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的民主功能分析: 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视角

2022-04-21 18:18王平张佳敏周旭霞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统一战线

王平 张佳敏 周旭霞

摘  要:统一战线内在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进程,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质,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以注重系统效应和闭环效应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为视角,对统一战线进行多维透视,可以找到持续激活统一战线治理效能的工作抓手。全过程人民民主赋予统一战线全新的理论视野和思维方式,表现在:以凝聚最广泛的人心体现民主动员功能,以汇聚最真实的民意体现民主表达功能,以集中最全面的民智体现民主决策功能。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进程中,统一战线进一步彰显民主功能,有利于自身发展迈入新境界,体现团结与民主的辩证效能。

关键词:统一战线;全过程人民民主;团结与民主;民主动员;民主表达;民主决策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2)01-0068-10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做到听民声、聚民智、汇民力、解民忧、守民心,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鲜明特点和巨大优势。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恩格斯指出:民主不是抽象的、静止的……这个“概念”每次都随着人民的变化而变化。列宁也指出:“彻底发展民主,找出这种发展的形式,用實践来检验这些形式等等,都是为社会革命进行斗争的任务之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追求民主、实现民主、发展民主的百年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发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新型载体。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一系列严谨而科学的制度设计,真正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功能贯通起来,通过打组合拳、构筑立体化民主,以实现国家管理中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

统一战线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法宝,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百年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可以说,统一战线内在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质,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无论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本原则还是一些具体安排,对巩固发展统一战线都有裨益。鉴于此,本文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透视镜”,发掘统一战线所蕴含的民主动员、民主表达、民主决策等民主功能,为统一战线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视角下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制胜法宝。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其中,“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的组织则是掌握这两个武器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也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包括“坚持统一战线”,强调“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统一战线之所以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制胜法宝,在于统一战线具有凝聚人心、汇聚民意以及集中民智等治理效能。凝聚人心、汇聚民意以及集中民智,对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百年大党来说极为重要。其一,人心就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向背决定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正是在争取人心的意义上,毛泽东明确指出:“所谓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如果人心涣散抑或自己阵营中的人“身在曹营心在汉”,就可能出现政党垮台、分崩离析等结果。其二,一个政党及其所辐射的人民群众是一个系统,只有人民群众能随时把真实想法传递给政党,政党才能在汇聚民意的基础上作出正向反馈。反之,一旦真实民意被系统所拒斥,就会出现群众失声、信息失真、决策失实等弊病,乃至影响政权存亡。从争取人心来说,一个政党也只有认真倾听人民群众诉求并予以及时回应,才能提升人民群众的满足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其三,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一个政党只有善于集中民智,与人民共书历史、共创时代、共铸梦想,才能凝聚磅礴的群众伟力,以更强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创造精神向前向美向上向善。

把潜在的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现实意义上的治理效能,需要找到并设置相应的工作抓手。正如古人所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任其事必图其效;欲责其效,必尽其方”。同理,统一战线作为重要法宝,要努力找到更多启动自身内在功能的抓手。统一战线作为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体,坚持求同存异的基本原则,善于用民主的方式实现团结,用团结的方式发展民主。在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中,团结与民主形成辩证关系与互动功能。民主具有团结功能,团结具有民主效能,共同构成统一战线发挥法宝作用的重要机理。对中国这样超大规模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来说,“以民主促团结,以团结固民主”具有突出的战略价值。在这个意义上,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统一战线,不单是结成政治联盟的过程,也是发展政治民主的载体。基于这种原理,全过程人民民主赋予统一战线全新的理论视野和思维方式。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它的提出有一个过程。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考察时强调:“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这个重要论断首次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本质上是一种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观点。随后,1982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在2021年3月迎来了首次修改。修改稿明确写入“坚持全过程民主”“保障人民权益”等内容。由此,全过程人民民主走向更广阔的制度实践层面。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一论断阐述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意义。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系统阐述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他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这些重要论断阐明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我国有理论源泉、制度框架和实践体系。

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功能贯通起来,实现民主过程的系统化和闭环化,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超越西式民主的一种新型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相较于西式民主的碎裂性、机械性和偏颇性,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动员力和执行力。有学者就此指出:西式民主脱离民主决策施政全过程,将“民主”限制在民主选举环节,不可能产生真正能够代表人民集体意志的政府。民主是复杂的过程:分散的人民意志要形成一致的集体意志,并且使集体意志能够得到统一执行与改进……这本身需要复杂的全过程才能实现,投票表决只是这个复杂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以注重系统效应和闭环效应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为视角,对统一战线进行多维透视,可以找到持续激活统一战线治理效能的工作抓手。

