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父母学堂:区域推进婴幼儿家庭教育的实践

2022-04-03 14:49业冰马超俊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2年3期
关键词:社区教育

业冰 马超俊

【摘 要】在国家对家庭教育高度关注的大背景下,南京市玄武区社区进修学院从区域实际出发,立足自身优势,发掘教育资源,打造“85后”父母学堂社区教育品牌。“85后”父母学堂旨在转变年轻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增强育儿自信,提高亲子陪伴质量,在家庭、幼教机构和社区之间架起一座共育的桥梁。

【关键词】父母学堂;婴幼儿家庭教育;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23-0063-03

【作者简介】1.业冰,南京市玄武区社区进修学院(南京,210016)院长,一级教师;2.马超俊,南京市玄武区社区进修学院(南京,210016)教师,高级教师。

一、区域推进婴幼儿家庭教育的意义与目标

(一)区域推进婴幼儿家庭教育的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每个人所接受的教育首先都是从家庭开始的。社会成员最初的智慧启蒙和文化开蒙也肇始于家庭,因此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是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教育的重要论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21年通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也进一步明确了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法律责任等。

从现实情况来看,年轻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对家庭教育认识不足,重养轻教;亲子陪伴时间不足,陪伴质量低;缺乏育儿自信,教育责任担当不足;缺乏早期教养知识和技能。《0—6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调查报告》中指出,0—6岁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家长面临很多困惑和问题,需要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也指出:“以幼儿园和社区为依托,为0—3岁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指导。”基于此,南京市玄武区社区进修学院自2018年底开始着力打造“85后”父母学堂,在区域层面,协助专业的托幼机构和社区开展科学系统的培训,指导年轻的家长科学育儿,陪伴儿童幸福起航。

(二)区域推进婴幼儿家庭教育的行动目标

1.激发年轻家长的担当意识。

年轻一代的家长大多初为人父或初为人母,容易忽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和亲子陪伴。他们不清楚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不清楚亲子关系的培养应该趁早,不清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其他人所无法替代的。因此,“85后”父母学堂首要的行动目标就是要激发年轻家长对婴幼儿家庭教育的主动担当意识。

2.引导年轻家长掌握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现在的年轻家长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很乐于接受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但也容易生搬硬套,一味简单地“拿来”。不管是哪一种育儿理念,首要关注的应该是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子女的教育可以借鉴他人的方式方法,但关键要为我所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正所谓“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3.帮助年轻家长掌握科学高效的育儿方法。

在不正确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很容易走极端。一是过度娇宠,包办过多,剥夺了孩子自主意识确立和自立能力形成的机会;二是过度严厉,对孩子要求过高、限制过多。早期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过于严厉的教养方式会让性格倔强的孩子变得性格暴躁,让性格怯懦的孩子变得软弱顺从、胆小怕事等。

二、区域推进婴幼儿家庭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合作共赢,打造品牌

2018年年底,南京市玄武区社区进修学院立足区域发展优势,依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鼓励相关行业企业参与社区教育。引导一批培训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社会培训机构参与社区教育。探索开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共享模式,不断扩大社区学习资源供给”,经过多方考察、交流、遴选,最终决定与0—6岁儿童专业教育机构合作,打造“85后”父母学堂社区教育品牌项目,并将此专业机构确立为社区进修学院家庭教育课程基地。

经过3年多的实践,“85后”父母学堂深受年轻父母的欢迎,已逐步成为幼儿园认可、家长信赖的社区教育品牌。学院精心组织,采取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分层推进、逐步深入的方式开展系列家庭教育培训,每年培训家长、教师均在2000人以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85后”父母学堂还开展了多场线上培训,探索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实现了“父母学堂走进幼儿园,教师家长共筑同心圆”的目标。

(二)稳步推进,多措并举

1.宣传发动,让家长积极参与。

初期,我们主要是区域面上的培训,即依托学院家庭教育课程基地,定期开展主题式培训。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发布活动通知,在微信公众号上宣传发动家长前来学习,家庭教育课程基地组织婴幼儿教育专家授课,进修学院负责组织协调、宣传推广。

