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紫罗兰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

2022-04-15 06:58包欣怡陈智勇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琼脂紫罗兰微量

李 露,包欣怡,陈智勇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沙 410128)

0 引言

非洲紫罗兰(Saintpantiaionantha)又名非洲堇,为苦苣苔科非洲紫罗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1-2]。因花色艳丽、品种繁多、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有“室内花卉皇后”的美誉[3]。随着非洲紫罗兰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种苗需求也在日益增长。种苗的繁殖有扦插和组培快繁两种方法[4]。采用组培快繁技术进行非洲紫罗兰快速繁殖,可缩短繁育周期,获得大量成株并保持其优良性状,是解决该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5]。

非洲紫罗兰的组培快繁是一项技术性强,生产环节多的工作,降低成本是提高优质非洲紫罗兰组培苗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本实验在前人的基础上,优选非洲紫罗兰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组合,为其在组培过程中培养基配比提供参考与帮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非洲紫罗兰组培快繁的效益,同时希望为其工业化育苗奠定技术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材料为新鲜非洲紫罗兰(Saintpantia ionantha)带芽茎段。

1.2 主要试剂

蔗糖、琼脂、多种无机盐、植物生长调节剂:6-BA(6-苄基腺嘌呤),NAA(α-萘乙酸),IBA(吲哚丁酸),IAA(吲哚乙酸),75%酒精,0.1%升汞,氢氧化钠,盐酸等。

1.3 培养基

(1)基本培养基:MS培养基,CC培养基,N6培养基,B5培养基。

以CC、N6、MS、B5作为基本培养基,将其无机大量、有机物、无机微量作为3个不同的影响因子,通过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得到16个基本培养基组合(见表1)。

表1 16个基本培养基组合

(2)侧芽诱导的最佳激素浓度配比。

如表2所示,设置16组。

表2 16组激素浓度配比

(3)侧芽生根的最佳激素浓度配比

设置NAA、INA、IBA这3种激素的不同浓度配比,得到9种生根培养基配方(见表3)。

表3 非洲紫罗兰侧芽诱导激素配比

1.4 研究方法

(1)接种

以非洲紫罗兰的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先用洗涤剂清洗,洗净外植体上的污渍,再用流水冲洗30~40 min后,用75%的酒精消毒30 s,然后用0.1%的升汞消毒6~10 min,再用无菌水冲洗4~5次。接种前先用无菌滤纸轻轻吸干材料表面的水分,然后无菌操作台下用小刀将带叶芽茎段切割成0.5 cm左右大小,分别接种在指定培养基上,每种培养基接种8瓶,每瓶接种2个。

(2)培养

将已接种的材料的三角瓶放入恒温培养室,室内温度控制在26℃,光照强度1000~1500 Lx,光照时间12 h/天。接种后,每天观察污染情况及成活状况,并及时做好数据记录。

2 结果与分析

2.1 非洲紫罗兰组织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组合

30天后,在16种培养基中,对每种培养基选择长势较好的6瓶对侧芽进行计数,并观察其生长势,只选择已经生长成型的侧芽计数,仅为芽点不计数,舍去每种培养基中每瓶新生侧芽个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求平均数,记录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在以CC、N6、MS、B5等作为基本培养基,将其无机大量、有机物、无机微量作为3个不同的影响因子进行组合的16种培养基中,平均侧芽增殖长势最差的为6号培养基,即B5大量+B5微量+CC有机的组合,该培养基中的非洲紫罗兰增殖倍数最低,为2.5倍,同时新生侧芽颜色淡绿,叶片稀疏卷曲,许多未展开;平均侧芽增殖长势最好的为15号培养基,增殖倍数为6.13倍,即MS大量+CC微量+B5有机的培养基组合,该培养基中的非洲紫罗兰不仅侧芽增殖倍数最高,而且新生侧芽颜色鲜绿,丛生芽紧密包裹聚集在一起,叶片舒展。

表4 不同培养基诱导侧芽生长统计表

2.2 非洲紫罗兰组织培养诱导侧芽的最佳激素浓度配比

30天后,对每种培养基所诱导侧芽进行计数,并观察其生长势,记录结果见表5。

实验结果表明:非洲紫罗兰在16号培养基(6-BA3.0 mg/L+NAA1.0 mg/L)中侧芽生长状况最差,增殖倍数为1.6倍,新生侧芽发黄,叶片稀少,并且出现稍许褐化现象;在5号培养基(6-BA1.0 mg/L)中生长情况最好,增殖倍数为6.6倍,新生侧芽鲜绿,叶片浓密。

由表5可以看出,基本培养基相同时,非洲紫罗兰在6-BA浓度在0.5~1.0 mg/L范围时,侧芽生长情况最好,新生侧芽鲜绿,叶片浓密而平展;当6-BA浓度超过2.0 mg/L后,随着浓度的增加,非洲紫罗兰的长势越差,并且叶片颜色逐渐变淡,甚至发黄。当NAA浓度小于0.1 mg/L时,对芽的增殖效果较好,超过0.5 mg/L后,浓度越高,非洲紫罗兰的增殖效果越差,甚至浓度过高容易出现褐化现象。

