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陶行知创造思想开展幼儿剪纸活动

2022-04-11 06:48江苏省昆山市柏庐幼儿园吴欣怡
家长 2022年8期
关键词:陶行知剪纸笔者

□江苏省昆山市柏庐幼儿园 吴欣怡

陶行知是我国非常有名的教育家,提出了一系列经典的教育理论。其中,陶行知的创造思想提倡教育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使幼儿掌握知识与技能。剪纸活动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之一,旨在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用陶行知的创造思想指导幼儿剪纸活动,有着深远意义。基于陶行知创造思想加强幼儿剪纸活动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陶行知创造思想在幼儿剪纸活动中的运用

(一)带领幼儿进行作品欣赏

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写道:“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在幼儿剪纸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带着幼儿欣赏剪纸工艺,在向幼儿介绍剪纸工艺和造型艺术时,发展幼儿对艺术的理解能力,培养幼儿对这些作品的情绪反应能力和对这些作品的兴趣。在通常的课程中,教师经常会选择富有艺术影响力的作品,供幼儿进行欣赏,例如,“熊猫吹泡泡”“米老鼠过生日”“牧童短笛”等,然后让全班幼儿对各种各样的好作品进行评论,再通过在活动室的“剪贴角”上并排展示,使幼儿对剪纸的方法产生兴趣,进而激发幼儿动手的欲望。

(二)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

幼儿的活动特点是喜欢新奇、有趣的活动形式。因此,缺乏热情、枯燥无味和形式主义的讲述,是不能引起幼儿注意的。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笔者坚持不懈地在教学中贯彻“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和教学手段开展活动。例如,笔者将剪纸作品运用在故事、环境布置和小制作中。因为幼儿都喜欢听故事,笔者在给他们讲故事时,为了能加深幼儿对故事中某些情节、人物和动物的印象,笔者有时就采用剪纸形式,一边讲故事一边用剪出来的剪纸图案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边听边看。比如,在讲到“春天来了,草地上红花、黄花都开了”时,笔者就剪出五颜六色的“花朵”贴在黑板上;讲到“青蛙慢慢地从泥洞里爬出来”时,就将绿色的“青蛙”贴在黑板上;讲到“小鸟开心地在空中飞翔”时,就在黑板上贴上了“小鸟”的剪纸。此时,每个幼儿都睁大一双双眼睛,注意力全被这些有趣的剪纸图案吸引住了。在节日即将到来前,为了能增添节日的气氛,笔者就和幼儿一起剪纸,并将剪成的“拉花”“新年树”“雪花”“灯笼”等挂贴在教室中进行环境布置。当在准备参加幼儿园里组织的体育游戏会演时,笔者和幼儿一起编创了“放鞭炮”节目。在节目中,笔者让幼儿用金纸剪出“飘”字,贴在做好了的红色鞭炮上面。幼儿通过不断观察、鉴赏、学习,提高了对剪纸的兴趣,并发展了他们动手的能力。

(三)引导幼儿自主创作,享受活动过程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敢想;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敢做;解放孩子的嘴巴,让他敢说;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去创造。”这就说明为幼儿提供动手实践机会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要求教师为幼儿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表现他们的认识和感情的重要手段。从幼儿学习剪纸开始,教师首先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剪纸方法,让幼儿有成功的经验和快乐的感受。然后,笔者逐渐引导幼儿学习各种鸟兽花卉和人物的剪纸方法。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笔者改变了之前艺术活动的形式,即一个示范,一个讲解,让幼儿按照绘画和剪裁的步骤,给幼儿一定的自主性。如果教幼儿剪窗花,只能让幼儿欣赏窗花的各种图案,提示幼儿在动手剪切时不要剪切接合部分,然后让幼儿自己画各种图案,随意剪切,让每个幼儿剪出不同的窗花。这样他们就可以欣赏不同图案的窗花,避免作品相同,缺乏个性。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笔者发现幼儿经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有的幼儿在画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连接部位,所以剪的时候图案没有连接在一起,还有的幼儿在剪的时候把连接部位剪断了等。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笔者就让他们自己查找原因,发现问题出在哪里,给他们一个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他们调查和解决问题时,他们体验了成功后的快乐。

