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

2022-04-14 19:37范希志王雨翔金昇旭丁杰
公关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入学教育人际交往

范希志 王雨翔 金昇旭 丁杰

摘要:新生适应性入学教育是当今高校教育的一个重大环节,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大学新生进入校园,与高中的生活相比,可能还是有许多差异,在其入学的这段时期中往往都会使人们表现出一些差异性的不适应,这种差异性的不适应往往是来自很多方面的因素,并且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学毕业生在高中校园里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大学新生在入学后的新生适应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学习和人际交往分析研究和对策建议,来提高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进而帮助新生做好大学规划,提高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生适应 人际交往 入学教育

引言

对于大学生,无论是独立面对大学陌生环境,还是学习大量的文化知识,大学中的种种因素都会致使其出现适应方面的问题。大学生刚正式步入大学的初期,内心既充满了对于陌生环境的新奇和兴奋,也同时存在着焦虑、担心的精神心理状况,在这一发展的过程和阶段中,如果不能及时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较好地培养和增强其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和能力,则可能产生强烈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不管是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生活环境、还是学习环境,都需要尽快去适应。[ 1 ]由于客观环境的突然变化和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少新入学后的大学生会因此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旨在帮助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进行研究和分析,最终给予相应的对策,改善入学教育模式。

一、新生适应问题主要表现

1.学习动力缺失,态度不端正,形成恶性循环

在进入高校大学初期,很多学生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表现出一种巨大的被动感,在面临专业的学习和目标规划时往往会不知所措,相比于中学的学习,大学的学习更多地注重了自觉性和工作上的主动性,很多新生表现出意志力不坚定,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对待学习的态度存在问题。由于中学被动性学习的生活,导致大学新生在开学初期没有学习动力,不能按照课程要求进行学习。不知为何学习,总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从中学的学习方式中跳出,做到自主高效地学习。成绩的降低导致情绪的低落、学习欲望的降低,反过来加重成绩降低甚至导致挂科,形成恶性循环。[ 2 ]

2.专业兴趣不高,目标不明确,缺乏规划能力

在我们选择专业院校时,很多学生由于不能主动认识和了解相关的专业背景和方向,填报的志愿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进入大学后发现对于自己选择的专业并没有什么興趣,甚至会出现厌学的情绪,导致很多同学丧失了学习热情,进而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能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合理有序的规划。一些新生对此缺少了很好的自我管理和控制。沉迷于游戏、观看小说,致使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厌学心理。当代大学生在上课时玩手机、睡觉和挂科等各种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情况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学习动力的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

3.社交群体变化较大,情况复杂,无法应对

进入高等院校,学生往往来自全国各地,在不同的地区差异和风俗习惯的情况下,处理好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相当 重要问题,相比高中而言,大学所要接触到的群体类型要多,不仅需要处理与老师、朋友、同学和室友的人际关系,可能还有些因素涉及社团学生组织、校外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等,另外,很多时候部分学生以自己为主体和中心,强调其个性与独特,对权威的遵守和服从以及尊敬长辈相当严格,甚至会偏向一些某种程度上的挑战,有时候就会导致人际上的冲突和矛盾,不加以调节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和调解。面对复杂的群体和关系,大学新生往往感到不知所措,给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不愿交往。部分学生因为过分迷恋属于虚拟的现实世界,而又不是很愿意和别人面对面地进行交往,致使他们由此产生一定的自我性和封闭性的心理。

第二,不会交往。由于个人性格与经历,部分学生交往方式和手段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处理不好与同学、室友和朋友的关系。

第三,不敢交往。部分同学因外貌、学习、家庭、个人经历等原因会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不敢融入大学的人际圈,通过逃避来拒绝交往。

第四,恋爱纠纷。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对爱情充满着美好的向往, 但同时又有诸多的困惑,困惑于大学期间是否要谈恋爱, 困惑于怎样平衡爱情与学业之间的比重, 困惑于怎样处理好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等。

