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个体差异,落实有效教育

2022-03-28 07:25覃永路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分层差异学困生

覃永路

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事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一个班集体里,学生的接受能力层次不齐,存在个体差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2016年,我们学校参与了“小学数学能力提升项目”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认识了《数学分层测试卡》,在《数学分层测试卡》中确实能够找准每个孩子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性,所以它能够充分调动各个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那么,我们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找到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的充分发展呢?

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就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教法,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能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并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并注意层次和梯度,不搞一刀切。使困难学生能接受,能消化,使优秀学生能“吃好”,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在课堂上有充足的事情可做,并学有所得。因此我每次在备课过程中都能结合《数学分层测试卡》,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这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关键。一节课一张卡。每张卡均有三层题目,在备课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现实差异,从测试卡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中有针对性地选择题目进行备课,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并能不断地超前发展。

另外,在進行备课的时候,教师还要充分预想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充分预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例如:在备数学广角的“撘配中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时,教师要充分预想到学生的差异性,有的学生可能会先选上装去撘配下装,有的学生可能会先选下装去撘配上装,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加强课件的交互性,使得在课堂教学中,课件能顺应学生学的思路,这样不管学生先选择怎样撘配,你都可以轻松驾驭课堂。

  • 充分考虑学生存在差异

只有充分利用好课堂,才能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让学生有自主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的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有差异的发展。分层教学是解决学生之间的差距、因材施教的有效方法。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使得在同一学习时间内,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并在思考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在课堂教学的提问过程中,我还注意做到因人而异,给各层学生发言的权力,激发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促进思维的发展。比如:在学习比的意义时,我们强调比的后项不能为0,但在一些体育比赛中又经常看到2:0或3:0的现象,那么它与我们今天学的比一样吗?这个问题的难度较大,可以让给优等生来回答;在概括比的基本性质时,因为学习了除法中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时可以给中等生回答的机会;在学习用两个数来确定物体位置时,由于这个内容知识比较简单,学困生也容易掌握,就应该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了。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尊重学生学习差异

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独立思考,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不要把成人的学习方式强加给学生,新课标理念中的“算法多样化”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例如:在探究计算题的简便算法时,学生对99×65的简便算法有一定的基础后,在遇到99×65+65这类型的题目时,不同的学生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有一部分学生是这样做的,如99×65+65=(100-1)×65+65=100×65-1×65+65=6500,还有一种方法是:99×65+65=(99+1)×65=6500.这时教师应该充分的肯定这两种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并优化,学生会在比较自己的算法和别人的算法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和放弃,这样,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发展。

四、依据学生差异设计作业练习

在作业的设计时,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习题,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有差异的发展。如何让学优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呢?《数学分层测试卡》很好地帮我解决这一难题,它在设计练习题方面有独特之处,每一层练习题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把练习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练习;第二个层次是综合练习;第三个层次是拓展练习。它的特点是能让基础差的学生吃得了,让多数学生吃得饱,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好。第一层次的基本练习使学困生也能尝试得到100分的喜悦,有向第二层发展的渴望 ,而中等学生要解决第三层的知识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往往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这样的作业设计灵活性比较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学习情况进行选择,体现了练习的分层设计,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

五、评价尊重个体差异学生,赏识闪光点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评价时, 应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评价,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要做到“赏识每一个学生,感受每一颗心灵。”当学生获得成功时,要及时给以鼓励、强化,教师不要吝啬表扬,怕他们翘尾巴。在教育教学中,我尽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评价时要鼓励,并加以赞扬,引导,激励他们去争取更大的进步。如在课堂提问时,我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有的学生回答得不是很完善,但只要有进步,我就说:“有进步了,回答得不错,继续努力!”

低层次学生以表扬为主,对中等生以鼓励为主,对高层次学生可以采用评价提高其竞争意识。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数学分层测试卡》能很好地落实分层评价这一目标,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它对每堂课的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数学知识结构与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分层评价,教师在使用卡时,可以通过不同评价方式及时了解和鼓励学生。例如:当学困生在第一层基本练习得到100分时,我会在作业上打一个非常醒目的“100”,并批上:“相信自己,你能行,加油吧!”当中等生得到两个100分后,我就会激励他们向第三层拓展练习发展,批上:“第三个100分很快也属于你了!”对一些经常得到三个100分的优等生作业,我就会画个笑脸或批上:“你的作业太棒了!”“让优秀的作业永远成为你的朋友!”等评语。学生只有在表扬和鼓励中才能树立自信和自尊,所以我们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积极给予他们成功的评价。

总之,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作为教师我们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合理运用差异,把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实施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

猜你喜欢
分层差异学困生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