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热点、趋势和展望

2022-04-07 17:26斌,熊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张 斌,熊 伟

(安徽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鸦片战争唤醒了近代中国对现代化的认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将“开眼看世界”和“建立一个现代化国家”先后作为奋斗目标。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组织的低级状态和国家政权的分散状态,使得现代化的发展具备了现实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命题,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全新探索——“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历史性任务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式现代化是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长期事业,经历了“走自己的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基于中西方碰撞和中国本土发展境遇的双重背景,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议题的研究四十多年热度不减,该领域未来依然存在广阔的研究前景。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热点内容及演进趋势,明确现有研究的内在规律,客观反映其整体研究图景,对于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客观分析长时间、广样本、大尺度的文献数据,以科学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研究领域的研究力量分布、研究热点及其演进趋势”是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不同于传统文献梳理方式的优点。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文献梳理方式主观性认知产生的偏差。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1979年邓小平同志创造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因此选择文献的时间跨度为“1979年1月—2021年8月”,手动剔除卷首语、会议综述、书评、会议和论坛公告、无明确作者的非学术性文献,最终精选出3 866篇可供分析的有效文献,运行CiteSpace.5.8.R1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实践基础和广阔理论空间的议题,它吸引了很多学者和机构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运行CiteSpace.5.8.R1,绘制关于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主题演进的知识图谱,可以有效地把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热点、前沿问题、主题及演化路径。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研究力量

1.作者合作网络

一个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及作者间的合作关系可以通过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图谱展示。(1)因篇幅限制,图谱未能展示,如需要可向作者索取,下同。节点表示核心作者,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该领域作者合作关系知识图谱含有4 407个节点,1 571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0 2。可见,合作关系只在一部分学者之间产生。改革开放以来,有较多学者进行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尽管一些学者之间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但是总体而言,研究较为分散。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中共中央党校从事社会学与社会建设研究的学者吴忠民(18篇)。发文10篇以上的作者分别是南京师范大学从事法治现代化研究的学者公丕祥(15篇),清华大学从事国情研究的学者胡鞍钢(13篇),中国科学院从事现代化研究的学者何传启(12篇)。根据图谱中的突现点,可知吴忠民和周积明(从事社会文化史研究)有较大的影响力。从文献作者半衰期可知,中国人民大学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刘伟与山东大学从事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研究的学者包心鉴影响周期较长,为20年以上。大部分学者影响周期在2年以上,这表明该领域存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军人物。核心作者共发表478篇文献,占比约为12.4%。“倘若在一个研究领域,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占该领域总发文量的一半以上,则这个领域存在核心作者群。”[1]可见,稳定的核心作者群在这一领域并未形成,作者之间的学术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2.主要研究机构分析

运行CiteSpace.5.8.R1,获取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主要机构。从发文量来看,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分别以21篇、24篇、30篇、36篇、44篇文献位居前列。从半衰期来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半衰期分别为19年、21年,是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从学科分类来看,文献多集中在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法学、公共管理等学科,这与对现代化认知层面的工业化、城市化、世俗化、科层化、民族国家等关键词指标紧密相联。从学术合作关系来看,该领域学者已在机构内部建立学术联系,但机构之间的学术联系还很欠缺。从地域分布来看,主要研究机构集中于“双一流”高校,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地理位置集中分布于经济较为发达、交通较为便利、学术资源较为雄厚的东中部大城市。结合核心作者发文量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核心作者和机构呈现出两种状态:一种为同一研究机构中多人涉足该领域,但并不存在具有核心影响力的学者;另一种为一个研究机构中只有一位在该领域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学者。当然,这两种状态都不是学术研究和发展的理想状态,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一个研究机构拥有多位具有核心影响力的学者。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热点分析

1.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共含有1 285个节点,1 615 条连线,密度为 0.002。其中“现代化”是图中最大的节点,与其他关键词之间的连线数量较多,是研究热度最高的关键词,“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所在节点颜色丰富,表示相关研究时间跨度较大。如果关键词中心性大于等于0.1,说明其在一段时期内具有较高的中介中心性。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学界较高的关注。

