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与发展潜力
——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

2022-03-30 09:28李国庆张文秀任雨涛
时代经贸 2022年3期
关键词:出口额潜力农产品

李国庆 姜 丽 张文秀 姜 宁 任雨涛

(1.云南师范大学泛亚商学院 云南昆明 650032;2.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9)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拓宽,农业经济发展及贸易化进程不断提高,为农产品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由2010年的1219.6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468.3亿美元,增长2.02倍(数据来源:中国农村农业部)。除个别年份以外,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均以较高增速水平增长。2020年,出口总额为760.3亿美元,同比减少3.2%;进口总额为170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0%;贸易逆差为947.7亿美元,同比增长32.9%。由以上数据观之,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极度不平衡,贸易逆差现象严重且呈逐渐扩大趋势。为此,本文对出口贸易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我国出口结构平衡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总结并归类相关学者的研究思路。何敏(2016)将RCA指数和TCI指数用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竞争与互补当中,对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效率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郭楠(2016)则从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的效应方面对中国与东盟各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和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深入研究;谭晶荣(2016)以贸易便利化为核心对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情况进行了探索;谢涛(2017)以1995-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数据设立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并在其中加入国家间的距离及交通等研究因素作了相关探讨;王品飞(2018)引入TC、RCA、ARCA指数分析2000-2016年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效率,分析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曹安(2018)是将人口、政治、地理距离、贸易相关基础设施等因素借以随机前沿的贸易引力模型,对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效果展开研究,从而揭示了清关程序的效率、经济的自由指数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作用效果。

现有大多数文献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分析,在人口、汇率、GDP等常规变量的基础上,本文加入耕地面积、农村人口占比等新的变量研究我国农产品出口量排名前十位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并以此设立贸易引力模型,探寻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以期通过各因素影响程度寻找合适的贸易伙伴,实现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农产品出口规模及构成。如图1所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为785.7亿美元,同比减少0.9%;2020年出口760.3亿美元,又有所下降;而进口总量却逐年增大,2018年粮食进口总量1.15亿吨,2019年为1.11亿吨,2020年达到1.4亿吨,超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对2025年中国粮食缺口将达到1.3亿吨的预测。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呈现出以进口为导向、出口额逐渐减少的发展趋势,这表明我国的粮食缺口逐渐扩大,从而造成了出口贸易的逐渐巨大逆差,因此对出口贸易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 1 2010-202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单位:亿美元)

农产品出口品种与主要流向。我国出口农产品品种的突出特征是品类相对集中,小麦、大米、高粱和玉米这四种粮食产品的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比重较大。受距离、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亚洲与欧洲国家成为我国的主要贸易对象,其中对亚洲国家的农产品出口额占总额的比重较大,像对日本、韩国在2020年出口额占到了前十位国家贸易量之和的19%,对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的出口额也占到了前十位国家贸易量之和的10%左右。科技进步改善的交通条件,削弱了距离对贸易的影响,这使得我国的农产品对距离较远国家的贸易程度加深,例如对美国、德国的出口额分别占到了我国农产品前十位国家贸易量之和的15%和4%。如图2所示,从我国农产品2020年的流向来看,农产品主要出口到亚洲国家,有少部分出口到北美洲和欧洲,农产品出口的市场有很大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

图2 202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前十位国家占比

农产品出口贸易优势。首先,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的进出口总量较大,使得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具有较高地位,对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也相对较大;其次,我国总耕地面积位居世界第四位,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不断攀升,且气候状况适宜农作物生长,这为农产品的生产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从而为农产品出口贸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且农村人口占比较大,这使得中国形成巨大的农产品销售市场,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农业劳动力优势,这两项优势作用以及有利的贸易政策,为其他国家与我国进行农产品贸易往来提供了强大的吸引力,并为世界农产品贸易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出口影响因素及模型分析

(一)变量分析及引力模型设定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受诸多因素影响,且影响因素之间错综复杂,本文设定贸易引力模型,以农产品出口额为被解释变量,经过多次尝试,最终选取我国十大主要农产品出口贸易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距离、实际汇率、耕地面积、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与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例,以及该进口国是否与中国接壤等十个因素为解释变量,以此来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

