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生活化指导探究

2022-04-20 08:15白永艳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2年12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生活化作文

白永艳

小学作文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写作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忽视了写作教学的生活化,导致学生写出的作文脱离生活实际,内容空洞、乏味、无趣,作文整体质量不佳。因此,在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挖掘与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发挥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对看到的风景、遇到到人、事、物等进行描写,不断拓宽写作思路。

一、小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写作兴趣低下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过于重视分数,大多数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只顾向学生传授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忽略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这种填鸭式教学非但不够科学,而且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只會生搬硬套,渐渐养成了不爱动脑、不爱思考的不良习惯。目前,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只重视学生成绩,因此影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阅读量较少,写作素材不足

一般情况下,有效的阅读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锻炼学生的感知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小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不足,缺乏对情感的认知,在写作过程中有时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会影响写作的效率,导致写出的文章内容干瘪乏味、缺少深度。不仅如此,目前很多学校存在师生交流与互动不足的情况,学生不能分享个人学习中的经验和感想,也会使其写作热情不高、学习兴趣不足。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严重影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三)写作兴致不高,存在畏难情绪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在掌握了科学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前提下,才能积累大量有效的写作素材,才能更加顺利高效地完成写作任务。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写作,写出的文章质量不佳。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写作兴致不高,不知如何下笔。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教学方法不够科学,使学生失去了写作兴趣,更有甚者,还导致学生对写作产生了畏难甚至抵触情绪。一些学生在写作学习过程中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并不理想,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不利于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课外实践不足,缺少语言互动

为了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教师通常会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以便获得更多的写作灵感和写作素材。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尚未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本质,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也影响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更重视对理论知识讲解,却忽视了写作实践的开展,所以语文教学变得非常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很多学生在日常交流中并未实现对语言灵活的应用,在表达方面存在很多不规范情况,文字运用能力不强,写作效率低下。

(五)教学与生活实际脱离,写作质量不高

很多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没有把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进行有机结合,教学语言不够严谨,影响了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他们学习的规律,高效开展写作教学活动。但实际情况是,很多教师只注重写作教学的形式,却忽视了写作教学的真正价值和实际意义。此外,很多教师自身写作能力不强,在写作教学中耐心不足,缺少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没有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导致部分学生非常自卑,对写作产生了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结合现实生活,优化教学内容与过程

1.教学内容生活化,拉近彼此的距离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重视写作教学的生活化,不但要帮助学生了解写作的理论知识,也要指导学生实践,结合现实生活引导他们体验和分析,帮助学生打开文学视野,有效提高素养,全面提高作文水平。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思想情感的升华;还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联想,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事物进行分析,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让他们能写出新颖生动的文章。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想象和联想:假如小女孩生活在当今社会,她会遇到什么情况呢?很多学生认为:假如小女孩生活在现代,就能交到很多朋友,得到很多人的帮助。而且,学生谈到自己会找到小女孩,给她送食物、衣物和礼物等。这样的教学环节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对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助益。

2.教学过程生活化,提高教学效率

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在写作教学中,要实现教学过程的生活化,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写作技巧与方法,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教师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操作:首先,写作准备。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写作,把在现实生活中见到的人、事、物和产生的感想感悟融入写作中。必要时可以事先创设相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教学场景。要引导学生捕捉现实生活场景,并将其带到作文课堂上进行分析,深刻理解和把握有关的内容,写出饱含真情实感的文章。第三,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等,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传授科学的表达方法与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例如,以“我的父母”为题的写作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观察父母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等,进而更加全面地了解父母,充分尊重父母,学会关心父母、感恩父母,把观察所得和对父亲的感情写到自己的文章中。除此以外,还要借助气氛烘托和环境营造等方式,把作文内容变得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锻炼他们的核心素养,能够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积累写作素材

1.利用生活经验,让命题设计生活化

在设计作文命题时,教师要实现现实生活与写作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利用命题更加认真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实现写作教学的生活化,加强作文命题设计的生活化。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受,把生动有趣的生活化内容融入写作中,从而使写出来的文章更有生机与活力,提高写作质量。教师要创设广阔的写作空间,让学生认真地观察生活细节,将此融入写作内容中,准确、合理地表达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在设计作文命题时,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互动,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写作能力,关注其兴趣爱好。基于实际情况对作文命题进行设计,引导学生谈谈个人的想法与感受,锻炼其写作能力。不仅如此,要鼓励学生自主命题,写出自己感兴趣的文章,锻炼其写作能力,帮助其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社会化素材融入写作中,增强作文表达的生活化,使思想情感更加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结合生活实际,让写作素材生活化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融入生活化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年龄小,在对某一事物产生强烈好奇心的情况下,会积极主动地对其进行探索和分析。所以,要充分重视生活化教学,深入挖掘生活素材,创设良好的写作环境。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握写作素材的难度。一般情况下,不但要挖掘生活素材,也要挖掘抽象素材。对于抽象事物,小学生认识和理解可能会存在困难,所以,要拟定非常明确的写作對象。例如,“我的偶像”“我的妈妈”等,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抽象事物方面,可以选择学生相对容易理解的作文题目,例如,“我的梦想”等,并指导学生科学选择写作素材,顺利完成写作任务,逐渐提高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不仅如此,教师还要重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保持对写作的喜爱。例如,可以指导学生以“我的爱好”为主题开展写作活动,从关注自我开始,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写作热情,让教学情境生活化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思维由幼稚转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思维转型期。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多元化的发展,想象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能够兴致勃勃地完成写作任务。要通过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的美好,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例如,在讲解《找春天》时,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春景的图片或者视频,要求学生认真欣赏,用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接下来,要组织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找到文章中描写春景时运用的表现手法,以便了解和掌握更多写作方法,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或观察现实生活的春天的景色,捕捉春天的气息。要对学生进行看图说话方面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运用自己的语言把春天的美景描绘下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这样学生就能做到学以致用,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加强写作指导,优化评价体系

1.作文指导生活化,掌握科学技巧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认真地完成写作任务,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困难,或是写作素材积累不足,或是掌握的写作手法不多,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增加写作任务的难度。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指导。此外,还有很多学生不能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导致缺少写作自信心和写作成就感。因此,要认真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对其进行肯定和鼓励,加强对学生的正向激励。此外,要根据作文题目的基本要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能够兴趣盎然地投入写作练习中,取得良好的写作学习效果。

2.作文评价生活化,及时反馈结果

教师要充分发挥个人职责,认真批改每位学生的作文,明确指出其中的优势和不足,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作文水平。对于学生写作方面的优势,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便发扬光大;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也要进行点拨或者适当给出具体的改进意见。这样学生才能不断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写作素养。例如,《大自然的声音》中运用了多种修辞,要引导学生通读课文,找出其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并说出运用的是哪种修辞。例如,“他们便一起唱着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第三自然段描写溪流和大海时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教师要带领学生详细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运用的各种修辞及其作用,然后再引导学生写作介绍自己家乡的片段或文章,要求使用课文中出现的修辞。学生写完作文,教师要认真批改,尤其要重视其中运用修辞的语句,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帮助学生科学地运用修辞手法,实现举一反三与融会贯通。

总之,在强调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背景下,在小学写作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实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素材和命题设计的生活化,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写出更具感染力与可读性的文章,全面提高学生的文作能力水平和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生活化作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