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2022-04-11 07:14
黑龙江粮食 2022年2期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种子

□ 宋 磊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柴胡店镇人民政府,山东 德州 253405)

农业种植栽培技术的发展与研究,极大地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促使农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物,提高小麦的产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小麦种植的过程中,较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进而影响到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小麦的产量,需要在提升其种植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确保小麦种植的高产与高质。

一、小麦种植栽培技术要点

(一)土地划片轮作

在小麦种植中,土地划片轮作是较为常见的种植栽培技术,有助于改善小麦的生长条件,从而确保产量的提升[1]。如果一片土地长时间种植小麦,在小麦生长过程中会将土壤中所需的养分吸收走,土地中相应的养分会逐渐减少,进而难以满足小麦的生长需求。因此,可以通过每3年一轮期,实施土地划片轮作,确保土壤中特定养分的补充,从而为小麦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二)科学选种

选择合适的种子,能够有效确保小麦的成活率及生长质量,是提升小麦产量的关键。在进行小麦选种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分析小麦的习性、生长环境等因素,以及种植区环境特点、降水量等,科学选种,例如在昼夜温差比较大、气候较为干燥、地下水位较低且土壤盐碱度比较高的种植环境,在进行选种时,应当优先考虑抗旱或抗盐碱的种子[2]。此外,小麦种子的纯度也是选种考虑的一个主要因素,通过考量种子自身品质进行播种,才能够有效保证产量。小麦种子纯度决定了小麦单位面积的出苗效果以及种植效果,对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种子播种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提纯、提净。首先,进行种子晾晒,在播种前的一周,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连续晾晒2~3d,减少种子附着的有害微生物,确保出苗的健康率;其次,进行种子的筛选,采用机械手段或饱和食盐水漂洗的方式,将发育不成熟、有虫洞、干瘪的种子筛除,确保发芽率。此外,还可以进行药物拌种,以减少地下病虫害对种子发育的影响。

(三)对土壤进行科学化的处理

植物的生长对于土壤较高的要求,在种植开始期间,需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进行种植,确保土壤具有良好的通风性以及排灌的便利性,且土壤中含有较高有机物质的区域,其能够确保小麦根系的良好生长。此外,在小麦种植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以及晒田等,让土壤中的虫卵及杂草等能够充分暴露在阳光之下,让阳光中的紫外线将深藏在土壤中的虫卵、病菌等杀死,进而极大减少病虫害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深耕的效果,需要利用大型机械对土壤进行深翻耕,其翻耕的深度一般控制在25~30cm之间,确保能够打破犁底层,让土壤变得更加的疏松,提升土壤的通透性。最后,在小麦播种之前,需要对土壤的肥力进行科学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施肥,确保土壤肥力能够充分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有利于小麦种植后,营养良好吸收,提升小麦的产品质量。在施肥工作完成之后,还需要对土壤进行再一次的深翻,确保土壤与肥料的充分混合,使得养分分布更加均匀,保障小麦的健康成长。

(四)精细控制小麦播种方法

播种方式及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以及成活率。其一,需要对播种时的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播种温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子的成活率,低温环境下的种子不易发芽,通常在当地气温达到10℃以上时,进行播种更加合适。因此,在小麦种植季节上,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播种,通常来说,春小麦一般在每年4月的上旬或中旬播种,冬小麦则在每年10月的中旬及下旬进行播种。其二,种子播种的深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子的成活率,如果播种深度较深大,则会增加种子的出苗压力,影响种子的发育生长[3]。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在小麦播种时,可以采用机械播种的方式,提升播种的效率以及均匀性。利用机械进行开沟,将播种的沟宽度设定为20~30cm,深度设置为30~35cm,要求沟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有助于沥水,在播种之后要及时覆土。其三,播种密度也是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为确保小麦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需要合理控制种子的播种密度,表1为结合土壤肥力的种子播种量。在大面积耕种时,通常采用标准化的机械作业,通过运用机械化农机进行深度培土,效果明显高优于人工操作,在种植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苗种的控制以及移栽,确保小麦苗的生长质量。

