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第454窟营建年代与窟主申论

2022-03-28 22:21陈菊霞王平先
敦煌研究 2022年1期

陈菊霞 王平先

内容摘要:关于莫高窟第454窟的營建年代和始建窟主,学界历经多年热议,仍难达成一致看法。总体来看,先后有曹延恭夫妇功德窟、曹元深功德窟和曹元德功德窟之说,近些年来,似又回归曹延恭夫妇功德窟之说。文章通过讨论莫高窟第454窟主室南壁东起前三身供养人的排序关系,以及甬道的重层供养人现象等,认为霍熙亮和马德两位先生主张的第454窟为曹元深功德窟的看法更接近实情,即第454窟是节度使曹元深于940—942年间始建,时隔30余年,其子节度使曹延恭与夫人慕容氏又重修此窟。

关键词:莫高窟第454窟;曹元深;窟主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2)01-0080-07

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Date and Donors of Mogao Cave 454

CHEN Juxia1  WANG Pingxian2

(1. School of Liberal Art,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00;

2. Editorial Department, Dunhuang Academy, Lanzhou, Gansu 730030)

Abstract:Despite ongoing academic discussion reaching back for years, no consensus has ever been reached about the construction date and the first donor of Mogao cave 454. Several views have been put forth respectively claiming that the cave was first constructed by Cao Yangong and his wife, by Cao Yuanshen, or by Cao Yuande; in recent years, the first of these views has become prominent. By discussing the order of the first three donor figures starting from the east on the south wall, and the two layers of donor figures painted on the side walls of the corridor in the cave, this paper reassesses the view proposed by professors Huo Xilang and Ma De that cave 454 was first constructed by Cao Yuanshen and concludes with them that this history is likely closest to the truth. Cave 454 was first constructed by Cao Yuanshen between 940-942 CE and renovated thirty years later by Cao Yuanshen’s son Cao Yangong, governor of Guazhou, and his wife Lady Murong.

Keywords:Mogao cave 454; Cao Yuanshen; cave donor

莫高窟第454窟是位于莫高窟南区中段三层的一个大型洞窟,由前室、甬道、主室组成。其甬道狭长,约有6米。主室窟顶为覆斗形,其四角凹进。主室呈平面方形,约有113平方米,其中央设中心佛坛。

第454窟在莫高窟窟群中以规模宏大、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而著称。同时,又因它是节度使曹家窟而备受学界关注。然而,关于此窟的始建年代与窟主问题,虽曾有多位学者撰文讨论,但始终难以达成一致看法。本文拟在前贤的研究基础上就此问题陈述浅见,以求教于前辈与同仁。

一 学术史回顾

截至目前,关于莫高窟第454窟的营建年代和功德主的讨论,可按时间先后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的观点:一、认为由曹延恭主持修建,称曹延恭功德窟;二、认为由曹元深主持修建,称曹元深功德窟;三、认为由曹元德修建,称曹元德功德窟;四、回归曹延恭功德窟的观点。下面我们分阶段简要回顾一下相关的研究成果及其主张的学术观点。

1. 主张曹延恭功德窟

20世纪40年代初,张大千和谢稚柳先生曾赴敦煌考察与临摹。在考察期间,他们均对莫高窟各窟之规模、内容和题记等作过记录。在记述第454窟时,他们都判定该窟为“宋曹延恭窟”[1-2],谢稚柳先生还将该窟的营建年代大致推定在“太平兴国年间(976—984)”[2]303。至20世纪80年代,贺世哲先生在《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一文中结合正史资料、敦煌文献和供养人题名较为详细地讨论了第454窟的营建年代和功德主,他认为第454窟是曹延恭夫妇的功德窟,开始修建于曹延恭统治期间,即开宝七年(974)至开宝九年(976)间,其营建事宜持续至太平兴国五年(980)以后[3]。贺先生的这一看法也体现在了《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和《敦煌石窟内容总录》中,二者都判定第454窟始建于宋代[4-5]。此外,荣新江先生也认同这一看法,他亦认为第454窟是由延恭始建,而由其弟延禄在976年以后最终建成[6]。

2. 主张曹元深功德窟

霍熙亮先生在研究莫高窟第454窟的梵網经变时也关注到了该窟的始建年代和功德主,他在细致考察重绘壁画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异的观点,认为该窟始建于五代,是曹元深的功德窟[7]。霍先生的这一看法得到了马德先生的认同,他亦认为第454窟由曹元深于940—942年间始建,在曹延恭任节度使时予以重修,但工程未毕而曹延恭离世,此重修事宜最终有新继任的节度使曹延禄和曹延恭之妻慕容氏及慕容家族合力完成[8-9]。