其一,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视角透视统一战线,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就可能性而言,基于统一战线内嵌于国家制度和治理(包括民主制度和民主治理)的逻辑,民主政治与统一战线存在高同质性的价值契合。2021年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白皮书不仅明确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而且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都属于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这一论断表明,统一战线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嵌于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内在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运转,是发扬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和制度载体。相应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本原则以及工作方法因具有普遍性意义,可以用来指导作为特殊性事物的统一战线,以助推统一战线巩固发展。以协商民主为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统一战线的一种工作方式和方法:“研究党的历史,我们发现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主要用的是协商民主,就是平等对话、求同存异,既讲团结,又有斗争,在民主协商中求得团结。”就必要性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需要“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把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也内含了将其体现到统一战线工作中的要求。

其二,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视角透视统一战线,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就可行性而言,由于统一战线内在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它和全过程人民民主一样,也蕴含了民主动员、民主表达、民主决策等民主功能。就针对性而言,在统一战线中积极发挥这些民主功能,不仅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能通过把上述民主功能转换为工作抓手,持续激活统一战线的治理效能。具体来说,把民主动员这个工作抓手运用好,可以彰显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治理效能;把民主表达这个工作抓手运用好,可以彰显统一战线“汇聚民意”的治理效能;把民主决策这个工作抓手运用好,可以彰显统一战线“集中民智”的治理效能。

二、民主动员功能:凝聚最广泛的人心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凝聚最广泛的人心。统一战线最关注人心向背,本身是做争取人心的工作。亦如古人所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重要法宝,第一个治理效能便是凝聚人心。如国共全面内战爆发时,中共领导人清醒地认识到,这场战争不但是国共两党及其军队在战场上的较量,也是对亿万大众民心民意的争夺。为此,毛泽东在指导解放战争的整个实践过程中,高度重视发挥统一战线壮大人民力量、孤立和削弱敌人的重大作用,要求全党必须下大力气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及至和平建设年代,仍然要团结和凝聚一切积极力量,才能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就此发表深刻论断:“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花大心思、下大气力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

要把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治理效能释放出来,需要从观念宣示和制度安排两个层面发挥统一战线的民主动员功能。

其一,观念宣示是指运用国旗国歌等国家象征以及党的领导人的观点阐述,把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尊重、维护和照顾同盟者利益等基本原则和理念传递给统一战线成员。一方面,国旗国歌等国家象征能起到形象生动的观念宣示作用。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红色象征革命,五颗金黄色五角星代表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1949年9月25日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了一次协商确定国旗、国徽、国歌等事宜的座谈会。毛泽东拿着五星红旗指着说:“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五星红旗为国旗的方案后,周恩来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相比之下,1866年出现的“大清黄龙旗”,则与普通人民群众没有多大关系。有学者指出:直至清廷覆灭,对于普通人民群众来说,黄龙旗与其说是“国旗”,不如说是“朝代的旗帜”。另一方面,党的领导人的观念阐述也能对统一战线成员起到观念宣示作用。早在1941年,毛泽东就指出:“国事是国家的公事,而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1949年10月,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没有统一战线,革命不能胜利,胜利了也不能巩固。搞统一战线哪能怕麻烦,怕捣乱,怕人家吃了你的饭?切不可叶公好龙。长征二万五千里不是因为有统一战线,而是因为太纯洁。”周恩来也指出:“我们党的寿命有多长,民主党派的寿命就有多长,一直要共存到将来社会的发展不需要政党的时候为止。”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观念宣示的方法和统一战线成员以心交心、以情换情。他强调众人之事由众人商量着办:“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另一方面,为了让人民当家作主的大树根深叶茂,他多次阐述各方面统一战线成员是一家人的观念,让统一战线成员备受鼓舞:“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我心里惦记着每一个少数民族,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等。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宣示带来的民主动员,让广大人民明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没有“看客”,没有“局外人”,全体人民包括广大统一战线成员都是国家主人。观念宣示体现了大团结大联合的价值诉求,能够促进统一战线成员在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中共同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其二,制度安排是指为统一战线成员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政治活动提供规范渠道和制度保障。民主动员不能止步于观念宣示,还要在实践中落地有声、行之有效。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这句话也启示,最重要的民主动员不是观念宣示,而是富有实践活力的制度安排。如果用观念宣示替代制度安排,观念宣示就会因为缺乏制度支撑而沦为空谈。钱钟书曾精彩地描述旧社会的观念宣示如何堕落成愚民之术的现象。他写到:“近来觉得……‘还政于民’等佳话,只是语言幻成的空花泡影,名说交付出去,其实只彷佛魔术家玩的飞刀,放手而并没有脱手。”相比之下,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通过严谨科学的制度安排,让统一战线成员在一系列政治参与中发挥作用,让统一战线成员不仅感受到民主之“名”,更感受到民主之“实”。比如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其中,宋庆龄、李济深、张澜三位副主席均为党外人士。这一制度安排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高举人民民主旗帜的初心,努力追求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也极大激发了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起到了观念宣示所无法达到的民主动员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用制度安排的方式对统一战线成员进行民主动员,变得更加体系化和定型化。这集中体现为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提高统一战线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2020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发布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统一战线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为面向统一战线成员的民主动员提供了制度依据。《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的主要内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重要方针政策、重要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这一条规定是对统一战线成员进行民主动员的顶层设计。它从“一参加三参与”出发,全面动员统一战线成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服务,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为了把顶层设计落到实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作出了配套规定,确保民主动员工作在制度安排环节得到有序有效推进。

