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原期幼儿园教师的自我突破策略

2022-03-28 11:08王艳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原职业素养

王艳

幼儿园教师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各方面会停滞不前,对于这种情况,一般称之为步入了“职业高原期”。幼儿园教师要想突破职业高原的困顿,打破发展道路的瓶颈,需要从自身出发,充分认知,积极应对,克服一切障碍,获得持续、高效的发展。笔者运用访谈、实地观察等多种方法 ,辅以多学科理论论证,探讨了职业高原期教师的自我突破策略,为幼儿园教师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一、自我规划策略

從管理学的角度,幼儿园教师是职业人,其自身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在漫长的职业经历中,自我规划显得尤其重要。如果缺乏自我规划,不能成为职业的掌舵手,就可能耽搁、徘徊于职业发展高原之上,茫然不知所措。幼儿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职业生涯规划,以顺利走出高原状态。

(一)端正发展态度,重视规划作用,认识规划意义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就要重视规划的作用,认识规划的意义。重视规划的作用,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语,而是需要关注和了解有关职业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只有真正去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真正懂得如何进行自主职业生涯规划,在实践中去体会自主规划的价值。此外,适当的理论知识可以在困顿时候给教师发展提供支持。笔者访谈的一位发展受挫但重新规划得当的教师自我总结道:“我当年读在职研究生时,因为没有学前教育专业可选读,只好读了教育管理专业,因此接触了职业管理的一些知识,当时没觉得有什么用。后来,我续聘园长不成,被调去当了教研员,在职业发展最失落的时候,想起了以前学过的这些理论,我就用它们来指导自己眼下的情况。我现在的工作被规划得井井有条,还带动了我教研团队里的幼儿园老师们一起发展。”

(二)树立职业理想,养成规划习惯,制订长短期规划

认识到规划的价值之后,教师应结合园本情况,制订出目标清晰、阶段分明、持续连贯、措施具体的发展计划,并及时调整,校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偏差。一位中年幼儿园教师叙述了自己走出“职业高原”的经历:“度过新手教师阶段后,我就一直处于发展茫然的状态。我是我们幼儿园的第一个本科生,但技能技巧不如专科毕业的同事,也看不到超越的可能,整个人也没有方向。后来,在一次评‘市教学新秀’的理论考试中,我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觉得自己不再一无是处了,开始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了信心。有段时间我们当地提倡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我所在的幼儿园连续两年面向市级交流开放。我由于积极参与区域活动的课题,也两次在公开活动中交流了自己的文章,对开展区域活动的理解和总结获得了大家的好评,这也许是本科生理论功底扎实的体现。现在想想,后来的发展还是得归功于本科学习。我把自身理论优势和园本教研联系了起来,重新找到了自信。”只有设立的目标与现实远近相宜,对自身的优势、劣势有客观的评价,对环境中的支持因素和阻碍因素采取正确的认识,才能实现个人发展成效最大化。

二、自觉提升策略

“职业高原”的出现与个人素养的不足有着密切关联,教师遭遇的“高原”问题表明他们在相关方面的素养尚待提高。提高个人素养可以从内部增加对“高原”现象的“免疫力”。个人素养包括性格、举止、语言、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知识涵养、艺术修养等。塞尔伯在《教室危机:美国教育的重建》一书中指出:教师发展的困顿,正是由于只着眼于专业培养,而忽视了培养全面素养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提高个人素养如同深根滋养,让心灵成长、意志坚定、思想自由、德行正直,这是帮助幼儿园教师获得教育本质和自我发展的深厚基础。