针对霍、马二氏的观点,贺世哲先生撰文《再谈曹元深功德窟》,认为曹元深的功德窟应是莫高窟第256窟,而非第454窟。换言之,他仍坚持第454窟为曹延恭夫妇功德窟[10]。

3. 主张曹元德功德窟

王惠民先生既不赞成莫高窟第454窟为曹延恭功德窟之观点,也不认同为曹元深功德窟之观点,又另辟蹊径,提出了为曹元德功德窟之新看法[11]。

4. 回归曹延恭功德窟的观点

针对王惠民先生提出的新观点,郭俊叶撰文予以驳析,并进而强化贺世哲先生之观点,亦认为莫高窟第454窟窟主为曹延恭夫妇无疑[12]。之后,沙武田撰文重点讨论第454窟主室东壁门南的于阗国王供养人像,他认为这身画像极有可能绘的是967年继位的于阗国王尉迟输罗(Visa Sura),鉴于这身画像非重修作品,故而认为“第454窟窟主为曹延恭,即由曹延恭创修,曹延禄续修完成”[13]。2013年前后,郭俊叶在考察第454窟时,新辨识出三位供养人的部分题名,她通过考察这三位供养人与曹延恭之称谓关系,再次肯定第454窟窟主为曹延恭夫妇。此外,还发现甬道南壁有重绘现象,进而认为在曹延禄任节度使期间,慕容氏又重修过第454窟[14-15]。

二 莫高窟第454窟的供养人与题名

像莫高窟大多数洞窟一样,第454窟也绘制了营建洞窟的供养人。从这些供养人的布局来看,可大致分为三个区域:第一区域是甬道南北两壁,均绘制男供养人,其中南壁有7身供养人和3身侍从;北壁有8身供养人和侍从{1}。就这些供养人的形象而言,他们普遍高大,且身高有自西向东依次递减的趋势。第二区域是主室东部,包括东壁门南北两侧和南北两壁下方东端,共计有45身供养人和若干侍从。其中东壁门南有男供养人1身,女供养人6身;东壁门北有比丘尼2身,女供养人7身;南北两壁的女供养人分别是13{2}和15身。该区域除东壁门南自北起第一身为男供养人外,其余供养人均为女性。第三区域是中心佛坛的南北两个向面,均为僧尼,其中南向面比丘19身,北向面比丘尼18身。

敦煌石窟的供养人一般都对应书写题名,而这些题名信息及供养人的形象特征等往往是我们判定洞窟营建年代和功德人的重要依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第454窟的供养人虽多达百余身,但留存下来的题名却寥寥无几。据张大千、谢稚柳、史岩和《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记录,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供养人中,能获知题名的只有5身,其中甬道南壁4身,主室南壁1身{3}。

由于甬道南壁的供养人题名相对保存得多一些,所以郭俊叶依据这4身供养人之题名,并参考他们的排序规律,已经分析和推定出前六身供养人的身份,即自西起依次是曹议金、曹元德、曹元深、曹元忠、曹延恭和曹延禄[12]45-47。这六位供养人的身份甚是显赫,他们曾依次出任过归义军节度使。其中第5身曹延恭的题名是:

窟主敕归义军节度瓜沙等州观察处置□(管)□(内)营□(田)□(押)□(蕃)□(落)等□□□中书令谯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食)□(实)□(封)□(五)□(百)□(户)□(延)□(恭)□(一)□(心)□(供)□(养)。[4]171

曹延恭的题名明确地标明其为“窟主”。此外,主室南壁东起第4身女供养人的题名也称作“窟主”,其题名云:“窟主敕授清河郡夫人慕容氏一心供养”[4]172。鉴于这二者都称“窟主”,所以贺世哲先生将他们视为夫妻,并推断该窟是“曹延恭夫妻的功德窟”[3]229。

2013年前后,郭俊叶在考察第454窟时,在主室南壁新辨识出三位供养人的部分题名,它们依次是:

东起第1身:姑谯郡夫人曹氏……

第2身:故慈母敕授太原郡夫人阎氏一心供养。

第3身:慈母……[14]

经郭俊叶细致考证,辨明上列第1身供养人是曹议金嫁给慕容氏的第16女;第2身供养人是曹议金儿媳,即曹元德夫人阎氏[14]31-34。关于第1身供养人身份的认定,笔者非常赞同。然而,关于第2身,笔者以为是曹议金儿媳无疑,但并非为曹元德夫人,而应是曹元深夫人。关于这身供养人身份的判定,笔者将在后文中详论,现暂不讨论。

