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昔匹特+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消化道评分与Hp清除率的影响

2022-04-03 08:08陈小令张葵玲林婵婵陈新琦苏雅青
中外医疗 2022年32期
关键词:托拉胃酸溃疡

陈小令,张葵玲,林婵婵,陈新琦,苏雅青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福建泉州 362000

十二指肠溃疡在我国属于十分常见的疾病,该病多发生于春冬两季,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1]。导致此病的原因和感染、饮食、压力等因素有关,而且因为男性饮酒和抽烟的比例较大,所以男性发病率相对较高,目前随着我国医疗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针对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研究尚未得出统一定论,此病主要好发于后壁、小弯以及前臂等部位,在治疗过程中对于常规治疗方式进行优化,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目前在临床中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胃黏膜的保护功能降低,并且因为分泌过多的胃酸和受到幽门螺旋杆菌的侵袭而导致溃疡形成。如果对于十二指肠溃疡不进行及时治疗,则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较高,严重时很可能休克,危险性极大[3-4]。本文对2019年2月—2022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85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用曲昔匹特+泮托拉唑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本院收治的85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参照组42例。研究组中男 23例,女 20例;年龄 22~69岁,平均(46.94±5.24)岁。参照组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23~70岁,平均(46.94±5.9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患者知情前签署同意书;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对该次用药无过敏。

排除标准:纳入其他研究者;严重传染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精神异常者。

1.3 方法

参照组采取泮托拉唑(国药准字号H20074147)治疗,40 mg/次,1次/d,共治疗两个月。

研究组采取曲昔匹特+泮托拉唑治疗,泮托拉唑用法同参照组,曲昔匹特(国药准字号H20010356),100 mg/次,2~3次/d。

两组患者共计治疗两个月。

1.4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消化道内的幽门螺杆菌被根除,溃疡面愈合间。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消化道内的幽门螺杆菌被根除,溃疡面减小2/3以上。一般: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消化道内幽门螺杆菌的数量明显减少,溃疡面减小1/3~2/3以上。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在加重。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指标包括为呕吐、发烧、头痛[5]。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状况,包括Hp清除率以及再出血状况[6]。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炎症因子;以ELISA法测量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人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s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response rate of patients[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3 两组患者HP清除率、出血状况对比

研究组Hp清除率高于参照组,再出血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出血状况对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bleeding statu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4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两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Table 4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4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Table 4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组别研究组(n=43)参照组(n=42)t值P值IL-1β(ng/L)治疗前987.52±96.32 986.41±95.35 0.053 0.958治疗后526.74±56.32 715.54±73.34 13.330<0.001 sICAM-1(ng/mL)治疗前216.35±21.59 215.41±20.56 0.205 0.838治疗后124.52±13.24 159.32±16.82 10.613<0.001 TNF-α(ng/L)治疗前46.35±8.42 46.56±8.21 0.116 0.908治疗后21.41±5.52 38.32±6.28 13.194<0.001

3 讨论

目前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因素较多,例如,人体的胃黏膜发生紊乱,从而致使病情发生。目前对于这一病况的治疗主要以消除症状,促进溃疡愈合为准,而治疗方案主要选择药物[7-8]。致使十二指肠溃疡形成的因素和精神状况、生活形式、细菌入侵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发病后常常表现为消化性溃疡出血,且因为出血的影响,患者在排便时往往表现出黑变,若出血量过大,极有可能致使患者死亡[9]。

泮托拉唑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时,能够和胃壁中的H+-K+-ATP酶结合,从而降低其活性,并且在用药期间能够产生较强的预防作用[10]。选择半托拉唑用药后能够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同时也能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所以整体的止血效果相对较高。而曲昔匹特属于一种消化道溃疡常用药,其可以提高防御因子能力,促进胃黏膜的再生,同时也能够加快溃疡部位的愈合,具有显著的修复肠道功能作用。另外选择曲昔匹特治疗时,能够有效提高胃黏膜内的血流[11-13]。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症状表现以疼痛最为突出,从临床研究来看,至少有超过90%的患者有明显的疼痛状况,即便有少部分患者无疼痛表现,但仍会感到上腹部不适,只有极少数患者无明显症状[14]。此外在研究中还发现,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程度和溃疡的大小以及胃酸水平缺乏明显关联,且疼痛阈值因人而异,即使同一患者不同时间内,疼痛反应也大不相同[15-17]。