三、民主表达功能:汇聚最真实的民意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汇聚最真实的民意。全面获悉真实民意是一个政权得以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真实民意主要包括人民群众向执政者反映诉求以及表达意见建议。一方面,执政者只有真心倾听人民群众的诉求,才能精准回应人民群众,才能按照人民群众的愿望打造服务型政府。另一方面,执政者只有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政水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古人用“纳谏如流”“闻过则喜”等成语来表达对获得真实民意的肯定,同时也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成語来批评那些拒斥民意的人。

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重要法宝,第二个治理效能便是汇聚民意,包括汇聚以反映诉求为内容的民意和汇聚以表达意见建议为内容的民意。一方面,党的领导人十分重视通过统一战线来了解方方面面的合理诉求。毛泽东指出:“必须将关心和倾听党外人员的意见和要求及向党外人员学习,作为每个共产党员的严重责任。”同时,他还要求一切党组织与一切工作部门的领导人员都要认真考虑这些意见和要求,并将它们列入议事日程加以讨论及解决。此外,为了鼓励党员干部真诚听取统一战线成员的合理诉求,毛泽东还强调:“我们党必须把党外民主人士当成是自己的干部一样,和他们交心真诚地商讨解决一些必须解决的事情,这是我们党对党外民主人士的政策,这个思想也得在全党的工作上确定下来。”毛泽东以身作则,带头倾听民意,他对中国国情以及人民心声都是无比了解的。《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这样评价毛泽东:“这个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做了综合和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通过统一战线渠道了解社情民意。201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党外人士而言,要敢于讲真话,敢于讲逆耳之言,真实反映群众心声,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2014年12月31日,他在全国政协举行的新年茶话会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另一方面,党的领导人历来重视监督工作,重视统一战线的民主监督。毛泽东指出:一个政党就如同一个人一样,需要有不同的声音在耳旁。“共产党员必须倾听党外人士的意见,给别人以说话的机会。别人说得对的,我们应该欢迎,并要跟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说得不对,也应该让别人说完,然后慢慢加以解释。”习近平总书记则从合力监督角度强调在统一战线中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的重要性。他多次阐述要想形成合力监督,必须把党内专责监督与包括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在内的其他监督形式结合起来,并强调“各级领导要有一种坚定自信和宽阔胸怀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要汇聚最真实的民意,统一战线所具备的民主表达功能是重要工作抓手。中国共产党已从统一战线制度建设的角度提供了基本安排。

首先,在平等融洽的环境中展开真诚协商,是民主表达的有效方法。“表”强调各方各界都有说话的权利,“达”强调各方各界要认真倾听对方的观点。我国日益完善的协商民主及其制度安排,既保障了统一战线成员有“表”的权利和渠道,也让党委政府紧扣“达”这个目标,更加注重倾听统一战线成员的意见建议。《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以及其他方面的协商。”

其次,联谊交友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接收民意信息的制度方式。《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第八条规定:“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统一战线工作第一责任人。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应当带头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带头参加统一战线重要活动,带头广交深交党外朋友。”习近平十分重视建立健全联谊交友制度,早在福州担任市委书记期间,他就率先践行市委领导和民主党派领导交友联系制度。中国共产党注重倾听党外代表人士的意见建议,基础和逻辑在于他们具有代表性。毛泽东认为:“要充分看到民主党派的作用。有人认为民主党派只是一根头发的功劳,一根头发拔不拔去都没有关系。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从他们背后联系的人们看,就不是一根头发而是一把头发,不可藐视。”

