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合一”在初中语文整合教学中的运用

2022-04-05 02:12李丽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整合教学初中语文

李丽

摘要 “教学合一”将教与学统一起来,既教给学生实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理念。本文围绕“教学合一”的概念及方法论和“教学合一”在初中语文整合教学中的作用,在根据教材内容使用分类式教学手段、注重学习方法的教授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全局眼光和综合分析能力与结合学生的认知范围进行整合教学四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合一”整合教学

为了切实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应当将各种实用的教学方法运用起来,在教学探索中不断增强自己的教学实力,发现学生的学习规律。对此,教师可以将具有深刻影响力的“教学合一”方法融入高能有效的整合教学模式当中,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水平和效果,使学生收获更多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技巧。

一、“教学合一”的概念及方法论

“教学合一”这一教学概念最早是由民国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学生运用文化知识的能力和学习能力。陶行知先生在解释教学合一理念时曾明确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由此可以看出,教学合一提倡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足够的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即教导学生学会学习。世界上真理无穷,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统统教授给学生,也不可能跟随学生一辈子,因此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自我习得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负指导的责任,学生要负学习的责任,教师要将各种各样实用的学习方法教授传达给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在教学中进行不断的自我学习,在不断的自我学习中增长各方面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实力,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

二、“教学合一”在初中语文整合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合一在初中语文整合教学中能够起到五花八门的积极作用,这里主要就比较重要的两点进行分析说明。其一,能够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教学合一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方法,并且在教学中不断成长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拥有更强的责任感和自觉意识,真正担负起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职责。其二,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通过掌握教师教授的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在实际学习当中经过合理充分的运用,既能学到更多实用有效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增长学习技能,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提升他们的自我学习水平。

三、“教学合一”在初中语文整合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根据教材内容使用分类式教学手段

教师要想将“教学合一”的方法更好运用到整合教学当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使用分类式教学手段,将教材内容合理划分组合成不同类别,每一类别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并且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规划和流程,采取适宜恰当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带领学生完成整合内容的学习。

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初中阶段需要學生掌握的语文知识,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阅读、现代诗歌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等几大方面,在每一个大领域范围内还可以划分小类别,比如现代文阅读能够划分为散文、说明文、新闻通讯、回忆录、人物传记、小说等。以现代文阅读当中的人物传记的整合教学为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回忆录和人物传记的文章统一整理在一起,并且从课外寻找影响较深远、价值较大的文章,进行资源整合。然后教师需要结合这些文章的特点以及需要学生掌握的技能,领导学生开始综合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一边讲授课程知识,一边引导学生建立相应的体系概念,让学生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以及如何进行学习。

2.注重学习方法的教授和指导

“教学合一”就是教与学要形成有机的统一,这要求教9币在实际教学当中不仅要重视习以为常的教,还要重视鲜为人知的学,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处于同等地位和高度,既要做到更好的教又要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

比如在现代诗歌阅读整合教学方面,像《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诗篇,教师除了按照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欣赏、自由朗诵、尝试创作以外,还应当教授给学生具体的赏析方法和流程,带领学生了解诗作的创作过程以及诗作的结构、写作方式和特点。初次接触一篇现代诗歌,教师首先需要提醒学生通读诗篇,自主体会诗歌情感,然后需要让学生结合注释,深入分析领悟诗篇,最后让学生围绕诗歌的创作背景、过程、手法、情感等进行鉴赏,使学生通过这三个步骤的方法和技巧学会阅读赏析任何一首现代诗歌。在初中语文整合教学当中,教师只有重视任何一项整合内容方面学习方法的教授和引导,才能在教给学生合适的文化知识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教学合一的效果。

3.培养学生的全局眼光和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文学习当中,经过接触各种各样的语文知识,阅读各式各样的古今中外的文章,需要具备整体思维和全局意识,培养起语文视角的全局眼光和综合分析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轻松完善的解决语文学习、考试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为了充分提升学生的全局眼光和综合分析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整合教学中有效利用“教学合一”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使用更快捷高效的学习方法,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充分提高整合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比如在国内外小说阅读方面的整合教学上,像鲁迅的《故乡》、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曹文轩的《孤独之旅》等,语文教师应当教导学生在阅读文章之时,需要对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全面了解和梳理,通过深入体会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做到对文章产生准确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在这些课文的阅读学习方面,教师应当告诉学生一方面从微观的角度细致分析课文的行文结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一方面从宏观的角度了解时代背景,从更高远、完全的角度感悟作者的写作用意和时代特色。教师在整合教学中教导学生运用全局眼光和综合分析的方式进行学习,既能够让学生收获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又增长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

4.结合学生的认知范围进行整合教学

叶圣陶先生在关于教学合一理念的论述中曾经详细指出,教学要按学生的学法教,也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谅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感受,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愿开展教学活动,强行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行为向前赶。因此,教师将“教学合一”理念运用于整合教学过程中时,还应当照顾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体验,结合学生的认知范围进行整合教学,使教导方法尽量去贴合学生最自然的学习方法,以此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减轻学生的一部分学习压力,尽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消化吸收更多语文知识。

比如在关于“演讲和演讲稿”的整合教学中,由于学生对演讲与演讲稿了解较少,缺乏较为深入具体的概念和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用力过猛,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演讲以及写作演讲稿的技巧和方式。教师应当首先从最基础的演讲的概念、特点、目的、作用等内容出发,带领学生充分认识了解演讲,然后再根据演讲的目的和场合的不同,结合演讲人的身份、地位、意图等条件,领导学生系统学习演讲稿的写作格式、结构、内容等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规律展开教学,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自己所教使学生愿意学,并且能够听懂、学会,真正将教与学形成和谐高效的统一。

为使“教学合一”理论在初中语文整合教学中得到良好运用,教师应当在深入了解“教学合一”理念的基础上,针对更高效实用的教学措施展开研究探索,将各种卓越的教学策略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整体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作者通联: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

白塔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整合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一年级“短语、句式”的整合教学的探索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
关于税法课程整合教学的探索
西方音乐史与音乐欣赏教学的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