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问题 凝聚共识 鼓舞干劲
——2021 年度山东国企改革述职问询活动侧记

2022-04-14 06:39梁晴
山东国资 2022年3期
关键词:水发主业山东

□ 本刊记者 梁晴

2月27 日至28 日举办的2021 年度山东国企改革述职问询中,23 户省属企业领导班子向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汇报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情况,并接受领导小组的问询。

与2019 年首轮述职问询相比,今年述职问询有了更多创新点,不仅对省属企业“一把手”进行问询,省属企业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也要站上“考场”接受问询。省属企业负责人从初次参加述职问询的紧张到现在的对答如流、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从主要挑问题到重点指方向,山东国企改革述职问询活动越问越“实在”。

“这次国企改革述职问询问出了国企改革经验,问出了山东国资国企的贡献,更问出了我们对未来山东国资国企事业的信心。”山东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副省长凌文在问询结束进行总结发言时表示。

聚焦主业、科技创新、三项制度改革是问询活动各方最为关注的问题。

主业就是主战场

加大国企改革力度,进一步引导国企聚焦主业、突出实业,集中精力做强做优主业,是发挥省属企业骨干带头作用、履行国有企业担当使命、服务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聚焦主业方面,多家述职问询企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走在前列是一排,走在前是一个。我们要在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中走在最前。”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表示。

2021 年,面对国内下半年行业急剧下滑,山东重工集团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356 亿元,同比增长5.7%;利润总额202 亿元,加上研发投入增长部分共计228 亿元,同比增长5.1%。主营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重卡、发动机销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作为我国发动机行业的龙头企业,潍柴动力多年来坚持心无旁骛攻主业,持续攻坚柴油机本体热效率提升。1 月8 日,潍柴动力在济南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达到51.09%的柴油机以及一系列重大氢能科技示范成果,树立了全球柴油机热效率的新标杆。

凡是成功的企业,要攀登到事业顶峰,都要靠心无旁骛攻主业。华鲁集团是心无旁骛攻主业的坚定践行者,在聚焦主责主业的过程中,华鲁集团做到了四个100%:项目投资100%集中主业、优质资产100%装入主业、科研投入100%用于主业、历史负担100%剥离出清。其中,在项目投资上100%集中主业是第一。

“项目干一个成一个,个个都有竞争力。”华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樊军坦言,这是当前推动华鲁集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

华鲁集团坚决围绕主业搞投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0 大项目全部列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我们明确了‘四投四不投’‘三高两少’的原则,这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樊军介绍,华鲁集团的“四投”和“四不投”分别是投“主业、控股、风险可控、有竞争力”的项目,不投“非主业、参股、风险大、效益差”的项目。

水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振钦着重介绍了水发集团的首位度引领战略。近年来,水发集团面临各个板块涉及细分产业众多的突出问题。针对该问题,水发集团2020 年创造性地提出并实践行业首位度引领战略,从规模、科技、品牌、人才四个维度协同发力,着力培育一批国内领先的细分产业,着力打造一批细分产业单项冠军企业。

2021 年度山东省属国企改革述职问询活动现场

此前,水发集团重组整合104 户企业,涉及资产超过200 亿元;调整退出94 户企业,一批非主业、非优势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得以清理。2021 年,水发集团再次将文旅板块整体调整出主业范畴,撤并了7 个平台公司。

随着首位度引领战略的发力,水发集团主业发展更加聚焦,优势产业发展加速,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目前,水发集团水务、农业、环保、清洁能源产业规模均居国内前列。

“加大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来个大的提升,使省会机场由城市的机场向机场的城市转变。”山东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兴军表示。

2021 年9 月,投资近500 亿元的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获国家批复立项,这是国内近年来批复立项用时最短的大型运输机场项目。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建成之后,将实现飞机、高铁、地铁、快速路等多种运输方式互联互通,餐饮、娱乐、住宿等扩展服务更加丰富。此外,作为济南对外的重要窗口,济南机场将凸显齐鲁文化底蕴。

与此同时,山东机场集团全力加快烟台、临沂、威海机场扩建迁建,协同推进枣庄机场开工建设,全省机场基础设施短板将加快补齐,着力构建全省“两枢一干九支”的运输机场新格局。

