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视域下城市纪录片的发展路径解析

2022-03-31 21:11孟昕林迅
传媒 2022年6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发展路径文化自信

孟昕 林迅

摘要: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各类新媒介技术之间不断的渗透与交织,城市纪录片探索了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发展路径。本文简述了纪录片产业的背景与现状,分别以形式、功能、市场三个视角探索了城市文化纪录片的发展新路径,并展望了未来城市纪录片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媒介融合  城市纪录片  发展路径  文化自信

城市是记录人类文明发展的容器,人类在城市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衍生出了城市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形态。城市纪录片的本质是利用纪实性的媒介形式去表现具有故事性的城市文化,其内涵可以被定义为是一种城市题材的事实记录。城市纪录片作为纪录片大类中的一个分支,内容本身将目光聚焦于城市中的社会状态、历史文化、人民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上,其强大的城市文化信息承载能力与城市形象表达能力,为人们感知与体验城市提供了方法。《奇妙之城》、《第一餐》等城市纪录片依靠独特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迎来了播放量与关注度的空前走高。其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以创新推动的内容矩阵、媒介技术、传播模式等城市纪录片发展路径的巨大革新。

一、城市纪录片产业的背景与现状

中国城市纪录片的整体发展轨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新中国成立之初,纪录片主要担负着宣传党和政府路线方针的重要使命。随着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对纪录片行业提出新的要求,纪录片的题材范围与拍摄形式都有了更大的创新与突破。21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外来的城市新居民对于自身城市身份认同的渴求,使居民对了解城市文化有了新需求。近几年,随着提振中华文化自信与建立文化强国的目标被提升至国家层面,城市作为文化的聚合体,其在文化输出方面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此背景下,影视作品依靠其直观、通俗、生动的表现方式,成为了传播效果优良的信息载体。作为城市与影视作品的共融体,包含叙事、情感、文化、传播等多种元素的城市纪录片,成为了城市形象塑造的理想选择。城市纪录片是以变动着的人类城市社会作为创作对象,通过展现和记录城市现象、发展规律、文化精神等,宏观地记录人类城市的发展与文化内涵。因其对于虚构情节的排斥,使得其可以最大限度地再现城市的原貌,并真实记录城市的客观状态。

随着城市纪录片行业在近年来逐步发展,其创作方面正在形成以中央电视台为主导,地方电视台与独立媒体机构协同发展的新模式。这种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中国城市纪录片产业模式,利用制播分离、主题招标、平台整合等一系列纪录片市场化举措,极大地拓宽了城市纪录片的创新发展路径。纪录片导演张同道在《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中表明,国内新媒体纪录片正在快速崛起,以媒介革新为导向的新型纪录片,正在成为影响纪录片行业格局的最大变量。与此同时,中国纪录片领域在市场化与产业链的发展程度上仍有较大不足,城市纪录片的经济价值仍需实践证明。在此纪录片发展的大环境下,城市纪录片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清晰把握其发展路径有助于城市纪录片紧随时代洪流,占得媒介发展的先机。

二、基于媒介融合的城市纪录片发展新路径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城市纪录片发展路径的把握需要从形式、功能与市场三个角度进行。

1.城市微纪录片带来的话语变革。传统纪录片视频体量大的特点使其观看渠道受限,有限的观众接触渠道也制约了纪录片的推广与传播;其播放时间长的特点则导致了传统纪录片无法适应当代观众普遍追求观看效率的新需求;传统纪录片“点对面”的单一性传播方式,因缺少对观看习惯变化的考量与传播方式的创新,导致观众缺少了自主性。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各种移动平台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传播模式正在影响纪录片行业的生态结构。具有非线性结构的微纪录片将纪实理念与专业影片的创作水准相结合,在传播中借助轻体量的短视频实现更具针对性的“点对点”传播,从而满足了观众对质量与效率的双重要求。

