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氨基酸脂质体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用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作用价值

2022-04-03 08:08肖益伟雷磊张新合
中外医疗 2022年32期
关键词:创口脂质体表皮

肖益伟,雷磊,张新合

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烧伤整形科,福建厦门 361003

烧伤主要是指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火焰、高温、气体、热液、炽热金属固液体等物质,从而引发的组织损害,且主要损害范围为人体的皮肤以及粘膜[1]。在烧伤治疗中,现代医学会按照病人的烧伤面积和烧伤程度来为患者的创口进行分级。而作为重度烧伤类型的深Ⅱ度烧伤,无论是治愈还是疤痕修复,都需要较长的治疗期[2-3]。深Ⅱ度烧伤所带来的痛感也相对较大,且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4]。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是烧伤患者修复的常用药物,不过单独应用时,因存在个体差异性,药效有一定不足。对于烧伤修复,氨基酸类制剂(全身用)的相关研究已经较多,而这一类药物局部外用的研究相对较少[5]。在现阶段的研究中,相关医疗机构已发现复方氨基酸脂质体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上述烧伤有明显的治愈效果[6],鉴于此,为了验证两者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随机选取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2020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10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以不同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10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测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8例(5例为大面积烧伤),女22例;年龄29~51岁,平 均(41.32±5.47)岁;平均创伤面积(3.45±2.87)%;病程(17.62±11.34)d。观测组中男24例(7例为大面积烧伤),女26例;年龄31~54岁,平均(42.14±4.37)岁;平均创伤面积(3.28±2.45)%;平均病程(18.12±10.45)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已经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数据使用权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许可。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烧伤只涉及患者的真皮浅层且生发层受伤程度在可治愈范围内;②症状符合烧伤判断标准的患者;③轻度感染患者、部分伴有水肿患者。

排除标准:①本身有免疫功能缺陷患者;②身体组织修复功能障碍患者;③非深Ⅱ度烧伤且较深层的烧伤患者;④不符合烧伤判断标准患者;⑤36 h内的新发病例;⑥严重肝脏功能受损患者;⑦具有精神障碍或者自残倾向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展开补液、抗感染及抗休克处理,并以0.5%聚维碘酮及灭菌注射用水,对创面进行清洗、消毒。在清创之后,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方法治疗。

对照组选用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国药准字S20020024;规格:3.5万单位)进行治疗,给药方式为常规包扎覆盖,2次/d,推荐给药剂量为150 IU/cm2。观测组在此基础上,补充使用复方氨基酸脂质体(批准文号黔/贵筑械备20200036号;规格:5 g/支)进行配合治疗,给药方式为创口涂敷,2次/d,给药量视创口大小而定。观察创口恢复情况,之后对完全恢复时间进行记录。两组患者均给药30 d,观察治疗效果。

烧伤患者出现创面感染的概率非常大,所以要提前做好相应的防护手段。若是面部附近的烧伤,则需要涂抹其他类型的外用消炎药膏。

1.4 观察指标

①30 d后患者状况创口愈合情况。判定标准:若患者创口完全恢复,为痊愈;若患者创口恢复面积在50%~100%,为显效;若创口10%≤恢复面积<50%,为有效;当患者创口恢复面积在<10%或者有加重趋势,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②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创面感染、瘙痒、行动受限。

③治疗中两组患者的痛感比较。以视觉模拟评价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对患者痛感进行评定,总分0~10分,0分,表示无痛感;1~3分,表示痛感轻微;4~6分,表示痛感普通;≥7分,表示痛感强烈。

④在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采集患者创面边缘组织的标本,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创面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2的表达情况进行测定。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30 d后总有效率比较

观测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30 d后总有效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30 d of treatment

2.2 两组患者创口的完全修复周期比较

对照组创口完全修复时间为(41.27±3.68)d,观测组为(33.34±3.56)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52,P<0.00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4 治疗中两组患者的痛感比较