再次,民主监督也是中国共产党汇聚民意的重要方式。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历来强调自觉接受民主监督。一方面,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为执政党接受民主监督明确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以及勇于接受监督的坦荡胸襟。另一方面,民主监督是协商式监督,旨在实现更好的民主治理效能。民主监督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等方式,对中国共产党开展监督。就监督功能而言,统一战线的民主监督,是依靠真知灼见、以理服人的民主监督,是依靠社会影响力所实施的民主监督。统一战线开展民主监督同样具有制度机制保障。《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在政治协商、调研考察,参与党和国家有关重大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执行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受党委委托就有关重大问题进行专项监督等工作中,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等方式,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民主监督。”

四、民主决策功能:集中最全面的民智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集中最全面的民智。智慧是人类社会最宝贵也是最稀缺的资源。人类文明体系的形成、丰富和发展,无一不浸润着智慧的引导和推动。如果说人类文明是一块华彩的锦缎,那么,这块锦缎由人类需求作为经纱以及人类智慧作为纬纱编织而成。智慧不是人脑中所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民群众为了实现人类需求、在劳动实践中创造所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常说“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在人类历史上,但凡有远见的执政者都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防止犯闭目塞聪、故步自封等错误。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极为重视向人民群众学习、拜人民群众为师。毛泽东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为了更为系统地向人民群众学习,毛泽东还详细阐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他说:“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由于把自己视为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在毛泽东心中,人民群众始终处于最高地位。曾经到访延安的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这样评价毛泽东:“从来没有听他说过中国共产党人将取得胜利。……他总是说中国人民将取得胜利,共产党只有依靠人民才会取得成功。”

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重要法宝,第三个治理效能便是有助于党委政府集中民智。实现这一效能,离不开民主决策这一工作抓手。按照汉字语义逻辑,“决策”应为“策决”,即先有“策”后有“决”。在决策时,人们第一步要拿出尽可能多的“策”即备选方案,第二步要按照一定标准从诸多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一方面,如果备选方案不充分,甚至人们只接触到极少备选方案,由于“眼界”问题,决策质量自然不高。另一方面,即便备选方案非常充分,但是决策者缺乏足够的决策信息和决策能力,由于“境界”问题,也很难把最佳方案从诸多选项中甄别出来。统一战线通过充分发挥民主决策功能,能在求更多类型“策”以及求更高水平“决”两个方面汲取民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万里曾强调:“解决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问题,就能够大大完善和巩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扬亿万人民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其一,统一战线发挥民主决策功能,有助于党委政府在决策时掌握更多备选方案。一方面,统一战线成员由于自身优势,往往能从一定角度为决策提供参考方案。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召开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政党协商会议170余次,先后就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报告、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建议、国家领导人建议人选等重大问题同党外人士真诚协商、听取意见,确保重大问题决策更加科学、民主。而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深入考察调研,提出书面意见建议730余件,许多转化为国家重大决策。另一方面,由于“一根头发”和“一把頭发”的关系,党外代表人士联系着相应群众,拥有一定决策信息和决策资源。毛泽东强调党委政府要善于用“商讨”的方式从统一战线成员那里获取各种锦囊妙计,获取更丰富的备选方案。他指出:“只要社会上还有党存在,加入党的人总是少数,党外的人总是多数,所以党员总是要和党外的人合作……我们一定要学会打开大门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会善于同别人商量问题。”

其二,统一战线发挥民主决策功能,有助于党委政府在决策时挑出最佳备选方案。面对诸多备选方案,只有经过充分讨论与平等协商,方可挑出最佳方案。好的决策不是从“众口一词”中得来,而是“应以互相冲突的意见为基础,应从不同的观点中选择,应从不同的判断中选择”。中国共产党支持统一战线成员参与到决策环节,强调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发挥民主决策功能,让包括统一战线成员在内的人民群众成为决策者的信息供给者,对每一个问题展开头脑风暴,有利于拿出最具科学性的决策。就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协商,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建议、监督和批评,可以在开展工作和决策中达成最大共识……可以畅通各种利益相关诉求和责任人进入决策程序的渠道;可以广泛形成发现和纠错的机制,有效克服决策中情况不明、凭感觉决策的弊端。”正是把决策模式建立在充分讨论与平等协商基础上,兼具民主性与科学性,才让当代中国决策展现出高水平、高质量、高韧性。

五、结语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统一战线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之一,内在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之所以内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基础既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及其初心使命,也在于所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本身就具有“大团结大联合”的统一战线性质,并由此形成了稳定、有序、有效和团结的国家治理格局和治理文化。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透视镜,在统一战线中发掘民主动员、民主表达、民主决策等民主功能,不仅能在统一战线领域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命力,还有利于在完善国家治理格局和丰富国家治理文化等治理目标上推动新时代统一战线迈入新境界。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31.