本研究构建引力模型对数形式分别如下:

模型一:

模型二:

模型三:

在上述回归方程式中,j代表农产品的进口国,t代表时间,EXP表示我国在t时期对j国出口的农产品总额。影响因素包括:GDP与POP为不同时期农产品进口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居民人口总数,不同生产水平和国民规模对进口农产品需求在数量与种类上存在较大差异;DIS表示为中国北京与进口国首都的地理距离,反映两国之间的运输成本,若运输成本较高则会导致贸易阻碍的形成,不利于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预测相关性为负相关;Exr表示在不同时期j国货币兑换人民币汇率,本币贬值则本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有利于农产品出口规模扩大;Agr表示不同时期的耕地面积,需要与App、Nv等因素共同分析;App与Nv为不同国家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与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例,一国的农业生产规模对该国是否进出口农产品有正负的影响;X是虚拟变量,指出口国是否与中国接壤(BD),若与中国接壤则虚拟变量取1,否则为0; u是随机干扰项,均值设定为零,测度随机误差或随机性因素。考虑到模型方程形式与稳定性,选用似然比检验来最终确定方程元素的选择。

(二)引力模型预期及回归结果分析

由表1可知,模型系数输出结果同预期估计基本一致,出口总模型中R=0.823,较为接近1,拟合效果较好。由表2可知,在诸多影响变量中,DIS(距离)与BD(是否具有共同边境)为负相关,其他解释变量对出口额均是正向影响。其中,BD与预期不相符合,在中国农产品出口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中,接壤国家只有俄罗斯和越南,二者农业基础较为发达、拥有广阔的耕地面积、种植环境优良且丰富劳动力,特定农产品进出口数额较大,两个国家与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不完善,主要依靠铁路与公路运输,由此,产生的贸易成本高于采用海运运输的日本、马来西亚等。

表1 模型输出结果

表2 模型变量分析

第一,地理距离对农产品出口具有阻碍作用。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每增加1%,会导致出口降低3.08%,并且因为农产品本身体积较大、价值较低且运输条件要求高,出口额对距离因素反应敏感,影响作用显著。

第二,进口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规模越大,进口农产品规模就越庞大。国内生产总值反应了一国的经济规模与潜在的贸易需求及供给能力,进口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每增加1%,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量增加1.84%和0.36%。世界人口增长率逐年下跌,由2010年的1.203%降低到2020年的1.036%,人口数量增长缓慢对农产品进出口的促进作用也在逐渐减弱。

第三,汇率贬值对农产品贸易具有促进作用。人民币实际汇率每贬值1%,会导致与进口国家的农产品出口额增加0.54%。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收入弹性都偏小,汇率对其影响较小。

第四,进口国耕地面积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与预期一致,同出口额呈负相关;农村人口占比的作用同样与预期相符合,呈正相关。耕地面积每扩张1%,会导致贸易国农产品进口额减少0.71%;农村人口占比每增长1%,会导致贸易国农产品进口额增长1.15%。广阔的耕地面积与丰富的劳动力是决定一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因素,伴随着科技进步、农业种植技术提高及机械化种植的普及,技术水平的先进与否进一步决定了农业的产值创造,耕地面积与劳动力水平对其的影响逐渐减弱。

第五,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例与出口额呈正相关。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例每增加1%,出口额会增加0.59%。农业总产值反应一定时期内的国家农业生产的总规模,受机械化水平、劳动力、有效耕地面积及资金投入等因素制约,农业较于工业来说,预期产值不高且最终利润较低,因此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