此外,山东高速集团、中泰证券、山东土地集团、山东黄金集团、山东发展投资集团、泰山保险等省属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在述职问询中重点介绍了企业在聚焦主业方面的成绩。

创新创出新动能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山东国有企业由大转强的过程中,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

“京台高速南段是全国首条‘改扩建+智慧高速’交通强国试点项目、山东省首条智慧高速公路试点项目。”山东高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勇介绍,项目全长189 公里,概算投资264 亿元,共建设70 余类8600 余套涵盖感知、监测、诱导、发布等功能的外场设施。项目建成了全国首个“省域级”“建管养运服”全业务域全寿命周期的智慧高速云控平台、全国里程最长的开放式车路协同试验路段和全国首条全向/定向毫米波雷达融合路段,为打造安全畅行的舒适高速、智慧管理的数字高速、创新赋能的科技高速、绿色低碳的生态高速贡献了“山东方案”。

此外,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山东高速集团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全国同行业率先布局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氢站,构建“油气电氢光伏”五位一体的综合能源补给体系。淄博服务区加氢站的竣工,标志着“氢能高速”建设取得良好开局,同时,作为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第一座建成运营的加氢站,在全国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和示范引领作用。

“全面推进‘十强’产业项目投产达效。”山东国惠党委书记、董事长尹鹏表示,要充分发挥省级平台功能,着力培育壮大“十强”产业。泰安碳纤维产业园正式启用,加快了建设千亿级碳纤维产业集群;践行“双碳”战略,推动盐穴储气储能、盐田盐光互补、动力锂电池生产等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构建科技企业和省属企业应用场景之间的呼吸‘桥梁’为使命。”山科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董火民在回答有关企业创新问题时介绍,山科控股着力开发“科技+金融(基金)+产业”发展模式,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五大新兴行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股权投资,着力打造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创业人才服务平台、科技特色基金平台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孵化基地。

这些呈现在各个点上的创新,如点点繁星,起初萌芽,继而膨大,连片成群,折射出山东国企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

改革改出新活力

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关键环节,做好这项工作,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效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能源集团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大刀阔斧实施机构、产业、区域、协同、文化“五大整合”,减少了二级公司12 个、机构47 个、单位49 个,重组整合成立鲁西、西北、新疆、内蒙古区域化公司和化工、营贸等专业化公司,六大协同创效45 亿元。

“在‘双碳’背景下,企业转型压力巨大,对科技和人才需求更加迫切。”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表示,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引才聚才,发挥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等平台优势,采取全球招聘、柔性引进、整建制引进、猎头公司定向猎取等方式引进培养国际化人才、国家级人才、泰山领军人才等,山东能源集团连续多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近年来,华鲁集团充分运用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起“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三能”机制,激发了权属企业的动力活力。特别是针对企业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同龄化、同质化、同城化”等突出问题,华鲁集团打出了一套“拆庙、撵神、挪椅子”的组合拳,实现人、岗、责、薪的科学对应,真正做到“有为才有位”。“拆庙”方面,各产业公司均压缩部室,其中鲁抗医药压缩部室6 个,转岗或退出中级管理人员16名,考核排名后5%的第一年警示,连续两年降低薪酬,连续三年予以免职;“搬椅子”方面,推行大部制改革,精简职能岗位,推行“一人多岗、一岗多责、一专多能、AB 角互补”。目前,华鲁集团总部仅有人员37 人。

山东铁投集团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求,提前100%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三项制度改革为重点,经理层全面实施任期制、契约化管理,集团层面管理人员70%实行竞聘上岗。

“用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业绩。”中泰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峰在回答关于人才引进的问题时表示,中泰证券将持续加大各类人才引进力度,从业人员净增人数排在行业前列。公司大力培育复合型年轻干部,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储备了强劲的后备队伍;建立了市场化的薪酬考核激励机制,健全完善了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推进企业年金落地实施;持续加强人才引进培养,重点围绕投行、投研、投顾、财富管理、风险管理、金融科技等岗位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大力推行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实施分类分层考核,营造干事创业、敢于担当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水发主业山东
连锁股东与企业多元化经营:加速扩张还是聚焦主业
补精益气喝木耳腰片汤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3+1”战略引领 水发派思燃气营收利润双增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保利发展:深耕主业,稳健增长
聚焦少先队主责主业 改革创新少先队活动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主业·基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