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劳动教育
——以疫情背景下入园为例

2022-04-18 04:54
好家长 2022年4期
关键词:离园入园小班

文 邹 娣

本文结合小班幼儿入园的实际经验,谈谈儿童视角下幼儿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一、从儿童经验出发,基于儿童劳动能力的再梳理

在前期各项自主活动中,教师意识到,幼儿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力是他们发展各项能力的基础,也是开展各项自主活动的关键。小班幼儿刚从家庭过渡到集体生活,会出现很多状况。因此,教师开展前期调查,了解幼儿的一些情况,如不适应集体生活、不能独立吃饭、不会穿脱衣服和鞋子、不会上厕所等。从家长的反馈中,教师发现,不少幼儿由爷爷奶奶照顾,其自我服务能力较弱。因此,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成为教师的努力方向。

二、从链接经验出发,基于儿童经验的再出发

基于儿童的经验,教师以进餐环节为主线,不断探索、调动和拓展幼儿的其他经验,将自我服务性劳动真正与教育相融合,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

(一)进餐环节与自我服务有效结合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3~4岁的幼儿在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进餐是幼儿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良好的进餐习惯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一到吃饭环节,幼儿往往哭声一片,挑食、撒饭粒、剩饭、端着碗到处跑等现象比比皆是,一顿饭下来,桌子上、地上一片狼藉。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将进餐环节与自我服务有效结合,提升幼儿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力。

1.自主点心,激发进餐兴趣

在开学第一周,教师并没有着急地让幼儿在园进餐,而是先在园培养自主点心。点心的花样丰富多样,喝的有酸奶、牛奶、豆奶;吃的有馒头、饼干、桃酥等。教师先将幼儿自己倒牛奶、自己夹点心、一口牛奶一口点心的瞬间拍成照片和视频;然后,从如何快速吃点心、如何不掉残渣、如何端正坐姿等方面,师幼共同分享;最后,教师用激励性语言表扬幼儿,如“小手特别能干。”“会自己照顾好自己。”等。

2.正确用餐,加强心理预设

在中、大班幼儿吃饭时,教师组织小班幼儿参观。与此同时,用有效语言进行引导:“哥哥姐姐吃饭的时候没有说话。”“没有人离开座位。”“桌子上干干净净的。”“没有人挑食。”“幼儿园里的饭菜可好吃了。”“你们想不想在幼儿园里吃饭?”……在这一周里,教师每天运用这种形式,加强幼儿的进餐心理预设。

3.制作食谱,提升进餐食欲

为了提升幼儿进餐的食欲,教师和保健部门协商,每天制作色香味俱全的食谱。第一周饭菜不宜复杂,以便让幼儿体验独立吃完饭菜的成就感。进餐前,教师会向幼儿介绍当天吃什么、有什么营养、对身体有什么好处等知识,教授他们如何剥虾壳、剃鱼刺等技能,有效地将教师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幼儿的学习行为,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得到提升。

4.用心观察,纠正进餐错误

幼儿在园进餐时,教师注重观察每个幼儿的进餐状况,并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如拿勺子姿势不正确、坐姿不正确、吃饭时手不扶碗、挑食比较严重等。根据不同的情况,教师会采取相应的方法。有时,现场纠正和指导;有时,引导幼儿从进餐视频中发现问题;有时,家园共同配合。用餐结束后,教师帮助幼儿做好餐后自我服务,如擦嘴、漱口、分类摆放碗勺等。

5.家园互动,养成良好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园的有效配合。疫情当下,虽然教师与家长不能够经常面对面地沟通,但要始终与家长保持联系。对于个别进餐能力弱的幼儿,教师将食谱提前发给家长,让家长预先介绍食谱内容;教师将幼儿进餐的照片和视频发给家长,提出建议;教师与家长共同分享幼儿正确进餐的照片,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此外,教师每周都用视频、照片等形式记录幼儿在园进餐情况,并及时向家长反馈。

(二)其他环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在园进餐问题解决了,教师能否采用这样的方式,解决其他环节自我服务存在的问题?陈鹤琴先生曾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教学原则:“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去想。”这告诉教师,要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幼儿。

三、从迁移经验出发,基于儿童经验拓展的再实践

教师如何在幼儿入园适应阶段,将劳动教育融入一日生活的各环节?教师通过学习、研讨,从阶段推进、具体措施、实施环节等方面,确定小班幼儿自我服务性劳动的方向,从入园离园、午睡、晨段活动环节,给予幼儿针对性指导。

(一)入园离园环节

为了让幼儿熟悉疫情下入园、离园的流程,教师制作了“入园五部曲”和“离园四部曲”流程图,教育引导幼儿入园时、离园时,按正确顺序完成放书包、戴口罩、放水杯等相关事宜。通过“分享—调整—再分享—再调整”,幼儿能够自主地进行入园、离园活动。

(二)午睡环节

教师将叠衣服、叠裤子、翻衣服、翻裤子的步骤图发给家长,指导家长在家提前帮助幼儿练习。教师还将幼儿穿裤子、鞋子情况及时分享到班级群里,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在园情况。

(三)晨段环节

运动前,教师引导幼儿将运动器械摆放在固定的区域;运动中,教师提醒幼儿适当喝水、休息,会用纸巾正确擦汗、擦鼻涕,擦完的纸要扔垃圾桶里;运动后,教师帮助幼儿收拾器械、整理场地等。

经过一个月的适应,小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重以下指导策略:量力而行,视幼儿的能力范围而定;共同参与,师幼一起劳动;保持耐心,多容忍、少责备;以身作则,给幼儿树立榜样;注意安全,不拿取危险物品;经常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教师坚持以儿童视角,从经验出发,不断提升幼儿的劳动能力。

猜你喜欢
离园入园小班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再去小班看看
幼儿园自主离园活动的尝试与思考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离园三部曲
从容组织,快乐离园
幼儿离园环节的思与行
九月来到,哭闹开场
粗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