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容典雅的唐代书画艺术

2022-04-15 08:18向芳
读者欣赏 2022年4期
关键词:吴道子壁画绘画

文/向芳

书法:诸法冲合

孔子庙堂碑(拓本局部) 楷书 唐 虞世南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在中国书法史上,唐代是晋代之后的又一高峰。唐代书法风格由初唐的方整劲健趋向雄浑硕厚,各类书体在继承并摆脱前朝书派束缚的前提下形成时代风格,呈现出焕然一新的书法审美局面。楷书各家遵循王羲之与魏晋以来墨迹与碑帖的双重传统,风格严谨雄健,法度严整;行草书家追求飞动飘逸;隶篆书家承秦汉遗法,整体偏于严整紧劲或遒劲圆润。由于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推动,书法成为唐代审美文化的重要内容。此外,朝廷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助推了书法艺术的繁荣。

虞世南是唐初政治家、文学家,他生性沉静且极擅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其书法继承王羲之、王献之的笔法,外柔内刚,笔致圆润却遒劲有力。虞世南写书不挑笔墨纸砚,但比较注重坐姿、腕力以及手法。他认为只要姿势正确、手腕力度适宜,即使笔墨纸砚不佳也能挥洒自如、创出佳作。虞世南的代表作品有《孔子庙堂碑》,此碑书法俊朗圆腴、端雅静穆,是初唐碑刻中的杰作。据传,虞世南深得唐太宗喜爱,唐太宗曾把王羲之所佩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黄银印赐给虞世南,后世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也公认虞书为妙品。

阴符经(抱翁草堂本)楷书 唐 褚遂良(传)

虞恭公碑 楷书 唐 岑文本(撰)欧阳询(书)

祭侄季明文稿 行书 纸本墨笔 28.2cm×75.5cm 唐 颜真卿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玄秘塔碑(拓本局部)楷书 唐 柳公权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祭侄季明文稿(局部)唐 颜真卿

中国画:象外有韵

强盛的国势与开放的文化心态,滋养并支撑着唐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均进入画家的审美视野,由此成就了唐代绘画独具一格的美,且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张萱与周昉是唐代著名的人物画家,均以善绘容貌端庄、体态丰腴的贵族妇女著称,在画史上往往将二人并提。以两位画家的作品为代表的唐代仕女图足以彰显当时人们对女性美的定义,其人物形象不再倾向于面相清秀的烈女、孝妇、贤妃或圣后,而以雍容华贵的上层妇女为描绘对象,著名美术史论家王伯敏认为这与“唐人之所好”是分不开的。唐画名家不仅能准确描绘出女性的容貌、体态和服饰等外在美,更能生动地传达出她们的情思、性格和气质等内在韵味。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往往个性鲜明、形神兼备。

从唐代开始,绘画艺术逐渐突破对政治、道德和宗教的依附,摒弃说教而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再现。传世的唐代仕女图如《捣练图》《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等,基本都是以宫廷女性富足奢华的日常生活为素材,她们或盛装出游,或簪花逗犬,抑或捣练劳作,展现出唐代妇人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此外,张萱、周昉的仕女图设色鲜丽明艳,且敢于展露女性丰润而健康的形体、富贵而不失庄重的气质,他们笔下的女性额头饱满,脸庞圆润,身材丰腴,极具时代特征。“雍容闲适”“拈花微笑”已然成为当时女性的新颖姿态。

画工出身的吴道子擅长表现人物与山水,且造诣颇深,被后世尊称为“画圣”,“神假天造,英灵不穷”就是对其绘画艺术特色的精确概括。吴道子追求画法之突破,一反细巧谨慎的传统行笔,作品颇具气势。此外,他还继承发展了张僧繇的晕染法,在焦墨痕迹中略施色彩以区分深浅,使得画作具有鲜明的立体感。吴道子还以“有笔而无墨”的风格开辟了中国绘画的新道路,五代、宋、元的诸多画家都曾临摹或借鉴他的绘画风格。