2.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可以检测该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热点。“现代化”“国家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现代化”“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为排名前十的高频词,在一定时期内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影响周期最长,分别为20年和19年,其他突现词影响周期也长达7年以上。根据关键词突现情况,我们可将研究热点变化分为三个阶段。从第一阶段(1979—1992年)的突现词可以看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兼具现代化普遍特征、中国本土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从第二阶段(1993—2013年)的突现词可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南方谈话之后被推向更高阶段,建设与国民经济相协调的现代化农业是必然要求,学者们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探索如何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升现代化建设质量。第三阶段(2013年之后)的突现词体现出新时代以来,国家治理在现代化建设从“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征程中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日益增多。换言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向前推进的根本要求和下一阶段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领域的热点知识结构,在关键词共现的基础上,我们运用CiteSpace聚类命名提取的关键词呈现聚类结果。“如果聚类的社团结构具有显著性,则模块值(Q值)在0.3~1区间;如果聚类的社团结构具有合理性,则平均轮廓值(S值)应大于0.5;如果聚类的社团结构具有高信服度,则S值为0.7。”[2]该拓扑网络的模块值为0.875 7,平均轮廓值为0.959 2,意味着该聚类结果兼具合理性、明显有效性和高信度。根据每个聚类情况及其包含的关键词,可以将聚类划分为三个主题进行具体分析:一是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认知(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中国早期现代化、中国现代化);二是阐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社会主义、中国传统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三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中国农业现代化、现代性、城镇化)。

(1) 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认知。“现代化既是世界性的现象,也是文明进步的标志,又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3]“为推进现代化进程,不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战略举措。”[4]由于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是在西方殖民主义野蛮外力下被迫开启,日渐高涨的民族运动增强了各阶级追求现代化建设的意愿,有利于推进中国早期现代化建设。但是,这种意向性追求的程度远甚于早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充斥着众多难以调和的矛盾。迅速发展的先进思想与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并存,相对先进的现代工业与落后的农业状况是阻碍早期现代化进程的二元结构。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社会组织的低级状态和国家政权的分散状态得以改变,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才具备了现实条件。“现代化模式一方面关系能否有效地推进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关系现代化建设能否具备合适具体的载体。”[5]以1978年为时间节点,现代化模式由外生拉动型转变为自觉内生型,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自主地、科学地、合理地选择现代化建设道路是自觉内生型现代化模式的首要内容,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动力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共生性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建设得以持续健康推进的必要因素。”[6]自此,“中国共产党从‘被动地进行现代化’到‘主动地走向现代化’,从器物层面的‘工业化’发展为‘四个现代化’,进而突破器物范畴,形成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领域的综合性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7]。“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将现代化的普遍性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殊国情相结合而提出的重大命题。不可否认,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具有西方现代化某些领域的“家族相似性”,但它也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识标签和独特内涵。

(2) 阐明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1840年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将近代中国不可避免地卷入了现代化大潮,然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推进的现代化事业是畸形的。历史证明,理念革命和社会革命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当马克思主义真理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思想产生观念上的碰撞与交流时,中国人民才在精神上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中国主流文化在近代哲学革命的孕育下获得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8]相应地,马克思主义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究根溯源,这两种先进思想文化的有机结合正是因为二者具有的内在规定性,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大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合力论”、构建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前景、对立统一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兼容。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创造出适应时代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促进现实正向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9]。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之魂与文化之根。正因如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具备独立性和自主性,避免陷入“模仿的陷阱”,孕育出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其科学性、包容性和开放性,“为全方位、立体式解决人类问题,为证明和优化现代化的多元模式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0]。

(3) 推进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实现的进度和质量息息相关。”[11]因为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皆不相同,所以每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模式具有差异性。“由于人多、地少、水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被贴上‘中国特色’的标签。”[12]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是以人的移动来实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区域之间流转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21世纪“农村劳动力人口日益短缺,消费结构日趋脱粮化,人民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农业现代化发展比工业化、信息化发展逊色不少”[13]。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强调,“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系统性支持[14]。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农业合作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产业化、农业农村整体推进再到乡村振兴,“中国共产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历程始终遵循人民价值,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路径结合,贯穿党的初心与使命,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本质”[15]。“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任务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过了从新中国诞生创建现代国家制度,到改革开放后重建、改革、完善现代国家制度,再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过程[16]。以党的十六大为标志,制度建设时代开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经济全球化互补的基本制度是推动制度转型和创新的战略举措。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节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明确以2021年、2035年、2050年为时间节点,分析阐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阶段目标,“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富含深刻内涵与强烈时代实践要求的总体目标”[17]。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治理制度现代化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有效推进“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的过程。

4.主题热点演进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热点演进路径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研究的关键词已不再 “杂乱无章”,研究聚焦的关键词越发“简洁”而集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者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线逻辑高度关注和认同。一方面,关于现代化、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早期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城镇化等关键词的内涵随着研究的深化日渐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及历次中央全会的召开,中国式现代化整体布局的蓝图日渐清晰,特别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背景下,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学理阐释日渐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研究也越发集中。应该说,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