(一)通过健全生命提高个人素养

只有一个自身健全的生命才可以去引导、影响别的生命,因为教育“是对人心灵的‘唤醒’”(狄尔泰)。[1]因此,幼儿园教师本质上需要达到高素养标准,才能对幼儿起到榜样、引导的作用。正如齐美尔指出的:“生命过程就是不断保持生命自身,不断壮大、发展生命自身的过程。但是生命的含义不仅在于此,它不仅创造更多的生命来时时更新自己,而且从自身创造出非生命的东西,这些东西又具有他们自己的规律和意义。”[2]一位特级教师的经验之谈也表明充实自己的重要性,她说:“幼儿园教师要从各方面充实自己,要会玩。学习不只局限于专业,也是玩的过程。幼儿园教师的兴趣爱好要广,很多知识在幼儿园工作中可以用到。现在幼儿的生活空间扩大了,认知范围扩大了,而且幼儿的发展是动态的、创造性的,教师如果知识面狭窄,素质不够,就很难胜任工作。比如我们园的孩子问:‘为什么水杉树的树头都是朝东的?’‘马路为什么要做成硬的?’对孩子的这些问题,教师的回答就要有道理,能力强的教师还可以帮助孩子设计实验。再如我们园的大班‘野营’活动,第一年办时,我们让孩子自己想需要带什么;第二年办时,我们让孩子进一步思考自己哪里做对了,哪里做得不对;第三年办时,我们让孩子再想想野营中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孩子想的内容很多是老师想不到的,如‘踩到屎粑粑怎么办’这种问题。我们还让孩子们自己想解决办法,他们会想出‘看着路好好走’‘到草地上蹭蹭’‘找树枝挑掉’等多种办法。这个过程既帮助孩子提高了能力,又促进了教师自身教育理念的转变,而且每年对同一个活动进行不同的设计,让教师们觉得课程永远在变化,还有发展的空间和动力,自己只有不断学习跟上,才会有进步。一些教师在工作中能轻松自如地进行领域渗透,能对不同幼儿做出不同的适宜反应,能通过课程的开展实现自己的发展,这样就不会感到负重在身,不会出现高原现象,反而能体会到工作的乐趣。”

(二)通过职业追求提升个人素养

自然生命的存在是与精神生命的存在统一的,因此幼儿园教师的个人素养也是与职业追求相统一的。职业的选择和维持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前提,但是客观的职业和内在的素养不是冲突、矛盾的,可以展现双重价值。一位特级教师叙述了个人素养和职业追求之间的互动作用:“21世纪对人才素质有新的要求,我会对照这些要求反观自己的工作。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能力要求,我就创建了‘生活、学习、做人’园本课程,在课程实施中注重活动类型的多样性、活动环境的开放性、活动模式的创新性、指导策略的应变性,带领老师们一起践行,一起成长,促使老师们不断掌握新的技能,同时为了保证课程与时俱进的生命力,而要求老师们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能够开发新资源,不断丰富课程,从‘教书匠’变成‘智慧的工厂’。”

(三)通过教育生活提升个人素养

生命哲学关心生命体验和生命意义,教育生活不应囿于职业生存,需放眼整个生命历程,展望生命的美好。一位女教师的经历就很有启发,她说:“我做幼儿园教师前曾是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心理老师,对儿童心理知识有一定积累。后来我到幼儿园工作,去一个班,用眼睛一‘掸’,对孩子的大致状态就很有数了,因此我的建议对家长很有指导作用,家长对我产生内在的信任,这对我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认为要做好幼儿园教师工作,不能仅对专业感兴趣,要对整个教育生活感兴趣。我做过教师、班组长、年级组长、园务会主任、园长,我现在做总务,做总务也是对专业经历的丰富。带班时只了解教学,经过这么多岗位的历练,对幼儿园的业务从上到下都会,退休后也有人请我去指导。我认为所有的经历对人的成长都是一种铺垫。”教师要在生命观体系下看发展,从生命内化的角度探索发展的内部可能,才不会因理性而遮蔽完整生活的意义,从而让自己诗意地生存和发展。

三、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升腾不断前进的希望。《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里提出幼儿园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 在终身学习思想的指导下,幼儿园教师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长期学

