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

2022-03-28 11:08陈冠亚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小学化民办研究者

陈冠亚

一、研究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再次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者对Z市民办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可行、有效的建议与对策。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范围为Z市16个辖区的民办幼儿园,每个辖区抽样两所民办幼儿园,共32所。为确保幼儿园样本具有随机性和代表性,抽样方法为简单随机抽样法,研究者从民办幼儿园名单中随机抽取。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研究者使用直接观察法,以白描的方式将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活动、教师行为等情况记录到预先制好的观察表中,获得实景式的观察记录。

2.内容分析法。本研究在三个方面使用内容分析法:第一,研究者通過收集国家、省、市教育部门关于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相关文件,分析文件中关于幼儿园“小学化”表现和相关治理任务,制作观察记录表,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第二,研究者通过分析幼儿园提供的相关材料,了解幼儿园教师资质、教研活动等情况;第三,在观察之后,对32所民办幼儿园的观察记录内容逐个进行分析,通过归纳、编码和再编码,呈现民办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现状。

三、研究结果

通过解读文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研究者从五个维度:课程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教师资质和家园合作机制,来呈现民办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表现。

(一)民办幼儿园在课程内容方面的现状

研究者发现,在课程内容方面,显性“小学化”倾向问题基本得到改善。绝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在教学内容方面有意舍去小学课程内容,做到不留小学内容家庭作业、不教授小学课程等,但是仍有少部分民办幼儿园教学内容出现英语、识字、拼音、算术等内容。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教育部门重视,定期对幼儿园进行摸排和指导;另一方面,显性问题比较容易通过提前准备而掩盖,不易被研究者发现。

但是在课程设置方面,隐性“小学化”倾向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在课程的编制和选择上缺乏基本判断,课程使用较为混乱,主要表现为领域分布不均衡、不系统,不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部分民办幼儿园重“特色”,轻“均衡”,不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一些民办幼儿园为了追求所谓的“特色”,某个学科或某个领域内容占据了幼儿绝大多数的活动时间,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定向培养和技能训练的倾向。出现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一些民办幼儿园在编制幼儿园课程或者选择幼儿园课程时,首先考虑的是什么样的课程符合家长的需要,会让家长满意,而不是将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需要放在第一位。

(二)民办幼儿园在教育方式方面的现状

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什么样的活动;二是怎样组织活动。组织什么样的活动主要看是否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否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活动。研究者主要通过对幼儿园周活动计划表来分析这一状况。怎样组织活动主要看活动中的师幼关系以及幼儿的主体性保证状况。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在周活动计划表中罗列出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但研究者观察发现,只有极少数的幼儿园能够在活动过程中重视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究。此外,研究者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每次研究者观察的教育活动,基本上都是美术、音乐等艺术领域的活动,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就不得而知了。虽然艺术领域活动一般不会有计算、识字等比较容易出现知识技能强化的内容,但从教育活动的流程和师幼关系来看,仍然存在教师的主导性过强,幼儿操作、体验的机会很少,高控现象严重等状况。

在教育方式方面,民办幼儿园在形式上提供了尊重幼儿发展规律的一日活动安排,但在具体组织教育活动的时候,并没有将“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还是以单向输出的教授知识为主。

(三)民办幼儿园在教育环境方面的现状

结合文本分析和现场观察结果来看,民办幼儿园在教育环境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无论是在游戏资源数量还是在游戏资源适宜性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大部分幼儿园未能提供充足的游戏资源,绝大多数幼儿园提供的游戏资源存在不适宜的状况。游戏资源数量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两方面:一是种类不足;二是数量不足。在适宜性方面,问题主要是游戏材料完全没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配置。有的幼儿园为了达到监管要求的游戏材料数量,机械化设置班级区角,每个班级设置五个区角,从小班到大班区角设置的位置和种类都一样,看似很充足,但实际上幼儿不够玩也不想玩。

此外,有些幼儿园设置了充足的区角,投放了充足的材料,但是材料几乎都是全新的,并没有幼儿玩过的痕迹,许多的崭新图书没有翻阅痕迹。假如只是为了达到标准去配置材料,而不让幼儿去自主使用,那这样的配置就毫无价值可言。

(四)民办幼儿园在教师资质和培养方面的现状

民办幼儿园的教师的教师资格证持有率很少能达到100%,研究者观察的幼儿园中,绝大多数的教师资格证持有率在80%,有个别幼儿园的教师资格证持有率在30%以下。从整体上来看,民办幼儿园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持有率应该说已经不算太低。但是笔者通过观察发现,虽然教师的资格证持有率已经大幅提升,但是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仍然比较低,具体情况在教育方式部分已经做了概述。

