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桂东南陶瓷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2022-03-23 13:23
陶瓷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东南地区北流东南

李 新

(玉林师范学院,玉林市,537000)

0 前言

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满足文化需求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这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凸显。而广西东南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如特色鲜明的历史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陶瓷文化、民俗文化、玉商文化等,而桂东南文化里的陶瓷文化又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提升桂东南陶瓷文化的影响,不仅能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也能带动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桂东南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将研究桂东南陶瓷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使陶瓷文化有产出,形成陶瓷文化产业链,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促进地方经济的新发展,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

1 桂东南陶瓷文化的概述

1.1 陶瓷文化的含义

陶瓷作为一种器物,由原有的物质材料经过人们的创造,赋予人们的精神,不再是单一的物质、器物,而是人们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体。而陶瓷文化是指“在陶瓷的泥做火烧与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态和情感、心理、观念、习俗等精神文化的面貌”。陶瓷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中国文化传统所决定的,它包含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陶瓷的物质文化是指陶瓷器物自身所蕴含的独有的文化特征,这是从器物本身所反映的,是一个时代文化特征的符号;而陶瓷文化还应包含非物质文化,包括制造陶瓷工艺的整个过程,如制陶的技巧、方法、材料、燃料、模具、烧制、制瓷、包装、粉饰、运输等;陶瓷生产过程中所包含地区的生产制度、人文风俗、生活习惯等;陶瓷所反映的当时的思想文化、观念意识、情感内涵等,这些都是陶瓷生产过程和陶瓷器物所体现出的非物质的文化。本文研究桂东南陶瓷文化更多的是基于桂东南陶瓷文化所体现的非物质文化。

1.2 桂东南陶瓷文化的历史

陶瓷文化是具有区域性、民族性特征的,地理环境对陶瓷文化的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桂东南陶瓷文化主要产生于广西(桂)东南地区,桂东南地区主要包括玉林、北流、贵港、桂平、平南、兴业、容县、博白、陆川等县市,桂东南地区拥有丰富的陶瓷土资源、林产资源和水动力资源等得天独厚的发展制造陶瓷的条件。桂东南制造陶瓷已有两千年之久,在夏商周时期,桂东南地区出现了较早的私有制陶业作坊;秦汉时期,出现了制陶富民坊窑,随着陶器制作技术的提高,为瓷器的制造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青瓷以及丰富釉色陶瓷的大量出土,体现出隋唐时期陶瓷生产规模的扩大。到了宋代,北流河流域的影青窑炉更是星罗其布,如今岭垌依旧有“九十九条窑”的传说,当时盛产的影青瓷器可以和景德镇的影青瓷媲美,可见当时瓷器技艺的高超,更有“北流河流域的瓷窑群是中国号称瓷都的景德镇的陪都”;到了元明时期,受商港变迁、政局的变动等因素,桂东南制陶受到了严重的打击,陶瓷制品质量也大幅下降;到清朝时期,桂东南陶瓷业以生产瓷碗为主,慢慢恢复鼎盛状况;民国以后,桂东南的瓷业发展随露衰落之端倪,但仍相当兴盛,并在当代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如今,桂东南地区陶瓷生产以北流为代表,有六万多人从事陶瓷生产,陶瓷年总产值超过百亿元,北流成为全国四大日用陶瓷出口基地之一。在现代高科技、大工业时代背景下,陶瓷技术相对古代的制陶业也大为进步,北流陶瓷业在传统的坚实基础上,逐渐形成以陶瓷文化与科技创新为基础,以高端技术陶瓷为核心,以高档日用陶瓷为主,建筑陶瓷等其他陶瓷品种为辅,相关配套产业共同发展的陶瓷产业集群。现在北流江边的依然继承了古时陶瓷业的兴盛,形成了庞大的现代陶瓷业产业链。2011年8月31 日,北流市被授予 “中国陶瓷名城”称号。