幼儿教师要在思想上打破一次学习定终身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观,将终身学习看作常态化需求。发展是长远的、终身的,因此受教育时间也应具有终生性,长时学习才能实现长效发展。职业高原的本质就是发展的停滞,而不断学习正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如一位年近八旬的特级教师,以自身的经历和思考践行了这一思想:“我1960年中专毕业就到幼儿园当了教师。做教师是前三年糊涂做,后三年开始懂,再三年熟练做,整个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逐步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和习惯。1982年,我已经工作多年并当园长了,但还主动到南京师范大学进修听课,学习改革开放形势下幼教的新理论、新知识。作为教育者,需要不断学习,才能动脑筋去思考。比如改革开放后,各种教育理念扑面而来,新课程层出不穷,我们园已搞的综合课程还要不要搞了?我就先看,而不是盲从新口号。我多方学习,发现新思想与我园课程不相违背,没有必要另立山头,可以加强已有的,兼容并蓄。所以我园的综合课程坚持了30年,其发展是一个继承、改革、创新的过程,人家学我的经验,我又不断创造。我觉得还有必要继续研究下去,园本课程应跟随儿童成长的节拍而调整。我从教一辈子,不停地学习、思考,研究新出现的问题,退休后还是定期去各个分园,与年轻老师学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仍在继续。我还跟在专家后面到处去学习,学习要伴随一辈子!如果勤于学习、思考,就会前进。”坚持不断地学习,才是“源头活水”,才能促进教师不断地突破一个个“高原”。

(二)主动学

幼儿教师在行动上要改变被动等靠的现状,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为要旨,重视教育内容的实用性。知识结构落后是导致“职业高原”里的“专业高原”的重要原因。幼儿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将培养、培训从点状拉伸为线状,保持学校教育与在职教育阶段的有机联系,主动争取发展契机,这也是应对我国当前幼儿园教师培训机会不均衡现状的有效办法。在实践中,幼儿园教师需要很多的实践能力,如自我学习的能力、设计课程的能力、评价幼儿的能力、调整教育方案的能力、组织多种活动的能力、个别教育的能力、与同事协调的能力、开展家长工作的能力、与社会交际的能力、创建环境的能力、总结工作的能力、反思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获得主要靠教师保持学习的敏感度和主动性。一位优秀教师的经验是:“我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记录了大量的学习心得、教育笔记、读书摘抄,通过这种方式,帮助自己很快成了称职的教师,而且能够辅导其他教师。”另一位特级教师的经验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打开国门,国外各种新经验迎面而来,我协助老园长收集来各种资料,一起学习,很早就建立了研究意识。后来又主动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主持的多项课题研究。在园本课程探索阶段,主动学习了建构论、系统论、行动研究法等;在园本课程体系建构阶段,又学习了课程论、陈鹤琴教育思想、发展心理学、课程评价论等;在园本课程发展阶段,又学习了多元智能理论、瑞吉欧教育思想。”可以看出,只有主动地学习才能获得必需的能力,跟得上教育发展的步伐,促进自身的成长。

(三)处处学

幼儿教师应灵活利用各种方式和地点进行学习。学习不应受限于原有学校教育,需要通过多种学习弥补已有学校培养的不足,并完善在职培训的功效。幼儿教师应摒弃教育囿于学校和培训场所的思维限隔,忽略校内与校外、工作与学习的界限,将学习与工作、生活场景融合起来,通过在场学习、处处学习,突破“高原”,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终身发展。一位特级教师总结道:“我鼓励园里的老师们通过多渠道来学习,如看电视学习、听讲座学习、去医科大学旁听儿保知识。每名新教师来园都会收到一支笔、一本学习笔记、一本保教心得笔记,这是鼓励他们到处学习,随手记录,从而养成爱学习、勤动手的好习惯。处处都有学习点,比如我在某次技能大赛中看了一节叫作 ‘怪婆婆’的示范课,上课的小老师提到了一个新名词——‘波点组化’。我不懂是什么意思,就虚心去问参赛的小老师,这样我就懂了。有些老师以为在幼儿园小、中、大班带班转了两轮,就熟悉幼儿园工作了,其实,儿童现状、教法、教材选择、家长工作方法等都在不断变化,都要不断研究。”在日复一日的教育生活中,教师要有学习的敏感性,抓住学习契机,在解决一个个疑问的实践过程中,获得持续发展,走出“职业高原”。

【参考文献】

[1]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00.

[2] Georg Simmel. Fashion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57,(06):541-548.

本文系江蘇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新时代江苏幼儿园教师职业发展高原现象的特点及对策研究”(编号:18JYB001)、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学前儿童意外伤害认知的教育干预研究”(编号:B-a/2020/01/27)、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改课题“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高原职业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