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较低,就应该通过各种培训和教研来提高其科学保教能力。从查阅的幼儿园文本资料来看,大部分民办幼儿园没有组织过针对性的专业能力培训,教师基本上未能获得任何外出参加培训和区域教研的机会。而幼儿园内部的园本教研也是问题多多。大部分民办幼儿园没有完善的教研制度,甚至有些民办幼儿园完全没有教研活动。仅有一小部分幼儿园能够比较完整地记录幼儿园教研的计划、讨论和总结的全过程,大部分幼儿园在教研方面没有完整、真实的记录,有的幼儿园的一篇教研记录只有20个字左右。有些幼儿园的教研记录与实际情况不符,存在材料造假的状况。民办幼儿园连完善的教研制度都未能建立,更不要说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大部分民办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水平很低,多是敷衍了事。既缺乏专业培训机会,又缺乏有效的园本教研,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难有空间,专业能力薄弱的状况得不到改善。教师缺乏专业能力,幼儿园想要去“小学化”只能是痴人说梦。

(五)民办幼儿园在家园合作方面的现状

在家园合作方式上,绝大多数民办幼儿园会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家园共育活动。从家园合作的内容来看,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在家园共育过程中主要诉求是扩大生源,宣传重点多是幼儿园所谓的各种特色。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方面做的工作比较有限,在家长引领方面比较欠缺。可以说,大部分民办幼儿园的家园合作看起来不像合作,而更像推销,幼儿园极力向家长展示符合他们消费需求的“成果”与“优势”,以吸引更多的生源。民办幼儿园有生存压力,这样做也有其苦衷,但不能在专业上引领家长,就很难形成家园合力,更不能合力改变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四、讨论与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看出,民办幼儿园在去“小学化”进程中既有和公办幼儿园相同的问题,也有其独特的问题。

(一)“显性小学化”和“隐性小学化”之间的冲突

有学者曾提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存在着两种形态,一种是显性的“小学化”,另一种是隐性的“小学化”,其中“隐性小学化” 因不易识别而具有更大的危害性。研究者发现,民办幼儿园在“小学化”治理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显性小学化”和“隐性小学化”之间的冲突。

1.“小学化”治理“治标不治本”

我们发现民办幼儿园在治理“小学化”倾向的过程中存在“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标”指的是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显性表现,“本”指的是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隐性表现。通过文本分析,研究者归纳出民办幼儿园“小学化”现状的14个表现类属,其中较为显性的表现有7个,分别是:教学内容、家庭作业、活动形式、游戏资源数量、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教研制度和家园合作形式;较为隐性表现类属有7个,分别是:课程设置、师幼关系、游戏资源适宜性、教育教学水平、教研水平、家园沟通内容和引领作用。通过对上述14个类属的分析,研究者发现显性表现除了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持证率外,其余都表现出去“小学化”的显著成果。但隐性方面的表现整体较弱,从课程到家园共育,五个维度都表现出民办幼儿园缺乏内涵发展的内驱力。所以出现了不教小学课程内容,但课程设置仍不科学;不追求知识技能强化,但仍然是以教授知识为主的高控课堂;虽然设置了区域投放了材料,但材料的投放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等问题。

2.试图将“小学化”现状合理化

民办幼儿园一边要满足教育行政部门的去“小学化”要求,一边又要在市场竞争中满足家长的要求。在专业性和商业性的博弈中,民办幼儿园为了满足各方的要求,一边大声吆喝要去“小学化”,一边试图将“小学化”合理化。

合理化的途径也有许多,比如家长需求合理化、经验合理化等。在实地走访Z市某区幼儿园时,研究者随机推门进班,看到所有幼儿叩手等待,询问园长后得知,幼儿园给每个班级配备机器人,每个幼儿在喝水、上厕所、吃饭前需要在机器人前面刷卡,幼儿此时在等待刷卡喝水。当研究者问到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园长说:“这不是要家园共育么,这样孩子在这边喝水家长手机上就知道孩子的情况,也知道孩子一天喝了几次水。”还说:“刷卡已经是孩子的习惯了,在入园时要培养常规。”将幼儿大量的消极等待时间套上“家园共育”“常规养成”等看似合理、科学的术语,从政府文件中来看,这样的现象貌似套不上任何一条“显性小学化”的特征,但是从“隐性小学化”角度来看,这样的师幼关系、一日活动组织都是在浪费幼儿主动发展和游戏的时间。这只是民办幼儿园小学化状况的冰山一角,经过科学术语的包装,这些现象几乎都可以找到所谓“正当性”的解释说明。