2 桂东南陶瓷文化建设的现状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新时代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对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力度,也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在新时代陶瓷文化建设现状中,人们重视陶瓷作为一种日常消费品,而忽略了陶瓷作为一种艺术产品所拥有的观赏审美的价值,忽视审美文化的建设;桂东南地区拥有着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却很少深入挖掘陶瓷文化的深层内涵,重视陶瓷产品的生产,却忽略了陶瓷的文化附加值,如陶瓷的泥做火烧与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态,以及工艺艺人的精神文化和人们对陶瓷文化认可等。这些文化都是以非物质的形态呈现,而在陶瓷文化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些方面的文化建设。因此,人们在重视桂东南陶瓷产业生产发展的同时,更加大了桂东南陶瓷文化的建设,依托陶瓷产业发展,衍生、转变促进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桂东南陶瓷文化建设值得挖掘的四个方面:泥做火烧的材质文化、陶瓷艺术品工艺文化、陶瓷生产地域文化、陶瓷技艺文化,这四个方面在桂东南文化建设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传承。

2.1 陶瓷泥做火烧材质文化的传承

泥做火烧是陶瓷制造的原始话语定义,因为陶瓷的原材料就是黏土、高岭土等,通过人们手工制造定型、压坯、修坯、施釉等过程;陶瓷是火的艺术,通过烧制陶瓷的泥坯定型,形成精美的陶器和瓷器。因此,陶瓷是由泥做火烧等材质制造而成。桂东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厚,据统计我国高岭土资源蕴藏量14 亿吨,在桂东南地区就有1 亿吨,这些原料根据化学成分和物理要求均可以生产高中档陶瓷。人们通过将黏土高岭土制成各种陶瓷类型,再用火烧制成陶瓷成品,这一泥做火烧过程在桂东南地区已经延续上千年。从工厂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制作,大窑炉烧制,到如今大众可以亲身制陶烧制,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到陶瓷泥做火烧的制陶过程,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如北流陶瓷小镇DIY 工坊、西埌镇的圭江陶社等就将陶瓷的制作过程,通过工坊的形式,让到访的人们亲自动手用泥巴拉坯做陶瓷形状,手工制成陶瓷初品,并用特有的窑炉烧制成品,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通过亲身体验参与制陶的过程,把泥做火烧这一材质文化传承了下去,也加深了陶瓷文化的了解。

2.2 陶瓷艺术品的工艺文化的传播

陶瓷不仅是一件器物,更是一件艺术品,兼具审美性和实用性的统一,更具工艺美术的特性,人们对工艺美术的追求都可以映射在陶瓷器物上,这不仅能满足人们器物实用所需,也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达到物质器物与人精神追求的高度统一。因而,陶瓷作为一种艺术品兼有工艺文化的特性,更利于工艺文化的传播。近年来,桂东南地区除了追求陶瓷产品的实用性外,还加大了对陶瓷产品工艺美的重视和传播,精益求精的将陶瓷打造成艺术品,使得陶瓷产品达到实用性和审美性的高度统一。如在北流陶瓷小镇的博物馆,展览了桂东南地区不同时期的陶瓷产品,介绍了桂东南陶瓷的发展历程,让人们了解到桂东南陶瓷从追求单一的实用性外观的陶器,到如今精美绝伦的瓷器艺术品,纵向展现了桂东南陶瓷的工艺美术文化的发展传播历程。桂东南的陶瓷工艺文化也随着陶瓷工艺品传播海外,打响了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如英国威廉王子婚礼私人定制的器具及婚礼礼品,英国女王寿宴庆典所用的瓷器都是产于北流;除此之外,北流的陶瓷还受到国礼青睐,如东盟博览会专用礼品瓷、大使馆专用餐具和意大利足球豪门AC 米兰授权经营的瓷器礼品。

2.3 陶瓷文化的地域性突显

陶瓷文化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特征的。陶瓷在生产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加入了人的行为、心理、情感、审美因素,而这些是受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等传统文化影响的。桂东南地区利用陶瓷产业的先天优势和长期技术积累,在陶瓷的生产、制作、包装、销售、运输各个环节和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陶瓷生产产业链。而在陶瓷文化建设上加入了地区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并在其中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审美等因素,打上了桂东南地区文化特色的烙印。一是建立了地标性的建筑:中国日用陶瓷第一城—北流国际陶瓷贸易城,其是陶瓷会展交易、仓储物流、技术研发、五星级商务酒店、商业步行街、休闲广场、居住生活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城;二是北流市在陶瓷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结合城镇化概念,建设了致力于坚持陶瓷主业,打造宜业、宜居、宜玩的陶瓷小镇;三是在桂东南地区的北流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北流)国际陶瓷博览会,其是围绕主题开展经贸洽谈及项目签约、陶瓷产业发展学术论坛、会展和设计评奖、文化旅游等系列活动;四是在北流陶瓷贸易城举办了广西(北流)电商网红陶瓷博览会,通过网红带货、网红讲陶瓷故事等宣传桂东南陶瓷文化,促进了陶瓷销量的新增长点。这些活动在推广桂东南陶瓷产品的同时,也在突显着桂东南陶瓷文化的地域性,扩大桂东南陶瓷文化地域品牌的影响力,这些都为桂东南陶瓷文化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 陶瓷技艺文化的传承