[2]  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5.

[3]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13.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96.

[5]  林尚立.团结与民主:人民政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执政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共党史研究,2011(5):5-15.

[6]  白皮书: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EB/OL].(2021-12-04)[2021-12-10].http://news. cctv.com/2021/12/04/ARTIQG8kylyOl6Mt7hpDHace211204.shtml.

[7]  习近平.中国的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EB/OL].(2019-11-03)[2021-12-10].https://www.yicai.com/ news/100388505.html.

[8]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N].人民日报,2021-07-02(2).

[9]  徐隽.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出席  栗战书讲话[N].人民日报,2021-10-15(1).

[10]  鲁品越.全过程民主:人类民主政治的新形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1):80-90+155-156.

[11]  龚静阳.国家视野中新时代统一战线研究述评[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4):99-108.

[12]  李君如.中国共产党的协商民主及其与统一战线、选举民主的关系[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5(3):3-9+55.

[13]  于化民.多党合作与民主新政——论中共统一战线思想在筹备建国过程中的运用与发展[J].史学月刊,2020(11):71-81.

[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556.

[15]  中央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档案[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201.

[16]  新中国开国大典中“第一”:第一幅毛主席画像[EB/OL].(2009-09-23)[2021-12-02].https://www. chinanews.com.cn/cul/news/2009/09-23/1880676.shtml.

[17]  小野寺史郎.国旗、国歌、国庆:近代中国的国族主义与国家象征[M].周俊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43.

[18]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9.

[19]  毛澤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4.

[20]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50.

[21]  习近平.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20日)[N].人民日报,2019-09-21(2).

[22]  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11月1日)[N].人民日报,2018-11-02(2).

[23]  “一”往情深,习近平与少数民族群众的故事[EB/OL].( 2020-06-10)[2021-12-22].https://baijiahao. baidu.com/s?id=1669037741567566647&wfr=spider&for=pc.

[2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59.

[25]  钱钟书.围城[M].上海:上海晨光出版社,1947:序.

[26]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5.

[27]  毛泽东文选: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65.

[28]  萧诗美.毛泽东智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4.

[29]  张烁.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  代表中共中央,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统一战线广大成员,致以新春的祝福  李克强、俞正声出席[N].人民日报,2013-02-08(2).

[30]  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2014年12月31日)[N].人民日报,2015-01-01(2).

[3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94.

[32]  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315.

[33]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EB/OL].(2016-12-31)[2021-12-22].https://news.12371.cn/2016/12/31/ARTI1483185417638284.shtml.

[34] “习书记对民主党派一直非常关注和关心”——习近平在福州(十一)[N/OL].学习时报,(2020-01-13)[2021-11-08].http://cpc.people.com.cn/n1/2020/0103/c64387-31533749.html.

[35]  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6.

[36]  张峰.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协商式监督新定位[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6):112-117+163.

[37]  陈建敏.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39.

[38]  万里.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软科学,1986(2):1-9.

[39]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EB/OL].(2021-06-25)[2021-12-10].http://cpc.people.com.cn/n1/2021/0625/ c64387-32140661.html.

[40]  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许是祥,译.北京:机械工業出版社,2009:57.

[4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1日)[N].人民日报,2014-09-22(2).

DOI:10.13946/j.cnki.jcqis.2022.01.006

作者简介:王平,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佳敏,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周旭霞,安徽大学党委统战部高级政工师。

引用格式:王平,张佳敏,周旭霞.统一战线的民主功能分析: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视角[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2(1):68-77.

猜你喜欢
统一战线
简述李维汉关于宗教统战的思想
论抗战时期毛泽东的反投降斗争
以“四个全面”为引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统一战线作用刍议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新时期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探析
统战理论及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的新发展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中的战略智慧
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知联会建设的思考
运用统一战线法宝贯彻五大发展理念