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分析

通过贸易引力模型结果对贸易潜力进行估算,是测算两个国家间贸易潜力的重要途径。在潜力评估测算中,本文采用刘青峰和姜书竹(2002)的贸易引力模型评估方法进行贸易潜力分析,根据我国对相关国家2010-2020年农产品出口的实际平均值与农产品出口的模拟平均值之比,将国家间的贸易潜力分为三种类型:若潜力值小于0.8,则该模型为潜力巨大型,表明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潜力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应该尽量排除双边贸易的障碍以促进贸易进一步发展;若潜力值大于0.8小于1.2,则该模型为潜力开拓型,表明两个国家虽然贸易往来不少,但仍有发展空间可以进一步开拓;若潜力值大于1.2,则该模型为潜力再造型,表明两国的贸易潜力已充分发挥,如果想再促进贸易就需要相关政策等因素刺激贸易增长(见表3)。

表 3 贸易潜力测算

根据表3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额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农产品的实际出口值与模拟值均处于0.98-1.00之间,属于潜力开拓型。其中,越南和俄罗斯的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最为突出,虽然俄罗斯和越南都是农业大国,俄罗斯更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整个俄国可用的耕地总面积高达1.23亿公顷;越南作为农业大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5%。但是,俄罗斯位于中国的北部,整体纬度高,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夏季时间短,一些对温度要求高的农作物缺乏;越南位于中国南部,整体纬度低,农作物主要是水稻,一些适应干旱、寒冷气候的作物缺乏。所以,我国可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借助同两个国家接壤的便利条件,继续开发进口贸易伙伴的出口贸易潜力,平衡两国间双边贸易量,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对2010-2020年我国同日本、美国及韩国等十个主要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影响最为显著的八项因素,构建贸易引力模型测算我国与该十个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十个主要农产品贸易国均存在较大的贸易潜力。粮食问题与国家安全密不可分,农产品进出口更是其中关键一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当稳定同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关系,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扭转贸易逆差。综合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强农产品竞争实力。大力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实力,是稳固中国同其他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的基础。为此,需充分利用本国土地资源与劳动力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重视农业发展,以提高农业总产出;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化农业,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大规模生产,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同时降低边际成本,在保障国内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把控进出口量,扭转贸易逆差;通过杂交等方式获得新品种,增加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以增强农产品竞争实力,在农产品国际贸易市场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二是消除贸易壁垒,深化农产品周边贸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贸易往来关系不断加强,各国因地理位置等关系结成各类经济同盟,内部成员国可享受相应贸易优惠政策,如关税优惠等。我国作为多个经济组织成员国,可充分利用贸易优惠政策,加强同内部成员国之间农产品贸易关系。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各国如韩国、泰国、越南等均为我国重要农产品出口国,可借助地缘关系发挥“邻里”优势,加强邻里间友好贸易,尤其是促进农产品贸易,增强经济往来。

三是利用政策措施,开拓农产品贸易市场。近年来,由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在相关国家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可在此基础上借助政策措施优先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充分利用现有经济贸易基础,为农产品贸易开拓新市场。对于已存在农产品贸易关系的国家,在保持现有贸易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贸易关系,可重点关注耕地面积少、人口多、贸易潜力大的国家,积极开发新的农产品贸易市场,实现贸易市场多元化,分散农产品贸易风险,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四是把握时代红利,推动传统农贸转型。在后疫情时代,“互联网+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方式必然成为传统贸易转型的重要方向。农产品对外贸易也可利用跨境电商这一有利武器更好地促进其发展,通过积极宣传加快建设中国农产品品牌。要贯彻落实国内、国外经济双循环政策,在政府等相关部门的监督与引领下,在促进国内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同时,加快落实涉农对外贸易跨境电商平台的建设。与此同时,要不断完善农产品新型贸易产业链,紧跟传统农贸转型步伐。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相应部门的技能培训并不断改善我国跨境电商通关手续,简化货物通关流程,提高货物通关效率,为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增长灌输新的动力。最后,于社会而言,我国应在各地设立跨境电商培训基地,积极宣传跨境电商相关知识,鼓励农村居民从事跨境电商行业。还要重点培养创新思想活跃、业务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人才,助推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相关行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出口额潜力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科比:写给17岁的自己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
农产品争奇斗艳
2014年4月1-15日越南胡椒出口额达7 830万美元
35
2014年第1季度越南农林水产品出口额达6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