2.菜单培训,家园共筑同心圆。

2020年上半年,因为疫情,“85后”父母学堂尝试开展了线上培训,借助网络优势,提前了解家长需求,对接教育专家开展线上教学。2020年下半年,进修学院和家庭教育课程基地共同组织编写了家庭教育读本,免费发放给参培人员,供教师和家长学习。

为了让培训更有针对性,“85后”父母学堂尝试采取送教进园的培训方式,继续与专业机构合作,由他们聘请专家进园培训、巡回授课。送教进园的培训方式更加聚焦不同幼儿园家长的需求,促进同一家幼儿园家长就共性问题开展自主学习交流,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85后”父母学堂根据园方和家长的需求,采取菜单式培训的方式,为幼儿园提供了充分选择的空间。菜单式培训,拉近了幼儿园与家长的距离,培训的指向更明确,真正实现了家园共育,构筑起了教育的同心圆。

3.深耕培训,课程建设系列化。

2021年,“85后”父母学堂除了继续开展面、线结合的培训方式,还尝试探索在一所幼儿园进行深耕式培训,培训对象也从幼儿家长扩大到幼儿教师。在前期调研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我们选择南京市长江路小学附属银城幼儿园作为深耕培训实验点,学院首先组织教师、家长代表召开三方联席会议,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为他们量身打造系列化的培训主题,培训的内容直接指向个体的专业发展,关注教师、家长和幼儿。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培训,实现了培训方式的多样化,为家长和幼儿园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扩大了品牌的覆盖面。

此外,进修学院还组织区内优秀幼儿教师与学院教师共同编写符合我区0—6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特点的2.0版的家庭教育读本,收录区内教师的家庭教育研究成果和家园共育的典型案例,指导区内0—6岁婴幼儿的家长和教师用更科学的方法和更先进的理念培育儿童。

三、区域推进婴幼儿家庭教育的展望

经过3年的实践,“85后”父母学堂渐渐摸索出了0—6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培训路径,探索出了不同的培训策略,积累了0—6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丰富经验。一是帮助家长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丰富了年轻家长的家庭教育常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三是在社区、幼儿园和家庭间架起一座互通的桥梁,让家长走进幼儿园,让幼儿园了解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四是协助幼儿园开展个性化的特色园本培训,为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五是系统开发了0—6岁婴幼儿家庭教育课程,针对0—3岁和3—6岁两个阶段婴幼儿的家长开设不同的家庭教育课程。

一个孩子6岁之前的生长、学习、发育过程影响着其未来的发展。社区进修学院要指导父母把握好0—6岁婴幼儿的发育黄金期,掌握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做到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科学育儿。今后,我们还将在区域层面持续推广“85后”父母学堂,让更多的年轻父母受益。

首先,继续做好点、线、面结合的家庭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优势,将成熟的家庭教育课程做成微视频,放在网上供家长反复观看学习。

其次,定期组织线上直播,借鉴基础教育网络课的经验,在直播的过程中安排学员讨论、与专家对话等环节,增加学习的互动性,同时对直播课堂进行录播,方便学员回看,巩固学习效果。

再次,根据不同社区的特点,组建“85后”父母学堂学习圈,建设家庭教育学习共同体,由社区或幼儿园牵头,不定期地组织家长进行线下集中学习,将沙龙研讨、读书交流、主题分享、情境学习、实操等不同的學习方式引入培训。

最后,充分发挥教育联盟的优势,与跨地区的专家学者进行互动,分享学习资源,交流学习感悟,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85后”父母学堂的品牌影响力,在更大范围内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庄西真,等.社区治理与社区教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流动儿童社区教育模式的研究
基于社会治理创新的社区教育发展研讨
针对乡村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管理体系构建探索
社区教育对职业能力塑造探析
打造青少年教育品牌构建社区教育新局面研究
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现状研究
大连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