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朋克文化蕴含的社会伦理问题及反思

2022-03-24 03:26左思特陈晓英
关键词:赛博朋克伦理

左思特,陈晓英

赛博朋克文化蕴含的社会伦理问题及反思

左思特,陈晓英

(渤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赛博朋克作为当今流行的一种亚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问题,而这些伦理问题又以社会伦理问题为根本。社会阶层固化、贫富差距扩大以及技术依赖加剧等现象都是赛博朋克社会伦理问题的具体表现,而赛博朋克的科技悲观主义立场、科技革命的停滞和资本主义制度是赛博朋克社会伦理问题的三大成因,这些社会伦理问题也对当今我国的社会发展与科技研究有警示作用。

赛博朋克;社会伦理;资本主义

赛博朋克最早是科幻文学的一大题材,而这一概念在当今颇为流行,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文学领域演变为一种流行文化。赛博朋克文化的流行并不是偶然的,区别于其他科幻题材,赛博朋克世界的科技基础更加贴近现实,因此其所描绘的未来也就更为清晰可见,赛博朋克文化中蕴含的对技术滥用的忧思、对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关注、对人本质的追问以及对资本膨胀的担忧等问题都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性,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刻思考。

一、赛博朋克文化的内涵

赛博朋克是“赛博”和“朋克”两个词语的结合,赛博指的是赛博朋克的技术表象,而朋克指的是赛博朋克的精神,赛博朋克的精神内核与朋克一样是反叛、抗争与思想解放。学界普遍认为威廉·吉布森于1984年出版的《神经漫游者》是赛博朋克的开山之作,这本小说的开创性与代表性就在于其中的内容为后来的赛博朋克作品定下了基本框架,几乎所有赛博朋克作品中的主要元素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在社会方面,资本与科技结合后大规模膨胀,发展出来的巨头公司取代了政府成为社会的主导;在科技方面,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高度发达,机械与人的肉体相融合的赛博格技术也得到普及;在思想方面,以对计算机化和当代生活日益城市中心化的危险悲观态度为主[1]。由于赛博朋克仍在不断发展,内涵也在不断扩充,所以很难对赛博朋克文化的内涵赋予一个具体准确的定义,但上述内容作为赛博朋克文化的主要特征还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二、赛博朋克文化蕴含的社会伦理问题的表现及其根本性

(一)资本膨胀与社会阶层地位固化

大多数赛博朋克作品都可以算是反乌托邦作品,因为赛博朋克的精神内核是朋克,是反叛与抗争,这与反乌托邦作品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传统反乌托邦作品中的反派通常是高度集权的独裁政府,而在赛博朋克作品中一般由巨头公司来扮演这种威权体角色。这类公司往往以某项高新技术为基础愈发壮大,逐渐将控制范围延伸至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成为有极大控制力的威权体后彻底变成了压迫民众的机器,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也由此得到了极大稳固。这种赛博朋克式的“老大哥”典型有《赛博朋克2077》中的荒阪公司、《攻壳机动队》真人电影版中的阪华公司等,他们往往会对觉醒的、具有反叛精神的主角实行打压追捕,遏制民众对于自由的需求,遏制民众对于从虚假空间、从没有自我追求的环境中摆脱出来的需求[2],普通民众就在这些遏制下日渐麻木,整个社会也因此更为固化。

(二)生产效率提高与贫富差距扩大

在赛博朋克世界中,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赛博格技术等高新技术普及,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前文中所描述的阶级固化现象导致了不合理的社会分配制度,资产阶级凭借垄断地位吸纳了所有社会财富,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公平现象,极大加剧了社会贫富阶级分化[3]17。此外,高新科技在生产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势必会引发劳动力的需求变化。例如机器人的普及就会导致从事简单重复的流程化工作职员面临失业风险,再如流水线工人,当新产业提供的新岗位远不能填补被替换掉的旧岗位时,整个社会就会面临大规模的失业潮。但由于生产效率提高,社会物质财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丰富,失业人员也可以维持基本生活,赛博朋克社会就这样达到了一个奇妙的平衡,而这一平衡的代价就是底层民众彻底丧失了上升渠道,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三)技术普及与技术依赖