从第454窟残存的供养人题名来看,曹议金、曹元忠、曹延禄、曹议金第16女、曹元深夫人被分别称作“皇祖”“叔父”“弟”{4}“姑”“慈母”,而曹延恭和夫人慕容氏又称“窟主”,显然,该窟的供养人称谓是以曹延恭夫妇的名义题写的。另外,贺世哲先生也指出“慕容氏画像及其题名周围既无重层壁画,亦无重画痕迹,可以充分肯定是原修洞窟时的原作”[10]36。从以上分析来看,似乎贺世哲先生和郭俊叶将莫高窟第454窟定为曹延恭夫妇功德窟应没有疑义。

三 关于供养人画像排序之质疑

贺世哲先生和郭俊叶关于莫高窟第454窟为曹延恭夫妇功德窟的观点主要是依据该窟供养人题名之称谓关系得出的,看似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笔者在现场考察时发现,该窟主室南壁的几身供养人的画像排序却与这一结论相悖。现举例说明如下:

第454窟南壁东起前3身的供养人分别被称作“姑”“故慈母”“慈母”,如果曹延恭夫妇真的是第454窟的始建窟主,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她们的排序是否符合曹家窟供养人的排序规律。

作为曹家窟之一的莫高窟第61窟是曹元忠夫妇的功德窟,当他们主持绘制此窟供养人时,是将自己的母辈排在了姑辈之前。如该窟主室东壁门北列南向第9—11身供养人题名分别是:

第9身:  故母钜鹿郡君夫人索氏一心供养。

第10身:  故谯县夫人一心供养 出适慕容氏。

第11身:故姑谯县夫人一心供养 出适阎氏。[4]22

从上列供养人题名知,曹元忠将第9身和第11身供养人分别称作“母”和“姑”。虽然上列题名没有写明第10身供养人与窟主曹元忠的关系,但很多学者已指出,她仍是曹元忠的姑,即嫁给慕容归盈的曹议金长姐。由此来看,曹元忠是将母辈排在了姑辈之前。而第454窟南壁东起前三身的供养人分别称作“姑”“故慈母”“慈母”,如果该窟的始建窟主是曹延恭夫妇,那他们便是将姑辈排在了母辈之前,这与第61窟的排序不符。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思考,即假设第454窟的始建者不是曹延恭夫妇,而是曹元德或曹元深,那么,上述三位供养人的排序是否符合曹家窟供养人的排序规律呢?

既然这三位供养人都是以曹延恭的名义被称作“姑”“故慈母”“慈母”,那么,相应的,对于曹元德或曹元深来说,这三位应是其姊和夫人。这样来看,他们是将姊排在了夫人之前。我们再以第61窟为例来看曹元忠是如何为其姊和夫人排序的。第61窟主室南壁东起前4身供养人的题名分别是:

第1身:故姊谯县夫人一心供养 出适陈氏。

第2身:姊谯县夫人一心供养 □(出)适慕容氏。

第3身:施主敕授浔阳郡夫人翟氏一心供养。

第4身:侄小娘子延□(隆)一心供养。[4]23

从上列4身供养人题名知,她们被分别称作“故姊”“姊”“施主”和“侄小娘子”,而第3身这位“施主”,正是曹元忠夫人翟氏。这4身供养人的排序说明,曹元忠是将姊排在了夫人翟氏之前。这种排序关系充分印证了前面我们关于第454窟始建者为曹元德或曹元深之假定。

当然,如果真是如此,也存在一个疑问,即为什么该窟中供养人的题名不是以曹元德或曹元深的名义称呼,而却以曹延恭夫妇的名义称呼?其实,这个问题应该不难回答,因为曹延恭夫妇在重修第454窟时,并没有重修主室东部的供养人,而仅是以他们夫妇的名义重新题写了供养人榜题。

四 曹元深始建莫高窟第454窟

既然莫高窟第454窟的始建者不可能是曹延恭夫妇,那么,他究竟是曹元德,还是曹元深?以笔者之见,第454窟南壁列东向第2身供养人题名是我们解开迷雾的关键。

这身供养人题名由郭俊叶识读,记为“故慈母敕授太原郡夫人阎氏一心供养”[14]32。关于这位阎氏,郭俊叶作了考证,认为她与第98窟北壁列东向第6身“新妇小娘子阎氏一心供养”[4]33、第61窟北壁列东向第8身“敕授太原郡夫人阎氏一心供养”[4]24是同一人[15]。关于这一比定,笔者甚是认同,但郭俊叶进而将其比定为曹元德夫人,似有不妥。其实,关于第98窟和第61窟的这位阎氏,笔者曾在《归义军节度使夫人翟氏生平事迹考》一文中作过详细考证,认为她应是曹元深的夫人[16]。至今,笔者仍坚持这一看法。

