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晋南地区照壁及照壁雕刻艺术

2022-03-22 20:45杨佳芮
艺术家 2022年10期
关键词:照壁晋南晋中

□杨佳芮

照壁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思想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特建筑形式,通常是指在建筑大门里或者与门相对立的地方用于遮挡视线的一堵墙壁,其表面会雕刻或刻画精美的纹饰图案,也被称为“影壁”“屏风墙”。随着山西晋商的崛起和兴盛,其足迹遍布范围广,推动了这个地区照壁及雕刻艺术的发展。而照壁作为在山西地区庭院重要的建筑元素之一,有典雅的装饰、丰富的内涵,又兼顾实用性,所以具有较高的文化地位和历史意义。

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生活和生产力状况,以及不同环境中的经济、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内容,会通过民居建筑这面镜子反映出来。

照壁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照壁最重要的功能是保护建筑在空间上的私密性,具有遮蔽视线、挡风沙的作用,从实用性上起到了趋利避害的功能,阻挡寒风的长驱直入。第二,照壁具有风水意味,可以表现出民居建筑的主人祈求福寿吉祥、祛除灾害、子孙兴盛等,折射出古人追求与建筑“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观念。例如,王家大院建有两座石质四逸照壁,照壁雕刻内容表达的是羡慕清高逸士的隐居生活,实则是期望在朝廷得到重用和丰厚的爵禄。第三、照壁还可以烘托整个建筑的氛围,反映居民的生活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住宅气势,美化大门的出入口。

封建时期,照壁与等级制度有关,属于礼制建筑,体现了当时住宅主人的名望和社会地位,它的演变从西周一直发展到现在。西周只有君王有资格建造彰显统治权力的照壁,那时照壁是高级别建筑的标志。西周时照壁称作树、屏、萧墙、罘罳,当时的天子在门外立屏,诸侯在门内,士大夫无资格立屏,只能用帘子掩门。随着政权的更替和生产力、经济的发展,官员、贵族和文人开始在自己居住的建筑中建造照壁,在史书中也有皇帝将照壁作为赏赐给朝臣的记录。到了两宋时期,照壁开始普遍出现在普通居民的住宅中。照壁及其雕刻制作的高峰出现在清代,也融合了西方的元素,这与清代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进程密切相关。

照壁的等级反映了主人的身份、地位和对人生的理想。山西晋商的崛起和兴盛,推动了这个地区照壁及雕刻艺术蓬勃发展。

一、照壁的位置

(一)设置在大门外

设立在大门之外的照壁,它的位置大部分处于大门的正对面,设立在大型建筑之外。这种类型的照壁在视觉上加大了建筑的整体空间和布局,提升了建筑的整体气势。皇家、官方和富商大贾所建造的影壁与大门外左右的牌楼或华表等建筑组成了门前的广场,无形中增加了这组建筑的气魄。通常在较大规模的建筑群中,才会在正门前建有这种气派的影壁。王家大院中凝瑞居大门对面的照壁是建造在大门外的独立照壁,处于整个院落的对面。这种照壁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视觉上,可以遮挡对面参差不齐的景物和建筑,实现建筑在视觉上的美化;另一方面可以满足风水思想的需求,可以聚气,遮挡煞气。

(二)设置在大门内

设立在建筑的大门内院落中,正面对大门入口处,起到了屏障作用,这类照壁分又为座山照壁和独立照壁。其中建立在与门相对的房屋的墙上,没有独立建设的照壁为座山照壁。在晋中、晋南地区典型的有乔家大院堂福德祠照壁、王家大院厚宅的大型山水照壁,它们规模较大,雕刻精细,具有浓厚的文化含义。其中乔家大院福德祠照壁,别具一格,壁心雕刻自然灵动,与山西大多数照壁严肃或墨守成规的风格不同,它采取了一种以灵兽、山石、树木、果实为主题的环状结构。照壁上有一人多高的神龛,制作精致,具有实用价值。在“福德祠”的两侧,有两座石砌的斗拱,异常显眼,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照壁上的对联书法也具有辨识度。总体来说,乔家福德祠的照壁装饰很有特色,总能使人眼前一亮。