各项技术诞生的最初目的是方便社会的生产生活,但在赛博朋克世界中,技术却愈发异化。当新问题出现时人们会不自觉地通过新技术寻求解决之道,进而形成技术依赖,并且依赖程度会随着新兴技术的愈发普及而不断加深[4],因此技术就变成了削弱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存在,技术造成的依赖抑制了普通民众的自由思想,使他们的实践能力衰退、思想麻木,甚至有可能使人类完全被技术所奴役。而其中某些特定技术带来的技术依赖则更为严重,比如赛博空间技术。这种技术是赛博朋克作品中的典型技术背景,它能为个体带来强烈的浸入式虚拟体验,这种技术让人无法区分虚拟与现实,相比于其他技术就更容易使人们与现实生活相脱离,并可能造成认知障碍、感知麻痹等一系列问题。

(四)赛博朋克文化中社会伦理问题是其他伦理问题的根本

社会伦理问题并不是赛博朋克文化中的唯一伦理问题。在环境伦理方面,人与自然环境的冲突在赛博朋克文化中体现得较为明显,自然生态因素在赛博朋克世界中往往是缺失的,赛博朋克正是通过这些环境的设定来反映科技发展会导致生态危机这一逻辑关系;在主体性伦理问题方面,人造生命的身份问题以及人在赛博格化后的本质性问题都是赛博朋克文化中的典型主体性伦理问题,是否应该对人性化的机器人给予人权?如何面对人工智能可能与人类发生的冲突?当传统意义上的人被技术所解构时,这时我们又该如何定义人的本质呢?这些主体性伦理问题尖锐而深刻,往往是赛博朋克作品中的主要矛盾。

赛博朋克作品通常以主体性伦理问题为主要冲突,社会伦理问题和环境伦理问题一样仅作为背景设定而存在。但在赛博朋克文化中社会伦理问题有其根本性,其他伦理问题都是以社会伦理问题为基础而存在的。首先环境伦理问题是因为社会威权体为了维持自身统治地位,对自然进行无限度的索取,同时并未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这种资本的无限扩张会对自然环境带来损害的逻辑关系也符合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体性伦理问题的根源则是社会贫富阶层高度割裂,底层民众不仅要面对高科技、低生活的精神贫瘠,同时还因社会的阶级固化而难以实现自我价值,求生无望。这种低层次人士在赛博格化时就会更容易迷失自己的人类本质,而人工智能要完成对人类的全面超越也往往是以奴役这种人为起点。所以说社会伦理问题在赛博朋克中有其根本性。

三、赛博朋克文化蕴含的社会伦理问题的原因

(一)赛博朋克文化的科技悲观主义立场是其社会伦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科技悲观主义认为技术的发展必然给人类带来灾难,它怀疑、否定技术的积极作用,主张技术必须停止乃至向后退[5]。这种思想随着科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加剧而愈发流行,20世纪60年代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的出版是一个重要标志。这本书对化学农药及肥料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进行了细致描写,引起了大批民众与科技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加之法兰克福学派和海德格尔技术观的流行,人们广泛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可能加剧对自然的破坏,甚至束缚人的自由,使人偏离其存在本质。赛博朋克的立意正切合了这种思想,其科技悲观主义立场是非常明显的。高科技与低生活正是赛博朋克世界的表象,对赛博朋克里的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而言,精神贫困是他们面对的普遍困境,许多还是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的叠加状态,高科技并没有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科技反过来异化成了奴役他们的存在。大部分赛博朋克作品都有这类描写,主角切实感受到了人与科技的畸形关系,从而以科技悲观主义的立场进行对科技的反思,并对该赛博朋克世界的科技基础进行批判与反抗。比如《我,机器人》中主角对机器人技术的反叛与《攻壳机动队》中笑脸男事件里罪犯对网络的反叛意识都是典型范例。