二、新生适应性问题对策与建议

1.四阶层次的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合力

学校要重视新生适应工作,可以在开学初期做好相关教育和普及工作,学校层面,可以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和心理访谈工作,掌握新生的心理特点和基本状况,做好分析和应对方案。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组织作用,以心理活动为载体是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的主要方式,打造特色精品心理健康主题活动,通过新媒体平台和组织开展线上和线下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进入校园就可以接收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学院层面,各个相关专业负责教师都应该定期开展与专业介绍、学习计划、课程学习相关的讲座会议,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充分认识自己的专业背景、学科特色、课程配备、师资情况、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前景。新生在充分地了解到本科专业的各项教育内容之后,就一定能够为他们树立明确的理想和学习目标,为之后的学习工作做好相应的学习计划,辅导员老师可以开展有关大学生活、社交礼仪、恋爱观树立、人际交往等有关新生适应的讲座或者活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恋爱观、生活观。辅导员在与新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作出具体的分析与解答,及时地帮助他们化解自己内心中的烦恼和困惑。

班级层面,班委会成员应该带领班级同学通过主题班会、茶话会、班级团建等活动方式,尽快让班级同学相互认识和熟悉,与此同时了解校园生活,融入校园生活,尽快进入大学生活模式。在此基础上,班委会成员也应该关注到班级每一位同学的心理状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及时反馈至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

个人层面,作为新生本人,也应该早做准备,利用假期时间,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报考专业的相关知识和背景,收集整理各种大学学习攻略,利用网络课程提前进行相关课程学习,尽早确定大学目标并做好规划。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和实践活动,主动学习与别人交往,通过各类学习活动,提高个人的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提高新生适应性方案和策略实践化

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是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应该更加注重实践化和系统化教育。当前国内高校对于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干预方式主要是通过宣传教育,如宣讲、讲座、媒体宣传等,主要是以知识文字和理论教育为主,缺乏实践训练环节,方式方法简单、单一;通过文献研究和校区学生访谈,发现学生参与的情况并不理想,接受的效果不是特别好,活动为短时间的,影响干预效果。应该在现有干预方式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心理剧、角色扮演、实景体验、小组互动等丰富多样的实践训练的方式方法,从而引起学生参与兴趣、巩固干预效果。[ 3 ]进一步建立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增强教育效果,通过系统性和有针对性的理论和实践教育,来提高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进而帮助新生做好大学规划,提高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理论教育是基础,实践教育是深化,两者的有机融合才能将教育效果最大化。传统的理论教育主要是向学生灌输相关知识和方法,学生虽然吸收了理论,但是不会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应该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实践训练教育,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以个体互动、剧本表演、团体训练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就需要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在当今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模式下,探索出一套可执行、好普及、效果明显的实践训练方案。

在学习规划方向,可以从时间价值、专业认知、目标管理、项目实施四个方面进行设计,可以进行引导式目标制定设计和后期督导实施个人体验环节、“我的专业我知道”为主题的分享交流会和时间价值认知团体活动 ,通过系列实践体驗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信息真正的学会运用和实施,进一步改变学生对于大学的时间观念和个人专业信息,更好地进行时间规划和安排,做好大学目标规划并更好地实现。[ 4 ]

在人际交往方面,可以以老师、同学、室友和陌生人为交往对象,分别开展团体互动和个体体验,分别设计与不同对象在不同场合下的模拟交往场景,体验过后可以进行体验感受分享交流并由小组长进行总结,在此期间可以穿插设计交往技巧等相关知识的传授,通过不同环境不同对象的模拟体验,让学生从中体验其感受,并在团队内充分交流,以此改善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此过程中可以记录学生的反应和实践效果,训练结束后针对突出问题进行方案优化和修正。

结语

作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应该始终以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工作目标,把心理健康工作真正地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新生适应性教育更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把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新生适应性问题,通过理论+实践的教育方式,在理论基础之上,形成一套普及范围广、可行性强、实施效果明显的系统训练方案,在实践中做到不断优化和改善,使之推广和发展,成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加强了教育效果,还有效改善了新生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雷珍.浅析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的问题与策略[J].中外企业家,2020(14):225-226.

[2]丁美月.大学新生人际调适中朋辈团体辅导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4):48-51.

[3]吴竟宜.大学新生适应:学习与人际交往方面问题[J].才智,2018(30):117.

[4]施炜,卢庆,周云圣.大学新生适应问题调查及其教育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18,36(03):84-88.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入学教育人际交往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专学生管理研究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高校图书馆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实践
浅谈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