必须指出的是,让幼儿进行剪纸时,要注意对相关教材的合理选择,特别要注意不要将太难的内容硬塞给幼儿,这样最终可能会造成教学的失败。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和精神,在使用教科书或自己选择教科书时,教师要保证内容通俗、生动有趣、循序渐进、前后一致,保持教育的系统性、内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例如,教幼儿剪“松树”的时候,在第一次教的时候,笔者教给幼儿两折彩纸和轮廓的最简单的方法。一般幼儿一下子就能学会,但是“松树”常常会剪得颇为呆板。在第二次教时,笔者在第一次教的基础上,让幼儿运用折纸的多层折法进行剪纸,从而剪出具有多层树冠的“松树”。形象的“松树”展现在幼儿的面前,深受幼儿的喜爱,从而使他们参与剪纸的积极性被进一步调动起来。在进行第三次教时,笔者再给幼儿传授剪“松树”的具体方法,使“松树”显得更加漂亮了。经过笔者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幼儿剪得越来越灵巧,从而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剪出高低不等、层次不同的“松树”。

(四)引导幼儿讲述剪纸作品里藏的故事,尝试表达自己的感受

根据陶行知的说法,中国传统的教育一般不能和幼儿多说话,但要实施创造性教育,就要让幼儿多说话。在幼儿剪纸工艺的培养过程中,教师经常选择有文化内涵的剪纸工艺,以供幼儿欣赏,引导幼儿发现剪纸工艺故事,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故事。在欣赏《西游记》剪纸技艺的同时,许多幼儿也会聊起《西游记》。此外,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有趣的故事。

另外,教师可以在班里进行亲子活动“我和父母一起看剪纸”,让父母和孩子一起去看“剪纸工艺品展”,登录网站,看剪纸书,和孩子一起欣赏剪纸工艺品的同时,为幼儿讲述古代的传统民间故事,让幼儿体验民间剪纸文化的丰富多彩,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

在幼儿掌握了多种剪纸方法后,单纯的剪纸活动已不能满足幼儿的要求,于是,笔者引导幼儿利用自己的剪纸作品编创故事。这一活动又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有的幼儿是根据某一故事内容剪出故事中的人物或动物,练习讲述故事;有的是根据剪出的一些作品,编创故事;还有的是几个幼儿合作,一起交流、协商,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并编创故事。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幼儿尝试了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了剪纸的乐趣,同时对剪纸工艺品产生了兴趣,其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考及想象力、相互合作能力及手动操作能力都有所提升。

(五)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的成长

幼儿最主要的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中学习、游戏,幼儿这一阶段总是会跟家长说自己这一天发生了什么。因此,在剪纸活动中,教师也要积极与家长进行配合。幼儿园时期的孩子渴望家长和教师的表扬,尤其是学会这样一个相对比较有难度的剪纸,幼儿心里的成绩感满满的,因此更希望可以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这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家长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剪纸,请家长让自己的孩子给自己动手操作一下今天所学,接着再对孩子进行适当的鼓励,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另外,幼儿园也可以组织一些家长活动日,邀请家长到幼儿园和孩子一起完成剪纸活动。这样,孩子在与家长共同协作的过程中,不仅明白了合作的意义,还可以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二、陶行知创造思想对幼儿教育带来的启示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