捣练图 绢本设色 37cm×145.3cm 唐 张萱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簪花仕女图 绢本设色 46cm×180cm 唐 周昉 辽宁省博物馆藏

挥扇仕女图 绢本设色 33.7cm×204.8cm 唐 周昉 故宫博物院藏

宫女浴孩图 绢本设色 唐 周昉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雪山行旅图 绢本设色 唐 王维(传)故宫博物院藏

《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是吴道子根据佛典《瑞应本起经》创作的绘画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画作包含两部分内容:前段描绘了骑着瑞兽向前奔驰的天神,以及雍容自若的送子天王。天王两侧有神情祥和的随侍婢女,以及意欲拔剑以防不测的护卫武将。画面人物虽多,然表情各异,作者对于节奏的把握张弛有度,使得不同人物跃然纸上。后半卷描绘的是释迦牟尼降生为悉达多王子后,其父净饭王和其母摩耶夫人装扮庄严,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的场景。画面中,送子天王面露惶恐,郑重下拜。吴道子对画中人物身份、心理、姿态的精细刻画,不仅反映出彼此的关系,更透露出刚降生婴孩所拥有的非凡荣耀。另外,通过对20多个人物、鬼神、瑞兽形象极富想象力和东方神韵的描绘,既反映出佛教在唐代趋于本土化的发展趋势,也展现了吴道子对所处时代审美文化风貌的敏锐捕捉。

王维是唐朝名臣,善书法、绘画和音律,以诗名传世。他性喜山水,崇尚佛教,诗歌以山水田园题材为主,状物传神极其精微。其绘画作品以山水的远景描摹为主,并以“破墨”和“勾斫”手法赋予山水画全新面貌,明代董其昌将他推为文人山水“南宗”之祖。《雪溪图》是王维为数不多的传世作品之一,受清高幽雅的文艺思想影响,此作画风恬淡,通过灵活运用水墨表现出山水的明暗、远近、深浅和色彩等变化,并在意境、构图、笔墨等方面都表现出与诗歌相似的审美趣味。画作以皑皑白雪背景下的江村寒树、野水孤舟为描摹对象,借空寂之景展露独特深远的心灵境界,整体风格偏冷寂,画中人物则为画面带来几许生机与灵气,卓然高绝的气韵借动静结合之手法流溢画中。用墨方面,王维着意突出墨彩蕴藉的效果,创“破墨法”达成以浓破淡、以淡破浓、以干破湿并相掩成趣的艺术效果,使整幅作品兼具浑朴自然的审美格调与萧疏淡远的诗情禅意。

天王送子图(局部)唐 吴道子

天王送子图 纸本墨笔 35.5cm×338.1cm 唐 吴道子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唐朝绘画精妙绝伦,着意寻求技法突破,画家的线条表现力达到全新境界,工笔画的出现更是影响到后世山水画的发展。除以上代表性画家与作品外,在风格上追求南北融汇的阎立本、以画鹤名世的薛稷,以及工于青绿山水的李思训、李昭道等人,也在各自的领域中独领风骚,共同描绘着唐代艺术别具一格的审美气象。

明皇幸蜀图 绢本设色 55.9cm×81cm 唐 李昭道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江帆楼阁图(局部)唐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绢本设色 101.9cm×54.7cm 唐 李思训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河北省曲阳县北岳庙壁画 唐 吴道子 供图/视觉中国

壁画:浪漫豪放

壁画是唐代绘画艺术的一类,但在审美趣味方面与宫廷绘画和文人绘画有所区别。工艺精美、色彩缤纷是唐代壁画的典型特征,服务大众则是其价值指向。唐朝壁画大致分为一般性壁画和佛教壁画两大类。皇室和上层贵族倾向于在宫室和陵墓中绘制图画,作为其日常生活的见证与装饰;寺院是当时社会重要的活动中心,因而也是壁画的荟萃之处。