表1 不同土壤肥力种子播种量

(五)科学的田间管理

科学的田间管理对小麦的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首先进行补苗和间苗,在小麦出苗后,需要巡查小麦的出苗状况,对于缺苗比较严重的田块,需要选择与其相同的品种进行补苗,或者从出苗状况比较密集的区域移栽幼苗进行补苗,确保小麦田间幼苗的均匀,给小麦幼苗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的同时,确保土地的充分利用。此外,在补苗和间苗之后,要及时灌溉,确保田间基本苗数量的达标。其次,是进行除草,为了避免田间杂草与小麦争抢土壤中有限的营养成分,需要在其生长期间,及时将田间的杂草清除干净。

(六)科学施肥与灌溉

在小麦的种植中,施肥与灌溉对小麦的生长及产量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小麦的科学管理,对小麦的生长规律进行观察与分析,从而合理地控制小麦的施肥时间以及施肥量,确保小麦生长期间的营养供应[4],通常在小麦种植初期及小麦出苗后、抽穗期进行施肥。灌溉能够及时为小麦的生长补充水分,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通过合理的灌溉,能够有效保障小麦的产量及品质。

二、小麦病虫害技术要点

(一)小麦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1.小麦耕种土壤通透性不足

小麦耕种土壤的通透性不足,会为地下害虫的生存繁殖提供更为合适的环境,在小麦生长期间,未深耕的土壤中,红蜘蛛及麦蚜活动会更加频繁[5],从而会对小麦的生长造成极大的影响。但通过深耕的土壤,提升土壤的通透性,能够减少40%以上的病虫害,因此,在进行种植中,会提倡通过深耕的方式,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降低病虫害的繁殖,有效预防病虫害的侵扰。

2.小麦种植管理方式方法

小麦的种植管理方法也是影响病虫害的主要因素,例如在冬季继续灌溉能够减少冬春穗及卷筒,对一些害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小麦播种时加入一些农药,也能够有效的避免病虫害问题,因此在小麦种植中,通过科学管理方法与方法能够避免对种子正常发育的不良影响,减少病虫害的问题。

(二)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在小麦种植期间,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影响到小麦的生长与产量,因此需要通过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确保小麦的健康生长,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的病虫害类型以及环境特点等,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确保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如可以通过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通过采用天然成分的生物工程药剂,或是利用自然原理等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此类药剂成分天然,不会对小麦的生长及环境造成破坏,较为安全,近几年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

其一为农业防治。这种防治方法是在绿色农业发展观念下较为常见的一种病虫害防治办法。首先,在小麦播种前,对当地的病虫害问题进行调研,根据以往的病虫害发生状及流行趋势,制订相应的病虫害监控及防御计划,监控小麦的生长状况。一旦出现病虫害问题,需要进行及时处理,避免范围的扩大。在进行监测中,可以通过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小麦的生长状况进行动态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病虫害问题。其次,在小麦播种之前,需要进行相应的拌种,使用药剂与小麦的种子进行拌种,从而提升种子的病虫害预防能力,提升其自身的抵抗力,能够极大地避免病虫害对小麦生长的侵扰。最后,应当做好相应的田间管理工作,采用科学轮作、精细整地等方式,将土壤中存在的病虫害进行有效的处理,确保土壤的通透性以及与阳光的照射,避免田间积水问题,给病虫害的滋生创造良好的环境。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施肥及灌溉,确保小麦营养的充足,以及自身病虫害抵抗能力的提高。

其二为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方法是根据病虫害自身的特点,采用物理手段对病虫害进行诱杀,最常用的就是使用灭虫灯的方式,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以及趋色性的特点进行诱杀,这也是一种采用自然原理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手段,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数量,例如针对黏虫,可以采用频振灯进行消杀,减少黏虫数量以及产卵量,从而有效控制虫害。或是根据当地小麦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在小麦田间设置色板,对害虫进行防治。这种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主要是针对小麦种子、作物本身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防护的方式,不会直接作用到害虫本身,只是通过控制病虫害产生的客观条件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例如在进行选种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种子的包衣进行处理的方式,让小麦种子与病虫害隔绝。或选择健康的麦株,确保其自身有较强的抗病虫害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增加防护网等方式,将害虫进行相应的隔绝,进行深耕、灌溉、除草以及定期施肥等,均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确保小麦的生长以及产量。

