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致远育良种 三尺讲台倾一生
——记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小麦专家李集临先生

2022-04-11 07:14朱宝辉
黑龙江粮食 2022年2期
关键词:小麦学生

□ 朱宝辉 兰 欣

科研攻关,他推崇“不当科技成果的享受者,要当科技探索的实践者”;教书育人,他坚持“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笃行致远,追求无涯,从风华正茂到雪鬓霜鬟,几十年如一日,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奋斗的脚步;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从三尺讲台到广袤麦田,他历尽艰辛,努力开拓一条农业种业发展之路。他就是我国著名遗传学专家、哈尔滨师范大学校生命科学学院奠基人——李集临先生。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心无旁骛倾尽一生。在李集临先生过去七十余年的执教生涯里,他兢兢业业搞科研,呕心沥血育人才,不仅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方面取得了无数骄人成绩,大大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更是为国家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科研接班人,成为共和国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功勋人物。

坚定初心 逐梦前行

1927年,李集临先生出生于辽宁盖县的一个农民家庭,那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特殊时期。生长在这样一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先生对于能够填饱肚子的粮食有着特殊的情怀,他深刻地认识到粮食对于国家、对于百姓的重要性。怀着一颗造福家乡、让人们都能够吃上一顿饱饭的赤子之心,李集临先生报考了奉天农业大学农学系,从此开启与粮食作物打交道的人生旅程。在大学里,先生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专业知识,丰富的知识储备成为他今后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1946年,李集临先生大学毕业来到勃利联中,成为一名生物老师,开始了教书育人生涯。1951年,李集临先生进入刚成立不久的松江师范专科学校(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前身)任职,参与组建生物科并担任生物科主任,成为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学科的奠基人。比起“老师”的称谓,学生们更喜欢亲切地称他为“先生”。

工作中的李集临先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时刻牢记着“学无止境”这四个字,积极前往北京进行专业进修以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同时,他一直没有忘记当初报考农学专业的初心,立志要为祖国的粮食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入到小麦育种研究之中。

历尽艰辛 培育良种

有人说: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方面,李集临先生无疑是一位成功者,但他的成功却来之不易。

即使身处逆境,他仍执着科研。李集临先生是较早研究小麦杂交育种项目的专家之一,他进行的远缘杂交是一项非常繁杂又漫长的研究项目。研究初期,实验室的设备不足、条件简陋,许多工作都需要付出成倍的汗水与辛劳,还不一定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雪上加霜的是,“文化大革命”随之而来,给科研工作带来极大的冲击。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们纷纷受到“文革”波及,被迫中止教学研究工作;李集临先生也被扣上了“杂家”的帽子,遭到批斗,被下放到偏远的农村劳动改造。

身处逆境,李集临先生依然不改科研攻关的初心,每天在完成繁重的农活之余,他挤出时间继续做研究。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环境虽然艰苦,他的研究却见出成效。他把自己研究的新种子送给当地的农民种植,到了收获季节,看着产量相较于其他品种大幅增加的粮食,他比获得大丰收的农民心里还高兴。

吃尽千辛万苦,他却甘之如饴。在北方种植小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小麦无法越冬的原因,北方一般都种植春小麦,每年3-4月份播种,7-8月份收获,一年只种一季。在这短短的100天左右的生育期里,李集临先生要做的工作很多。

早在育种阶段,为了保证实验全程的顺利进行,李集临先生需要在数以千计的植株中准确地判断并挑选出适合进行后期实验的种苗。这项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丰富的经验,凭借着先生认真严谨、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和辛苦劳作得来的实践经验,这一阶段得以顺利地完成。接下来便需要深入田间地头,密切关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并及时记录、研究,解决期间遇到的各种难题。

北方的三四月份,冰雪仍未消融,寒风依旧刺骨,而李集临先生已经带着学生们在试验田里一一播种近百个品种;七八月份,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先生坚持跟着学生们一起穿梭于田地间挥汗如雨地收割成果,并逐一分类保存。因为常年在田地里做实验,观察植株一蹲就是一整天,李集临先生患上了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即使是这样,他也依然坚持亲自进行授课、研究,从未因病耽误进程。“做科研工作,不亲自去做可不行,数据必须我亲眼看了之后才放心。”李集临先生总是这样说,同时也的确是这样做的。面对常人看来十分枯燥疲乏的日子,李集临先生却感觉过得很愉快、从不抱怨,他一门心思扑在那片金色的麦田中,事必躬亲、细致入微,只想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完美。

心系家乡农业,他倾一生之力。作为小麦杂交育种研究方面的专家,李集临先生拥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大多都是同时代的研究员,还一起参加过国家863项目的前期研讨会。虽然先生自己专注研究小麦,但他并没有被局限关注点,尤其对农业的全面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曾说:“黑龙江有这么好的山、这么好的水、这么好的地,一定要发展大农业,农、林、牧、副、渔共同发展。”他始终站在长远的角度为黑龙江的农业多样化发展考虑,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集临先生多年的坚持最终浇灌出了成功的果实,也为自己带来了诸多荣誉:承担了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以及省重点项目多项;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奖;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如今,九旬高龄的老先生依然在尽情发挥着余热,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拼搏在科研一线。

十年磨剑 百年树人

任教七十余载,三尺讲台镌刻着李集临先生为教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他总是强调:“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身为老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言传身教,让学生拥有“立世之德”,会做事更会做人。