(二)教师资质不达标,专业能力普遍较弱

教师资质是民办幼儿园普遍的痛点,在研究者调查的32所幼儿园中,仅有8所幼儿园的教师资格证持证率达到100%,仅占25%。从实地观察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教师在教育理念和业务能力方面都处于较低水平。教师难招、教师难留等问题成为阻碍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发展的缘由,有园长直言:“有的老师来的时候没有证,不用吧,缺老师,用了吧,说不定哪一天又走了,又白培训了。”“只要区里有教师招聘,就会走一批老师,好(优秀)的都走了。”在大力兴建公办幼儿园的背景下,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的强大吸引力也对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让一些民办幼儿园投资者不舍得在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进行投入。民办幼儿园在成本和收益的計算中,往往选择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幼儿获益最大化。

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区域教研大多只面向公办幼儿园或者只包含少部分民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普遍教研能力较弱,又无法参加相关的区域教研,教师专业化成长较困难。民办幼儿园内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动力不足,加上教育教研部门的忽视,教师资质成为民办幼儿园去“小学化”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五、对策与建议

一些民办幼儿园在去“小学化”的过程中,去掉了“小学化”的表面问题,但没有从内蜕变。如何从根本改变民办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健全监管长效机制,规范办园行为

小学化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源头监管,严格幼儿园准入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应严格依据审批条件,加强对教职工资质与配备标准、办园条件等方面的审核,守牢民办幼儿园入门的第一道关卡。然后,教育行政部门可进一步实行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进一步加强持续性的办园行为督导,对“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追究责任,令其及时整改。

(二)开展对民办幼儿园课程编制的针对性指导

朱家雄教授在《幼儿园课程》中提到:“从某种角度讲,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是对各种类型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选择和组合的过程。在幼儿园课程中,游戏与教学的优化结合是实现幼儿园课程有效性的保证。”将什么类型、什么内容的活动纳入课程,教育活动之间的比例决定了课程的编制,进而影响着课程的科学性和适宜性。对民办幼儿园课程设置进行排查和针对性的指导,将不适宜幼儿成长的内容剔除,梳理课程内容和顺序,确保课程本身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有望从课程源头避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三)拓宽民办幼儿园保教人员专业化成长途径

从外向内打破靠压力,从内向外打破靠成长。监管和督导对于民办幼儿园是一种由外而内的去“小学化”压力,而园所的内涵式发展才是去“小学化”的真正内驱力。幼儿园园长、教师从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真正有所转变,才是民办幼儿园去“小学化”根本途径。相较于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无论是园长还是教师,成长途径都相对较窄。建议区域教研部门面向民办幼儿园开展持续性的教研活动和培训活动,针对民办幼儿园的性质和特点,对症下药,不断提高民办幼儿园教研水平、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化水平。

(四)加大关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宣传

学前教育的宣传不能仅在幼儿园内进行,还要营造社会科学育儿的整体氛围。幼儿园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从幼儿最初入园时就树立专业教育者的形象,对家长起到专业引领的作用。社会上要充分利用专业资源、专业宣传节点,如教育部每年组织的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向家长及社会宣传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引领家长理解3~6岁儿童的身体发展规律和学习方式特点,理解游戏和生活对于幼儿的独特价值,在社会上形成科学育儿的良好氛围。

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幼儿园自身,在去“小学化”的过程中都要不断地深入思考“小学化”的本质内涵与意义, 以及所采取的去“小学化”的措施和治理的方式是否合理得当,下的药是否对“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只是一个抓手和突破口,在根本上是要从各个方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水平。教育问题背后是社会问题,教育的矛盾是社会问题的反应。同样,学前教育问题也不完全来自学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与小学及整个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幼儿园去“小学化”倾向的过程中,离不开小学及社会各方舆论导向的支持,形成幼儿园、小学、社会等多方积极参与,共同为幼儿的快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Matthew B Miles,A Michael Huberman.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与实践[M].张芬芬,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陈纳.幼儿园教育“隐性小学化”的特点、危害及成因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0(05):90-93.

[3]宋丽芳.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话语分析[D].开封:河南大学,2018.

[4]时艳芳,吕晓炜.错位与適应:学前教育小学化“为何”与“何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1):84-89.

[5]郑凡红.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解决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48-49.

[6]李静,曹能秀,曹中平,李旭.辩证认识幼儿园小学化与游戏化:“小学化·游戏化: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经验、困境及路向”专家论坛纪要[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0):61-66.

[7]郑文苗,闵锁田.浅析质性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课程教育研究,2017(36):2.

[8]杨帆,陈向明.中国教育质性研究合法性初建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研究,2019,40(04):144-153.

本文系2021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区域幼小协同衔接路径与策略研究”(编号:JCJYB211601081)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小学化民办研究者
北京高等教育中的民办普通高校(2001年- 2019年)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饿死的毛毛虫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教育部发布民办本科教育首份“体检报告”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民办高等教育:现状、问题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