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生成活动的实践探究
——以大班生成活动“逛金幼集市 过福虎新年”为例

2022-04-18 04:54郭子晟
好家长 2022年4期
关键词:萱萱邀请函集市

文 郭子晟

课程游戏化特别关注“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强调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持续推进,教师愈加重视从幼儿主体地位出发设计构思幼儿园课程。幼儿园生成活动应以幼儿为主体,活动生成源于幼儿自身的兴趣与需要。本文以幼儿园大班生成活动《逛金幼集市 过福虎新年》为例,基于幼儿在活动中自主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途径的过程,探索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生成活动的建设。

一、案例描述

临近元旦,一次午餐后散步环节,祚祚、萱萱和芃芃悠闲地边走走聊。萱萱说:“马上就要过新年,我又会收到新的礼物了。”芃芃说:“我也是,去年我收到的小汽车早就玩腻了。”“我今年也想要一辆小汽车。你的汽车可以送给我吗?”祚祚问道。芃芃说:“可以呀。”祚祚开心地说“我可以拿我的小狗玩偶和你交换,这样我们都有新玩具。”萱萱接着说:“我也想换,我们一起来交换吧。”于是,“好物”遇“新主”,幼儿自发开启了“逛金幼集市 过福虎新年”的闲置物品集市交换活动。

二、情景和思考

情景一:我倡议——闲置物品大交换

下午吃完点心,三个幼儿把想法告诉了我。得到了我的肯定后,他们又告诉了班级里的其他幼儿,幼儿说起了想要交换的玩具。“老师,除了交换玩具,还可以换什么?”祚祚突然望着我问道。“老师还可以换其他的吗?”我说:“你们想换什么?”“哦!我想换书!”“我想换蜡笔!”……幼儿七嘴八舌,讨论想要交换的物品。幼儿一致决定,举办一个闲置物品交换集市。祚祚说了自己的想法:“交换物品一定要很多人参加才好玩,不如我们邀请其他班的小朋友一起参加活动。”我说:“当然可以了。可是,你们打算怎么邀请?”祚祚说:“我们可以做邀请函呀,给每个小朋友都送一份邀请函,幼儿就会来参加交换了。”“其他班的小朋友有那么多人,邀请函要做很多很多份,我们做得完吗?”芃芃疑惑地问道。萱萱说:“我知道了,我们可以做一个大板子,上面贴上我们的倡议信,邀请所有人一起来,然后放在楼梯里。”祚祚和萱萱的想法得到了班集体的肯定,幼儿自发地进行了选择分工,有的开始制作展板,有的设计起了邀请函,忙得有声有色。

思考:生成活动的思想即教师随时随地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发现他们的兴趣点或者有教育意义的事件,从而调整教学计划。案例中,祚祚、萱萱和芃芃关于交换物品的想法获得了我的肯定,并在我的引导和鼓励下,开始了他们的行动。因此,在生成活动中,教师应时刻成为幼儿的观察者和引导者,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支持幼儿的想法,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在游戏中亲身体验、实践探究,从而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信心。

情景二:我辩论——交换规则我来定

第二天,邀请信被发出后,大班幼儿积极响应,带来了自己的交换物品。幼儿一致商量,将所有物品按照“5 元”“10 元”“15 元”的价格进行分类,然后将自己的物品兑换成了相应的代金券。琪琪来到我身边,小声地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望着她疑惑的眼睛:“你有什么问题?没关系,大胆说出来”。在我的鼓励下,琪琪放大了自己的声音:“就是5 元的兑换券不能交换10 元的礼物,那10 元的兑换券可不可以交换两个5 元的礼物?”我对她竖起大拇指,表扬她能够主动思考问题,然后把她的问题讲给其他幼儿听,班级里顿时声响连天,你一言“可以”我一句“不行”,说得不可开交。突然,祚祚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小手,说道:“老师,我在电视上看过一个节目,里面的人也在讨论问题。他们分成两队,一队说‘可以’,一队说‘不可以’。”我向他点点头:“那就是辩论,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辩论能帮你们找到答案吗?”幼儿纷纷露出感兴趣的神情。于是,我向幼儿讲解了辩论的过程。幼儿随即开起了自己的辩论会,最终制定出了这样的规则:因为物品数量和代金券数量是相等的,为了让参加活动的每个幼儿都可以兑换到新玩具,因此,不同金额的代金券只能交换对应价格的物品。

思考: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够畅所欲言的表达,无不体现着课程游戏化的游戏精神和中幼儿的主体地位。案例中,我对琪琪的问题给予了鼓励和表扬,提高了她积极思考的成就感与自信心,也为其他幼儿树立了榜样。班级幼儿通过辩论与对话,将活动的规则逐渐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社会交往等能力有了提升。同时,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显著提升。在生成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创设一个宽松、包容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情景三:我参与——集市活动出摊啦

“集市要开张了,你们都准备好了吗?”我问道。“准备好了,我们正在商量谁来做理货员和服务员!”萱萱说。“那你们商量出结果了吗?决定用什么方法来选出理货员和服务员?”芃芃说:“没有,幼儿都很热情,都想当理货员和服务员。”我问道:“那遇到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之前是怎么解决的?”祚祚说:“投票!”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接着说:“祚祚提出投票,你们觉得?”“可以!”幼儿异口同声。幼儿经过投票,最终确定了理货员和服务员的人选。集市活动上,幼儿玩得不亦乐乎,所有物品都被兑换一空。活动结束后,幼儿开心地拿着交换到的物品往回走。这时,萱萱说:“理货员和服务员们还没收拾好,我们一起来帮忙吧。”于是,幼儿共同合作,很快收拾好活动场地。回到教室后,我立刻表扬了萱萱。

思考:幼儿园的各种活动都应指向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案例中,我通过与芃芃、祚祚的对话,调动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社会经验,引导他们发展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此外,我对于萱萱的亲社会行为及时给予肯定,为幼儿树立榜样,提升幼儿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亲社会行为比例的增长。在生成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能够学会沟通、分享、协商与合作,促进幼儿发展社会性。

一日活动皆课程。教师要善于观察,在对话中,在游戏中,在活动中,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真正促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萱萱邀请函集市
神秘的邀请函(上)
热闹的集市
邀请函
我家的多肉
探访于山“相亲集市”
王子的邀请函
你的脸像水蜜桃
山寨邀请函
热闹的集市
热闹的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