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立体化德育 肥沃思政课土壤

2022-04-05 13:47王瑶
甘肃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示范岗学校德育思政课

王瑶

在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周年之际,结合当前“双减”教育改革实践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再次深入学习这一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科学理论,无疑会为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际带来新的启迪和思考。

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课面临着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活动缺失等诸多问题,同时,在初中阶段,思政课以“道德与法治”的名称出现,其在学生心中受关注和重视的程度显然会打折,甚至成了被边缘化的学科。这样的现实之下,思政课教师也往往缺少创新勇气和精进之力。因此,构建起立体化、多元化的德育教学体系,通过系统的规划、多元的主题、丰富的活动、创新的形式、鲜活的实例,营造鲜明、生动、可感、新颖的德育场域,必将有助于思政课教学往纵深推进。

在教学实践当中,凡是德育体系完善、健全,德育形式多样、新颖的学校,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也更高一些。因为良好的德育氛围奠基之下,“立德树人”的内涵也会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思政课必然会在德育的整体设计当中,被不断地赋予向上、向新的力量。

德育体系的构建,除了学校管理者的重视和设计外,还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德育队伍推进,思政课教师的价值和意义就由此凸显。一是以党的建设指引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学校党的建设,以优质管理示范岗、优质服务示范岗、优质教学示范岗等“三优”建设,凝聚德育力量,保证德育方向。二是以创新性活动倒逼德育内容更新。近期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信仰又一次闪耀在世人面前,基于这类鲜活、生动的现实素材,思政课教师应该率先作为,以精彩、有趣、新颖的活动,寓教于乐,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此外,核心素養的广泛落地,无意中推动着中小学校德育氛围的转变和深化。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思政课教学也应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这就需要学校思政课与学校德育工作同步并进,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共同实现最终育人目标。可见,系统、高效的学校德育工作,将肥沃思政课落实、创新的土壤,助力思政课焕然一新,纵深发展。以学校德育建设为核心,深入研究思政课的有效教学和实践路径,方能真正做好“立德树人”。

猜你喜欢
示范岗学校德育思政课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大学生党员示范岗的实践与成效
创新高速公路党建工作载体?发挥党员示范岗作用研究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惠州仲恺供电局“党员走在前,一区双岗 创一流”品牌创建的实践与探索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