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期师生关系模式对课堂教学的良性推动

2022-03-28 05:07韩晓燕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班主任

韩晓燕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自古就有师徒如父子的格言,把老师的地位看得崇高无比,老师也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社会各界的尊重,尤其是在学生心中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让学生望而生畏,这样的师生关系曾几何时让莘莘学子敬而远之。敬在心中,远在行动,这种师生关系势必会让学生躲着老师,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影响教学效果。新时期,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学生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断增强,教师的中心地位也有所动摇,昔日的敬重不在,甚至出现公然反抗。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这种特殊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如何改善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利用和谐的师生关系促有效的教学,作为职业高中的一线教师,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深入学生,到学生中去

学生是先喜欢老师这个人,然后才会喜欢老师讲的课和提供的教育。成功的教育,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沟通质量。以往的师生关系都是教师高高在上,学生敬而远之,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的义务是學,师生之间很难产生教和学之外的第三种互动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曾经,由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恨我们的班主任”,原因很简单,是每次调位置都把她安排在后三排,每次正想下决心努力学习时,一想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偏见,就有点自暴自弃,直到有一天其他科任老师找这位同学谈话时,她倾诉了自己的心声。随即,她的心事被转达给了班主任,这位班主任也比较“宽宏大量”,主动找这位同学谈话,原来她的心结不在于位置,而在于班主任对自己的偏见,班主任也为自己一时的疏忽道歉,自此以后,这位同学学习上有了惊人的改变。可见任何时候,师生之间的沟通都是必要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放低姿态,主动沟通学生,教师的主动一定能换回学生百倍的心理回应,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做学生的知心人,而不是监督者

新时期,随着社交通信媒介的发展,社交通信媒介也广泛应用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通QQ群、微信群交流也变得非常方便,本以为这是很好的交流方式。有一次,偶然听到一个学生说起:我们班有两个QQ群,一个里面有老师,另一个里面没有老师,有老师的群用于日常学习生活沟通交流,没老师的群是班级小号,同学们可以聊一些“悄悄话”,当然这些悄悄话是防止老师窃听的,甚至是老师的一些“花边新闻”和对付老师的“绝招”。听了这些,我一惊,原来学生都还对老师“留一手”啊!本以为自己的苦口婆心,谆谆教诲应该得到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却不想换来的却是学生的抵触,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成了学生的监督者,这样,我们失信于学生,我们的主导地位势必会动摇。因此,要将心比心,做学生的知心人,而不是监督者。

三、要赏识每一个“不完美”的学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和不足,当然学生也是如此,我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职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文化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这些都是历史性问题,长期以往,造成了他们严重的自卑心理,进而产生叛逆的思想,面对这些学生,我们不能以一贯的评判标准来对待每一个学生,有的知识水平差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强;而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卫生习惯很好;有的学生虽然学习程度不好,但是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当然,在我们的课堂上不乏有这样冥顽不化的钉子户,由于长期得不到老师的赏识和器重,自暴自弃,对老师产生抵触心理,对老师的教诲滴米不进,原苏联学者维果斯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最近发展区”,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更要发掘他们的潜力,从思想上转化他们,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彻底地转化他们。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未来,不管他是杰出者,还是普通人,只要善良正直勤劳,都是我们的骄傲。这一观点颠覆了我们许多教育者固有的观念,正如陶行知所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做真人。

四、让学生相信你有“两把刷子”

一直有这样的传统观点“要给学生一碗水本人就得有一桶水”,在这里,教师的作用就是传授知识,而学生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但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学生要一碗水,教师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接收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通过网络、数字媒体,学生获取的知识要远远超出老师的预期,这种情况下,老师就算学富五车,也难以说他知晓天下,因此,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充电,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如果教师对自己所教的专业知识驾轻就熟挥洒自如,那么他的课堂也必将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个人也必将受到学生的爱戴。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师生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师生发生冲突亦是难免的,教师只有在处理好矛盾冲突的时候,才能建立起好的师生关系。新时期新形势下,人们应该转变之前的观念,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的,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可以是不平等的,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更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这样的师生关系可谓是敬而不远,又和谐平等,教师既受到学生的尊重,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只有师生之间心理相容,相互接纳,有了真挚的、至爱的情感,学生才能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和积极的人生体验,逐步完成自己健康向上人格的建立。当然,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自主的尊严和心灵的成长,他的人生价值和专业素养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和升华,才能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戴和由衷的敬重。

参考文献:

(1)师生沟通的艺术,屠荣生,教育科学出版社

(2)上课的变革,刘家访,教育科学出版社

(3)美育基础,李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4)情绪管理,曾仕强,齐鲁音像出版社

(5)教育的智慧:做个好老师并不难,李镇西,青岛出版社2014年7月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班主任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我的班主任①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