼的。”安徽师范大学王安潮教授认为:“陈田鹤的很多作品,是以诗词本身的意境为基础,加入个人的理解与时代精神,应用于他创作的各种音乐体裁中,对古代音乐文化作了纵深化的发展。陈田鹤借助作曲技法把形式和内容较为完美地融合,展现了古代音乐文化魅力。”这说明陈田鹤艺术歌曲的歌词内容是与音乐形态彼此交相辉映、水乳交融的。

1931 年,陈田鹤在青主主编的《乐艺》上发表了三首歌曲,《春归何处》便是其中的一首,其歌词选自宋代文人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

在《春归何处》的歌词文本中,宋代词人黄庭坚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春日的眷恋珍惜之情。他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问春天回到了哪里?四处一片沉寂,找不到春日足迹。只能问声黄鹂,可黄鹂千百遍地婉转啼叫,又如何知晓她的意思呢?只看黄鹂趁风势掠过蔷薇盛开处。在词人眼中,春天如朋友似亲人,但这样让人温暖的春日却渐行渐远,以至于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苦闷中投问黄鹂,可词人却听不懂黄鹂啼叫,无法知晓春日去处,心中寂寥伤感更添一层。而后看着黄鹂掠过盛开的蔷薇花,得知春去夏已临,词人对春日的追随化为泡影,寂寞感伤之情溢于言表,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春日的不舍和依恋的情怀。清丽的语言一表词人对春的热爱和惜春的失意和怅惘。

笔者认为,该作品浸润深切的惆怅,所以在演唱中应该从始至终保持高度的发声位置的统一,从高位置精准把握愁思,使字字真切地从头腔流出,并配以字正腔圆的咬字。但是在咬字时切不可为了字正腔圆而用力过猛,否则会导致歌曲情绪不够流动而生硬不畅。

在陈田鹤的艺术歌曲《春归何处》中,表面仍是与黄庭坚不谋而合的惜春情,但在其背后有着陈田鹤自己理解的更深刻的含义。黄庭坚的词让他回忆起自己孤寂的孩提时期。实际上,他的这首艺术歌曲在一定程度上抒发了自己一种自顾自怜的感伤情绪。他借助词人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的此般情感色彩,在《春归何处》中进行了诗与乐情景交融的谱曲。笔者认为,细品之下,歌曲表达了三种含义:一是与黄庭坚不谋而合的惜春情,二是陈田鹤回忆孩提时期感伤暗自神伤之情,三是借黄庭坚之词抒发韶华易逝、珍惜青春美好年华之情。该曲在结构上,与原词上下片相同,为单二部曲式结构。

该曲主调为bE 大调,速度为中板,全曲精悍短小。在意境和情调上有着单二部曲式突出的对立统一特征。简洁的前奏、间奏和A、B 两个基本部分构成该曲诗性的交汇。该曲旋律优美流畅、抒情缓慢,弥漫诗情画意,流露意蕴情深。一开始的前奏部分,便把人带入暮春时分,引入“惜春”的意境中来。

A 乐段(2~12)共11 个小节,呈不对称结构,为主调bE大调,分为两个乐句。乐句中“若有人知春”中的“知春”是一个八度的跳进,突出了对春日的留恋,推动了惜春的情绪发展。此处演唱要注意气息与声音的连接,在音高关系大跳中保持气息稳定,承托住高音于高情绪的流露。B 乐段为(13~25)小节,其中(18~19)小节为间奏部分。在和声上,B 乐段与A 乐段形成对比。在第13 小节处转调为g和声小调,宛如叹息一般,表达出对春去的惋惜之情。在演唱时应该把层次与之前区别开来,叹息般的歌声要切入其中。在“除非问取黄鹂”结束处,钢琴伴奏立即模仿到鸣叫黄莺的声音,两个小子二组的g 音模仿音响,构思精妙,手法新颖,贴切地结合诗句,融入音响,绘声绘色。此时的演唱可以在愁绪叹息中加入一丝灵动跳跃,“鹂”的咬字要清脆留有停顿感,契合歌唱画面感。

(二)现代诗歌代表作《山中》分析

20 世纪30 年代,是中国文学中“新月派”诗歌的风靡时代,大量艺术歌曲取材于新诗。陈田鹤充分顺应这一时代趋势,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选择了众多优秀的“新月派”诗作为歌词素材。他为徐志摩的新诗《山中》所作的同名艺术歌曲《山中》被视为其这方面艺术歌曲的代表作品。

《山中》的歌词文本描绘了诗人在沉静的庭院中思念山中恋人的唯美画面,千言万语都落在“不知”上。不知道今夜的香山是何种的景色,想必今夜的山中,应是有一样的月,一样的松,一样的夜色幽静吧;病中的爱人啊,我想依顺着明月的一轮清辉为你带来一阵阵清风。“轻柔如同叹息—不惊你的安眠!”此时情绪推动达到了高潮,纠结与思忖是如此浓烈,但这一切都被温情的心体贴地包裹,不曾表露了。该作品表达了恋爱中人们细微的心理变化,以极具浪漫诗意的笔调抒发了对恋人的相思眷恋之情。

陈田鹤将这首诗处理为再现三部曲式,展现词内情绪的起伏。在陈田鹤的艺术歌曲《山中》中,音乐为表现歌词的思想情感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曲主调为bA 大调,采用如歌的行板。3 拍子和6 拍子两种节拍交替,使歌曲清新明朗,富有律动性,形成了一种“快—慢—快”的对比,所以在演唱时也要注意层次变化。

