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家乡 感党恩

2022-04-03 14:49朱红霞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2年3期
关键词:党史学习红色基因理想信念

【关键词】理想信念;红色基因;党史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23-0068-03

【作者简介】朱红霞,南京市瑞金路小学(南京,210000)教师,一级教师。

一、教育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我们党从腥风血雨中走来,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国力越来越强盛,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家乡的变化也越来越大。

生活在和谐社会的小学生们对我党的艰辛历程和一代代党员的无私奉献的了解并不深刻。对于自己、对于家庭、对于国家,学生普遍缺少责任意识。本节班会旨在引导学生更深入、更具体地了解党的历史,激发学生对党的热爱之情,将家国情怀根植于学生的心中。

二、教育目的

认知方面:对党的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认识到家乡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

情感方面:激发爱党、爱国的热情,从而立志做一个对党忠诚、热爱家乡的小学生。

行为方面:不断砥砺自我,发奋图强,做一名爱党、爱国、有责任感的少年。

三、教育对象

四年级学生。

四、活动准备

教师方面: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视频资料。

学生方面:课前了解党的历史,搜集党的故事;了解家乡生活的巨大变化。

五、实施过程

(一)看变化、赞家乡

1.课前热身,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教师:同学们,刚刚这首动听的民歌里唱的是什么呀?是啊,家乡就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在每个人的心中,家乡是最美、最亲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我们的家乡——南京,感受南京的魅力。

播放城市宣传片《最好的南京》。

教师:在刚才的短片中,你看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组内讨论,小组代表上台发言。

2.回顾老照片,对比中感受变化。

教师:大家眼里的南京美丽、繁华,可是三十年前,我们的南京却是这样一副模样。

出示老照片:鼓楼、火车站、明孝陵、新街口、龙江、河西……

教师:看着这些熟悉又陌生的画面,你想说什么?

学生组内讨论,小组代表上台发言。

教师小结:的确,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家乡的楼变高了,马路变宽了,出行便捷了,设施更完善了。我们的城市建设变化大、家庭生活变化大、美丽校园变化大,我们的家乡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3.补充数据,交流中感受变化。

教师:老师还带来一组数据,相信在数据中你一定也能感受到家乡的变化。

(1)1959年2月5日,鼓楼广场扩建竣工,成为南京市内最大的广场。南京发展至今,已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市民广场。

(2)从2009年起,南京开始试行游览参观点免费开放日制度;2021年,南京共有45家景区参与免费开放日活动。

(3)根据目前的城市规划研究成果,南京轨道交通线网共17条:到2030年,南京轨道交通线网将由7条地铁线、8条市域快线和2条轻轨线构成网络(线路还在优化调整之中)。

(4)2006年8月14日,南京市政府宣布:从当年秋季学期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50多万名中小学生全部免除杂费、信息技术费等六项费用。本学期我们的作业本和综合实践活动费只要80元。

(5)2008年,南京当选为全国教育满意度最高的城市。

…………

教师:看到这些数据,你想说什么?

学生组内讨论,小组代表上台发言。

教师小结:是的,南京的各个角落都有“变化”走過的痕迹。看着这一个个数据、一项项美称,身为南京市民的我们,肯定更为自豪。

【设计意图】利用歌曲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家乡的美好。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变化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切身感知家乡的变化。

(二)寻根源,知党史

1.夸夸我们的党。

教师:同学们,看着这万千变化,我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而这份激动与喜悦又是谁带给我们的呢?让我们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答案吧!

播放视频《光辉的历程》。

教师:现在,同学们知道是谁带给我们这份激动与喜悦了吗?

学生:是中国共产党。

教师:灾难深重的岁月里,是谁让人们看到了光明?是谁让人们翻身做了主人?是中国共产党!和平建设的年代里,是谁带领人们走上康庄大道?还是中国共产党!所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更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学生合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重温党的历程。

教师:对于共产党,你了解多少呢?谁能告诉我党的生日是哪一天?

学生:7月1日。

教师:(出示中国共产党党旗)同学们,你们认识这面旗帜吗?中国共产党党旗的底色为红色,红色象征革命,黄色的锤子、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教师介绍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

3.再现党的形象。

播放视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

教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彰显了我们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雄心壮志。

学生表演诗朗诵《七月的天空》。

教师小结: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枪林弹雨里,挺起的是共产党人不屈的脊梁,血雨腥风里,始终坚守的是共产党人崇高的信念。

【设计意图】从党的成立、发展、成熟到壮大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对共产党进行深入了解。通过观看大阅兵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三)颂党恩,跟党走

教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出示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神舟飞天、奥运会、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等相关图片,教师进行简单介绍。

教师:如今,时代的接力棒已传到了我们手里,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历史交给我们的神圣使命?

学生组内讨论,小组代表上台发言。

学生表演诗朗诵《中华少年》。

教师: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严于律己,从自身做起,增强我们的爱国情怀,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学生齐诵《少年中国说》。

教师小结:同学们,未来是我们的,在我们的手中,祖国会更加美好。我们应该感恩,感恩祖国如此强大,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恩我们的党是人民群众强大的支柱,感恩有这样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大家庭。我们要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国家会越来越强大。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党有了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基础上,介绍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在最后的《少年中国说》齐诵中,奠定课堂整体基调,进一步激励学生做一名爱党、爱国、有责任感的少年。

六、活动反思

本次主题班会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历史,激发对党的热爱之情,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积极参与活动,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去。本节班会的主题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但学生通过此节班会,对党的认识得以提高,情感得以升华,达到了预期目标。

猜你喜欢
党史学习红色基因理想信念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研究综述
试论当代大学生党史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试论当代大学生党史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