治疗中,对照组的无痛患者百分比明显低于观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中两组患者的痛感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pai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during treatment

2.5 两组患者MMP-1、MMP-2的表达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MMP-1、MMP-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测组MMP-1、MMP-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MMP-1、MMP-2水平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MMP-1 and MMP-2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4 两组患者MMP-1、MMP-2水平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MMP-1 and MMP-2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组别对照组(n=50)观测组(n=50)t值P值MMP-1治疗前4 495.62±268.57 4 497.12±227.54 0.030 0.976治疗后2 875.63±142.79 1 574.29±132.05 47.313<0.001 MMP-2治疗前2 758.63±207.14 2 760.58±213.13 0.046 0.963治疗后1 996.36±187.28 1 513.27±136.41 14.744<0.001

3 讨论

烧伤给人体带来的损害十分严重,会直接影响到表层皮肤以及黏膜[7-8]。如果烧伤面较大,还将影响到患者的生命[9]。因此为了提高烧伤的整体治愈率,烧伤逐渐从外科独立,并形成自己独立的医疗系统[10-11]。现阶段大部分烧伤的医疗系统围绕着创面修复进行,比如创面修复、创面感染预防、创面痛感护理等[12-13]。随着技术经验的不断增加,烧伤的护理体系在不断完善,其用药也更具科学化特点,这一点在本研究中就得以体现。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是治疗烧伤的常用药物,其是在大肠埃希菌中置入人工合成的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片段,获取多种细胞生长所需的多肽类物质,其结构、活性均和天然产物一致,对上皮细胞的增生、各种创面的愈合,均能发挥促进作用[14-15]。现阶段,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已经成为各种创面治疗的主要药物。不过传统烧伤治疗所使用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限于其自身性质的影响,很难补充皮肤修复所需要的锌及胶原蛋白等物质,进而影响到创口的恢复周期[16]。

复方氨基酸脂质体能够促进切割伤病灶的愈合,其机理是用药后,能促使皮肤获得充足营养,提升皮肤的抵抗力,进而对创面组织的新生发挥促进作用。对Ⅱ度烧伤患者治疗时,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用药基础上,联合复方氨基酸脂质体治疗后,能够进一步提升烧伤治疗效果,促进创面愈合[17]。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观测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37%、96.00%(P<0.05);对照组创口完全修复时间(41.27±3.68)d长于观测组创口完全修复时间(33.34±3.56)d(P<0.05)。陈燕芳等[18]在研究中,对照组以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试验组则用复方氨基酸脂质体营养辅料处理,试验组的创面愈合时间(12.13±2.3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50±3.05)d(P<0.05),说明复方氨基酸脂质体的应用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这和本研究的结论一致。由此可见,本研究中,观测组联合用药方案,能够提升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及效果。究其原因,复方氨基酸脂质体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大大缩短创口愈合时间,同时复方氨基酸脂质体还可以在细胞层次上促进细胞分化、繁殖,以加强烧伤治愈效果。

研究同时发现,治疗后,观测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无痛患者百分比明显低于观测组(P<0.05)。这一结果表明,观测组的联合用药方案,不仅能够减轻机体疼痛,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这对减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意义重大。另外,MMP-1、MMP-2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存在一定关联,其对创面胶原降解有一定影响。本研究中,治疗后,观测组MMP-1、MMP-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测组治疗方案,能够对创面中MMP-1、MMP-2的表达予以抑制,减少创面胶原的降低,这对创面愈合有积极影响。

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研究中选取的样本较少,后期可扩大样本量,展开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从而获得更全面的结果。

综上所述,在深Ⅱ度烧伤的治疗中,复方氨基酸脂质体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联合治疗方案效果良好。在不良反应和疼痛感知上,两者联合用药的效果也优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单独用药。

猜你喜欢
创口脂质体表皮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改良型创口贴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超滤法测定甘草次酸脂质体包封率
黄芩总黄酮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TPGS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城市综合体表皮到表皮建筑的参数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