(三)设置在大门两侧

传统建筑格局中,在主建筑中轴线的两侧会建有东厢房和西厢房,东厢房和西厢房的屋门是对称的,为了避免尴尬和增强隐私的安全性,影壁便顺理成章地被用到大门两侧了。王家大院中就有一对置于门两侧的照壁,位于清芬园大门内的两侧,上面有大型雕刻,内容为“鹿鹤同春”。

(四)设立在院内其他位置

设立在院内其他位置的照壁大部分是独立设置的,多位于后院之中,它是装饰功能和风水作用并重。常家庄园中著名的百狮园内的“四狮照壁”,一方面在视觉上有遮挡作用,另一方面又是百狮园中的景观之一。

(五)设立在村前的照壁

村前设置的照壁作为村入口的标志性建筑物,更注重风水功能,能够完成从村外到内部的空间上的过渡,实用功能大于装饰功能。晋中、晋南地区将照壁建在村子与外界的道路中,大多数由村委会出资修建。

二、照壁的材料形式

照壁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根据经济情况建造时所采用的材料是不同的。照壁从材质形式上可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砖雕照壁。由于它在材料上容易雕刻,可塑造性强,其也是我国传统照壁中数量较多的,分布最广的。其中有一些砖雕照壁采用了石质材料雕刻,但数量较少。晋商大院是晋商辉煌历程的见证,大多做工精细,风格多样,雕刻内容也极其丰富,在晋中、晋南地区具有代表性。青砖材质的照壁在晋中、晋南大院里占有绝对的比例,在王家大院总共六十座照壁中有四十座青砖照壁。常家大院中有三十一座照壁,其中三十座是青砖照壁,乔家大院里总共五座且都是青砖照壁。第二类为琉璃照壁。它的成本和等级都很高,加上制作复杂,其数量较少,服务于皇家贵族,主要出现在皇宫和寺庙建筑,在晋中、晋南地区较少,以王家大院文庙的“鲤鱼跃龙门”照壁为代表,壁身大部分为青石雕刻,仅有壁顶采用了精美的琉璃装饰,体现了主人的身份。第三类是石制照壁。相对于前两种,其材料坚硬,精细度下降,制作上也比较烦琐,所以在民间的石质照壁数量不多。但也因为材质坚硬,经过时间的沉淀,它的保存也相对完整。常家庄园中,养和堂前院就有一座典型的石质照壁。第四类是木制照壁。木质照壁的数量较少,在长久的风吹雨打的环境和时间的洗礼下难以保存。第五类照壁是由砖瓦结构或土柸结构建成,建成后的装饰大多为镶嵌的图案或文字。

三、照壁雕刻内容

晋中、晋南大院数量众多,其建筑本身包含着丰富的风俗民情,我国众多的照壁装饰图案和纹样都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天人合一”的理念。晋中、晋南院落中有多种吉祥元素,分别有民间故事传说、禽兽祥瑞、植物纹样、符号图案、书法文字等。

民间的传统故事和神话传说是照壁雕刻内容之一。民间流传故事因受环境限制,具有地域性,而故事内容都由劳动人民创造。故事取材依托于某历史事件、人物,部分题材成为艺术化的历史,或者源于民间的传统故事和神话传说。民间传说往往将真实情景和奇闻轶事结合,代表故事有“桃园三结义”“拾玉镯”等。如位于常家庄园养和堂外院的三星在户石雕照壁,人物纹样图案为高浮雕,壁心雕刻有福、禄、寿三位中国民俗神人,人物形象生动,逼真传神。相传三星分居北海、西蜀、南极,平时难得相见,只有王母瑶池寿宴上才能一聚。福禄寿齐全是人生的最大欲望,所以民间用三星聚会寄托家族富贵、功名利禄的愿望。