其三为生物防治措施。这种防治方式是常见的一种措施,主要基于不同生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从而对害虫的繁衍及生长进行有效的限制,例如可以在小麦田间引入害虫的天敌,从而实现快速减少病虫害的目的,如可以利用七星瓢虫对蚜虫进行捕食,利用青蛙捕食飞蛾,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杀灭害虫,确保小麦的健康成长,或是采用套种的方式,加强对病虫害天敌的保护,实现自然防治。此外,还可以利用新型的微生物技术,采用微生物源性及植物源性药物等,消灭害虫,同时借助于微生物药品,有效减少土壤中的病菌,同时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一定养分,确保小麦的生长质量。

其四为化学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技术在农业生产病虫害的防治中有着较为长久的应用,见效速度较快,消杀效果良好,且费用较为低廉。但采用化学防治的方式,会在作物以及周围环境产生化学残留,影响作物本身生长,以及周围环境的健康平衡状态,甚至还有部分化学药剂,会渗入到土壤及作物中,影响作物的质量以及土壤的肥力等。例如,针对小麦吸浆虫,可以选择在麦苗期采用辛硫磷乳油、西维因等均匀的洒在田间,对其进行防治,能够有效地将吸浆虫的成虫进行消灭,有着良好的虫害防治效果,且见效较快。小麦黑穗病一般出现在小麦拔节后期,在小麦穗条外包一层灰色薄膜,成熟后破裂散出黑粉,导致穗粒被毁,进而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在进行黑穗病的防治中,可以通过采用粉锈宁、粉绣乳油等进行包衣拌种,提前预防病害,若其生长过程中出现黑穗病,则采用多菌灵在叶面上喷洒,从而有效预防病害问题。蚜虫是小麦生长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虫害问题,其以小麦的根茎及叶片为生,降低小麦的生长速度,进而导致产量降低。这种虫害极易发展成为大规模的严重虫害,因此需要加强对麦蚜的防治力度,一旦发现该虫害问题,就应当立即进行治理,可以采用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在采用化学防治方法的过程中,剂量的控制以及喷洒的范围都是较难把握的重点,如果出现超量喷洒,则可能会导致作物本身受到危害,并且随着近几年绿色农业的发展要求,对绿色农作物生产越来越重视,更加提出农业的绿色无公害,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减少农药的使用,以及使用的严格性进一步提升。因此,可以通过采用综合防治的方式,合理运用各种防治技术,确保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同时,不会影响到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及作物的正常生长,从而提升小麦种植的质量。

2.病虫害的应对方法

在小麦发生病虫害之后,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减少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一般来说,在小麦种植期间比较常见的病虫害有纹枯病、白粉病以及蚜虫等,针对这种病虫害问题,通常可以采用上述的方式综合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还可以根据小麦的实际种植要求以及标准选择相应的要,对病虫害问题进行控制。例如,在小麦起身期前后,采用不含2、4-D成分的除草剂、杀虫剂以及杀菌剂等进行混合性喷洒,实现对杂草孔乙己根腐病、纹枯病、麦蜘蛛、麦叶蜂等进行及时处理,同时有效控制吸浆虫。在孕穗期,也就是抽穗前的3~6d,可以通过采用甲基异硫磷粉剂与细土进行混拌,将其均匀的施撒在小麦的种植区域土地上,并立即进行灌溉,采用“一喷三防”的技术手段。在小麦扬花、灌浆期间,结合防治蚜虫的方式,采用杀菌剂、杀虫剂以及营养剂混合喷洒的方式,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控制,减少因病虫害对小麦生长以及产量的影响,促进农业生态化的发展与实现,确保小麦的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提升小麦的产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较为广泛,小麦产量的增加对于提升农民经济收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麦种植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正确的小麦种植栽培技术,确保小麦的健康正常生长。此外,为确保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还需要加强对常见病虫害的有效防治,通过分析病虫害发生的原因,综合使用多种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提升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减少化学制剂的使用,且当病虫害发生后,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控制病虫害,从而减轻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猜你喜欢
小麦病虫害种子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2022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桃种子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可怜的种子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