陶行知在我国教育界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方向。创造教育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也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且对创造教育的实践也始终贯穿在陶行知的整个教育活动中,对我国的幼儿教育的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教育带来的弊端越来越显著的时候,陶行知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创造教育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显露的种种弊端的破除,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下,受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所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启发,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思想,由此这种既体现了我国国情,又符合现代教育发展方向的创造教育理论应运而生。而陶行知在漫长的教育实践中,对创造教育的实施也作出了系统的概括,他在《创造宣言》中明确指出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而所谓真善美的活人,从教师方面意味着教师不必拘泥于为人师者的“尊严”,而是一个有创新性的“活人”。对幼儿而言,则是指教育要能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创造意识的幼儿,并且这种创造也要有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以此确保创造教育的目的得以实现。由此可见,通过陶行知创造教育,幼儿可以在幼儿园生活中学到一些生活经验,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重点在于幼儿能力的培养,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也是强调对幼儿的教育,如何把幼儿教育成“人”是每个幼儿教师需要重视的。

(二)陶行知创造教育的开展条件

通过对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的分析不难发现,民主性作为创造教育的前提,也是创造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曾在对创造教育的论述文章中指出“创造力得以发挥的根本条件就是民主性”,而这里的民主不仅指代民主性的环境,也包括民主的关系。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仅要注重为幼儿提供一个民主的环境,以此保障所有的幼儿都有接受同等教育的权利,从而为幼儿提供发明创造的机会,其次教师和幼儿之间还要构建民主化的关系。教师要做到尊重每一个幼儿,平等地对待所有受教育者,并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宽容,尊重幼儿的想法。幼儿处于学前阶段,异想天开是幼儿的发展特点,因此,教师不能因为受教育者的年龄而对他们的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给出否定态度。对一些想法不符合社会伦理的幼儿,教师要进行正确的教育,采用一些幼儿可以接受的动画教育等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知道其中的原因,以及符合社会伦理的正确想法是什么。只有民主且平等的关系的构建才能保护幼儿心中创造意识的幼苗,并为其后续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另外,劳动作为创造教育的实施路径,陶行知也在相关文章中提到“劳动是所有发明创造的根本”,由此可见,劳动不仅代表着创造教育的开展过程,也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必备要素。而教师也要认识到这里的“劳动”并非只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还包括幼儿的主观思考。幼儿要对自己的劳动行为有所思考并在思考中把自己迸发的想法付诸实践,以此不仅能活跃幼儿的大脑思维,还能锻炼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幼儿的发展做到手脑合一。

(三)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注意事项

通过陶行知创造思想在幼儿剪纸活动中的实践应用,笔者认识到,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首应先从自身方面要对创造思想有正确的认识,不仅要对陶行知创造教育体系有理论上的了解,还要能结合教育实际作出大胆的创新,明确应用陶行知思想进行教育的重点和核心,究竟要把幼儿教育成什么。其中,在对创造教育思想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尤其要避免对理论知识的生搬硬套。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教师要正视幼儿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别,并在教育活动中结合这种差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规划,以此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创造教育思想能在每一个幼儿身上发挥作用。另外,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也指明了未来新型教师观的发展方向,正如陶行知在其著名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中重点强调“一个教师是否优秀并不是看他能否使幼儿习得现成的知识,而是要教会幼儿独立思考和大胆创新的能力”,正如古人所言“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因此,未来教师在教师观念上要注重对幼儿主体性的提升,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将建构主义的观点贯彻在创造教育中。教师自身也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学到老,活到老,在掌握了所必需的理论和能力以后,还可以学习更多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并积极应用到自己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使幼儿能通过创造对自己的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实践运用,一步一步地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接班人,以此培养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三、结语

通过开展幼儿剪纸艺术教育,笔者感到幼儿学剪纸不仅能获得粗浅的剪纸知识,更重要的是幼儿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探索、尝试、发现,培养他们认真探索的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对艺术美的感受和体验,使他们享受活动和成功。教师实践陶行知老师的创造思想,能为幼儿美好的明天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陶行知剪纸笔者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老师,别走……
大嘴蛙学剪纸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陶行知夜归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剪纸
剪纸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