(二)没有发生新的科技革命是赛博朋克文化的社会伦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赛博朋克作为科幻文化,其中的科技水平自然是比当今先进的,但事实上赛博朋克世界中并没有发生新的科技革命,互联网、人工智能、仿生电子、虚拟现实这些赛博朋克作品中的典型表象技术并没有对今天的科技实现革命性的超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已经发展到极致,然而第四次科技革命却迟迟没有到来,科技无法实现质的飞跃,于是科技只能被限制在一定框架下扭曲发展,无法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开辟新的可能。这也是大多数赛博朋克作品把故事舞台停留在地球上的原因,太空环境在许多赛博朋克作品里是缺失的,这就是为了锁死人类的发展可能,限制人类与社会的发展空间。

科技的停滞一方面限制了人类与社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资本的增长。科技的停滞导致技术革命红利消退,资本的市场扩张速度减缓。但资本的逐利性让它不甘心停滞,于是资本就只能加剧对人的剥削,把人的身体部位、数据、思维都开发作为商品,并创造更多的需求对人的属性进行消解,社会中的个体就在这种资本的导向中愈发偏离人的本质。

(三)资本主义制度是赛博朋克文化的社会伦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前文提到赛博朋克区别于传统的反乌托邦作品,公司作为资本的代表,取代了国家成为了反乌托邦世界中的一般威权意象,在赛博朋克世界中,掌握经济优势和科技优势的超级财团、垄断企业控制了所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统治阶级[6]。这种公司类似于信息资本主义理论的构想,在其构想下,资本凭借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上的绝对优势获取了垄断地位,并凭借这一垄断地位继续提升资本增值的速度[7]。赛博朋克要比信息资本主义更进一步,以巨型公司为主导的霸权主义开始显现,资本有意识地引导整个社会对技术过分依赖,让更多人沦为科技的奴隶。科技作为中性的工具就被资本异化成为了逐利工具和统治工具,而获得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失去革命性变成了腐朽的统治阶级,对其他阶级进行剥削压迫。可以说赛博朋克世界正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极端的未来。

另一方面,在赛博朋克世界里,资本主义的高度发达也就意味着消费主义的高度发达,新技术带来的新需求往往是由资本强加给消费者的,而不是出于个人的自由选择,这正符合了马克思主义的消费异化理论。就如同真人电影版《攻壳机动队》台词“世界上73%的人都跟上了义体化时代的步伐,你们真的甘心落后吗”,资本就这样通过各种传媒工具去削弱民众的独立思考能力,然后刺激消费者产生新的非必要需求。如同马尔库塞所描述的那样,在这种刺激作用下,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主导性价值观[8],抑制了个体自由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资本的逐利性,这些强加的需求很多甚至是不成熟的科学技术,这往往就成为了赛博朋克作品里的矛盾出发点,比如说《银翼杀手》里的复制人技术与《赛博朋克2077》里的芯片技术,这些不成熟的科学技术带来的问题正是故事发展的导火索。

四、赛博朋克文化的社会伦理问题对我国社会的警示

虽然赛博朋克作为科幻文化,其中所蕴含的伦理问题现在还没有发生(或者说还没有发展得很严重),但一方面,文学作品中展现出来的问题往往是社会普遍忧虑,赛博朋克作为当今热门的流行文化,它蕴含的伦理问题的普遍性就体现得更加明显。另一方面,与其他科幻题材相比,赛博朋克的科学技术基础更贴近现代,所以其描绘的未来也就更加清晰可见,体现出来的伦理问题也更为现实。基于这两个方面,赛博朋克所体现出来的社会伦理问题对当今社会有着一定的警示性。