依托互联网进行的微纪录片创作具有个性化、多元化、传播快与成本低等优势,运用微纪录片表现城市文化的方式受到了媒体的广泛青睐。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意大利国家广播公司联手打造的,展现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百集微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就成为城市纪录片的代表。为了充分展现这两座城市,主创团队将丝绸之路的历史与现实浓缩在每集5分钟的短片中。每10集构成一个系列,第一季50集共5个系列。纪录片对长安与罗马恢宏的城市文化进行浓缩与符号化,再将其拆解为包含城市文化特征的小主题,并按照小主题的类别进行归类重组成大章节。通过每一独立小集的叙述,窥探长安与罗马城市中不同文化元素的同时,还运用章节主题将零碎的内容进行概括与总结。这保证了观众在观看时既可以看到丰富的城市文化内容,又不会感到内容混杂不清。

2021年的城市微纪录片《排队小吃》将洛阳不同种类的美食文化浓缩在三分钟的视频里。该系列城市微纪录片因其时间短、代表性强等特点,被邓亚萍等河南籍明星在微博上大量转发。轻量化的微纪录片小集可以通过各种短视频平台在移动终端传播与扩散,此方式在有助于创作者宏观把控逻辑与表述结构的同时,提高了城市微纪录片的传播效能。城市微纪录片中概括性的城市标志元素也有助于精简影片与归纳主题,相较于对城市文化面面俱到的纪录,象征性的符号倾向从整体概括城市的“形”,即把城市中代表性的概念与情感在一个可被传达与阐释的符号中具体化。

2.城市品牌化纪录片的价值增益。随着城市纪錄片新形态的不断衍生,其逐渐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在城市纪录片的传播过程中,观众通过对其中文化符号的观看、理解和共鸣形成对该城市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在记忆中对该城市特有的文化信息进行储存。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符码也有助于城市形成自己独特的形象与标签,营造城市品牌。2021年9月开播的城市文化纪录片《第一餐》就聚焦全国不同城市的早餐文化。纪录片通过对30个城市的早晨市井记录,展现各个城市的美食生态与人文风貌。纪录片以食物的美好表达城市的美好,诠释城市的魅力。该片以城市代表性的美食作为文化符号,串联起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等元素,从而体现了城市文化的独特性。

城市纪录片是展示城市品牌形象的有效方式。城市品牌的概念来源于西方的城市理论,美国营销学家阿什沃兹认为城市形象是人们对于城市信念、印象与观念的集合,是人们对于城市相关信息的联想与简化。城市品牌与纪录片的传播核心均在于对受众记忆的有力塑造,在一定程度上,二者实现了纪录片主题与城市形象的有机共融。由扬州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系列城市文化纪录片《指尖上的扬州》,收集了扬州城市中代表性的文化工艺,记录了扬州城内市民的生活场景。纪录片让城市文化符号与地理空間产生联结,二者共同构成了扬州的城市助记符,赋能于城市品牌建设。

3.跨媒介传播构筑全产业链模式。城市纪录片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城市纪录片的产业化为其持续提供动力。把握纪录片的意识形态和产业双重属性,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成为了城市纪录片发展的新要求。城市纪录片依靠其丰富的物质与精神文化内涵,可以利用新媒体播映与营销平台,并基于城市纪录片营造出的城市形象品牌,将纪录片分发至各种媒介平台进行深度开发,使其覆盖影视、周边产品、文学等多种产业。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一种媒介使用另一种媒介时,使用者就成为它的‘内容’”,依托技术革新而诞生的新型媒介作为“容器”与纪录片进行杂交,产生的化合物天生具有创新性、互动性与包容性。

例如,《指尖上的扬州》基于影片主题描述的扬州手工艺品,通过电商平台售卖与推广,从而以跨媒介传播拓展城市纪录片的影响范围,实现城市纪录片赋能城市经济发展。由苏州广电总台拍摄的城市纪录片《君到姑苏见》立足于跨媒介传播思维,分别为线上线下共同推出系列产品,其线上产品形式覆盖电视纪录片、新媒体短视频、融媒直播、H5小游戏、小视频等,线下则是主推通过提取纪录片中出现的苏州文化元素,进行设计优化而形成的文创产品。跨媒介传播赋予了城市纪录片多维度表现主题的能力,在横向增加城市纪录片与观众接触面的同时,在纵向上也加深了观众对城市文化的理解。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跨媒介传播形式不再是将城市纪录片放入一个个新的传播媒介中,而是要根据不同媒介的不同特性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并基于跨媒介的传播介质优化与融合,共同推进城市品牌整体的丰满,带动城市纪录片产业链的完善与发展。