陶瓷品的成功,还在于人们的技艺不断的提高,它是科学技术、人的技艺、造型艺术的统一,融入了人们长期不断积累的技艺经验,并不断的创新变革和传承发展。陶瓷技艺的传承是师傅制,学徒跟着老师傅从认识泥土、选择材料、拉坯、烧制等学习,将制陶技术代代相传,使制陶技术不断的发展,传承陶瓷技艺文化。桂东南地区的北流是国内重要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但在陶瓷产业人才培养方面没有形成培养机制,以前靠的是老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但对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技艺人才的空缺一直是制约陶瓷产业发展升级的重要因素。而如今为了更好地传承陶瓷技艺,扩大陶瓷技艺文化的影响,培养制陶人才,为陶瓷企业输送陶瓷匠人,发扬陶瓷技艺文化,桂东南地区建立了广西岭南陶瓷学院,是一家由北流三环集团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创建的陶瓷专业技术学院。因为三环集团拥有一批广西、玉林陶瓷工艺大师,占有师资优势,而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能更好的提供专业技能生源,具有培养职业人才的管理模式和优势,共同创建广西岭南陶瓷学院将更好地传承陶瓷工艺大师的陶瓷工艺技术,有利于为桂东南陶瓷文化产业培养输送更多更好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3 新时代桂东南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

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对桂东南地区的陶瓷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满足人们日常消费需求,也要重视陶瓷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存在的艺术文化价值,从而提升陶瓷的文化价值。桂东南陶瓷文化的建设注重非物质形态文化的发展,在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地域文化和技艺文化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桂东南陶瓷文化要形成产业发展,必须要有清晰的思路对策,加大发展陶瓷文化产业,有利于带来陶瓷产业新的增长点,促进陶瓷业在文化创意、艺术创作、技艺技巧上的突破,促使陶瓷向高技术、高文化、高附加值、易流通的方向发展。为此,桂东南陶瓷文化产业应以国际贸易城北流为中心,依托桂东南丰富的陶瓷资源和北流陶瓷工业园区,打造以陶瓷材质、工艺美术为体验的服务业,以陶瓷博览会为品牌的经贸业、以陶瓷文化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业、以陶瓷技艺培训为特长的培训业等系列文化产业。

3.1 建设以陶瓷材质、工艺美术为体验的服务业

陶瓷文化产业发展要摆脱单一的陶瓷产业发展模式,而要结合桂东南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和其他优势产业互补互通,加速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利用多方面的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指导。近年来桂东南地区集中发展北流的陶瓷小镇,由相关部门统一规划,结合陶瓷企业发展与地方政府城镇化建设的特点,建设成有陶瓷文化元素、陶瓷地标建筑的文化标志。桂东南陶瓷文化产业应依托陶瓷小镇成功的经验,大力发展陶瓷材质、工艺美术为体验的服务业,这时则需要建立陶瓷文化服务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机构。一是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运营的新型陶瓷文化产业服务管理体制。明确管理部门和陶瓷企业在陶瓷文化产业建设的职能,正确对待政府政策指导和陶瓷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二是成立陶瓷文化产业的管理机构,陶瓷文化产业的服务发展涉及到生产、创意文化、艺术造型、工艺美术和知识产权等多方面,因此需要有跨部门、跨行业背景,具有权威性、独立性强大的管理机构统一规划指导陶瓷产业的发展。这有利于利用管理机构协调各方力量大力投入陶瓷制陶、工艺美术体验的大众服务,每个企业投入建立陶瓷文化体验馆,一站式的为人们提供陶瓷文化的服务,使人们了解陶瓷艺术,并亲身体验材质文化带来的制陶过程的愉悦。从而形成以陶瓷材质、工艺美术为体验的服务业。

