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语文教学中人文情怀教育的思维层次

2022-03-28 19:39陈晓东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情怀人文动物

陈晓东

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一直在不断的改革中砥砺前行。这包含了课程的改革,比如2016年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使用;这包含了教学思想的改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包含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各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我们的语文教师们凭借着多年的教学经验默默地奋斗在教学的第一线,我们知道教育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我们的改革也是不断地求新求变,以求适应教育的变革和社会的要求。即使这样,我们依然背负着“重分轻文”“重知识轻文化”“满堂灌”“教学琐碎化”等批评,我们依然面对着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其改变语文在学科体系中看似重要却相对弱势的地位这个巨大的挑战。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正如语文的核心素养提出,一是语言建构与运用,二是思维发展与提升,三是审美鉴赏与创造,四是文化传承与理解。我们力图在整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教学内容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人文情怀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思维层次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一个更全局的角度唤醒学生文化、生命的意识。

领略自然的环境之美

于永正老师说过的语文教学的六字目标:学语言,用语言。在教材课文中首先学习作家作品是如何用汉语来赞美歌颂大自然的。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就带领七年级的新生们走近大自然,看春天的草、花、风、雨,济南的冬天,四季的雨。《春》用五幅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画卷,活泼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回大地、勃勃生机的动人景色。“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的结构划分,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则从古文的角度,引导学生们继续欣赏祖国山川的美丽景色。《答谢中书书》全文仅仅68字,却囊括了个人的感慨,山水的映照,四季的轮转,晨昏的变化,色彩的变幻,动静的结合。作者沉醉自然的愉悦之情,在字里行间倾泻的淋漓尽致。

我们生长于天地之间,我们的眼睛,必须去观察这自然之美,这是人文情怀教育的第一个层次。

二、关注动物的生命之美。

人与大自然都是大自然的成员,人类始终面对着如何和动物相处共存的问题。人要欣赏动物,关注其命运,也会有矛盾冲突的产生,那么如何尊重动物善待生命,则需要我们关注动物的生命之美。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猫》《动物笑谈》《狼》,提醒我们在这个地球上,我们人类并不孤独,也不是唯一,人类应该与大自然共享生命之美,这个单元就给我们讲述了人与动物相处的各种情形,有的叙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隔阂矛盾,有的抒发了人与动物的质朴的情感。《猫》中“我”有三次养猫的经历,作者用生花的妙笔,抓住细节描写,用对比的手法,将三只猫的特征与遭遇完全的展现给我们,同时也把不同的人对猫的态度,以及作者内心的自责愧疚反思一一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开放思维,课堂上的思辨, “我”、三妹、张妈对三只猫不同的待遇,我们会发现人们对于动物的感情喜欢中有讨厌,讨厌中又有善良,而以作者的愧疚之情最为真挚,反思也最为深刻。

这就是人文情怀的第二个层次,对于动物的关怀,特别是对弱小生命的同情。

三、关注人类的生命之美。

父子母女,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关系的主体,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着亲情,亦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接受着亲情的教育。

《背影》作者朱自清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来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作者就借着这个内容这个线索,巧妙的切入了对慈父形象的刻画,表达了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

《台阶》同样是写父亲,也常拿来和《背影》作比较,作者李森祥带着对美学的思考,用艺术的角度来审视故乡的事与人。台阶,是本文的线索,也是写作对象,贯串始终。父亲既是一个个体的形象,又代表了一个阶层的群像,他们通过辛苦地劳动努力地追求生命的价值,等目标实现之后,他们却老了。“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这是对父亲对农民发出的真切的关怀与思考。

親情是发自内心,而对他人的关注,则是一种升华。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先生之所以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写这样一个旧社会的女人,是因为她毫不计较“我”对她的各种不屑和无礼,真心实意地关心“我”,悄悄地满足“我”的心愿,这让成年之后的“我”深感惭愧,更加感激和怀念。

认识的人的关爱是相互的,那么那些陌生人呢?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接二连三遇到秋风、顽童、被破、夜雨这样的祸不单行,但是他却推己及人,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的穷苦士人,大声疾呼里,我们看到了诗圣悲天悯人的情怀。

“生命化教育”是教育研究实践中的热门话题,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重点,这两者有认识上的差别,但是抛开分歧,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达成传授学生知识,打开智慧的大门,使他们成为有人文情怀、独立自由的人格的真正的生命。

上述三个层次的简要的论述,即是希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明确层次,锻炼思维,形成一个系统的主题式的专题教育,以促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精神性格的培养。

猜你喜欢
情怀人文动物
人文时光(组诗)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最萌动物榜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动物可笑堂
人文社科
少女情怀总是诗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