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徐渭和梵高的趋同性研究

2022-04-06 10:52苏玉坤
河北画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徐渭表现性梵高

苏玉坤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

一、怀才不遇

徐渭自幼丧父由嫡母苗氏抚养长大,自幼聪慧的徐渭在20岁便考中了秀才但此后却在科举考试中8次落榜,后又遭受7年牢狱之灾。他出狱时已经53岁,自此也开始了他穷困潦倒的晚年生活。

徐渭在《墨葡萄图》(见图1)中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徐渭大半辈子潦倒失意已然老朽,他常常独自站在书房里对着晚风长啸感叹着自己的才华不被世人发现,但他依然非常坦荡,那就让我的才华像这野葡萄一样自由地生长吧,自有天地去发现我的才华。徐渭在《石榴图》中题词:“山深熟石榴,向日笑口开,山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这首诗依旧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情感。在深山之中一颗野石榴熟了,可是在这深山之中并没有人发现这颗石榴已经熟了,于是石榴的果实便都掉到了地上。这同样也暗指了他怀才不遇不被世人所接受的现实境遇。通过这两幅作品中的题诗我们可以深刻地感觉到徐渭那种满腹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无奈,也暗指了他这悲苦的一生也不曾被世人接受的心酸。

图1 《墨葡萄图》

梵高出生在荷兰的一个牧师家庭,他曾有一位出生就夭折的同名哥哥,母亲将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个已经去世的孩子,因此,在童年时期梵高并没有感受到来自母亲的爱。他曾在画廊和教会工作过,但偏执的梵高并没有长时间地停留在这些工作上。1880年在被教会、母亲和所爱的女人抛弃后他仔细地审视着他的生活,在他27岁时,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成为一名画家,用绘画去表现工人农民的生活和美丽的大自然。

与梵高联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小他四岁的弟弟提奥,在与提奥的信中梵高曾写道:“不管我的画什么时候会变得好卖,我都不太在意。我想,只有坚持不懈地从自然中汲取灵感、潜心创作,才是正道,才不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对自然的感受和热爱,迟早会在爱好艺术的人心里产生共鸣。”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出梵高的作品并不被世人所接受,但他依旧对创作充满期待。这一点我们从他的画中也可以看出,他始终用鲜艳的色彩、狂放的笔触去表现自己对生命的热爱,梵高始终抱有热情,他的作品也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徐渭和梵高都有着不幸的人生经历,他们二人的作品在当时也是不被世人所接受的,但面对这种不被接受他们二人都非常豁达,徐渭任由自己的才华如“明珠”一样散落在天地之间,梵高则相信总会有人能欣赏自己的艺术。正是这种豁达更增强了他们的艺术表现力,让他们寄情于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作品来抒发自己强烈的情感。

二、强烈的情感表现力

这幅《墨葡萄图》恣意洒脱,一颗颗葡萄晶莹剔透,水墨酣畅,老藤被串串葡萄压得错落低垂,浓淡墨之间茂叶与葡萄掩映,作画不拘于形似而是更多的在借葡萄比喻自己的境遇。画面中的葡萄显然与现实之中的葡萄相差甚远,他并没有机械地模仿客观事物而是在追求一种不求形似而求神韵的理念。在“再现的真实”与“表现的真实”之中更多地采用了“表现的真实”。

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相结合,这恣意洒脱的葡萄配上题词以后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那种怀才不遇、知己难求的情感。老藤代表了自己成为老朽,葡萄珠代表了自己的才华,而藤叶则代表了自己的才华被遮盖了起来。在每一个物体都具有象征意义的基础上,整幅画极具情感表现力,加之整幅画都采用大写意水墨画的形式进行表现,用笔如草书飞动将这种情感的表现推到了另一个高峰,洒脱的笔墨形式将内心的强烈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虽怀才不遇但也洒脱至极。

梵高这幅《向日葵》(见图2)如火焰一般热烈,厚重的颜料、鲜艳的颜色、短线笔触的表现形式使这些向日葵比现实之中的向日葵更具生命力。浅蓝冷色调的背景更能衬托出向日葵的火热,梵高的内心始终有一团火在燃烧,尽管世界冷漠但他仍对这个世界报之以歌,可能他执拗的性格会引起身边人的不满但他依旧想去温暖别人。他通过这种冷暖的撞击表达自己在冷漠世界下的火热内心。

图2 《向日葵》

在“真实的再现”和“真实的表现”之中梵高更多是采用“真实的表现”。他将自己真的情感注入这一颗颗向日葵中使得画中的向日葵更具有灵魂。他的艺术语言有奔放狂热的激情也有孤独和抑郁的悲剧,自然的物象在他的眼中变成了表达情感的载体和象征,伴随着这短线般的笔触来表现生命的意义,虽然身处地狱但也依旧向往阳光。

在艺术表现方式上,徐渭和梵高都选用了更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以客观现实的物象为载体去表现内心的强烈情感,他们所运用的媒介表现形式也很好地与情感融合,因此,从他们二人的作品中可以读出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态度并且给接受者以强大的情感冲击。

艺术作品是真实的,其中分为“再现的真实”和“表现的真实”,他们二人的作品更多的是一种“表现的真实”,这种“真实”往往比客观事物更能给接受者情感上的冲击,他们将自己真实的情感注入“典型形象”之中,并且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之中选取更具有表现力的形式去表现这一“典型形象”,从而使他们的作品更具有强烈情感表现力。