引子:前两小节为引子部分,低声部部分由左手在低八度奏出歌曲的主题材料,右手在中低音区以三连音式的和弦延展展开,左右手伴奏和旋律声部构成复调对位的进行模式,描绘了一幅夜色幽静,有月松辉映的诗意的画面。笔者认为,在演唱时,想要真实感染听众,准确表达情绪,演唱者需要主动找画面感,并力求让该画面出现在自己眼前。

A 乐段:诗词中的“松影”“月夜”“光景”等意象烘托了夜的静,其起、承、转、合的旋律配以诗词中的意象,渲染了意境,在诗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诗韵。在第一句“庭院是一片静,听市谣围抱”中,一字对一音,宛如倾诉,使该句像说话一样自然。倾诉般的旋律更要求演唱者对咬字的把握,可以在保证腔体的基础上更接近语气化。

B 乐段:这段旋律起伏变大,从伴奏中明显可以感受到情绪的激动,速度为小快板。演唱时其实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伴奏激动时演唱更不可随着伴奏激动而更激动。笔者认为,此时歌者应该是内心情绪暗流,把伴奏的激动处理用反向进行柔化。在随后出现的音乐中,作曲家使用小七和弦,调性由bA 大调转入bD 大调上,以和声的巧妙变化来渲染意境。织体和和声较为复杂,感情细腻入微。

A’乐段是由4+7 的二句体构成的,也是 A 乐段的紧缩再现。这段的一句诗词也是以一个段落来处理的。诗句“吹下一针新碧,掉在你窗前”旋律此时更为舒缓,更富于柔情。声乐与伴奏部分呼应,处理得极为细腻动人。在演唱时应该注意后半句“轻柔如同叹息,不惊你安眠!”渐弱渐慢的处理,与上半句形成明暗对比。

在对《春归何处》和《山中》的歌词文本、音乐文本以及贯穿其中的演唱领悟的分析中,我们以小见大,窥探出陈田鹤艺术歌曲的一二特征。相得益彰的旋律,丰富灵活的伴奏使诗乐交融,以诗造乐,以乐衬诗,二者完美结合。也正是选词题材的内容、风格、情绪,造就了陈田鹤艺术歌曲诗化意境的风格。这也是在演唱时需要特别把握的音乐风格,不能一味温柔婉转,而要柔中带刚、刚中带情。“刚”是演唱时的气息支撑,腔体应打开;“柔”是演唱时的语气把握,音色应通透。

(三)两类代表作比较浅析

陈田鹤的两类题材使不同的艺术歌曲在整体上都浸润着其温润柔婉的曲风,诗乐结合得相得益彰,十分精妙。但从两类艺术歌曲创作时期、作曲技法成熟度来谈,略有差异。

1.为古诗词谱写的艺术歌曲风格婉约精致,具有感伤之美,技法传统古朴

陈田鹤从小深受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影响,他创作早期多选用古代诗词文人的诗词作品。唐代、宋代诗人的诗词作品均有涉及,诗歌多为触景伤情、寄情于景、纵情山水的,大都掺杂着淡淡的哀思愁绪,格调清丽婉约。陈田鹤早期的艺术歌曲创作延续其精致典雅的特征。随着后期创作的逐渐成熟,陈田鹤自成一派的创作手法才逐渐形成。曲技法干净利落,篇幅精悍短小。在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艺术歌曲中又别具一格地采用一字一音的技法,表现力强,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特有的吟诵般的美感。

2.为现代诗谱写的艺术歌曲风格柔情蜜意,极具浪漫情怀,技法中西结合

随着时代发展变迁,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诗诞生。陈田鹤敏锐地洞察到新诗的魅力,创作了以现代诗为题材的艺术歌曲。在创作中,陈田鹤首先在曲式中对西方曲式进行了运用,这一时期,他已经系统地学习了作曲技法,而西方的作曲技法也已经发展完善成体系。他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也极大程度地运用了西方曲式。中国一脉相承的作曲技法陈田鹤也没有摒弃,而是将其中西结合地使用到艺术歌曲创作之中。上文所呈示的《山中》就是如此。前四个乐句构成A 部分,平稳舒缓,描述宁静月色;小快板的B 部分,情感色彩发生了变化;再现段回到A 部分的力度、速度与节奏。这是一个典型的再现的单三部曲式。陈田鹤以现代诗为题材的艺术歌曲在内容上是以反封建、倡民主、讴歌真善美为主要切入点的,其中不乏一些浪漫的爱情元素,这一点从较多为徐志摩的新诗谱写的艺术歌曲可以看出。

艺术歌曲在中国音乐创作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陈田鹤的艺术歌曲是中国在音乐创作的历史长河中璀璨的珍宝。本文浅析其音乐创作的这一体裁,对陈田鹤不同题材的两首代表艺术歌曲进行浅要分析,以小见大地剖析陈田鹤艺术歌曲诗乐结合的诗意化特征,便于大众了解陈田鹤艺术歌曲创作的匠心,展现陈田鹤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黄鹂乐段艺术歌曲
好的作风从哪里来
春天的小精灵
两只黄鹂
问黄鹂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浅析尚德义艺术歌曲的创作及其特征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谈福雷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唱技巧——以《梦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