既然这位阎氏是曹元深的夫人,而曹延恭又称其为“慈母”,自然,曹延恭是曹元深之子。至此,辨明了曹元深与曹延恭为父子关系,也就等于得知了第454窟的始建窟主,因为曹延恭不可能去重修伯父曹元德的功德窟,只能重修自己父亲的功德窟。

另外,我们前述的第454窟主室南壁东起前3身供养人的排序也能说明始建窟主是曹元深。如南壁东起第1身供养人是曹议金第16女,第2身供养人是曹元深夫人阎氏。我们知道,曹元德年长于曹元深,如果该窟的始建窟主是曹元德,那么在画完曹议金之女后{1},就不可能先画曹元深的夫人,而应画曹元德的夫人。如此来看,始建窟主也只能是曹元深。无独有偶,在第61窟,曹元忠就是在绘完曹议金之女后直接绘制其夫人的供养人像。

此外,这位阎氏题名中的“郡夫人”也有助于佐证我们关于始建窟主为曹元深的推定。我们先来看她的题名变化,她在莫高窟第61窟中的题名是“敕授太原郡夫人阎氏一心供养”{2},在莫高窟第55窟中的题名是“勅受□国夫人太原阎氏一心□(供)养”{3},在莫高窟第454窟中的题名是“故慈母敕授太原郡夫人阎氏一心供养”[14]32。从第61、55窟的题名看,阎氏从“郡夫人”升到了“国夫人”。关于这一晋升,应与曹元忠夫人翟氏有关,因为957年翟氏被封为凉国夫人,阎氏也就被称之为国夫人了[16]86。但令人不解的是,阎氏在957年之后已称“国夫人”,为何曹延恭在第454窟将其题名还写作“郡夫人”,这种不合常理的现象必有其缘由。以笔者之见,曹元深营建第454窟的主要目的应是庆贺其擢升节度使,当时阎氏的题名应为“郡夫人”。后来,其子曹延恭荣任节度使,为表示庆贺,又重修第454窟。这次重修,并没有重绘主室东部的供养人,仅是以曹延恭夫妇的名义重新题写了他们的题名。因阎氏原写作“郡夫人”,所以重写题名时,重在改换对她的称谓,即称其为“慈母”,而忽略了将“郡夫人”改写为“国夫人”。从阎氏的这一题名现象来看,她的画像应绘于五代,而非宋代。

五 曹延恭重修莫高窟第454窟

关于曹延恭夫妇重修莫高窟第454窟的情况,霍熙亮和马德先生说得较为详细[7]472-473[8]22-24[9]130-134,在此,不再贅述。现就甬道的重修情况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霍熙亮先生早已指出,第454窟的“甬道系曹氏后人重修补画的”[7]472,马德先生亦说:“454窟甬道现存976年前后的供养人画像及题名,为后代所重绘之作”[9]132。郭俊叶也认为是“在原供养人壁画基础之上,重涂一层再绘画”,并认为这次的重修事宜应是曹延恭夫人慕容氏在曹延禄任节度使时所为[15]60-61。为了更好地说明甬道的重修功德主,我们有必要先列出甬道南壁的供养人题名(表1)。

从表1可知,第454窟甬道南壁残存了曹议金、曹元忠、曹延恭和曹延禄四人的供养人题名。他们分别被称之为“皇祖”“叔父”“窟主”和“弟”。显然,这是以曹延恭夫妇的名义称呼的,这夫妇二人自然应该就是这次重修的功德主。然而,郭俊叶以曹延禄题名有“新受敕归义军节度使”之称,认为这次的重修事宜发生在曹延禄任节度使时期。

郭俊叶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以笔者之见,是基于她认为第454窟的始建窟主为曹延恭夫妇而得出的。因为曹延恭是始建窟主,那么,第454窟甬道底层供养人乃曹延恭绘制,而表层的供养人只能是后来重绘的。而且,她依据甬道曹延禄的题名指出,这次重修甬道当在曹延禄任节度使时。

