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若彩虹

2022-03-28 00:00朱赫
美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爱恋朱莉梧桐树

朱赫

《怦然心动》是由美国导演罗伯·莱纳执导、2010年在美国上映的一部儿童电影,它围绕着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和一棵梧桐树讲述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浪漫深刻的青春校园恋爱故事。青春的爱恋是成长中令人怦然心动的催化剂,孩子们被吸引、追逐爱的过程也正是探索自我、建构自我的过程,这也正是影片最触动人心的地方。

影片分别以男、女主人公的视角讲述同一段成长经历,以交叉叙事的方式呈现,观众可以在他们各自的内心独白中体会两位不同性别角色内心细微的情感变化,其中包含着青春成长中的欣喜、困惑与烦恼。通过分析这部经典影片,我们不仅可以在光影中感受到青少年初遇“爱情”懵懂青涩的情愫,更能在其中探索“爱”与“成长”的内核。

与大部分同类型电影利用成长伤痛建构矛盾并推动情节叙事不同,《怦然心动》主要呈现的是男、女主人公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成长与体悟的过程。朱莉对布莱斯的喜欢缘于“那双清澈的眼睛”,那青涩红晕中迸发出的火花、那把世界一切染上光辉的爱意让朱莉从那一刻起突然明白,原来一个人可以美好成这个样子。她为一双眼睛着迷,不厌其烦地像一束光追着布莱斯跑。

梧桐樹作为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治愈力的意象伴随着朱莉的成长,引导着朱莉在对美的追求中一步步认识到美的表象与本质之差,并逐渐形成了成长新世界中“爱与美的法则”。朱莉改变了看世界的角度,感知到身边的人与事物的多样与奇妙,学会了从事实出发,去审视那个内心远不如他的外表迷人的男孩是否还值得“爱”。在对“爱的追逐”中,在以成熟的视角洞察到的爱与美里,她不盲目、不卑微,以一棵树的姿态守护自己的感情、守护最本真的自己,朱莉追逐爱情的过程也是她在成长中自我完善的过程。

相较于朱莉的积极主动,布莱斯略显被动怯懦的性格则更像是少年时期的我们,在接踵而至的流言与非议中,只顾着躲躲闪闪,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份“爱”。他常常忽视自己真实的内心,也忽视了那份彩虹般绚烂的感情。而布莱斯对“爱情”转守为攻的转变过程,也正是他不断诚实勇敢地面对自己内心成长的过程。在一次次的逃避与纠结后,在那个发现朱莉身上迸发出彩虹光芒的瞬间,这个瞬间像一束冲刺的光,击破了怯懦躲藏的堡垒,释放了感知爱与温柔的内心,推动着布莱斯去勇敢地在朱莉家的院子里种下那颗小梧桐树。这棵萌生着幼芽的梧桐树是他成长之路的里程碑,承载着一个小男孩在爱里的成长与蜕变。

影片除了这段真挚、柔软的青春爱恋,还讲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在这段看起来并不完美的“初恋”里,朱莉的父亲尊重她情窦初开的感觉,只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适时加以引导,用一种更委婉、更巧妙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其中的人生哲理,修复她的心灵感受。正是在父亲的启迪下,朱莉能够坚定勇敢地向布莱斯表达自己,在伤及自尊时懂得自省与保护。青春期恋爱的问题总是在争执中涌动,家长、学校视其为洪水猛兽,学生也在遮遮掩掩中将这个问题变成了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孩子们对青春爱恋的好奇成为众多心理研究的课题,所以面对“早恋”这个问题,或许我们可以更加坦然地去面对。

影片将两个孩子青春萌动的过程展现得真实、清新。观影时,人们可能会习惯性地使用“爱情”“早恋”等标签去定义这种关系,但我愿意把它简单地理解为两性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地相互吸引、彼此点亮。他们在家人的引导和帮助下变得勇敢自信,学会了如何去爱,而正是这段关系让他们慢慢改变,彼此吸引、彼此成就。其实青春时期遇到爱、遇到吸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审视这份爱。所以一味地围追阻拦并不是保护,像电影中所说“换一种方式看世界”可能会有不同的惊喜。从爱出发,走进生活里,一棵梧桐树带给朱莉探索爱与美的能力,一次交流带给布莱斯诚实面对自我的勇气……那么不如开启一场关于爱的教育,用一种更温和的方式走进这个暖暖内含光式的存在。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光影未来计划”项目组)

猜你喜欢
爱恋朱莉梧桐树
失败也是收获
写信的梧桐树
一颗水晶球
梧桐树下
小梧桐树的烦恼
蜡和烛芯的爱恋
铁母鸡
一棵梧桐树
爱恋
杀人真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