表5 不同激素浓度诱导侧芽生长统计表

2.3 非洲紫罗兰组织培养侧芽生根的最佳激素及浓度

60天后对9种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培养基中的非洲紫罗兰的生根数量进行统计,计算生根率并观察生根情况,记录结果见表6。

表6 不同激素种类与浓度诱导侧芽生根统计表

根据结果可知,非洲紫罗兰在1/2MS附加NAA 0.1~0.5 mg/L或IBA0.1 mg/L的培养基中生根率较高,根数多且生长旺,植株长势良好,颜色鲜绿,叶片舒展,但在NAA浓度为0.5 mg/L时有稍许褐化现象。IAA在浓度0.1~0.5 mg/L也可诱导侧芽生根,但生根率不高,并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3 讨论

非洲紫罗兰现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室内盆栽花卉,开花时可用来布置房间,不开花时也可以作为小型观叶植物。快速繁殖非洲紫罗兰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方式繁殖,方法简单经济,繁殖速度快,繁殖系数可达到6.625,大大降低了其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因此,组织培养作为非洲紫罗兰的一项重要繁殖途径,掌握其最佳繁殖条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非洲紫罗兰侧芽诱导试验中,以非洲紫罗兰带侧芽的茎段为外植体,最佳基本培养基组合为MS大量+CC微量+B5有机+3%蔗糖+0.4%琼脂。在这4种基本培养基中,MS大量较其他3种培养基铵、镁和硝酸盐的含量最高,同时含有较高的钾和磷,这说明非洲紫罗兰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氮和镁,同时需要较多的钾和磷,其中,营养素磷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对芽的分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CC微量较其他3种培养基钙、锰、铜、锌、钼、氯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都比较适中,说明非洲紫罗兰的组培生长过程中,对这几种微量元素的添加不易过高和过低;B5有机较其他3种培养基含有相对较多的VB1和VB2,同时不含甘氨酸,这说明,在组培过程中,非洲紫罗兰生长所需的VB1和VB2应适中,同时不需要添加甘氨酸,甘氨酸对其生长可能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6-9]。

在以6-BA和NAA为激素进行浓度组合诱导侧芽实验中,发现侧芽的生长在MS大量+CC微量+B5有机+0.5~1.0 mg/L 6-BA+0~0.1 mg/L NAA+3%蔗糖+0.4%琼脂的培养基中,增殖效果最好。6-BA作为细胞分裂素,其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促进非分化组织分化和侧芽的生长,抑制或促进茎、叶的伸长和生长,也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发生[10]。其浓度在0.5~1.0 mg/L时可以很好的促进非洲紫罗兰侧芽的增殖,超过2.0 mg/L后,浓度越高,植株生长越差。NAA是植物生长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11],当培养基中加入少于0.1 mg/L的NAA时,非洲紫罗兰侧芽增殖效果最好,当NAA浓度大于0.5 mg/L后,浓度越高,侧芽增殖越慢,并且随着实验的延长,极容易出现褐化现象[12]。

实验同时使用不同浓度的NAA、IAA、IBA对非洲紫罗兰的侧芽进行诱导生根,这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都能诱导植物生成不定根,是常用的生根剂。IAA可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化,IBA是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细胞分裂,活性比IAA高[13],在强光下会缓慢分解。在对非洲紫罗兰不定根的诱导下发现,NAA诱导的不定根特点为多而短,但植株易褐化;IAA所诱导的不定根较长而粗,浓度高于0.5 mg/L后不定根数量较少,不易观察;IBA所诱导的不定根较长而直,但根较细。不定根诱导效果最好为1/2MS+0.1 mg/L NAA+3%蔗糖+0.4%琼脂和1/2MS+0.1 mg/L IAA+3%蔗糖+0.4%琼脂的培养基。

4 结论

本实验表明:以非洲紫罗兰的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大量+CC微量+B5有机+3%蔗糖+0.4%琼脂;侧芽的生长在MS大量+CC微量+B5有机+0.5~1.0 mg/L 6-BA+0~0.1 mg/L NAA+3%蔗糖+0.4%琼脂的培养基中,增殖效果最好,新生侧芽鲜绿,叶片浓密而平展;诱导生根适宜培养基为1/2MS附加0.1 mg/L NAA或0.1 mg/L IAA,生根率可达95%以上,根生长势旺,同时植株生长颜色鲜艳、健壮。

猜你喜欢
琼脂紫罗兰微量
消除国产琼脂磷酸盐沉淀的工艺优化及设计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配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的作用分析
兽医实验室微量移液器使用期间的核查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有效选择沙门氏菌培养基
What is love 什 么 是 爱
谈刑事侦查中微量物证的作用及常见发现方法
亲切地紫罗兰
窗台下的紫罗兰
亲切的紫罗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