我们知道,曹延恭是在开宝七年(974)荣任节度使的,他营建第454窟当意在表示庆贺。但他在位时间很短,仅两三年就离世,节度使之位由曹延禄继任。试想,时隔短短的几年,在曹延禄新任节度使时,曹延恭夫人慕容氏又再次组织重修,显然有悖于常理。

第454窟甬道的重层现象恰恰印证了我们前文关于曹元深为始建窟主的看法。其实,该窟甬道底层的供养人是曹元深时期绘制的,而表层的供养人则由曹延恭夫妇组织重绘。关于这一点,马德先生曾列举的例证非常重要,即“60年代前期,敦煌研究院在清理莫高窟前的殿堂遗址过程中,于467窟下1.7米的堆积层中发现一发愿文残块,上书‘(楼)兰金满等州节……大司徒’等字,这是曹议金的题衔;专家们认为,它是落自454窟的遗物”[8]23-24。

关于曹延禄之节度使题名也不难理解,因为曹延恭在位时间很短,其重修工程尚未完成,在其离世后,由夫人慕容氏勇挑重任,并在曹氏家族和慕容氏家族的合力支持与帮助下,于太平兴国五年(980)之后才完工。由于曹延恭夫人慕容氏所属的慕容家族为这次重修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所以,该家族的供养人像也被画在了甬道北壁[15]61-65。此外,第454窟曹延禄的题名称作“弟”而非“窟主”,这充分表明他并非重修功德主,而真正的重修功德主乃是曹延恭夫妇。

六 结 语

关于莫高窟第454窟的营建年代和始建窟主,学界历经多年热议,仍难达成一致看法。总体来看,先后有曹延恭夫妇功德窟、曹元深功德窟和曹元德功德窟之说,近些年来,似又回归曹延恭夫妇功德窟之说。

本文在前贤的研究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莫高窟第454窟主室南壁东起前3身供养人的排序关系,以及甬道的重层供养人现象等,认为霍熙亮和马德两位先生主张的第454窟为曹元深功德窟的看法更接近实情。

莫高窟第454窟当是曹元深为庆贺他荣任节度使而兴建的,大致建成于940—942年间[8]23。时过30余年,其子曹延恭又出任节度使,为表庆贺,以曹延恭夫妇为代表的曹氏家族和慕容氏家族又合力重修此窟,其营建事宜一直持续至太平兴国五年(980)之后。

就莫高窟第454窟现存的壁画来说,绝大部分是五代曹元深时期绘制的,只有局部壁画经曹延恭夫妇重绘{1}。就甬道和主室东部的供养人来说,前者经曹延恭夫妇重绘,而后者仅是以曹延恭夫妇的名义重新改写了供养人榜题。

参考文献:

[1]张大千. 漠高窟记[M].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5:467.

[2]谢稚柳. 敦煌艺术叙录[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303.

[3]贺世哲. 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M]//敦煌研究院.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229.

[4]敦煌研究院.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171.

[5]敦煌研究院. 敦煌石窟内容总录[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186.

[6]荣新江. 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23.

[7]霍煕亮. 敦煌石窟的《梵网经变》[M]//敦煌研究院. 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472-473.

[8]马德. 曹氏三大窟营建的社会背景[J]. 敦煌研究,1991(1):22-24.

[9]马德. 敦煌莫高窟史研究[M]. 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130-134,146.

[10]贺世哲. 再谈曹元深功德窟[J]. 敦煌研究,1994(3):33-36.

[11]王惠民. 曹元德功德窟考[J]. 敦煌研究,1995(4):163-

168.

[12]郭俊叶. 莫高窟第454窟窟主再议[J]. 敦煌研究,1999(2):21-24.

[13]沙武田,段小强. 莫高窟第454窟窟主的一点补充意见[J]. 敦煌研究,2003(3):7-9.

[14]郭俊叶. 莫高窟第454窟窟主及其甬道重修問题[J].敦煌研究,2014(1):30-36.

[15]郭俊叶. 敦煌莫高窟第454窟研究[M]. 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6:44-65.

[16]陈菊霞. 归义军节度使夫人翟氏生平事迹考[J]. 敦煌研究,2013(2):85-92.

收稿日期:2020-11-0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唐宋敦煌石窟图像与洞窟宗教功能研究”(19BZJ015)

作者简介:陈菊霞(1972-  ),女,甘肃省民乐县人,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敦煌文献和敦煌石窟图像研究。

王平先(1972—  ),女,湖北省仙桃市人,敦煌研究院编辑部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佛教石窟研究与文献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