唐人讲究在庭院、厅房等私宅墙壁上绘制壁画,更有豪奢之家重金求买薛稷等名家的手笔。宫殿作为当时的皇权中心,也是名家佳作的云集之处,诸如阎立本所绘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及吴道子的《嘉陵江山水三百里图》都是其中代表。

吴道子曾奉命绘制曲阳北岳庙殿内的《天宫图》,包含德宁之殿西壁的《万国咸宁》和东壁的《云行雨施》两幅巨大壁画。有关这两幅作品的创作,颇有些传奇色彩,相传是吴道子在布局构思上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后,在梦中得到启示才最终完成的。他画于西壁的是一腾云驾雾的巨龙,被唐明皇称作稀世珍品,据传每逢雷雨天气,龙身会随电闪雷鸣而鳞甲飞动。

根据史书和诗词记载,王维、杜甫等人都曾在屋壁上绘制图像,王维甚至将孟浩然像绘于郢州刺史亭,并将此亭改名为“浩然亭”。除肖像以外,一些官宅府第还将花鸟、虫鱼、山水、树木等绘制在墙壁或屋梁上,由此兴起了一股描绘现实生活的新潮。

墓室壁画作为中国传统壁画的重要一翼,是在两汉厚葬之风的影响下兴盛起来的。唐朝的墓室壁画以风格独特的建筑、简约传神的人物、特色鲜明的器物、简洁明快的山水及栩栩如生的动植物为描绘对象,是当时社会生活尤其是贵族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形象反映。唐朝墓室壁画规模和艺术水平远远超过前代,目前,全国已发现唐代壁画墓100 多座,其中陕西关中壁画墓最为集中且数量最多,特别是乾陵内章怀太子李贤墓中的壁画,布局严谨、内容丰富,反映出墓主希望在死后继续奢靡生活的心愿。

章怀太子墓壁画·狩猎出行图(局部)唐

寺院道观是唐朝社会活动的中心场所,同时也是以王室为首的上层统治者的重要政治场所。诗人、画家甚至皇室成员会在寺庙中举办娱乐活动或招待客人,所以寺院的墙壁需要时常刷新装饰,而壁画就是最好的装饰手段。

章怀太子墓壁画·观鸟捕蝉图(局部)唐

懿德太子墓壁画(局部)唐

敦煌莫高窟壁画·婚嫁图 第12窟 唐

敦煌莫高窟壁画·观无量寿经变(局部)第159窟 唐

当时的画家很愿意在寺庙或道观的墙壁上展现自己的画作,如洛阳的敬爱寺、成都的大慈寺都曾是著名画家的聚集地,促使这一时期的壁画艺术达到了高峰。据传,吴道子为兴山寺绘图时,吸引了长安城的男女老少竞相观看。其他各处佛教寺庙和石窟中的壁画也是竞相繁荣,其所达到的艺术水准亦空前高超,莫高窟壁画即是其中代表。

敦煌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明珠”,保存有中国石窟寺庙中最完好的彩塑和壁画,其中的唐代壁画意境广阔,色彩绚丽。敦煌壁画运用线描手法勾勒佛和菩萨的形象,其色彩运用极具边疆特色,有非常华丽的装饰效果,所展现的宗教幻想境界也是独有的。这些壁画还描绘了大量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大臣、僧侣、贵妇、奴隶等形象,画家以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充分展现了唐人的审美世界,并由此形成敦煌壁画的独有体系,使莫高窟成为世界罕见的艺术宝库。

总体来讲,唐代书画艺术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突破,较为全面地展现了这一时期的思想风貌和人文精神。活跃于唐代书画领域的众多名家,浪漫而感性,各领风骚,他们以华美而细腻的笔触泼墨挥毫,赋予书画作品以积极进取、生机勃勃的普世面貌,形成了一股博大而雄浑的时代风尚,造就了一种自信而包容的文化气度,并开启了有唐一代300年势不可当的审美思潮。

猜你喜欢
吴道子壁画绘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三观壁画
“画圣”吴道子
“飞蛾”修复壁画忙
万世之功郑国渠
画圣吴道子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天涯海角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