3.2 发展以陶瓷文化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业

重视发展桂东南陶瓷文化旅游业,将陶瓷文化旅游作为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打造桂东南陶瓷文化旅游景观:地标性的陶瓷小镇(涵盖陶瓷博物馆、陶瓷展览馆、陶瓷生产作坊旅游、陶瓷制作体验馆等)、陶瓷贸易城、陶瓷节事活动等;结合桂东南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宗教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等,互相借力、互相影响,扩大陶瓷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一是在陶瓷文化旅游建设中的要加大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要统筹规划区域的旅游资源,使区内旅游资源形成合力;细分旅游市场需求,旅游群体的需要,提供陶瓷文化旅游产品的实施方案;积极引导、组织陶瓷企业加入陶瓷文化旅游行业,贡献企业力量。二是以陶瓷小镇作为陶瓷文化旅游的重点,打造科普基地、陶瓷文化传承基地、陶艺体验基地等,利用陶瓷小镇的旅游文化特色,把其作为桂东南旅游文化的一个景区,与五彩田园、都桥山、铜石岭、勾漏洞等景区旅游文化形成片区的旅游文化圈,促进陶瓷文化旅游的发展。三是利用中国(北流)国际陶瓷博览会的契机,举办桂东南陶瓷文化旅游节,将陶瓷文化旅游资源多层次的开发,挖掘陶瓷文化多种元素,将陶瓷文化创意产品、国际贸易城陶瓷展览街、陶艺体验、文化美食等展示出来,塑造推广良好的陶瓷文化旅游形象,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促进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

3.3 发展以陶瓷博览会为品牌的经贸业

在打造陶瓷文化产业升级的同时,要积极利用桂东南现有的陶瓷产业资源,创造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文化环境。一是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加强指导、政策扶植、经济支持和强化服务等手段,出台利于支持陶瓷文化产业经贸发展的政策和规划,营造良好的陶瓷文化建设氛围;二是陶瓷企业要利用好自身的陶瓷资源,各企业设立陶瓷文化馆、陶瓷制作DIY 体验馆等,将线下陶瓷销售与陶瓷文化体验结合起来,加深人们对陶瓷文化近距离的了解,扩大陶瓷文化在桂东南地区文化的影响力,打造陶瓷文化经贸品牌,渲染浓厚的陶瓷文化氛围;三是利用一年一度举行的中国(北流)国际陶瓷博览会,将陶瓷文化作为陶瓷博览会的主题,增加陶瓷的附加值,以陶瓷文化带动经贸交易;继续举办广西(北流)电商网红陶瓷博览会,通过新颖的展销形式,利用网红带货、网红讲陶瓷故事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桂东南陶瓷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电商产业的升级发展,形成陶瓷博览会进行线上线下展销传播陶瓷文化,从而树立陶瓷博览会的文化品牌。

3.4 发展以陶瓷技艺培训为特长的培训业

陶瓷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培养发展。人们在大力培养陶瓷技艺人才的同时,也应重视陶瓷文化产业创意意识或人才的培养,陶瓷文化产业创意人才能为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技术的创新。一是政府要大力引进陶瓷文化产业创意人才,落实政策配套的相关福利待遇政策,支持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给予资金、政策的支持,引导陶瓷企业大力发展创新创意文化。二是企业要加大创意人才培养的投入,设立陶瓷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基金、创新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基金,形成创新创意激励奖励机制,建立陶瓷技艺培训为特长的专业培训,加大产学研协调发展。三是利用好广西岭南陶瓷学院,开设陶瓷文化产业创意课程、文化创新课程等,培养陶瓷工匠的技能,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人才的陶瓷技艺的创新创意意识。四是发挥社会多方力量,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加大投入。利用社会组织力量,培育和发展有资质的陶瓷文化培训机构,大力发展以陶瓷技艺培训为特长的培训业,满足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对陶瓷文化创新创意的培训需求。

猜你喜欢
东南地区北流东南
林白的北流书写及其价值
第18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高一)
第16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第17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第15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研究
北流河故事
北流话和玉林话语音的主要差异
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
藏东南溜砂坡的发育特征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