三、城市纪录片的未来发展展望

在城市纪录片发展路径逐步完善的同时,市场的逐渐成熟,科技的不断渗透,媒介的持续革新等趋势,均为城市纪录片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城市纪录片创作、内容以及传播方面的展望,有助于其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并保持路径的先进性。

1.“纪录片+”改革创作模式。2021年是现象级城市纪录片集中出现的一年,城市纪录片内容对于观众的吸引力的提升,离不开摄制单位对其创作模式的探索。《奇妙之城》、《假装我们在城市》等“爆款”城市纪录片融合了综艺元素,在保证纪录片真实性的前提下,加入了综艺节目中的戏剧冲突感。《奇妙之城》采用了“纪录片+真人秀”的创作手法,突破了传统纪录片定义的边界。纪录片通过对明星作为“普通”返乡者回到家乡时的情感记录,展现了他们接地气的非人设形象和不同于聚光灯下的一面。这种发生在明星身上的强烈反差感,为该城市纪录片增添了极具吸引力的戏剧性。《假如我们在城市》则是以“纪录片+脱口秀”的形式带领人们走进纽约这座“世界之都”,纪录片以毒舌评论家弗兰·勒博维茨的视角游走纽约,记录她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和她对纽约生活的理解。新一代的城市纪录片展现出的对综艺元素中戏剧性和娱乐性的包容,为纪录片的跨领域融合做出了铺垫。未来,城市纪录片内容创作的边界,将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叙述现实,不同影视风格之间形式特点的交叉融合,将成为城市纪录片内容创新的新模式。

2.大数据赋能内容创新。媒介融合时代,城市纪录片创作者需要放下身段倾听与接受更多来自观众的“回声”,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城市生活与文化的亲历者,对城市的不同观点就是城市纪录片不断创新的本源动力。观众产生的数据是极具喜好指向性的,科技进步带来的数据分析与整合能力的提升,为大数据信息赋能城市纪录片的制作增添了可能性。依靠庞大体量的城市旅游数据、观众点击率、收视率数据,使探索观众喜好下的定制化细分领域成为可能。在未来,利用大数据分析,对观众的观看喜好进行量化,从而投其所好的拍摄观众“喜闻乐见”城市纪录片就成为可能。

3.交互功能拓展传播方式。科技创新拓展了城市纪录片的交互功能。现阶段的纪录片交互虽然可以通过社交平台与弹幕等方式实现,但其深度还略显不足,难以有效提升观众的参与感与体验感。城市纪录片《柏林24小时》已经开始进行了新的尝试,观看者可以按任何顺序与主题观看短片,从而构建自己的城市体验。交互影片与短视频碎片化的非线性叙事结构有着天然的契合度。生产者将内容字母化,每个观众都可以自主挑选自己喜欢感兴趣的“字母”,并组成属于他们自己的“句子”,最终得到他们对于城市独有的见解。未来,城市纪录片将在技术的帮助下引导观众进入更具沉浸感的城市纪录片世界,并通过叙事结构将纪录片整体包装,以产生连贯的体验。观众与城市纪录片之间会在播放中呈现不同的交互关系,城市故事与观众情感的交相辉映为城市形象的构建提供了新可能。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申健枫.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2]刘佳.中国城市纪录片研究(2011-2019)[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20.

[3]张同道.2019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7).

[4]刘屹.城市纪录片中的符号化叙事[J].青年记者,2014(02).

[5]史昕雨.纪实影像语境下城市品牌的打造[J].西部广播电视,2020(06).

[6]杨郑一.微纪录片《指尖上的扬州》建构城市记忆的实践路径与传播创新[J].当代电视,2020(08).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发展路径文化自信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