禽兽祥瑞中,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在中国古代风水上被称作“四神兽”,龙、麒麟、凤凰、龟被称为“四灵兽”。传说龙可变化,凤可治乱,麒麟仁厚,龟兆吉凶。砖雕“祥云瑞日麒麟图”影壁和石雕“夔龙祝寿图”影壁,在王家大院影壁中档次较高。“祥云瑞日麒麟图”是红门堡堡门外大型八字影壁主要构件之一,麒麟后坐回头注视祥云萦绕的红太阳,身旁有天书、珊瑚、如意、方舟、法螺、灵芝、祥云七珍,因此也叫“七珍麒麟图”。此外,人们也会采用其他吉祥动物的形象来进行装饰,如运用汉字异字同音的特点,赋予动物吉祥寓意。比如,“鹿”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与“禄”同音,寓意升官发财;第二层含义是善良化身,是清廉的象征;第三层含义源于日历出现前,类似于大雁冬去春来,鹿角年年脱落,长出新茸,每年重复一次,于是劳动人民把鹿角更替视为一种记岁的方法,也寓意高寿。常家庄园中静园的照壁就以松鹤为题,是主人对长命百岁的期许。灵石王家大院的“狮子绣球”照壁,图案由狮子、绣球组成。狮子是百兽之王,凶猛,威严,民间以为能驱邪镇宅;绣球为祥瑞之物。“狮”与“师”谐音,“球”与“求”谐音,故“狮子绣球”象征官品与权贵。此图案是雄狮与雌狮嬉戏,狮毛缠滚而成球,便会生出小狮,由此象征子孙繁衍、家族昌盛。像这类的题材多在砖雕照壁上体现,构图以高浮雕式的单独纹样和适合纹样装饰照壁壁心。

花卉植物包含着中国的文化精神,常常是人格风范的象征。同时植物花卉也充分表达着人们的文化修养与高尚的道德,如牡丹象征财富,莲花代表清正廉洁,梅花象征高风亮节的品德。花中四君子是梅、兰、竹、菊;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松树和竹子在冬天不凋零,而梅是开放迎接寒冷。王家大院中高家崖就筑有梅花照壁,在照壁右侧雕刻着盛开的梅花。

符号图案中,龙纹、花草纹、福纹、龟背纹、波浪纹等是民间常用的吉祥纹样。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这些丰富多样的传统吉祥图案和纹样,无论是对理想吉祥意义的追求,还是对美的形式上的追求,都见证了中国独特而漫长的民族审美过程,描绘了装饰图案文化的发展过程。

很多照壁都以直观的文字为内容,多以福、禄、喜、寿等单个字装饰照壁壁心,也有拿排列整齐、大小均匀的上百个变体字装饰照壁壁心,其寓意是给主人增些吉祥或财富。比如,有一座雁翅形影壁,做工精致考究,对称性结构,两翼较低,并在屋脊上有放射状八个琉璃脊兽,非常张扬。次照壁最大的特点是中间壁心处的一百个寿字,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壁上是一百零一个寿,在下碱中间还写有一个“寿”,每个字大小匀称,各不相同,各种变形的篆体字铺满中心,既起到了装饰墙面的作用,又寄托了主人美好的愿望,体现了豪门望族的身份。如此的照壁在山西还有一些,如榆次老县衙右堂的书法影壁。

将中国山水画作为装饰的照壁数量较少,出现时间也较晚,清代以来才开始广泛应用,相对于明确等级制度、祝福祝寿、期许高官厚禄、镇宅避邪等,更多了一份审美趣味。将山水画运用到照壁的装饰上,能够丰富照壁装饰内容。王家大院中王汝聪大门内有座石雕山水照壁,这座照壁的精美程度在晋中、晋南地区也是屈指可数的。

总之,照壁雕刻在构成方式上,无论是线性的,还是形式上的组合,都是丰富多样的,整体装饰的构成方式和照壁雕刻的内容相对应的反映比较集中,也可以准确反映照壁雕刻的内容和性质。

大量民居建筑中都有照壁的存在,晋中、晋南各院落中精美的照壁,也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这一地区各个大院见证的是整个家族的繁荣,留下的建筑群在时代的更替中饱经沧桑,成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文化遗产,为现在研究建筑、雕刻、民俗、历史等文化内容提供了线索,反映出晋商高尚的生活理想及他们对道德品格的精神追求。

照壁及照壁雕刻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物化形式之一,它吸收了各种文化的特点,并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本文对晋中、晋南民居中的照壁及照壁雕刻进行了研究,以期在挖掘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为我国当代装饰艺术的民族性与文化性的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

猜你喜欢
照壁晋南晋中
晋中国家农高区无花果采摘正当时
探访崇因寺残存一字琉璃照壁
晋中市委统战部调研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
加快培育百亿企业 建好晋中国家农高区
灵秀俊逸的照壁山
后稷族居地在关中不在晋南
晋中:率先出台提升乡村治理能力“25条”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照壁
山西大院照壁掠影
广东出土东汉晋南朝铭文砖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