(一)以全面辩证的角度看待并把握科技的发展

赛博朋克里所展现的情景在今天看来未免还是有些遥远和极端,科技为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带来了许多切实利益,以悲观的态度看待科学是不可取也是不现实的。而与之相对的科技乐观主义立场同样不完善,科技乐观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技术理想化、绝对化或神圣化,视技术进步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根本动力[9]。这种观点片面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同样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要把握好科技乐观主义与科技悲观主义的平衡。当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尤其当今的现实情况是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经济尚不发达,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事实并未改变,这就要求我们依然需要重视科技的发展,基于这一点我们不可能完全偏向于赛博朋克的科技悲观主义立场。但我们也要从赛博朋克社会伦理问题中获得警示,适当地引导科技的发展方向,避免科技的异化,力求科技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避免陷入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产物,其与赛博朋克关系匪浅,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对当今的消费行为进行反思。消费对于人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消费行为应该是有意义的、能体现出人本质的行为,因为人的一切消费活动都会对他人、社会与自然造成影响,蕴含着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的社会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合理的消费观,首先要做到理性消费,消费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消费,而不是冲动、盲目、过度消费;其次要做到绿色消费,可持续性消费,不能为了个人的欲望对大自然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最后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尽管今天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但人还是不应该成为物质的奴隶,占有物质生活资料的数量并不应该成为人的价值判断标准[3]134,人们依然应该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重视精神境界的提升,个人如果能做到这些就可以有效避免陷入赛博朋克世界里高科技低生活的困境。不过由于赛博朋克文化的社会伦理问题根本原因出在制度层面上,因此,如果资本主义制度得不到改善,这种个体层面的醒悟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主义大趋势。

(三)发扬马克思主义的优越性

既然资本主义制度是赛博朋克文化的社会伦理问题的根本原因,那么我们就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优越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的优势之一就在于既认识到了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同时也重视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重视保障个人自由,因此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辩证理解[10]。在马克思的认识里,科学是通过技术转化为物化形态的生产力,而科学本身则是致力于精神生产,一般社会生产力正是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对立统一[11]。这种科技观结合了科学的精神引导作用与物质引导作用,比资本主义纯粹的科技工具论更加科学。所以说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引领下就可以做到人类、科技、社会三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也能避免被科技所奴役。另一方面,马克思深刻认识到了消灭私有制是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消灭了私有制,才能彻底“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12],而前面说到赛博朋克社会伦理问题根本原因正在于资本主义对其他阶级的剥削压迫,所以马克思主义是能从根本上解决赛博朋克伦理问题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避免滑落到赛博朋克里所描述的悲惨未来。

[1] 亚当·罗伯茨. 科幻小说史[M]. 马小悟,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330.

[2] 陈安琪. 赛博朋克电影——一种基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14.

[3] 向玉乔. 后现代西方伦理学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4] 章文光, 贾茹. 人工智能的社会伦理困境:提升效率、辅助与替代决策[J]. 东岳论丛, 2021, (8): 95.

[5]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 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4: 216.

[6] 郑健东. 好莱坞赛博朋克电影研究[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20: 41.

[7] 鄢显俊. 信息资本与信息垄断——一种新视野里的资本主义[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1(6): 73.

[8] 陈玉霞. 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消费异化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J]. 理论探讨, 2008(3): 59.

[9] 陈学明, 吴送, 远东. 痛苦中的安乐:马尔库塞、弗洛姆论消费主义[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8: 129.

[10] 卢风. 应用伦理学——现代生活方式的哲学反思[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260.

[11] 朱瑛. 论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6): 779.

[1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二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3.

10.15916/j.issn1674-327x.2022.05.007

B82

A

1674-327X (2022)05-0021-04

2021-11-22

左思特(1996-),男,湖南长沙人,硕士生。

陈晓英(1964-),女,辽宁葫芦岛人,教授。

(责任编辑:叶景林)

猜你喜欢
赛博朋克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朋克态度
OnePlus 8T赛博朋克2077限定版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赛博朋克
PUNK SCIENCE
阿丽塔与“赛博朋克”世界
从城寨到屋村,寻找隐藏的赛博朋克之城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