由于很多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疼痛部位不够典型性,有时疼痛的原发部位在右上腹,而不在腹部靠近中线处,偶尔疼痛也处于背部中线T7~T72。在出现疼痛后,短则持续数天,长则持续数月。而此病具有反复发作和自然缓解的特征,这导致临床中该病通常持续时间较长,而很多患者送往医院治疗时,已是数月、数年,甚至部分患者病史超过20年。目前在十二指肠的溃疡的治疗中,主要有手术和非手术,其中非手术治疗应用面积较为广泛,类型较多,主要包括:①避免致病因素。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而言,其通常对外界事物与评价十分敏感,如果患者不及时调节自身的不良情绪,在此基础上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很难使病情康复。除此之外,尤其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禁止牛奶的摄入,在空腹下坚决不可饮用牛奶,因为牛奶会致使胃酸激增。再者,临床中很多药物也会导致症状加剧,所以降低含腺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使用,对于患者的症状改善也有一定帮助。②抗酸药物。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治疗期间,根据医嘱合理服用抗酸药物,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空腹服用时,效果最佳,并且服用抗酸药物时,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止痛效果,可以显著降低胃酸的发生,尤其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而言,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当然,合理的抗酸药物也有利于控制病情。此药物的优势在于延缓了酸性抵抗力,能够更好地平衡胃肠道的酸碱水平。③胃酸抑制剂。从以往的临床应用来看,胃酸抑制剂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比如H2受体拮抗剂,此药物用药后可阻断H2受体,进一步控制胃酸的分泌,其中以雷尼替丁为例,此药物属于十二指肠溃疡常用药。不但整体的疗效显著,而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小。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同样广泛,例如奥拉美唑会抑制胃酸的分泌,药效显著,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极其明显,所以现已成为十二指肠溃疡的首选药。④胃黏膜保护药物。胃黏膜保护药物分类较多,例如胶态次枸橼酸铋对于溃疡的治疗效果极佳,用药后在溃疡表面会形成保护性屏障,规避胃酸和蛋白酶的刺激,提高溃疡的康复效果,缩小扩散范围,加速溃疡面的愈合。硫糖铝能够对胃黏膜起到保护作用,不过这一药物的具体机制尚未得出统一定论,但服药后可以中和胃酸和吸附胃蛋白酶,加速胃溃疡表面的愈合,抑制胃蛋白酶。⑤前列腺素E。该药物在服用后重点保护细胞,可显著提高胃黏膜的自身保护能力。而且用药后也能抑制胃酸的分泌,所以对于黏膜功能的保护作用十分明显,且用药后不良反应相对较低,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舒适度较好。

选择曲昔匹特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效果十分显著,其具体原因可能是由于泮托拉唑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细胞壁,有效抑制H+-K+-ATP酶的活性,同时也能够产生较强的抑酸作用。TNF-α能够起到抗感染杀伤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当患者出现十二指肠溃疡时,肠道菌群的生成较多,能够增加吞噬细胞的增生,造成TNF-α的大量释放,对血管系统和肠黏膜屏障造成严重破坏,加剧了患者的病情。IL-8可以参与到免疫调节以及炎症反应中,能够活化患者的T淋巴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而曲昔匹特则能够使胃黏膜加速再生,并且促进胶原纤维的发育,显著修复患者的胃肠部功能,增加溃疡口的愈合,而这两种药物联合用药时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整体的治疗效果极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6.1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Hp清除率96.35%高于参照组、再出血率4.65%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炎症水平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其效果显著,且联合用药形式安全性更高,在张婷等[18]的研究中指出:观察组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与本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医学界对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措施,仍然在不断地改进,针对该病容易复发的特点也做出了很多治疗的突破和改善,无论中药还是西药,临床实践相对较多,而且目前主要倡导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能够极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水平。且随着未来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会得出更好的解决方式,降低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更快地恢复。

猜你喜欢
托拉胃酸溃疡
如何让胃酸“老老实实”?
泮托拉唑钠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都是“溃疡”惹的祸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探究
泮托拉唑预防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
泮托拉唑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乳饮品中耐胃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