此外,我们也应注意到,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越发具有中国特点和更加立足于本土境遇的同时,对现代性的反思研究也在持续升温。这表明在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下,由西方发轫的现代性问题已经突破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这不是说中国已经“被”现代性,而是说在一个广阔的跨文化视域下,保持清醒的“中国现代性问题意识”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不可缺少的哲学反思。对现代性问题的关注也说明学者们的研究具有全球视野,呈现出一定的广度。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呈现出主线更加凸显、目标更加明确、路径也更为清晰的特征,这为持续开展高质量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三、研究述评与展望

(一)研究述评

本文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主要力量,归纳了其热点内容,刻画了其演进路径。中国式现代化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形成了诸多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高质量研究文献,总体研究呈现愈加全面系统和多样化的趋势。

学者们愈加注重不同学科的协同性,运用不同理论来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与经验。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学者们愈加明确问题导向,培养理论自觉,树立战略意识,注重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输入向理论输出的转变。但是,也应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第一,目前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核心作者与主要研究机构的分布也不一致,不同作者、不同机构之间的常态化交流尚待深入,这不利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系统性和持续性;第二,主要机构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东中部大城市,而西部地区则寥寥无几,不利于发挥地域特色深入开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证研究;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者和机构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维度尚不全面,这不利于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进行该研究;第四,虽然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总体趋向系统全面,但在新发展阶段,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提炼社会主义国家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具体理论,从中国式现代化历程和经验中凝炼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从世界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解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方案的独特性,发展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仍有待深化。

(二)研究展望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持续深化,有利于深入认识新发展阶段这一历史方位,有利于细化和落实新发展阶段的现代化任务,有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更高阶段发展,有利于完善政党治理、国家治理以及全球治理,有利于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综合以上分析,围绕本主题我们对后续和未来研究提出以下展望和建议。

第一,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研究,构建富有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现代化思想,尤其是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思想中寻找并且逐步消除现代化进程中出现负面效应的根源。加强现代化在多领域的理论研究,加强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统筹现代化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协同发展,涵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现代化发展更具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要深入把握中国现代化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源及其创造性转化进行深入的理论剖析,阐明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历史文化成果及蕴含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基因。要加强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学理性阐释,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讲清楚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何能够形成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全新方案,讲明白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全新的现代化模式是什么,讲透彻中国式现代化对于中国和世界意味着什么,以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

第二,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问题意识”和“解决方案”相结合。中国在新时代面临着深刻而又复杂的发展环境。“两个大局”相互交织构成了新发展阶段前所未有的时代背景。这一时代背景既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新的时空条件,也提出了挑战。伴随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展走向受到了深刻影响,新的不确定性也随之产生。懂得在危机中孕育先机,在变局中开启新局,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转危为安的基本方略,也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现代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成功密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达成后,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新征程之际,不仅要牢固树立问题意识,继续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还要努力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避开和走出可能出现的“现代化的西方化陷阱”“缺失人的现代化的陷阱”“高福利负担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等。

第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现代化的比较研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既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人类进步趋势,又满足世界人民共同期待的必要之举。世界历史演进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表明,全球现代化是一项未竟事业。在全球治理体系经历调整重塑的当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荆棘坎坷不可避免。因此,这项伟业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参与。任何发展模式的“输入”或“输出”都将是对现代化的某种伤害。唯一的科学路径在于,“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8]。显见,中国式现代化应遵循“做好自己的事情,一如既往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更大贡献”的基本原则。我们探索总结世界范围内现代化发展的规律、经验乃至教训,加强现代性的反思,是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应有命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19]。因此,理清中西方现代化之路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并且加强比较研究尤为重要。只有在普遍性规律基础上做好特殊性研究,才能立足本土境遇,实现更好发展,进而为世界发展创造更多机遇,作出更大贡献。

第四,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重要观点的研究,展现一条全面的、立体的、真实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现代化”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艰辛求索中被赋予了新内涵、结构功能和精神境界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历史贡献和重要意义进行了总体性的叙述。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全面概括,是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和制度完善的科学凝炼,是具有广泛世界意义、蕴含共同价值、兼并普遍特征、联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形态。此时,要坚持历史自觉,坚持在文明交流互鉴中进行创造,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深度,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广度。加快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核心作者群,形成“一个研究机构内多个核心作者”的盛象。加强不同学科、不同机构、不同作者之间的学术联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作者和机构对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力度。加大对西部地区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支持力度,发挥地方高校的地域特色和学术优势,鼓励东中部大城市科研水平高的研究机构带动西部地区、科研水平低的研究机构的学术发展。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