教学水平高超,紧跟时代变化。李集临先生语言表达能力强,性格幽默风趣,教学水平十分高超,知识讲解总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注重细节讲解,因此备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虽然他在授课时态度严谨,要求非常严格,但是课堂上的氛围却并不枯燥无聊。

李集临先生对于教学过程中使用到的高科技产品接受能力很强。因为早年经常到日本访学,他见识到了多媒体应用到教学上的诸多优势,当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逐渐在课堂上普及推广后,他很容易便接受了这些新兴事物,学习起“新知识”来也是兴致十足。上个世纪末电脑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李集临先生就开始用现在已经很少使用的自然码来打字了,而且打字的速度很快。他直接在电脑上写教案、备课、写文章、批改论文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他还会将课上要用到的图片等素材通过电脑设备呈现给学生,方便学生更直观、清楚地了解相关知识,加强自身记忆。

李集临先生在批改学生论文时也秉持着他作为科研人员一贯的认真严谨作风,亲自逐字逐句地修改,甚至精确到文章的标点符号,力求细节的完美。他教导学生论文要用最真实直接的事实和数据呈现出来,避免如“很多”“非常”等模糊词语的出现,减少修饰语的使用和辞藻的堆砌。正是因为李集临先生有着这种严谨的教学态度,才培育出了无数优秀的学生,取得了众多显著的科研成果。

恩师大爱无疆,学生如沐春风。李集临先生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还关注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难处。他会为家庭困难的学生申请助学金;他曾经关心和鼓励一位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帮助她走出心理障碍,最终考上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博士生;他八十高龄时还带着年轻人为学校申报博士点、帮助品学兼优的学生争取出国交流的机会……

先生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既耐心又细心。他时常给他们讲述自己当年的奋斗故事,以鼓励他们积极进取。他也喜欢和学生们呆在一起,听他们说一些新鲜事物,为见证到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而感到骄傲,更是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走向更高更广阔的舞台。多年后,提起每个学生的情况,他都记忆犹新,总是能够清楚地说出学生的名字,包括这个学生什么时候读的博、什么时候获过什么奖、现在从事哪方面的工作等等,如数家珍。

先生用自己正确的处世哲学、对待问题的严谨态度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一届又一届学生,向着阳光,茁壮成长。因为教学成绩突出,李集临先生曾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称号,被评为全省模范教师、黑龙江省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

桃李芬芳满园,成果遍地开花。在李集临先生的教导下,莘莘学子没有辜负他的期盼。先生教过的学生里有硕士研究生101名;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45名;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任职的6名,其中三位任研究室主任……这些学生不负师恩,勤奋努力,遵循着老师的教诲,为国家科研事业贡献着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有同李集临先生一样从事科研事业的学生,成立了一支科研团队。目前,该团队已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水污染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完成国家级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9项;在研项目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2项,厅级项目2项,横向课题1项。先生和他的学生们一直在不停地探究小麦遗传育种的奥秘,取得了多项成果。实验室应用染色体工程结合生物技术方法,将近缘野生植物的有益基因导入小麦。综合应用形态标记、细胞遗传学分析等方法,对选育的含有外源染色体的普通小麦进行鉴定,发掘小麦近缘野生种质的优异基因资源,为小麦遗传育种提供新材料。创制了多个八倍体小黑麦和六倍体小黑麦品系。其中“哈师2号”小黑麦在2014年被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批准为省审品种。同时该团队还将创制材料提供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科学院漯河农科所等单位,作为小麦遗传育种的基础材料,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达到上亿元。

平易近人 淡泊名利

彼德拉克说:“不朽之名誉,独存于德。”虽然李集临先生屡获殊荣、成果满载,是德高望重的学术界泰斗级人物,但是在生活中,他总是把自己当做一位普通人,平易近人,淡泊名利,不搞特殊化,不要特殊关照。

从青春飞扬到耄耋之年,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先生对于党的忠诚始终坚如磐石,赤诚而又高尚。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洁身自好,恪尽职守,时时处处做“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的榜样。先生九十岁高龄时依然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参加党组织的活动。每次都会提前或者多缴纳党费,退休时最关心的也是自己日后党费缴纳的问题,充分彰显出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爱党之心。

先生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他始终惦记着国内的农业发展,叮嘱出国交流的学生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知识,学成后回来帮助国内发展。四川地震时举国哀痛,先生更是焦急痛心,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捐献给了灾区,充分体现出老一辈知识分子与国同忧、与民同难、富于爱心的高风亮节和高尚情怀。

先生在日常生活中凡事喜欢亲力亲为,从来不因为自己年纪大了就理所当然假手他人。临到老来,先生最割舍不下的依然是他的麦田,经常忍受着腰疾的痛苦折磨,坚持亲自去试验田里记录观察,实验研究,用行动诠释着“敬业”永无止境。

老去光阴速可惊,鬓华虽改心无改。和着日月星辰的脚步,披着万道霞光的绚影,李集临先生七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浩荡麦田里,七十年如一日倾情活跃在三尺讲台上。麦粒千斤重,桃李满天下。黑土地铭记着先生日渐消瘦的身影,哈师大的校园回响着先生铿锵的话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耄耋之年的先生面对科研和教学依然充满年轻的激情与活力,尽情发挥着余光余热,为实现中国农业种业领域的加速发展、筑牢中国粮食安全“压舱石”而攻坚克难、奋斗不息。

猜你喜欢
小麦学生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浅析小麦的收获与贮藏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快把我哥带走
小麦,你好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