三、划时代的艺术家

自徐渭之前,我国的花鸟画多为精工细描,多以真实的去描绘客观事物为主。五代时期黄筌父子继承了唐代花鸟绘画的传统,以极细的线条进行勾勒再配以柔丽的赋色,线色相融情态生动逼真。再到宋代这种精工写实的花鸟画地位发展到了一个相对顶峰的状态,宋徽宗赵佶作为皇帝虽昏庸无能但他酷爱绘画,成立宫廷画院,一时间宫廷画院人才济济,成为中古宫廷绘画最为兴盛的时期。此时的花鸟绘画也大都是沿袭了唐五代时期的花鸟绘画的风格,例如,《瑞鹤图》整幅画面的仙鹤精工细描,虽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但整幅作品仍然更加重视客观的再现。在宋代文人所崇尚的“梅兰竹菊”虽隐喻文人的高洁志趣具有一定的表现性,但这种表现性仍是通过客观再现表现出来的。元代花鸟绘画延续了宋代文人绘画,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开始重视对于水墨的运用,但仍然保留了宋代精工细描的痕迹。例如,王渊的《桃竹锦鸡图》虽然表现形式采用了水墨,但与宋徽宗赵佶所作的《芙蓉锦鸡图》相比就可以看出,王渊所画的仍然更多的偏向再现客观现实。

直到徐渭绘画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以客观再现为主的绘画方式,在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上徐渭更加注重对于自身情感的表现,更多地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进行表现性的创作。从徐渭的代表作《墨葡萄图》中可以看出他忽视了客观物象原有的模样,用水墨在生宣纸上以狂草的形式进行创作,笔墨酣畅淋漓在“似与不似”中追求“神韵”的表现,抒发了自己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的悲愤情感与历劫不磨的旺盛生命力。徐渭把中国大写意花鸟绘画推向了能强烈抒发情感的极高境界,把在生宣纸上随意控制笔墨的表现力发挥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中的里程碑。

徐渭对后世的朱耷、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近现代画家吴昌硕、齐白石等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朱耷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深受徐渭影响,朱耷所绘制的动物形象大多白眼瞪天,石头大多上大下小极具表现力。石涛的绘画独出心裁注重自我的表现,郑板桥所画的竹子、吴昌硕雅俗共赏的写意花卉、齐白石的虾都是大写意花鸟绘画,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在主客观相结合的创作过程中,他们都开始更注重自己内心的主观表现,并且在技法上他们已经能很好地控制水墨在纸上的流动性,在不断的发展与探索中他们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绘画风格。

在西方自文艺复兴以后直至十九世纪末期的绘画都以写实性绘画为主,注重于再现客观现实。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他们的作品都以写实性为主,注重对于人体结构的塑造。威尼斯画派虽然开始重视色彩,但仍然是以素描为主进行对于色彩的探究。这一时期的尼德兰绘画仍然是以写实性为主。例如,杨·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用极其细致的手法描绘了一位新婚夫妇在自己家里的情景,室内的灯和镜子描绘得生动而真实,就连小狗身上的绒毛都是根根分明。可见,在文艺复兴时期无论是意大利还是尼德兰都相当重视绘画的再现性。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的意大利出现了面向下层社会的卡拉瓦乔的艺术和面向上层社会的学院派和巴洛克艺术,三派相互竞争但在本质上三派都属于写实性绘画,无论是描绘下层社会的贫苦大众还是上层社会喜爱的宗教神话题材,大多都是真实地再现客观现实。这一时期的荷兰画派,更是大多描绘真实的人民生活,以伦勃朗、荷兰小画派最具代表性。十九世纪的绘画中心从意大利转移到法国,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印象三派都逐渐发展起来。但在本质上除了后印象派,这些画派仍然是追求客观的再现,虽然印象派和新印象派在画面的呈现方式上与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本质仍是追求一种对于客观现实的再现,只不过是从色彩的角度出发去再现客观现实。

直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出现,打破了几百年来以客观再现为主的西方绘画形式,他用鲜艳的色彩和短线般的笔触去表达自己对客观现实的内心情感。他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用大胆的色彩去表现客观世界。梵高崇尚米勒的绘画,但梵高所做的《午休》更具生命力,金色的田地让正在熟睡的农民依旧散发着活力。而米勒的《午休》则是在理性分析下描绘了客观现实本有的样子,真实地去再现了农民午休的情景。梵高敢于用大胆的色彩去表达无限的活力,用相对变形或者夸张的绘画手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梵高的作品所包含的悲剧意识与生命力,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使他远远地走在了时代的前方。

梵高的这种绘画风格直接影响了二十世纪的野兽派和表现主义乃至现当代艺术。马蒂斯的作品常常用鲜艳的色彩和狂放的笔触进行创作,通过这种极具表现性的创作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感受,这明显是受到了梵高的影响。表现主义画家蒙克在创作中更注重对于情感的表现,他的代表作《呐喊》用刺目的色彩、变形的人物表现出了一种沉闷压抑的孤独感。从梵高以后的艺术表现形式开始更注重对于主观情感的表现,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自然。时至今日,梵高的艺术表现形式仍对艺术家们有着巨大的影响。

徐渭和梵高在中西方都是划时代的艺术家,在他们之前的艺术作品更多的是注重对于客观现实的再现,从他们二人之后中西方艺术在绘画形式上开始注重情感在绘画中的表现性。并且他们二人的绘画表现形式对后世乃至今日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四、结语

以上三个部分分别从他们的人生经历、艺术创作和历史地位三个方面的进行分析,探究他们二人的趋同性。徐渭和梵高虽然处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但他们却有着相似的经历和相似的艺术表现性,他们都采用更具表现性的绘画形式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并且他们的绘画作品在中西方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虽然在当时他们的作品并不被社会所接受,但真正的艺术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的,现在看来他们二人的作品在艺术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猜你喜欢
徐渭表现性梵高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高中说理性文言文表现性评价案例设计
梵高的世界
梵高笔下的秋天
风莺图诗
闯入梵高的世界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徐渭南腔北调
须知书户孕江山——徐渭故居
我就是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